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1】
昨晚,我接到母亲的电话,突然,心弹跳不止。因为,我特别害怕从电话中听到不幸的消息。母亲的话语很简短——娃仔,最近农活干啥?随后,电话断了。我赶忙给母亲打去电话,母亲接听:“有啥事?”“妈,怎么很快断了电话?”我反问。母亲说:“没啥事,说了也是浪费话费,你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开销大。妈只想知道我娃好着就乐,甭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母亲说着,又挂断电话。
我坐在沙发,呆呆地看着电视,似乎,我的神经霎时凝结。妻子问我,怎么啦?我沉默不语,内心活像打碎了五味瓶子,各种滋味涌上了心头。自打春节回老家几天,至今,我没有给母亲去一次电话。其原因说我过于忙碌,这简直是搪塞之言,还是我的心意不佳。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母亲只言片语,还在为儿子的生计着想,这点点血浓之情能不让我感动万分呢?
【2】
母亲是典型的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女人,母亲浓缩了西北女人憨厚、质朴而宽厚仁慈的优秀品质。母亲教育我们,不会用华丽的言辞,用得只是自己身体力行的示范,在母亲的眼里,只知道只有大人做得好,孩子才会养得好。为此,母亲的一生很少做出出格的事情,留给我们的总是敬服和惊叹。
我的外公是当地出了名的私塾先生,具有秀才之称。这样,母亲从小具有得天独厚的接受文化教育的条件。母亲小时候聪明,外公特别偏爱,他梦想让母亲出人头地,不幸的是在母亲十二岁那年,外公不幸病故,这样,外婆——一个寡妇拉扯了四个孩子,母亲排行最小,虽说平时得宠,但只是生活上的照顾,至于文化教育只得搁置。这样,母亲比起其他姐妹,还是多受到私塾教育。
母亲识字很多,有好多我不会写的比较生僻的方言字,母亲可以比划出来。母亲写得一手好文,我记得上小学时,老师让我写一篇名为《我爱祖国》,母亲帮我打草稿,我记得这些词“物产丰富,风景优美,幅员辽阔”就是从母亲笔下得到的。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乡村的夜晚》,母亲把我带到室外,让我看看黑乎乎的天空中那些闪闪的星星,让我从草丛中看看明晃晃的萤火虫,让我站到山头听听沟底青蛙的鸣叫,母亲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从那时,我知道写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写作不是撒谎。这种写作可贵的习惯,正是我的母亲的教诲。后来,我在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蟋蟀在弹琴,油玲在歌唱,这更加让我深切地感知到母亲的教导是何等的珍贵。
母亲生活很节俭,花费一分钱,也要精打细算,做一番周密的计划。我记得一次她带我上街,为给姐姐买一面花褂子,几乎跑遍了整个街道,最后差点为了价钱,和那个摆地摊的人吵起来。母亲看准的东西,必须在自己满意的前提下,才可以掏钱买去,要想让母亲多付几毛钱,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有时,我觉得母亲这样做不近人情,或者说不厚道,但,母亲教导我们——该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不该是我们的,人家白送我们也不要。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母亲随便拿人家的东西或者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这就是母亲的可贵之处。也是她的唯一的软肋,正因此,母亲要比其她女人吃得苦多一些。母亲穿衣不讲究,喜欢穿颜色素淡一些的衣服,母亲说,女人家穿衣不要过于鲜艳,女人内敛是本分,这一点,或许就是母亲落后于时代之处。
母亲喜欢唱民歌,好听,这么多年,我只听母亲唱过一首《美丽的祖国像花园》,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母亲有音乐天赋。母亲唱催眠曲很一般,但,这在她看来,认为催眠曲越是沉闷越是有催眠的效果。
【3】
母亲和父亲的生肖不匹配,按照当地习俗,龙马生肖冲突,为此,母亲和父亲大半辈子是在吵嚷、打闹中度过的。我记得有一次,父亲拿起切面刀,母亲见状拿起擀面杖,他们两人好像舞台上的两个武生在打斗,当时,我们还很小,弟弟只有六岁,小我四岁。我们两个站在一旁起哄、鼓掌,这是母亲后来说给我们的。正因为我们两小无知,逗乐了父亲,才幸免一场悲剧的发生。母亲一辈子疼爱孩子,她和其她女人不同的是母亲疼爱儿子比疼爱孙子更甚,这在很多人看来不理解,母亲是这样解释的“距离娘最近的是儿子”,这句话看似朴实,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守在身边的总是儿子,母亲就是这样一个重视于现实的人。
母亲一生生养了四个孩子,三男一女,母亲最疼爱的是小儿子,我的弟弟。1991年,离家出走的弟弟独身流浪到宁夏,被当地一对夫妻收留,五年后,弟弟才给家里来了音信。母亲之所以疼爱弟弟的唯一理由就是弟弟的生活过得不是很富裕。前几年,开了一家酒吧,倒闭亏损了三十多万,母亲总是对我们说,兄弟吗,该帮的还是要帮。母亲总会把平时我们给她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托姐姐寄给弟弟以作为补贴。为这事,我的妻子有意见,而我深深地理解母亲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人都是这样,对自己的孩子那有不眷顾的呢?相比较而言,我家的生活好一些,但,生活要好就要多付出,这么多年,我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家里的十亩果园,也够我们忙乎的。从母亲的身上,我看到了金钱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几乎很生命差不多一样的重要。尤其在当今这个社会,没有钱,啥也做不成,啥也别想做。
【4】
我爱我的母亲,虽然,我对母亲付出的的确不是很多,但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的母亲,有好多人问我: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习惯吗?问我话的那些人其实是在委婉地指责我,但,我这样做,也有我的理由。去年,我问过母亲,让她随我们一起居住,可,母亲说:“我一个人习惯了。”母亲不乐意。荣幸的是这些年,母亲的身子骨很好,哥哥家距离也不远,这样,哥哥也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