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A股或正处于熊牛之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A股或正处于熊牛之间

2019-07-26 07:45:10 作者:梧桐 投觉 投觉 投觉 来源:投觉 阅读:载入中…

A股或正处于熊牛之间

  当下,国内宏观经济和A股证券市场皆处于一个探底的过程之中.

  此种探底的特征是,宏观经济下行速率已经开始放缓,A股证券市场开始缩量盘整、震荡和反复。

  最终,我们或会看到宏观经济探底结束的征象,以及A股证券市场的见底,它或是一个探底、见底、缓慢盘升的展开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在A过往历史周期里也曾经历过。

  这一次,市场周期可能跑在经济周期前面。

  故事逻辑已经在编织过程之中——一个是漂亮50的,一个是新经济范式的;一个或将被不断证实,一个短期无法被证伪;一个是长程的,平淡出奇,一个是短途的,绚烂夺目

  这没有好坏,也没有是非,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这本就是一个旧故事结束、新故事开启的时代

  最近,有朋友问,究竟是什么因素边际变化使得梧桐对于A股证券市场的态度开始从安忍转向积极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解构表达命题,或者说,它其实包含了众多维度思考不一而足

  譬如,康波周期回落阶段,它是这个星球集体的康波周期回落阶段,而不只是中国的康波(我们可以看到各主要经济体所面对的宏观现实压力);

  譬如,反脆弱性(包括Trump最后加税未果,Huawei上半年收入+30%),那些无法摁倒这片土地的因素,最终都会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强悍

  譬如,债券违约常态化,使得债券信仰坠落,各大类资产中,权益吸引力上升;

  譬如,打破刚兑,权益的ROE(尤其是优秀上市公司的ROE)超过信用债、甚至垃圾债的票面利率

  譬如,金融市场制度变革,Starmarket的成住坏空,金融的开放,以及可能更多的根本性变革;

  譬如,部分银行出现问题(包括BS、J,等等),什么是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这就是了;

  譬如,逆周期调节的周期,经济回落周期促使逆周期调节周期进入流动性宽松和利率下行的阶段;

  譬如,证券市场本身的周期,2015年中期股灾至今已是四年有余,调控时间空间皆已足够

  譬如,投资者心理的周期,当下,风险偏好非常之低,投资者大面积心灰意冷,然而,绝处往往逢生,交易特征已有呈现

  譬如,倘若一样东西(下跌)不能持久,那就会自然终结

  等等等等。

  最终,它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叉验证,得出的一个基本定性。

  A股证券市场的牛熊周期切换,往往会比较清晰,因为事物坍塌速度建设的速度要快得多,但是,A股证券市场熊牛周期的切换,它从来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它是一个边界模糊的过程。

  我们可能正处于这个边界模糊的过程之中,所以,我们无法觉知,并且无法确信,只是,也正因为它是一个边界模糊的过程,因此,它为那些安忍等待级别机会出色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时间窗口。

  有朋友问,这几个维度构成框架如果“抄”一下,记在脑袋里,是不是可以留在将来继续做“交叉验证”?

  答案是,不可以。此一时,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随宜说法

  只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历史当中寻找灵感创意

  正如保罗·萨缪尔森(PaulA. Samuelson)所言,我们只有历史这一个样本。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却总是踏着相似黑白琴键

  遗憾的是,短期而言,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很多东西,中期而言,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一些东西,长期而言,我们从历史中学不到任何东西,于此,才有了历史、周期与轮回

  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PeterLynch)曾在1990年底收集了一部分报刊,重现了当时美股投资大众对于美股证券市场的态度,他说,这些大字标题还算是其中相对乐观的。

  梧桐将之摘录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次大裁员给专业人士打击沉重”——《华尔街日报》,10月4

   

  “你的工作还能保得住吗?”——《新闻周刊》,11月25

   

  “艰难度日”——《纽约时报》,11月25

   

  房地产市场崩盘”——《新闻周刊》,10月1

   

  “高租金使年轻人能力租房”——《商业周刊》,10月22

   

  “房地产不景气严重打击房屋改建企业”——《商业周刊》,10月22

   

  “房地产崩溃危及金融机构”——《美国新闻》,11月12

   

  “3年前自东北部开始的房地产业衰退已经扩展全国范围”——《纽约时报》,12月16

   

  “赤字预案提交国会结果难料,即使通过也难包治百病”——《华尔街日报》,10月1

   

  “不知美国经济还会衰退多久”——《华尔街日报》,12月3

   

  消费者放眼未来只有失望”——《商业周刊》,12月10

   

  焦虑时代的生存指南”——《新闻周刊》,12月31

   

  “美国还有竞争力吗?”——《时代》周刊,10月29

   

  “你的银行能幸存下去吗?”——《美国新闻》,12月12

   

  “你还有竞争力吗?国人正在落后,如何奋起直追”——《商业周刊》,12月17

  如今读来,这些大字标题仍然充满了幽默意味

  事实上,整个1990年代美国经济和美表现皆是相当出色,那也是彼得·林奇的黄金时代。

  彼得·林奇究竟是运用了什么成就他的黄金时代,一是整个历史的beta,二是他的热情精进,三是他的世界观

  在彼得·林奇的世界观里,他多次强调“更大的大局”这一宏观维度:

  每当对目前的大局(Big P)感到忧虑和失望时,就会努力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The Even Bigger P)。如果你期望自己能够对股市保持信心的话,你就一定要了解“更大的大局”这个概念。“更大的大局”是从更长更远的眼光来看股市。

  股市下跌没什么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气候寒冷地带,你早就习以为常,事先早就预计到会有气下降到能结冰的时候,那么当室外度降到低于零度时,你肯定不会恐慌地认为下一个冰河时代就要来了。而你会穿上皮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盐,防止结冰,就一切搞定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冬天来了,夏季还会远吗?

  投资仰赖的不是知识,而是世界观。

   

  当我们在空杯里塞满了贪执、傲慢恐惧、自欺与无明的时候,我们便需要用更大的力气去清空它。如是,我们才能以一种更加宏大的世界观、一种更加心如止水的世界观,去打量整个投资世界。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曾在一次法会上讲到,我所看见的那朵花,你永远看不到,我们无法分享那朵真实的花,我们只是在假装分享,那是多么的孤独,我永远无法和你分享我正在经历的一切,如此的孤独。

  当梧桐在试图表达,当下或正处于熊牛之间时,触到了文字语言、概念、分析论证的边界,以及它们的有限性,于此,孤独油然而生

  最后,梧桐想说的是,专业是个幻觉常识才是至要。

  欢迎加入爆裂鼓手~

  梧桐,20190726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