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相比之下三农问题存在的短板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问题是“三农”。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8个方面的短板问题。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主要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供水保障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农村教育方面、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农村社会保障方面、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在内的8个短板。
目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然有所欠缺。部分农村还没有实现公路硬底化,甚至有些地方还是泥泞且狭窄的小路,大型交通工具无法经过村庄。与城市相比,农村中的生活极大地不便利。此外,在经济发展中,良好的交通运输水平十分重要,这样的道路硬件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关文件中指出,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以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为主体,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解决了交通问题,农村的发展将会获得新的活力源泉。
其次,比起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供应自由,部分农村在供水保障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大部分乡镇兴建的都是简易水厂和供水站,日供水能力比较小,且水厂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饮用水保证率和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很低。受经济条件、技术手段、技术人员短缺制约的影响,水质无法得到适时的检测,水质安全成了一大隐患。加上工业化的影响,农村水质受到污染,受资金等的限制,农村的水无法及时得到净化等处理。农村供水问题愈发严重。缓解农村的水供应问题,重点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提起农村环境,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脏”、“乱”、“差”这三个字,的确,很多农村仍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许多农村居民忽略了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因此,“脏”、“乱”、“差”这样的现象依然在某些农村中存在。农村厕所条件差,垃圾分类糟糕,垃圾随处可见,生活污水乱排放,农村整体脏乱,村民居住水平低等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拖延了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重点是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干干净净迎小康。
“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在扶贫工作中,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智”,知识与技能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能帮助我们走得更远,过得更好。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全国,社会对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农村,由于教育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等,很多孩子没法享受到与城里同龄人相似的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可从一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硬件上,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二,软件上,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管理、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住房保障等政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城镇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便利的交通,实惠的医保卡的普及等,城镇居民的看病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甚至走向了便利。而在偏远的农村、山区等地,看病难始终是个大问题。由于缺少定点医院、诊所,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农村的看病难问题长久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为解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问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在建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的同时,重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简化乡村医生招聘程序,支持高校医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工作,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
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够完善,相关保障项目收费过高,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相关待遇,农村居民生活未能达到小康水平。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的主要措施是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发展互助式养老等。生活有了保障,生活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小康。
比起多姿多彩的城镇生活,乏味的农村生活难以让人很好地享受生活。近年来广场舞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起广场舞,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幅欢乐又融洽的局面。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指数。主要措施是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等。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小康之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从居民们最熟悉的方面出发,更能丰富居民的体验。
此外,与城镇相比,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大问题,不注重生态平衡的作用,往往容易引发不良后果。如有机物液体乱排乱放,以引起水中生态平衡的破坏,农药过度使用,会加剧恶性循环等。解决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对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黑土地保护、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提出要求。
与城镇相比,“三农”问题仍存在很多短板,这些短板将影响到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尽管如此,补短板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
尽管三农领域仍存在许多短板,但在政策与方针的指导下,只要坚持努力,这些短板问题一定可以被解决。全面实现小康的胜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