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篇一: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在这个适合外出的时节,我随枣庄日报小记者团来到了坐落在微山湖畔的红荷湿地风景区。
红荷湿地风景区分为两块,一块是微山湖古镇,另一块便是中国最大的湿地公园------微山湖红荷湿地风景区。
第一站我们和老师来到了古香古色的微山湖古镇。因为大家都没来过,都觉得很新奇,还都想进去玩。偏偏在这时老师喊我们集合照相,过了好长时间才照好。又过了一会,有一位导游过来了,她便领着我们参观古镇。她说这个古镇完全按照清朝建筑风格建造的。我们头顶上的大牌坊上的‘‘微山湖古镇’’这几个字还是我们滕州的大书画家王学仲老先生题的。接着往里走便到了小吃一条街。走到这儿,导游问我们知道滕州八怪吗,我们一脸茫然。她便说:‘‘羊汤油多而不腻,煎饼夹菜真好吃。’’这时我们便明白了,原来她说的是羊肉汤和菜煎饼呀。我们转了一圈又一次回到了善国大道,正好那里的百姓大舞台表演刚刚开始。先是跳舞,还有小合唱。最精彩的便是魔术和互动情节了。魔术刚开始表演很好,到后来他的两个魔术都露出了破绽。魔术完了主持人却抱了一个大毛绒娃娃、两个小毛绒娃娃和小吃街10元代金券。老师一听要送礼物,便马上上了舞台。当主持人说转呼啦圈时,老师便傻了眼。要不是我们这边学生们的力挺,老师第一轮就下来了。到最后,奖品竟然以套呼啦圈的方式赠送,老师便获了一等奖。在看表演时,我还买了一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超帅牛仔帽。
接着我们来到了红荷湿地风景区。
在那里我们先坐上了酷似城管座驾的电瓶车去码头。本来我坐的车是第一出发的,可到后来竟成了倒数第一,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把第一拍在沙滩上!’’到了码头一件令人非常扫兴的事发生了------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船才来。有些禁不住饿的同学便去小超市买熟鸭蛋吃。船一来,我们便欢呼着冲向二楼。等我上去时,楼上座位已经爆满了。我只好和别人站在露天阳台上。关于微山湖的鲤鱼四鼻孔还有一个传说------当年东海龙王为招兵买马设了四个龙门,每过一个龙门便在头上开一窍,微山湖鲤鱼不负众望闯过了四龙门。鲤鱼由于想家,便回到了微山湖。因此,世界上只有微山湖的鲤鱼四鼻孔。
下了船我们便登上了盘龙岛。在岛上有一个小李庄,是铁道游击队基地。那里有芳林嫂故居,刘洪大队长故居和飞贼李九故居。
今天的旅行真愉快!
篇二: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过年了,大街小巷都热热闹闹的,让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千古绝句,还让我联想到了有着深厚民族文化与艺术价值的年画。
年画,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汉时期,又称“门神画”。是把一些拜神祈福、民生写真、花鸟山水等喜庆的东西,用刻板、印色等种种工序制做完成的。年画的题材有很多,我所知道的著名的有《清河桥》、《假金牌》、《老鼠娶亲》等。这些众所周知的故事讲述的都是中国古代极为喜庆的场面。这样既装饰美化了环境,又起到烘托节日气氛表达美好祝福的作用!
今天,我特地来到了西湖博物馆,体验了年画制作的全过程。我在很多套木板里慢慢挑,细细选,最终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套《年年有余》的木版上。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先用刷子把颜料在木板突起的地方飞快地扫一遍,趁颜料没干之前,把纸拉直、扯平,再谨慎压一下,一块鲜艳的颜色就在纸上展现了。站在一旁的奶奶笑着说:“还真像个样子呢!”等全部印好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张画上有一个小孩抱着一条鲤鱼,有着每年的粮食钱财都有多余的美好寓意。可是我印出来的小孩已经达到了非人非鬼的最高境界!要知道慢工出细活,我国的一位年画大师,制做一副自己原创的《农家乐》,光印制就用了四个月,从构思到完成共用了8年呢!真是不容易呀!
年画,就是与年俗有关的版面,也是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艺术。它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希望!如今年画不会再有鼎盛年代了,但是这种独特的艺术值得我们去传承!
篇三: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10月29日,《武进日报》第二届读者节在新城南都社区广场隆重开幕,妙趣横生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精彩纷呈,我有幸来到现场,感受节日浓浓氛围,特别是舞台左边的捻纸艺人,深深地吸引了我。
透过人群的缝隙往里看,一张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脸谱映入了我的眼帘,他的眉毛、胡子、耳朵、嘴巴……无不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好奇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去,听见这位艺人在跟团团围住的一大群人亲切交谈着。原来,他叫朱琪,是南宋朱熹的第27代传人,他的绝活就是祖传的手艺—捻纸,我刚才看到的脸谱就是出自他手。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在他手里左捻右捻,怎么就跟变魔法似的,穿梭成了一张生动的脸谱。只听他娓娓道来:首先,要心静。心不静,就一事无成,绝招是默念“1,2,3…”其次,思考也是必要的。要先在脑子里部署好纸的行走位置,做到胸有成竹。做一个如此大的脸谱不卖,而是用来跳舞,表演。说着,他拿起脸谱跳了起来,真是有趣极了。他还说,他的绘画,素描很好,他很想把这门手艺外传,发扬光大!看他桌上的东西,一条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的龙,一根根彩绳,再看他行头,朴素极了,道袍一样的服饰,很有古时候气息,到处都体现了十足的民间艺术的风味,我真有一种敬仰之情。
可是,听说我们祖国有许多民间艺术都要绝传。例如,京剧,捏泥人等。我真感到惋惜,这么好的艺术,怎么能让他失传于世呢?这么多的艺术,失传了岂不是太可惜,他们可都是我们这古老而文明祖国的国粹啊!是我们伟大祖国珍贵的财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珍贵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篇四: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夏天的一个黄昏,太阳正缓缓西下,但这时在一处十字路口,却热闹了起来,一群身穿粉红一的表演者,带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木制鼓,后头紧跟一辆辆华丽的车,热闹的民艺表演就要开始了。
这次的民艺表演,花样百出,我最先目睹的是打鼓者,他们的鼓款式不一,有的拿鼓棒敲打,发出的声音低沉而响亮,彷佛大将军要出征般的雄伟;另一种则是以手击打,声音十分清脆,让人充满活力。这两种鼓在路上调和的演奏,为大会增添色彩。
后头的车子,样式很多,有巨鱼、恐龙…等,车上表演的女郎,每人都穿得很清凉,活力四射的跳着舞,路上的行人看得直拍手,我也是其中之一。
这次的民艺表演是我第一次参加,活动十分精彩,让人印象深刻,希望以后还能再来!
篇五: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两篇 民间艺术
剪纸艺术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我也很喜欢剪窗花,因为它比较简单,容易学,老师上课一教,我马上就学会了。还因为剪窗花要准备的东西也很方便,只需要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就可以做出一份美丽的艺术品,把它贴在玻璃上,就能把窗户打扮得漂漂亮亮了。我把我剪的窗花贴在房间里,可好看了!
剪纸艺术相传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农忙务农,农闲刻窗花。他们通过灵巧的双手,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剪纸真有意思!
可爱的小面人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妈妈要带我去古色古香的河坊街。
一走进河坊街,这里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一下子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有制作精美可爱的小玩具,有颜色艳丽无比的民族服装,还有许多活灵活现地手工小面人。看着爷爷熟练地捏着可爱的小面人,我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只见老爷爷首先把白色和红色的粉团捏在手里细心地捏了起来,他用这两种颜色的粉团做小兔子的头和帽子,可爱极了!然后,他拿白色的粉团做了兔子的身体。接着,他捏了小白兔的四条腿和大大的眼睛。“太可爱了,简直太像了!”我连连赞叹道。最后,老爷爷用一根小木棍插进小白兔的身体,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白兔就出炉了。旁边的人看见了纷纷赞叹,连忙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买一个个可爱的小面人。这时,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小面人,我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次逛河坊街,不仅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让我知道了很多民间的传统手艺。
篇六: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梅录地处湛江的东部,南临南海,是吴川市府的所在地。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梅录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有飘色、泥塑、花桥、花塔、叠罗汉、舞龙等。其中:飘色、泥塑、花桥被称为吴川“三绝”。特别是飘色,以其精、巧、奇而闻名遐迩,其形式之独特,艺术之精湛,确是令人叹为观止。被外国友人称为“隐蔽的东方艺术”。
每年的元宵是梅录的民间艺术大放异彩的重要时刻。传统的梅录元宵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五日开始,十六、十七日达到高潮。节日期间,梅录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琳浪满目。人们习惯在十五看泥塑、逛花街、赏花塔、观景点;而十六、十七日的大巡游,则由飘色、地色、车色、狮、龙、八音班、长笛、陶鼓、舞二真等当主角,彩车及武术队伍齐出动,场面极为壮观,此时观众如潮,万人空巷。每年,梅录元宵盛大的民间艺术观赏活动吸引了方圆百里的群众和外国友人、港澳同胞前来观赏。
被称为吴川“三绝”中的第一绝是飘色。它始于清代。最初只是闹元宵活动中的一种“噱头”,由于深受观众的喜爱,后来,飘色就成为庆赏元宵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在色台上,把儿童扮成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例如“梁祝”、“盗灵芝”、“徐九经卖酒”、“宝莲灯”等。这些人物姿态固定,由看不见的“色梗”(钢筋构成的支架)支撑,犹如在空中飞舞,加上这些幼童流露的天真可爱的神态和动作,将观众逗得喜笑颜开、拍手称好。
第二绝是“泥塑”。我们称之为“泥鬼”。源自唐末宋初。传说元宵造“泥鬼”可以引福归堂,驱邪出境。在元宵前的一两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泥塑就展现在梅录的街头巷尾,供游人观赏。大型泥塑有 “十八罗汉”、“红楼梦”、“财星正照”等,既有经典韵味,又有时代气息和乡土风情,令人流连忘返。1980年香港申报发表《梅录泥塑甲天下》的文章,对这些泥塑的艺术价值给予充分肯定。
第三绝是“花桥”。梅录花桥始于明代。民间流传说,在元宵时,情侣同行花桥“摘白花,买茹菇生男仔,摘红花生女仔”,家庭主妇行花桥则“桥头洗手好胜手,糠(养)猪好肯大”。真有趣呀!只见桥上张灯结彩,吊起花灯,挂上字画,桥的两旁摆上鲜花,把花桥装点得五光十色,恍如仙境一般。游客慕名而来,在桥上挤得摩肩接履、水泄不通。
1996年,梅录被评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作为吴川人,我为此感到自豪、骄傲。我们应勤奋学习,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吴川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吴川的明天会更好!
篇七: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大年初七我去了青少年宫参观“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精品展”。展览有庆阳荷包、凤翔木版年画、曹继华国画、蓝印花布、河南钧瓷、埙等。我觉得蓝印花布最好玩!好玩在它的染料是竟然是板蓝根的根。我还看了很多精彩的演出,有硬气功、变脸、滚灯、提线木偶、脖子转珠。我觉得变脸最有趣,一跺脚就变了一张脸。硬气功最恐怖,因为有吞针,然后又在肚子里把针穿上;还表演用脖子把手指粗的钢筋顶弯,吓的我心惊胆战的!
指导教师:韩老师
篇八: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间艺术渐渐被便捷的社会风气所掩埋,有趣的民间艺术渐渐被人民忘却,流传多年的民间艺术渐渐失传......
民间艺术中的画糖画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它味甜有趣,会根据客人们的需求画出形状各不相同的模样,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但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只想着怎样赚钱快而忘记画糖画的乐趣和原先做这一生意的初衷,让我们所熟悉的糖画的味道逐渐变淡,变味了。现在人们表面虽然在画糖画,但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那份喜爱投入糖画里,甚至低价买已经做好的糖浆来满足自己的私心和客人们对画糖画的人的速度,这些方法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人们画糖画的习惯,糖画便在这时悄悄的加快了消失的脚步。
在我爷爷奶奶那一代,竹编是一种常见的东西,出门买菜、买东西,人人手上都提着用竹条编制而成的菜篮。但现在因为塑料袋的出现,已经很少有人会用竹编这一类的东西了,大家都开始使用方便携带的塑料袋去超市购买东西了,过了几年,每一家超市都有自备的塑料袋了,购物架上、卖菜栏上、食品散装架上……随处可见,现在很难看到有人提着篮子上街了。逐渐,竹编制品即将失传,以前普通常见的竹编制品已经成为一种供欣赏的工艺了,许多人都无能为力,只有在默默里叹息。
春联大家都熟悉,无非是在一张红色纸上写一些春节喜庆的话,真的只是这样吗?不是的,在我们爸爸妈妈那个时候,春联都是自家写的,那时候大家都争着写,认为是一件很荣誉的事,但现在大家都是花钱请人写或是印刷的,写春联也是一种民间艺术,为了不让它消失的脚步加快,大家都开始广泛地学习书法了。
“提线木偶、剪纸、泥塑、皮影……”的艺术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就会消失,也许是举足之间,某一个瞬间。我们虽无法阻止它们的消失,但我们可以将它们消失的脚步放慢,多去学习这些艺术,传承这些民间艺术。
篇九:关于滕州的民间艺术的作文10篇
有关吕布传奇性的出生和神话般的成长,在五原县有很多流传。
相传东汉章帝年间北匈奴进犯南匈奴及汉朝领地时,吕布祖父吕浩(时任宪部越骑校尉)奉命留守边塞。吕浩携妻儿率部驻扎五原郡地,定址北河(黄河旧道现乌加河)南岸五原县塔尔湖五分桥东,大兴土木,建城筑堡(今城圪卜就是由此而得名),开荒农耕,并逐步发展畜牧业,纺织业,冶炼治陶业等,固守边关。
吕布祖父去世后,其父吕良继任,娶妻黄氏,系五原郡补红湾(今五原县城西补红村)人,是一大户富豪财主之女。黄氏聪明贤惠,知书达礼,善染织(后成为染织作坊主事)。黄氏生有四女,苦于无子。一日,随夫到白马寺庙(今五原县锦旗东五里处,由于黄河淘堤已毁于河底)拜佛求子。
归来当晚,黄氏得一梦,梦见有一猛虎扑身而来,黄氏见状急唤丈夫赶打,老虎却温顺地卧于身旁。不日黄氏身感有孕,怀孕12个月未见生产,百感焦虑。
后来,黄氏移至染织作坊,突然屋外人声大嘈。众人纷纷出外观之,但见西北上空彩虹映现,光彩夺目,此景奇异。随之五原山地崩裂,地动山摇。黄氏欲生,身感不适,腹中疼痛难忍,盆骨闷胀,羊水外溢,寸步难行,随卧于布匹之上,不久产生一男婴。
男婴出世更为奇事,但见脐带自断,双目有神,两拳紧握,站立面前,黄氏惊奇,急擦去污物抱于怀中。后说与丈夫,吕良心中大快:“吾儿神也。”因出生布上,故起名吕布。
吕布从小随母习文作画,聪慧好学,一点就通,过目不忘,他生性好斗,力大过人,喜舞枪弄棒,身高体重超出常人,同龄孩童都不敢和他玩耍,视而远之,唯有同女孩在一起温顺体贴,判若两人。
吕布却总喜欢和大人们在一起,问这问那模仿学习。从五岁起常随牧马人野外放马,并喜爱马,只要一见马精神十足,兴奋的不得了。他骑在马上手舞足蹈,手持一根木棍酷似一名勇士,那时他能持棍刺击野鸡野兔。七岁时,单独骑马追击野狐山鹿,从无空手而归,经常将重于他几倍的小马驹抱起玩耍,有时举过头顶。
九岁那年,随父母到补红湾拜见外公,外公杀羊招待,大人们在羊群中逮羊不得手,他却上去生擒两只,观者为此惊叹,外公见状大喜,当即送与好马一匹。从此吕布与马为伴,精心料理,爱马如痴,从不离胯。
十一岁时,匈汉两族边民在白马寺庙举行大型庆典,吕布随父前去参加,在赛马比赛中,他的骑技超人,马快如箭,雄姿展现,一举取得了骑手荣誉。好斗的吕布,在观看摔跤比赛时,他看到摔跤手屡战屡胜全无对手,心中不服,独自冲入赛场,大声喊道:“我来试试!”
摔跤胜者见是一童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瞬间二人扭在一起。经过几个回合较量,吕布竟将身高和体重比他超出几倍的大力士摔跤手撂翻在地,顿时轰动了整个赛场,人们呼之为大力士神童。
从此,五原地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引以为自豪。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鲜卑部落军事联盟四处武力扩张,对东汉进行掠夺战争。东汉边将大举南迁,时年,吕布随父南撤到山西境内,归附为并州刺使丁原部下。
吕布从此离开了五原县,开始了他横扫千军最后悲壮结局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