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春物》语录摘抄
1、时间可以解决一切不过是句谎言,这样只是把烦恼驱逐到忘却的地方,让问题风化,变成可有可无、怎样都好的存在。
2、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是一剂麻药。它会不知不觉让人产生依赖,心也会随之软弱。最后变成若不依赖别人就会一事无成的人。
3、聚会。大家发出一样的欢呼,竭尽全力地炒热氛围---这种行为看起来就像是表演。那些现充肯定都是不这么折腾就会身心不安吧,害怕一旦安静下来自己就会变成无聊的人。所以他们拼命开口寻找话题,装作热热闹闹的样子。那种彰显自我存在的行为,根本就是在威胁别人。
4、从某人那里因某种契机得到的东西,最终也可能会因某种契机被某人夺去
5、真正恐怖的是身边的人,信任并不彻底,但也没想过对方会背叛自己。正因为意料之外,所以才会觉得可怕。
7、这座古城之所以备受称赞,正是因为不变。它的根基从不动摇,将本质的部分保留至今,所以人们才为这座古城着迷。
既然如此,人的本性也不会变,无法渐渐改变。这些只会成为不变的佐证罢了。
维持不变往往才是正确的。
8、愤怒是一种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所以,只要给足时间让内心冷静下来,便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但是,即便愤怒不再持续,憎恨也仍会存在。它们会在心灵深处不断蔓延,如炽热的火苗般静静地、缓慢地持续燃烧。
9、我早就知道自己并不正确,但错得更加离谱的却是这个世界。
世界充满战争、贫困、差别等各种问题。就算参加入职考试也拿不到内定名额,去打工却发现营业额对不上,最后只好自己掏腰包补上什么的屡见不鲜。
这样的世界哪有正常可言。错误的世界里所说的正常根本不能称之为正常。
10、误解是解不开的。“解”已经找到了,所以问题也到此为止,再往后也是解无可解。不管是正解也好、误解也好,这都是最终答案。
失败无可挽回,一度按下的烙印也无法消失。
11、轻易就能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东西比是虚假的。越是容易获得的东西也就越是容易失去。
12、自我以及拥有自我意识的人总是拒绝改变的。保持自我的统一性,这是人类应有的姿态。
13、为什么现充都喜欢公开恋爱中受苦受累的事呢?就像老年人卖弄自己多不健康,上班族吹嘘自己工作多忙一样。这世上没有比装可怜、实则炫耀更让人火大的事了
14、朋友越多越好?这根本是在否定自己。世间令人钦佩得伟人和天才不都是没有朋友的人吗
15、尽管如此,失去之后才变得美好的事物也是存在的。
正因终有结束之日,活着才有意义。无论滞留还是堵塞,或是安息,都不该忽略它们,而且甘愿忍受。
人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必然会失去什么。
但是,偶尔回首不知何时会失去的东西,然后将其视若珍宝怜惜疼爱,独自静静小酌一杯,那种幸福一定也是存在的。
16、像那样强迫自己刻意伪装,不敢暴露、不愿让他人知晓平日独处时的自己,这难道不是虚伪之举吗?
通过各种手段,也可以说是种种努力而获得的爱情,对自己而言真的是自己打从心底期待的爱情吗?
我不知道为了被人喜欢、为人所爱而改变的自己是否还能称为自我。倘若那是伪装,总有大白天下之时。况且要是改变了自己的本质,便永远失去了原始的自己。
17、在一个群体中,优秀的存在往往会受到排斥。出头鸟不是被枪打,而是受到遗弃。被弃之不顾,风吹雨打,迟早一天会埋没人世。
20、因为从高处跌落,摔得遍体鳞伤,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痛楚,于是本能地想要回避那种疼痛。世人常把这样的行为定义为成长。
21、依靠别人很重要,但这里也有只会依靠别人的家伙。如果只是依靠也就罢了,那种人单纯只是在利用别人。
22、这个世上没有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也是普通人。可怕的是,这些人到了紧要关头也会突然变成坏人,所以才不能大意
23、只有一针见血否定你的人才是你的理解者。越是漠不关心,就越是不在乎。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的吹捧只会化作束缚的枷锁。
24、信任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合。不信任,换句话说,怀疑正是内心的一道防御,放弃防御就等同于是伤害自己的行为。
26、不受欢迎的孤独者是世界上最纯粹的现实主义者。他们时时铭记不受欢迎的三原则“不拥有(希望)、不制造(心灵的破绽)、不接受(甜言蜜语)”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这些优秀的战士不分昼夜地与名为“现实”的最强敌人战斗,绝不会被这种廉价的欺诈术所骗。
27、就算你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付出,最后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中间常常因为门路、人情世故、上司心情不好、被人算计,等等,让付出全部付诸东流。
29、人类是凭感情行动的动物。判断的基准不仅仅在于是否合理,还要依据感情。不仅如此,因一时气愤采取的行动很可能成为日后形式的理论依据。为了使自己的厌恶、忌讳情绪正当化,对方肯定会搬出各种理论为自己辩解。不管如何据理力争,也可能无法达成共同的结论,甚至无需特别举例。
30、现在的自己是错的。为什么能轻易的接受这种说法?为什么要否定过去的自己?为什么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为什么会相信未来的自己?
如果连曾经差劲的自己与处在谷底的现在的自己都不肯承认,那还有谁会认同你?既然可以否定现在的自己、以往的自己,那又为什么会肯定将来的自己?
难道以为加以否定,再涂改几笔,人就会改变?
始终挂着头衔,别人认同自己就会心满意足地沉醉于现状,声称自己是重要人物,受到自己创造的规则束缚,别人不来教导就找不到自己的世界---少把这种状态称作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