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老屋
清明节这天,陪父母回老家扫墓。车子刚在村里停下,就有热情的乡邻围过来跟父母打招呼,邀我们去家里坐坐,仿佛我们是远来的客人,谢过他们的美意,我们步行去爷爷奶奶的墓地。
路边的田地里有一簇簇的野菜泛着青青的翠色,间或有几朵金黄的蒲公英夹杂在这一片绿色中,给早春增添了几分生机。爷爷奶奶就安睡在离家不远的田野里,抬眼望去,几个本家的叔叔哥哥早我们一步正在坟前添土,看到我们都亲热的过来说话,父亲按次序先给后面的祖坟烧纸钱,我们跪在爷爷奶奶的坟前,摆好水果蛋糕等祭品,在升腾的袅袅青烟中,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飞舞的纸灰轻轻落在我的身上,仿佛奶奶在爱抚着我,往事还历历在目,一堆黄土却让人阴阳两隔。
扶起伤心的父母,拜别长眠的亲人,我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屋。父亲熟练地开锁,推开厚重的木门,那门依然发出我们熟悉的“吱呀”声,院子里因为向阳,从方砖的缝隙里钻出了许多野菜,个头也比田地里的大些,三棵老枣树沉默的看着我们,干裂的树皮粗糙漆黑,它们忠诚的为我们守着家。走进我曾经住过的屋子,屋顶已经塌了多半,泥土和茅草堆在角落里,我极力的回忆当初睡过的床的位置,眼前却只有窄小的空间和从屋顶漏下的阳光。父母唤我出去,环顾小院,打量着老屋苍老的容颜,心中满是不舍。
儿时的记忆定格在老屋里,父母跟随我们在城里颐养天年,城里乡下不过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不会忘记老屋,更不会忘记在老屋的成长经历,有时间,我们会经常回来看看的——我魂牵梦绕的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