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读后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周恩来外交文选》读后感

2022-06-24 21:56:46 作者:梁博雅 来源:暴躁的鞋垫推荐 阅读:载入中…

《周恩来外交文选》读后感

  摘要:周恩来同志在建国前就是中共中央外事方面的领导人;建国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并兼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工作长达二十六年之久。他是新中国外并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新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代楷模,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这本文选,集中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外交方面的卓越思想和重要理论贡献。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周总理为了中国共产党所付出的努力。

  关键词:外交,周恩来 ,中共中央外事方面的领导人,创始人,奠基人

  自古以来,爱名之官受人爱。白居易写诗揭露官僚势力残害人民,韩愈大胆上表《伦佛骨表》谏言,包拯整顿吏治打击贪污平反冤屈。一个人所做有价值的、利国利民的事,定然会有人记得他的好,感谢他。平常人帮助我们的一件小事都会被记在心里,还有人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处世态度,更不用说对于一个再造了国家、复兴了民族,润泽了百姓的伟人——周恩来,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又能有什么理由、什么资格去淡忘他?

  新中国外交工作的起点——延安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中国一定要管”

  “传说中的周恩来”

  万隆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让别人看到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

  “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中美关系转折的前奏和“改变世界的一周”

  对日外交的“先发制人”策略

  这是周恩来外交事业的开始,也是周总理为了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周总理即使儒雅的,也是强势的,他为了中国而儒雅,也为了中国而强势。周恩来是中国的周总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周总理。我的第一尊敬和亲爱的朋友,善解人意,和蔼可亲,最有魅力的领导人……这些都是各国政要及传媒对周总理的评价。

  在法国巴黎,有一座叫“他们缔造了二十一世纪”的墙,上面有许多著名人物,其中只有两个中国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去过日本和法国等多个国家,在巴黎,周总理决定选择共产主义,成为了正式的共产主义小组的一名成员,从此在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周总理具有出色的领导能力,却从不贪图权势。纵观周总理的一生,南昌起义是他惟一一次以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出现的革命活动。他支持过许多领导人上台,却拒绝担任领导职务。在西安事变中,周总理有机会杀死那个将他视作心头大患的蒋介石,但为了避免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冲突扩大,他选择放弃这个机会。能考虑全局而不被私人的仇恨蒙蔽足以看出周总理自始至终都不忘初心。

  他对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牺牲和贡献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值得学习。例如周恩来对非洲问题的思考及新中国对非政策的基本走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非洲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绝大部分非洲国家和地区仍处在西方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历史上,非洲国家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压迫。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除了这些国家外,以美国为代表的新殖民主义者也开始插手非洲事务,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已被各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当时,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国家保持了名义上的独立。之所以说是名义上的独立,是因为埃塞俄比亚独立后依然受到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种种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利比里亚独立后则受到美国的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非洲独立国家仅为三个,即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埃及,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和地区仍然处在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统治之下。二战结束后,非洲面对的一个新情况是,在战争中得到极大发展的美国以新殖民主义手法,利用非洲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兴起,英、法等国搭建的老殖民主义体系开始瓦解的机会,加紧向非洲进行扩张和渗透,并设法维护那里的殖民主义统治。

  (二)非洲国家和地区受十月革命影响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非洲后,非洲人民的抵抗运动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二战结束后,非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正如周恩来所说:“殖民主义的体系在这种斗争的反复的冲击下开始解体了。”二是二战后东欧和亚洲地区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 营,对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给予巨大的支持和鼓舞,也为非洲人民作榜样。

  非洲所具有的这两个基本特点,决定了新中国对非政策的基本走向。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对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还不太熟悉,没有形成具体的对非政策,但周恩来在关于如何对待国际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论述中,已经表达了新中国的基本立场。他说:“革命者要善于在事物的发展当中找出其中的新因素,并且应该有勇气去发展新的因素,使这种新的因素成为新的力量。周恩来在这里讲到的所谓“新的因素”和“新的力量”,就包括非洲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运动。为此,他着重强调:“我们的任务就是支持、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周恩来形成这样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因:

  (一)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看,认识到这个运动虽仍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但已成为人民民主革命的后备力量。列宁曾经指出,18世纪的民族独立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后备力量,20世纪以后的便不是了。周恩来赞成列宁的这个观点,并具体分析认为:法国的革命、美国的独立,都属于前一范畴。那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民族革命在当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到了资产阶级已在许多国家取得胜利、建立了它自己的国家以后,它就对外压迫别的民族,把别的民族和国家降为它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任意地去压迫和剥削别的民族。它不仅对外压迫和剥削别的民族,还对内压迫和剥削本国的无产阶级和少数民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尖锐的国际对立和国内对立,也就不可避免地使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革命发生了密切关系。周恩来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包括非洲在内的民族解放运动虽然还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已“不再是资本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我们不能低估这个力量,也不能认为这个力量只是辅助的力量。” 周恩来的这些认识,已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二)从中非之间的关系看,认识到中非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可以互相支持。国际斗争总是彼此支持的,需要在国际上寻找朋友。而中非之间有许多共同点:(1)有着共同的遭遇,长期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干涉;(2)有着共同的敌人——

  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了周总理的智慧和担当,让我们更加仰慕周总理。

  总理没有遗产,没有立言,没有子嗣,没有祠和墓,甚至在生前工作时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他越是这样我就越是感念他的遗爱,周总理的人格力量在几十年后仿佛超越时空。爱因斯坦都能得出哲学结论:当速度等于光速时,时间就停止;当质量足够大时,它周围的空间就弯曲。那么我是否可以想:当人格带给人们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会穿越宇宙,跨过苍穹,赋予万物生长的灿烂光辉,这样,我们与伟人就没有时间与空间之差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