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吃的格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吃的格调

2016-11-10 作者: 史未 肖遥 叶倾城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经典随笔,名家大作,新秀试水,值得一读。

吃的格调

  吃的格调

  文|史未

  早年读张爱玲的《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想到锦衣华袍的张小姐啃大饼油条的场景,总觉得哪里不对。后来读到《半生缘》里富二代沈世钧“在摊子上吃两只大饼油条”,方才顿悟原来吃的格调高下不尽在食材,还要看什么人吃。

  大饼油条虽香,张小姐最挂念的还是“人生三恨”之一的鲥鱼。这种鱼肉质极为鲜腻,几年前我在孟加拉国工作时曾多次品尝。孟国的大户人家常以此鱼招待贵客,且习惯将之烤至酥脆无骨,以省去摘刺之累。我总觉得失了原汁原味,还是喜欢普通的蒸煎法,虽然吃起来耗费精力,但心无旁骛的专注伴随细嚼慢咽的斯文,吃的格调正在其中。

  一般说来,吃货间的区别往往也体现在格调的不同。在路边小馆吃碗炸酱面也360度拍图的,和D小姐显然不是一路。D小姐在法国留过学,挚爱鹅肝、松露和82年的拉菲,随身携带的旅行地图为一本米其林指南。莱卡相机的镜头记录下刀叉在精致美食上切割出的弧线。

  仔细体会吃的格调,不难发现中餐与西餐的差异,就氛围营造而言,后者充满含蓄庄重的仪式感,与前者正好相反。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走过的一些国家,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但凡生意兴隆的中餐馆,不论档次高低,灯火通明的开放区域都是一样喧闹嘈杂,此情此景简直催人甩开膀子吃得粗放。

  “盛宴当前”的国人状态,林语堂曾用“精神焕发”四个字来归纳。林先生说国人的饮食哲学,是要“吃得津津有味”,鸡腿要啃得一干二净才觉过瘾,“当喝一口好汤时,也不妨啜唇作响”,西方人玩弄刀叉、不苟言笑的吃法,在我们看来阴森凄惨,了无生趣。不提别的,林先生本人的吃相就相当豪放,友人曾回忆其吃厦门薄饼的情形:“还没吃皮就破了,汁液顺着手臂流下来,弄得浑身都是。”难怪林先生总结中式吃法“礼貌虽不好,可善于享受盛宴”,他对此想必深有体会。这种以人为本的格调发展到极致,便有了《红楼梦》里的“炒茄鲞”、黄蓉菜谱里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曹金两位先生不惜笔墨介绍食材和做法,对有口福之人如何吃却语焉不详,想必是顾忌刘姥姥和洪七公二位的吃相。

  只是,上述菜品格调虽高,但因用料太奢,加工太繁,难以在市井普及,能真正做到雅俗一身的还是历史上着名大厨兼吃货苏东坡。苏文豪早起要干上两大碗猪肉,吃羊蝎子抠骨吸髓能吃上一整天,在被贬官的路上依旧挖野菜采竹笋不亦乐乎。作为吃货,他的高明之处在平淡是真。作为大厨,他的高明之处则在去繁从简。吃的格调,也就是为人的格调。

  一日为简,终身为简

  文|肖遥

  说到叫“简”的姑娘,就会有个先入为主的形象设定:单纯、洁净、谨慎、不谙世事、小心翼翼……就如同林黛玉是相对于薛宝钗而设立的,简,也是为了中和那些浓郁、艳丽的女性形象而被作家塑造出来,或者说是被男主寻找出来的。蓦然回首,看到灯火阑珊处有一个胆怯又苍白的小身影,男主顿时眼前一亮,白米饭变成了一缕朦胧月光,遮蔽了他纸醉金迷的过去,照亮了他宜室宜家的未来……从此,放下屠刀卸下盔甲,劈柴、喂马,来,乖,咱们好好过家家吧。

  简·爱和罗切斯特,简·西摩和亨利八世,故事的模板都是一样的,男主厌倦了那种明艳的、咄咄逼人的女人,转而寻找一个单纯得像栀子花般的女孩,好像她永远不会长大,永远没有主张,一直用敬仰而羞怯的目光偷偷瞄他。

  职场上也会有“简”,事实上,每一个新入职的女孩都是一个怯生生的简,就好像电视剧《欢乐颂》第一季里的关雎尔,在公司里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树叶掉下来都怕砸了头,却幻想被霸道总裁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并勇敢表白:“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情感口述 www.wenzhangba.com)

  那些栀子花一样的“简”们最后都怎么了?小简已经长大,成熟,变身世故老辣的职场甄嬛,从今袅袅婷婷处,谁复端端正正看?曾经一说话就脸红的简也学会了打情骂俏装疯卖傻,上司说一句,她有十句在后面等着。比如晚上,公司主管老Q说晚上要陪客户喝酒,让小咪收拾打扮一下去“把客人招呼好”。小咪问:“帅不?我喝酒可挑人呢!跟你比咋样?”老Q没好气地说:“比我帅!”小咪说:“那不符合标准,要跟你一样帅的才行,算了,改天你陪我,咱俩好好喝一下!”

  老Q气疯了,小咪一天到晚想什么呢?既不认潜规则,也无视明规则,总之,所有的纪律、规训、礼数在她眼里都是用来挑衅的,而男人们,则是用来调戏的,这个从前怯生生的小姑娘怎么了?转眼间变成了像罗切斯特的前妻伯莎样的“疯婆子”!如果自己是罗切斯特,也会把她锁到阁楼上,就像把孙悟空锁在五行山下一样。

  老Q永远不会换个角度想——自己、客户、还有自己代言的这个职场,是不是配让小咪凝眸、附身、低眉,毕竟,如今的小咪,已经不穷、不低微、不矮小了,早已有资本拒绝老Q给自己安排的人设了,老Q你想什么呢?谁也不可能“一日为简,终身为简”哈。

  自尊是初生牛犊

  文| 叶倾城

  他是在父母宠爱下长大的孩子,十岁赴美夏令营,十一岁赴英。父母秉承的是先进教育理念:不带他参加任何培优班,不在乎他成绩是否倒数,更愿意他多一些时间看闲书、做航模。他从小就读《中国大历史》,十几岁就与我煞有介事讨论民国军事。都说这样的孩子就应该送出国,他却暴露了学习上的巨大短板:SSAT几次都考得相当次。最后申美老师给家长的建议是:他兴趣广泛却博而不精;他未养成系统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放他一个人去海外读高中,如同送羊在山林,无人看管,分分钟入虎口。

  再回头来准备中考。家长与他都低估了主流考试的残酷性,考得稀里哗啦,加上敝省是高考大省,连普高都没考上。

  只能送民办高中,第一周还没读完,他坚决表示:不读了,再读就死路一条。

  伙食不好,寝室条件恶劣,老师文凭不过关,要么就一口乡音,最让他受不了的是:老师明确表达出来的歧视。开学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都是中考落榜才到这里来的——这几个字电击一样打得他一跳一跳。

  第一周是“感恩教育”,字字句句,听在他耳朵里都是:你辜负了父母的心血,浪费了老师的付出,你是LOSER,不,你是服刑的罪囚,只有好好改革才能赎罪——小孩当场拍案而起,第二天死活不肯重返校园

  他说:“他们看不起我是不是?我非得考上清北,拿通知书去砸他们脸上!”小孩上网查了资料,知道有“在家上学”一说,立刻心情壮烈地加了一堆在家上学的群、下了一堆文档、买了好些《重难点手册》。他桌子拍得山响,我却油然想起王健林:“先定它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

  我肯定他的自尊心,但我也得说:自尊,必须建立在自知之明上。一方面,我们知道我们都是最优秀、最值得爱的;另一方面,也要站在镜子前,严厉地审视自己:我哪里有不足,是什么挡在我与梦想之间?

  有些与生俱来,不可改变:我想成为第一流的歌手,但天生嗓声喑哑。有些难以预测,更多依赖天意:明明是我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却被人剽窃。但在学习这件事上,作为芸芸众生,也许申美老师说得更准确,你欠缺的,是努力,是“系统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你被刺痛,说明那里是你的痛点。老师说的是实话吗?是,就承认它,无论多么难堪痛楚,像犯了罪要去自首一样,需要巨大勇气,都要面对接受。不要做人生路上的逃奴。

  别太介意老师的态度,也别太看重你小小的自尊。自尊不能发电也不能拯救世界,它是初生牛犊,你可以选择驯养它教化它,把它变成为你拉车的老黄牛;也可以选择纵容它,让它在山野奔跑,到最后——它除了吃肉,还有用处吗?★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吃的格调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