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义匡正行为即好学||二马汉字评书
《学而篇﹒第一》第十四节讲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其中涉及关键字“饱、安、敏、就、正”,以下分别阐释,以加深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饱”(bǎo)字繁体作飽,篆文写作,从食从包,“食”表示食物、进食;“包”表示怀孕妇女包裹胎儿的胞衣。由此画面引申出围裹、容纳、纵览、保证、鼓凸以及像鼓凸肚子的形状。“包”在“饱”字中表义为鼓凸的肚子。两形会意,“饱”字本义为因进食过多而肚子鼓凸起来。由此画面引申出充足、充分、满足等义。故有吃饱、喝饱、饱暖、饱餐、饱足、饱满、饱和、饱学、温饱、饥饱等说法。许慎《说文解字》:“饱,猒(yàn)也。从食包声。”原句中作满足解。
“安”(ān)字甲骨文写作,从宀从女,“宀”表示房屋;“女”表示女子。两形会意,“安”字本义为女子在自己家中才会没有危险,平静舒适地生活。由此画面引申出稳定、平静、适心、适合、装设、布置等义。故有安稳、安静、安适、安宁、安闲、安全、安逸、安慰、安抚、安家、安居、安装、安置、平安等说法。许慎《说文解字》:“安,静也。从女在宀下。”原句中作安适、安逸解。
“敏”(mǐn)字甲骨文写作,从每从又,“每”表示怀孕或生育妇女;“又”表示手部动作。两形会意,“敏”字本义为孕妇对触摸或击打反映敏锐和强烈。由此画面引申出迅速、快捷、灵活、勤勉等义。故有敏感、敏捷、敏锐、敏思、机敏、聪敏、灵敏、过敏、敏秀等说法。许慎《说文解字》:“敏,疾也。从攴每声。”原句中作勤勉解。
“就”(jiù)字甲骨文写作,从高从京,形义为城邑中已经建成的高大而多层的房屋。金文从京从又,“京”表示多层的房屋;“又”表示手部动作。两形会意,“就”字本义为用手建造的高大房屋。由此画面引申出开始、立刻、登上、接近、靠近、从事、担任、完成、实现、结束等义。故有就近、就要、就位、就职、就业、就任、就寝、就餐、就命、迁就、将就、成就等说法。许慎《说文解字》:“就,高也。从京从尤。”原句中作接近、靠近解。
“正”( zhēng、zhèng)字甲骨文写作,从囗从止,“囗”表示围裹、疆域、城邑、国家;“止”表示脚、行走,喻指行军。两形会意,“正”字本义为军队前往讨伐不义部落或国家,进行正义之战。由此画面引申出不歪、不偏、方形、合理、合法、恰好、好的、对的、纯的、改变等义。故有不正、偏正、方正、改正、纠正、纯正、正确、正常、正好、正中、正宗、正统等说法。古人称不义的战争为“各”,正义的战争为“正”。意为通过战争把那些不义之地的行为给纠正过来。所以有纠正、匡正之义。许慎《说文解字》:“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原句中作匡正解。就有道而正焉:即接近道义去匡正自己行为。
弄明白以上关键字的基本含义,原文翻译成现代语义就是: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舒适,勤勉干事又谨慎说话,不断接近道义匡正自己行为,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第309讲)
责编:恬恬
推荐阅读高屋建“瓴”并非就建在瓮上
从天而“降”,可谓皆大欢喜
孝之察
谢谢!
微信号:EMKTXWTT以文会友,以文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