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08-19 23:00: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精选10篇

  《被误解医疗》是一本由江隆福著作,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9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一):从“讳疾忌医”的典故说起

  一般情况大概不会有人期望着想要和医院交道。要是除了非打不可的疫苗之外,自己一辈子都能不要再和医院、医生打交道,那可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但既然不可避免地要与医院、医生打交道,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和与此相关的各种烦恼——譬如过度医疗、日趋紧张医患关系、药费高涨等——打交道。一句话,既然无法离开,那就要正确客观对待

  但是,对于医疗,要想做到正确、客观对待,何其难哉!“讳疾忌医”的典故应该都听说过吧。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扁鹊与蔡桓公之间的故事。扁鹊一次又一次见到蔡桓公,指出的症状从“君有疾在腠理”到“君之病在肌肤”,再到“君之病在肠胃”,告诉蔡桓公“不治将益深”,而后者却一次次听了很不开心。最后,“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蔡桓公已经病得一塌糊涂,再多说什么也没用了。

  可见,人如果感到舒服,就要检查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给予针对性治疗——这才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才是正确的与医相处之道。另一种情况,要么有个小问题如临大敌,非得各种各样的检查都来一遍、各种高深精尖的医疗器械都过一下,要听到最有名的医生给出意见,那才会放下心来;或者要么忌讳听到自己身体有问题的各种消息,就像蔡桓公一样,小病变成了大病直到病入膏肓,那就悔之晚矣。

  正确的道理其实人人都基本上懂一些,只不过很多时候往往都是:问题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自己都能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要是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成为患者的时候,自己到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那可就难说了。

  每一个人与医疗、与医院、与医生之间,迟早都要发生一定的联系,所以如何才是正确的对待医疗、医院、医生的态度,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那就显得非常有用而且必须。在《被误解的医疗》这本书里,资深医生江隆福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讲述了一个个病人求诊的故事,其中一以贯之的就是对何为健康、何为医学以及医疗的真正意义进行清醒深入思考作者特别想要表达的另外一些意思就是,真正的健康还包括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保持健康并不能完全依赖医疗等等。即使是对于身体健康问题,再先进的医疗技术也并不能包治一切——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清楚的一个事实

  在《被误解的医疗》这本书里,作者一共讲了26个常见的医疗误解,都很值得深思。每个人也不妨对照读一读,看一看自己曾经、正在产生的与医疗有关的“误解”或者问题到底都有哪些。把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在前面,把自己的心态扶得更加端正,就能够积极正面理智地看待与医疗有关的各种问题;甚至可以由此生发开来,对切实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一些问题起到某种启发作用,那就更好不过了。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二):正确的医疗观是如何养成

  被误解的医疗 过度医疗问题、医患关系问题、看病难的问题,这些热门话题人们讨论了很久,新闻也经常报道这类问题。很少有医生站出来大胆的说这些问题,著名内科主任江隆福医师,拿出了积攒多年的笔记经过整理出版,里面讲了大多医生不敢讲的各种问题,里面的内幕让人触目惊心。拿到这本书后我感到很兴奋,一直在试图找这类书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自己看后,马上介绍朋友亲戚看,希望能有更多人早点看到这本书,也希望更多医生看到,做一个没有私心,一心一意为病患着想的好医生。

  现在的人身体金贵的很,稍微有点个头疼发热就往医院跑,动辄成百上千的花。医院更是人满为患,像赶集似的,去医院还要一大早尽早去,否则都挂不上号,一般专家都是上午坐诊的多,去晚了可能是下午的号,很难挂到专家的号。这么多人的队伍,真的都有必要看吗,我觉得有一大部分可能是心理问题,有些疾病是自限性的,不用看,多注意保养,自己就会好的,是药三分毒,药吃不好还会对身体有损伤

  说到健康观问题,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健康观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现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幅度提升精神文明相对落后,人们过分重视身体健康,全不管什么道德伦理、心理健康。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社会上讨论已久,正方说当然得扶,另一方说扶了,老人赖上我咋办,争执不下。这样的病,再多的病床也没用。

  世界卫生组织有这么个公式: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生活方式。看出来了吧,医疗条件之占道6%而已,而我们却把大部分原因归结到医疗条件的不足上,醒醒吧,公民们,影响健康的最大因素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这些问题有的吃出来的病,比如过度肥胖,有的是过度减肥,身体机制紊乱;有的是缺少必要的活动;有的精神郁闷,久郁成疾;有的生活习惯不良,过度熬夜,抽烟喝酒等......。

  对看病问题,用不着过于惊慌,身体稍有不适就去看医生,不管医疗可靠不可靠只要有的靠就成是一种可怕的心理,自限性疾病,比如有些感冒发烧的病,靠自己的身体机制会自愈的,不是靠那”三分毒“。错误的健康观对医疗医满为患的情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反观西方的有些医院和我们的医院比是什么一种情况,他们那怎么就没那么多病人踏破门槛去求医呢。

  江医生发出感叹中国的医院真的看病难还是虚假繁荣,各家繁忙的医院在想办法吸引病人,你就不难得到答案。很多医生诊断,上来就来做一堆检查,有很多检查还非常昂贵,难道这些检查真的就非常有必要吗,而且有个别检查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医生很多都是建议你多看几个疗程,建议你多吃药,建议你住院治疗,建议你动刀。为什么就不能认真根据人情况建议保守治疗呢,有些刀真的很有必要吗?

  书里面对各种医疗问题讲了很多,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希望大家认真的看,一定会对我们的医疗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能逐步改善我们的医疗观。拥有正确的医疗观,也是对我们健康的最大的负责。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三):转“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胡大一教授为《被误解的医疗》所写的序言一篇。

  我第一次听到宁波二院江隆福医生的演讲,是去年夏天“大医博爱志愿服务总队基层行活动走进浙江象山县。江医生与众不同,他不像很多其他医生,包括众多带有专家光环的医生。他们讲的是药企精心设计、充满商业利益课件,还常常将企业想要表达的要义讲反了。

  江医生的课件完全是自己认真准备、设计的。当下各种学术会议多如牛毛泛滥成灾绝大多数参与者都在讲生物医学技术、药片支架相关的内容,而江医生讲的是他对医学的理解——医学哲学和医学丰富人文内涵。他旗帜鲜明语言犀利抨击了支架、起搏器植入、室性早搏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等领域的过度医疗趋利行为针砭时弊,一针见血。能如此深刻理解当下医学深层面严重问题,而且有勇气公开讲出来的,也仅此一人了。

  最近在绍兴再次听他演讲,感到内容更为丰满,而且尖锐地揭示了打着技术和胸痛中心准入旗号下官学商勾结的暗箱和不合理、不合法性。会后我鼓励并建议江医生写本书,我乐为作序。江医生答,书已写好。

  后来得知就是这本《被误解的医疗:改善健康从改变医疗观开始》,它实际上是江医生近年来写的随笔的汇编。其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对医学、医生职业、现行医体制、医患关系、疾病和健康等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医学是科学吗?应该说医学内涵中有科学的组分,但医学更重要的并不是科学,医学更不可能仅是纯科学,医学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哲学思考。“医学与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它既关乎健康与疾病,也涉及生活、文化信仰艺术、哲学、宗教等诸多领域。”

  科学主义、技术至上、生物技术崇拜迷信导致当下的过度医疗,医院打着创新、创业、创收的漂亮口号,进一步推高医疗费用,不但广大患者感觉不到实惠政府也看不到医疗卫生投入实效,“看病贵”成了不解难题。希波克拉底早就呼吁:“不要在患者身上做得过多。”医生要学会明智选择”,知道在患者身上不该做什么的医生才是有良知成熟的医生。

  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受社会-生物-心理-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后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而得病后的医疗卫生的贡献仅占8%。我们目前的医学模式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很多医生不了解不相信、也不会判断焦虑抑郁导致的胸闷、胸痛、气短,甚至濒死感。他们只知,也只会用生物医学影像治疗技术“深挖洞,广积粮”,不去理解患者的病痛,也不去尊重患者的自身感受。例如,实际上是一种姑息治疗的支架技术以及一种历经20年发展难以推广复制成功率不高、复发率不低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技术,其效果被过分夸大,相关疾病又被说得过于恐怖结果误导患者借债以去接受这些未必需要根本不需要的技术。若手术失败、术后复发就更加会让这些患者失去生存的信心。过度医疗已成为患者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会在某一生命阶段的某一时刻与疾病遭遇。医生在工作中给予患者的更多应是同情关爱安慰和帮助。我常常指导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患者学会“与其与之为敌,不如与之为伴”,也就是江医生讲的“面对”。现代医学过分相信外加于人体的药片、支架和手术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而忽略通过身心医学的“双心”医疗服务、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来调动人体自身抵御、代偿(如侧支循环建立和再生)的能力。我不是反对否定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只是想强调,我们一定要充分正视现代医学的巨大局限,科学主义和生物医学技术崇拜,过度筛查和过度医疗的严重危害。当医生要敬畏生命,当医生的底线是不伤害

  医生这个职业最需要的是同情心责任心,3~5分钟的一面之交注定看不好病。看病要情感投入,聚精会神,要认真问病情用心关注患者心情,了解患者生活工作经历和发生的事件,并随访沟通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医患双方都应理解江医生的呼喊——“医疗除干预外,还有一种手段叫面对!”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四):房间里的大象——《被误解的医疗》编辑手记

  经过1年多的沟通、讨论、协商、编辑,《被误解的医疗》(宁波出版社)终于顺利出版了。我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反复阅读了江隆福医生写得这份书稿,有许多感受,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看到并承认问题的存在。江医生是真的非常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一声“呐喊”,让所有人看到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让所有人认识到健康的真正意义,让所有人理解“医疗除干预外还有一种手段叫面对”。

  初稿拿到手差不多有400页,沉甸甸的。在初审的过程中渐渐发现沉的不仅是书的重量,更是字里行间包含的那份复杂的情感——有无奈、有责备、有失望、有执着、有盼望……这本书其实是江医生多年来写的随笔的汇编,主要内容就是江医生对自己工作过程中见到过的人,遇到过的事的一些体悟和思考。

  有个词叫做“文如其人”,初改书稿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位作者给人的感觉一定是“凶巴巴”的,因为书稿中的用词不可谓不犀利。作者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抨击了一大堆现象:医生如何如何只盯着冰冷的医学指标,患者如何如何将自己的健康问题全抛给医院,利益熏心的商人如何如何开发医疗的市场中医文化如何如何被曲解利用,相关部门如何如何不作为……改到后面不免开始考虑该如何说服作者,删掉书稿中一些偏激言辞,以及替换掉一些不太适合出版的内容。

  初审结束与作者进行第一次面对面沟通,作者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凶巴巴”的,而是温文尔雅的。谈吐间依然是对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无奈,依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做点什么以改变这种状况,但是是平静的、缓和的。沟通的过程非常顺利,作者尊重出版社的建议进行了删减、替换。一位如此温和的人进行了如此犀利的抨击,他一定是失望、愤怒到了极点

  书稿经过编辑加工最终浓缩为3个章节26篇文章。整本书最想要做的并不是进行批判,而是将存在的问题摆出来:真正的健康还包括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保持健康并不能完全依赖医疗;完整的医学还包括人文关怀,治病救人并不能只依靠冰冷的医学指标和检测仪器。

  “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环境因素)+60%生活方式。”

  “是时候让医疗回归到有时与有限的治愈、总是与常常的安慰与帮助之中,让健康回归到健康生活方式里。”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有关健康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支枪,你可以往枪里面放几发子弹——抽烟、喝酒、熬夜等等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当你拿着枪朝自己开枪时,子弹数越多,被命中或者说生病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健康不是医生对我们负责,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负责。

  “太多的时候,我们看病只是在用脑、用机器去判断,而不是用心去看、去关注。而医务人员这份工作,是最最需要用心去做的,并非脑和机器所能成就。”

  这让我想起了微博上看到的一个视频,一个国外的医生在给婴儿打预防针的时候,花了近几分钟的时间逗他,转移他的注意力。评论区分成了两派:一派赞赏国外医生人性化的做法,批判国内医生像是在例行公事;另一派则是为国内医生打抱不平,如果都像那位医生那样做,排长队的家长早就不耐烦了。江医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医生这个职业进行了反思,我们患者是不是也可以对医生多一点理解?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医患关系或许就不会如此紧张了。

  “当医治的干预,当面对的接受,当敬畏的顺从。让自限的自生自灭,让老化的面对共存,让不治的内心平安。”

  “我们能面对狂风、暴雨,寒冬、酷暑,潮涨潮落、花开花谢,皮肤皱了、头发白了,也可以来一起面对一些短暂的、自限的不适,一些生理的老化,以及一些不可回天的宿命。”

  这让我想起了《最好的告别》一书。当健康真的不能再保持下去,当生命之路真的走到终点的时候,我该怎么办?是死死抓住医疗这最后一根稻草,苟延残喘,还是庄严、勇敢、平静地迎接死亡的到来?不要等到快要失去的时候,再来感叹生命的有限。请时刻谨记生命是有限的,请好好珍惜这有限的生命。

  英语中有句话叫作“elephant in the room”,也就是“房间里的大象”。这是一个英语谚语,意指很多事情和现象,明明看到了,却不愿去谈。就好比在房间里面的大象,大家不可能看不到,却都忍住了不去说这只大象的存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原因难道我们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我想只是我们忍住了不去说这只大象的存在。而有人曾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看到并承认问题的存在。

  亲爱的朋友,我真诚地将这本书推荐给你,也非常希望你能翻开这本书,看一看我们的医疗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健康持有的错误看法,并能够从自身出发做出一点改变。

  愿生活精彩,愿生命平安!

  《被误解的医疗》读后感(五):当疾病来敲门,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被误解的医疗》给出答案

  周国平教授在个人博客中写道:当一个人受到病痛折磨时,往往是生命中情感最脆弱的时段。他面对着生命的无助,若在医院还得不到尊重,他的心情就会沮丧到极点,他会觉得世界是丑恶的,人生是可悲的;如果受到善待,他对世界和人生都会有信心。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会在某一生命阶段的某一时刻与疾病遭遇。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受社会-生物-心理-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后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而得病后的医疗卫生的贡献仅占8%。”

  这段话出自《被误解的医疗》,作者江隆福,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心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委,宁波市医学会心电与起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

  《被误解的医疗》这本书,分三章收录26篇文章,阐述三大问题:看病求医,先问问自己的健康观是否正确;诊断治疗,医疗要以患者为本位;积极面对,让我们回归医疗初心。

看病求医,先问问自己的健康观是否正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关于健康影响因素构成的报告中提道: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环境因素)+60%生活方式。

  不难看出,医疗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不过8%。而我们身体一旦有不适,就会去医院看医生。有些病其实是不需要去看医生的,诸如常见的感冒。这些未必是真需要的“看医生”,渐渐演变成了医院繁荣的“主力军”。去医院看病要起早去排队,有些医院科室要提前一周预约,甚至有些名医提前一个月都预约不上。

  有的人会说,有病不去看医生,自己乱吃药不能对症用药,反而贻误病情。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家孩子小时候感冒咳嗽,自己在家用药一个星期不见好转,反而越咳越重。后来去医院化验血项,知道是什么原因感染导致的炎症。对症用药后,病情很快好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用药自然不同

  小孩子年龄小,对生病不适,不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应当立即看医生为好。但成年人应当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在疾病构成中,有近六成疾病是自限性疾病(过段时间自动好转的疾病),这样的疾病是不需要看医生的。

尼采说:”如果我们对疾病和衰弱怀着怨恨,就会削弱我们对疾病和衰弱的复原本能,而这种本能是人身上的一种抵抗和战斗本能。”这种本能也正是自限性疾病得以好转的根本所在。

  100年前,人类平均寿命尚不足50岁。而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到了70~80岁。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离不开医学的进步,但在一些“慢性病”的防治上,医疗的效果着实甚微。

  去医院看病,免不了要做各种检查,检查本身没有错,只是建议就诊者对医生的主诉一定要准确,一定要清楚的表达身体哪里不舒服。如果主诉不清楚,容易导致过度检查。有些医生主要是靠仪器来检查,不会根据患者情况,做医生的基本判断;主要靠患者自述,靠仪器做出的结果来照单抓药。

  我曾经在一家医院的急诊室,亲眼目睹一位患者告诉医生,自己浑身难受,看其神态也是很痛苦的样子。医生问,具体哪里难受?患者说不清楚。医生说,你说不清楚就得全身检查,费用很高。你看,医生是不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望闻问切来做判断,而是一味听患者主诉。

  “现实生活中,许多生命并非终结于躯体的病痛,而是卡在“内心的伤残”中,慢慢陨落。当病痛来临,多数人会陷入“有病乱求医”的魔咒里,不能自拔。满世界寻医问药,厚厚的病历与辅査单,滔滔不绝的主诉与念叨,胆战心惊,以致夜不能寐,直到生命的末了,终才卸下“疾病”的重担。”

  作者江隆福在《被误解的医疗》这本书中,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表达对现行医疗现状的担忧,以及对患者不能树立正确求医观,导致“过度医疗”,而不自省的急迫心情。

诊断治疗,医疗要以患者为本位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很多技术的习得与临床思维能力的建立都必须在临床的实践中获得。

  曾经遇到一位近80岁高龄的患者,因肾囊肿逆外科手术,要求心内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会诊结束后顺便问了患者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没想到患者说:“没什么不舒服,体检发现的,医生说要开刀拿掉。”患者的回答,令人惊讶。直觉是,这个手术,貌似并非患者的需要,而是医生的需要。

  当时刻谨记,患者是来看不适症状的,不是来看什么辅查结果阳性的。因此,当阳性结果出来时,当“睁只眼”看结果,“闭只眼”深入思考。思考要点在“主诉症状与阳性结果间有无相关性”。并当谨记,任何检查与治疗当是患者的需要,而绝非医生的需要。

北京大学王岳教授说:“医生最大的使命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而是自身心灵的冷漠;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不是诊疗技术,而是如何与各色各样的人沟通的传能力。”

  多少学子,因着家人、朋友被疾病所困,于是立下志向,长大做医生。满以为做了医生,就可以救亲人于病痛、于苦难,然而,在自己真正做了医生后,在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患者从自己的病床上被抬走,甚至自己的亲人也不例外时,多数医生仍未能思考,自己做医生究竟给自己和亲人带来了什么样的益处。

  现今做医生真正最应该做的莫过于尽可能的去规避“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以避免次生医疗相关损害,也就是“医疗双刃”的伤人一面,而不是只知道如何处理疾病。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教授在其报告中这样写道:“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这就是一位医者的自知,医学不过尔尔。是时候让医疗回归到有时与有限的治愈、总是与常常的安慰与帮助之中,让健康回归到健康生活方式里。

积极面对,让我们回归医疗初心

  如今的医疗,医疗机构、医者、患者,无不沉浸在一片自由就医看病的“欢声笑语”中。患者自由地就诊看医生,自由地选医院、选医生,自由地诉说着各样的病痛,自由地盼望着医疗机构与医者能够有三头六臂,通过干预,手到病除,哪里还会有就医与诉说的限制。然而,作为患者,你是否知道,你的主诉越多,你受到的过度医疗——过度检查与过度治疗,可能就会越多。

  作为患者,切不可对医疗过于盲从与迷信,学习谨慎就医,维护好个体生态;謹慎医疗,学会更多地依赖机体自身修复能力,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健康心态建立适应能力。

  论到自然规律,生老病死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在老与病之间,我们当如何认知、权衡与鉴别?人们普遍接受了老与死,也都知道老死是这么一回事——避不开、躲不了的必然。只是,在有限的科技发展以后,人们自以为可以克服与战胜疾病,于是,宁愿选择我病了,也不愿承认我老了。

最后结语

  《被误解的医疗》,是作者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对我国的医疗现状进行深刻反思,指出了获取属于你的健康真相从改变医疗观开始。愿每个人都能对自己持有“负责”的态度,对自己的“主诉”负责、“需要”负责,这样你才会接受你该接受的检查和该接受的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及可能带来的医疗损害。当疾病侵袭身体时,要知道医疗的作用是有限的。要学会积极面对疾病本身,面对疾病带来的心里变化,面对医疗的无奈。

  “做医生是需要修行的。做医生,需要有一颗友善、沉稳与安宁的心。由此,你才能感应到你的患者,关注到患者内心层面的需求,并给他带去一片安宁与平静。”——江隆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