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实践的经验
在部队工作时,单位新下来一名排长小李,是战士考学出身,长得瘦瘦高高,眼睛有神,个人身体素质很好,性格也随和,待人接物也是笑容满面,态度随和,在工作中,能以兄长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的面前,遇有任务都能干在前、走在先,不多久,就和排里的战士打成一片,领导的反响也很好。
另外一个连队也分下来一个排长小孙,是高中直接考上的军校,没有部队从军经历,加上个人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没有吃过多少苦,个人成得胖胖乎乎,在读书时就没有参加过多少劳动,下到部队后,一下子就管了二十多号人,更不可能事事自己亲自上了,自己认为管好下属,指挥下属干就行了。可实际上,你在干我在看,给我上的思想和工作方式,大伙根本不买帐。三个班长联合起来架空他,遇事和他对着干,没多久,工作中就出现了危机,最后连队出面调停才解决问题。
既要会说,更要会做,这才是正确的工作之道。同样的一件事情,让不同的人去做,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后者消极怠工,问题想得简单,只想通过开开会,唰唰嘴皮子,就想解决问题,工作拈轻怕重,不实际深入基层实际走访调研,只是想当然的闭门造车,希望蒙混过关的心理。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出工不出力,遇到问题和矛盾不是认真想办法去解决,只是简单将就应付了事。消极怠工、得过且过,没有脚踏实地之心,只有形象花架子之意。在实际工作中,不出事是偶然,出事是必然。
前者追求积极上进,视岗位为站位,认真对待每件工作,他们既要求能说会道上台去讲,更会脚踏实地现场去做,正所谓站着就能讲,口若悬河;躬身就能亲自实践,身体力行。工作中敢于站排头,当标兵,做好带头引领作用,跟着这样的同事一道工作,工作上也很轻松,还能深受启发;跟着这样的领导,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许多有用的实践本领,这是书本上不会得到的实践总结,是来自实践的经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