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孩子能不能成才的决定因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孩子能不能成才的决定因素

2018-07-09 20:31:19 作者:周国平 来源:周国平 阅读:载入中…

孩子能不能成才的决定因素

  教育

  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课堂知识均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一笔终身财富经验证明,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材,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长短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

  一个人的天赋素质是原初的、基本的东西后天环境和教育都是以之为基础发生作用的。对于一个天赋素质好的人来说,即使环境和教育是贫乏的,他仍能自己去寻找适合于他的养料,从而结出丰硕果实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都存在学生资质差异问题合理的教育体制应该向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机会。所谓“天才教育”的结果多半不是把一个普通资质的人培养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成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儿。

  教育不可能制造天才,却可能扼杀天才。因此,天才对教育唯一可说的话是第欧根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天赋平常的人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具体教育环境,学校能够培养出也能够毁灭掉一个中等之才。天才却是不受某个具体教育环境限制的,因为他本质上是自己培育自己。当然,天才也可能被扼杀,但扼杀他的只能是时代或大的社会环境。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依据于此,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把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智力素质的一个检验。把你在社会上得到的地位权力财产名声都拿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心灵素质的一个检验。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惟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气派设备先进,全都白搭。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能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快乐。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这也是我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应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恋人,第二学会学习,做知识的主人。相反,如果使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真实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天赋的可靠标志

  教育的本义是唤醒灵魂,使之在人生的各种场景中都保持在场。相反,倘若一个人的灵魂总是缺席,不管他多么有学问或多么有身份,我们仍可把他看作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蒙昧人。教育是神圣的精神事业师生关系本应是最纯粹、最具精神性的关系。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因此他自己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病有目共睹,有什么理由继续忍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今日中国,教育是最落后领域,它剥夺孩子的童年,扼杀少年人的求知欲阻碍青年人的独立思考,它的所作所为正是教育的反面改变无疑是艰难的,牵涉到体制、教师、教材各个方面。但是,前提是澄清教育的理念,弄清楚一个问题:教育究竟何为?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也许,我们还来得及。

  现行教育的尺度极其狭隘,无非是应试、升学、就业,其恶果是把孩子们养成片面的人、功利的人,既不优秀,也不幸福,丧失了人生最重要的价值。

  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成人世界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将会以怎样可怕方式显现出来。应试体制实际上把所有学生和家长逼入了一个赌局,一边是应试教育,另一边是素质教育,看你把赌注下在哪一边。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把赌注完全押在了应试教育上,竭尽全力成为赢家

  在我看来,这样做的风险其实更大,如果赢了,不过是升学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输了,就输得尽光。相反,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适当兼顾应试,即使最后在升学上遭遇一点挫折,素质上的收获却是无人能剥夺的,必将在整个人生中长久发生作用。所以,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应试体制的弊端有目共睹,业已引起政府和各界人士关注,但积重难返改革之路艰难而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不是无能为力的。把主要力气花在素质教育上,向应试教育争自由,能争到多少是多少,在应试体制面前保护孩子,能保护一个是一个,这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责任。在一切战争中,保存和发展有生力量是一个基本原则,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战中也是如此。可以确信,抗争者的队伍壮大了,两种教育之间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应试体制要不变也难了。现在它既然已经失人心,那么,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它也失天下吧。

  读者高昂

  周国平老师关闭了其他收费问答栏目开设了免费问答专用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将你在生活、学习、情感上的问题提交到公众后台,周老师不定期回答大家的问题。

  机会难得,大家快来提问吧~

关注我们

  荐读

  自由的尽头是孤独

  一个人最可悲的是什么?

  一个人有无文化修养的检验标准

  治愈你焦虑的最好方式

  关于熬夜和早起,也许你一直都错了

  具备了这两种品质,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女儿痴情父亲

  你理解的成功都是错的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