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对于金钱,应有的态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对于金钱,应有的态度

2016-11-29 作者:安莹 来源:安莹投稿 阅读:载入中…

对于金钱,应有的态度

  对于金钱,应有的态度

  《钱神论》中讲到钱:“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金钱都是一种追逐的态度,毕竟“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而且“子不语怪力乱神”,古人不相信鬼神之说,没有固定的鬼神信仰,却称钱为“神宝”,也足可见金钱在人生活中的地位。

  贫穷和富有从最表层的意思来说便是以金钱的多少为标准来下的定义,金钱给人以物质保障,同时也起到了联系的作用。

  金钱总是和交易联系在一起,像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所记录的马辛地区的库拉交易圈一样,贝壳臂镯和贝片项圈的交换联系起了整个马辛地区及其附近岛屿。而讲马辛地区扩大到整个世界,“金钱”在经济全球化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

  视线放低一点,看看我们身边,毋庸置疑,金钱也是控制我们生活的一大要素之一。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可或缺。可悲的是往往金钱越重要,人就越轻浮,很多人已经让生活被金钱支配,做了金钱的奴隶。

  以前玩的很好的朋友们,现在已经散落在天涯了,不熟的朋友,只会偶尔听到些许消息。前几天看到大学时候的一个沉睡很久的群里突然讨论起一个同学K,我跟K并不算多熟,他成绩优秀,个人能力强,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他作为班长的时候要统计人数的时候说过话吧。看过聊天记录之后的我十分惊诧,因为他们说K坐牢了。

  那还是我第一次听说认识的人跟监狱、犯罪扯上关系。据说是因为在工作的这些年,K凭借职位之便私吞了很多钱,几年下来,几乎成了一笔巨款。

  我不知道K为什么会私吞那些钱,据我所知他家境挺不错的,或许人在社会经历的多了心境也会变化吧!被金钱的欲望吞噬的赤子之心,会让过错成为一种习惯,还在为一点眼前之利沾沾自喜,殊不知本来多晴空,后来多煎熬。一些决定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也就注定了结局

  众所周知,贪婪是七宗罪之一,人性本源处或许真的存在一条贪婪的神经,只要一动金钱的歪念头,整个人都会被摧毁。跟金钱有关的一切,只要染上贪婪的疟疾,如果不能及时回头,悬崖勒马,必定最终自食恶果,头破血流。

  金钱之所以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贪性,其魅力常常在于强大的控制力。在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中,对于金钱观念是这样的描述在于一首黄金咒:“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不,天神们啊,我不是无聊的拜金客……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哲理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如果金钱真的具有上天入地颠倒黑白的伟大力量,那人们尽心竭力追逐它就完全在合情合理了。可是这世间总是有一种正义力量存在,一些美好的品德,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是沾满欲望的金钱所不能染指的。

  一个人一旦成为金钱的奴隶,像高老头一样的吝啬鬼是不会体会到金钱存在的真正意义的。说到底金钱也只是等价交换的一种媒介,当然作为媒介的金钱本身并不是罪恶的代名词,是使用的人给了它这样的标签。贫富差距以及富人不仁的现状都让人并不怎么喜欢金钱,金钱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应着阶级、社会分层,金钱渗入生活越多,其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让人又爱又恨。

  尽管我们谈及金钱的时候总会觉得世俗,仿佛让自己掉价了,但是事实情况却往往是,生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幸福感是来自金钱的。既生在人世间,就根本没必要与世隔绝,制造出高人一等的假象。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对待金钱,理性处理与金钱的关系,财富固然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富有程度,却不能定义一个人的价值

  如果说一个人完全可以脱离金钱而生存,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是子虚乌有,是不可能的。我们喜欢那些与世无争的逍遥人士,可是仔细考究就会发现,陶渊明之所以清高自得,挥一挥衣袖就选择归去来兮,也是因为他祖父曾经做过太守,说起来也是个富三代。很多不在乎金钱的人原因仅仅是他并不缺少金钱。

  想起很久之前有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实践证明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个朋友曾经坚持过一天在正常进行各种社交活动的同时,出门不带钱包,但是就是那一天,他过得异常艰难,三餐蹭同事,出行靠朋友,就像一个原始人在现代社会一样,手足无措。

  对于金钱,我并非是要呼吁人们去摒弃自己的金钱观,来做超凡脱俗的圣人,相反,我认为很多时候,金钱对于一个人是有正面的推动意义的,为了赚钱买东西,人们会努力工作,会像清晨的太阳一样充满活力,因为生活总归是有希望的。这样的人在金钱面前是掌握主动权的。

  当然还有一种人——金钱的奴隶,为了金钱而不管不顾,不在乎身边的人,不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他们只看最后的结果,只看最后自己的口袋里有多少金钱。这类人被金钱支配,失去了个人的主观能动力量,变成了只懂敛财的机器,其悲哀所在,实在为人叹惋。

  喜欢金钱不是俗,而是生存之必要,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真正俗的,是那些金钱的奴隶。“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古人在制作铜板的时候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定了图纸。从铜板的形状上来看,那份内心的方正还是要有的,在外可以圆通一点,但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一定要有自己奉之为圭臬并能坚守到底的正义感,避免被金钱奴役。

  所以对于金钱,应有态度就是,尽力争取,但不做它的奴隶。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