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已末,愿君温凉如水
七月的最后一天,方觉,暑假过半。有些许惶恐。留恋平淡如水且有滋有味的假期。很想紧紧抓住时间的手,让它悄悄地为我做一些停留。
一、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心态决定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命质量。心境平和了,你才会有暇欣赏春天的葳蕤,秋天的枫叶,夏日的凤荷,冬天的白雪。心境恬静了,你才会手捧心仪的书籍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在书中找到那个似曾相识的自己。苏童的《黄雀记》快读完了,其实这本书已束之高阁很久了,偶然看到才决定先读它。一开始,没多大兴趣,读着读着,渐入佳境。下一步又会和哪本心爱的书籍亲密邂逅呢?心境变得坦然了,你才会无怨无悔地履行各种义务。你不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不为别人口中的一句赞美,你只想换得一个心安足矣。常常以“无愧我心”聊以自慰。坚持做,为人生积淀,你甚至不为回报地付出着,拨的云开见月明。
无意间,看到《读者文摘杂志》上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最好的交往是保持距离》第一个小标题是: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第二个标题伴侣之间,距离是美丽;第三个标题:朋友之间,距离是舒适;第四个标题:不熟悉的人之间,距离是礼貌。读完全文,很多感同身受。特别是第一部分亲人之间也要保持距离,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我一直以为,亲人之间应该是零距离。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最圣洁、最无私的。然而读了这篇文字,结合自身实际,和作者产生很深的共鸣。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和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这种牵挂是随时能见面,却不会过多的打扰彼此的生活。”
发人深省的文字让我联想到我们姐妹几个和娘的相处。自从父亲离世,娘就搬到城里住,之前和大姐同住了四年,后来,给娘装修了两间平房,独立院落。因为娘已七旬,再加上有老年病,我们总有太多的牵挂。尽管我们尽己所能的关照。可总感觉到娘并没有真正的开心。
今年春天,我们又把老家的房子装修一番,安上空调,娘时不时回家住一段时间。看得出,在老家,娘的笑声最爽朗,说话底气也足。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我们姐几个也不像之前那样紧紧地拢住娘,不让她回老家了。用大妹妹的话说:“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放心绑架老人的开心。”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更加理解到,再亲近的人,也要留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亲情不是因为一味靠拢而愈加浓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