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色》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红色》的观后感10篇

2019-08-20 23: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色》的观后感10篇

  《红色》是一部由迈克尔·格兰达吉执导,阿尔弗雷德·伊诺奇 /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红色》观后感(一):还好有艺术,否则我们将无法面对世界真相

  【NTLive·红色·2018】“世界上画长方形最牛比的画家”马克·罗斯柯(语出我大学美术老师,这是我从她嘴里听到惟一一句狠话)的一段陈年公案,1958年他接下一单350万美元订单为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创作壁画,在为此刷了40幅红与棕色长方块的的巨幅油画后,最终画家拒绝作品送进世界上最豪华餐厅主动退回佣金,中止合同。本剧就是大咖创作期间,无法安放内心的长方形时,在凌厉屠宰场似的画室里对助手小哥疯狂吐槽渲泻的唾沫集,肥肠过瘾对手戏,哲思与艺术观念狂飙、对艺术商业化的毒舌狂打当下艺术圈的脸。听得披肝沥胆,看得体无完肤。看完只有一个念头,速速去西格拉姆系列壁画陈现存地打卡,马一下,它们是:伦敦塔特现代艺术馆、日本河村纪念馆和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

  《红色》观后感(二):红

  “我的一生中只害怕一件事,就是有一天,黑色会吞没红色。” 这部《红色》由著名编剧约翰·洛根(John Logan)根据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人生经历创作,该剧如罗斯科本人的艺术哲学一样,在大块铺陈的浓烈色彩之中,引导人们探究抽象背后的情绪精神表达。 约翰·洛根曾凭借《角斗士》、《飞行家》、《雨果》等电影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这部2009年首演于伦敦丹玛尔仓库剧院、后转到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作品,斩获了包括最佳话剧奖、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托尼奖。时隔9年,英国首个复排版本集结了重要首演班底,包括因此而获得托尼奖的导演迈克尔·格兰达吉(Michael Grandage)再次操刀执导,原版卡司阵容拥有奥利弗奖托尼奖与艾美奖提名的阿尔弗雷德·莫里纳(Alfred Molina)再度出演罗斯科,对人物理解可谓给出了教科书式的演技示范;《逍遥法外》里的新星阿尔弗雷德·伊诺克(Alfred Enoch)加盟,献上绝佳的西区首秀。 “你看到了什么?”在年轻助手的注视中和新一代艺术家挑战下,罗斯科迎来了自我的挑战:如果在委约创作中无法平衡艺术追求与商业回报,一切还是否要继续

  《红色》观后感(三):激烈浓郁,就像他的画一样

  #红色# 19/05/04 版权放映:红色(新现场 @ OmS剧场

  爽啊啊啊啊啊啊啊!

  剧的质感原形马克·罗斯克的画一样,激烈又浓郁。场景放在艺术家的一次“商业选择”中,像横切面一样,把本人的艺术理念和处事性格用很戏剧手法展现出来了。

  这种对手戏势均力敌真是好看青年助手和成名画家彼此“挑衅”也互相启发感觉能看到能量场在移动。这个助手实际上是虚构的,只是给罗斯科提供了一个自我剖析情感宣泄的出口,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理解成一个自觉格格不入乖戾艺术家的自我斗争就更有意思了。

  剧本本身非常扎实台词建立双方你来我往意见碰撞里,也面向所有观众。艺术史内容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壁垒,但肯定了解一些基本流派代表画家,更能体会到“乐趣”吧。一切都是放在时间轴里的,踏过前人尸骨,并被后人创造的新的理念和流行“追杀”…不止是艺术,更是历史发展规律。在思虑投入就一定会感到痛苦

  Alfred Molina演技很神,即使不说话,情绪也在身体暗涌,通过眼神和微表情透出来。能感到那种痛苦、并着生机在游走。张力太强了。Enoch也是一个挺不错绿叶了,眼睛晶亮样子实习生。情绪变化里少一点合理过渡是挺可惜的。

  (黑安迪·沃霍尔我真的看笑了,从《梁祝》到《红色》都没逃过…)

  舞台光线在每次更换画作恰到好处暗处里的红真的“在发光”,“干涸的血迹”一样触目惊心

  90分钟的剧作浑然一体。令人浑身舒爽。大推荐

  《红色》观后感(四):《真实疼痛

  首先,台词写得太好了。既贴近生活又十分精致,书面语与口语结合。让你时而置身于剑桥大学艺术史论课堂,时而穿梭于布鲁克林的大街小巷,十分精彩。台词有很多地方押韵的,让整部剧都很有节奏感,情绪上有酣畅淋漓的爽感。其次,人物性格刻画得很饱满。刻画出了一个“自负的”的艺术家形象。他知道自己智慧同时以这种智慧而感到骄傲,他觉得自己与别人是不同的。前半段,你能明确感受到他作为艺术家的那种暴躁不容置疑盲目。他将推翻立体派而自豪,却看不上后来居上的现代艺术,尤其排斥Andy Warhol,这是必然的。从这里就能看出艺术市场与艺术本身之间的矛盾了。年轻人角色也是很成功的,作为一个线索很大程度推动了剧情,但是最后的情绪转变稍微有些突兀。年轻人的角色我认为象征着年轻一辈对老一辈的质疑吧。但也体现出了小辈的无知。也许是老艺术家的角色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年轻人的气势还是弱了一些 。最后,私心来说我是很喜欢那种强迫你让你感到疼痛的艺术表达方式。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谎言中,所有人都会给你说,挺好的,会好的,没关系的。不论是什么垃圾产出,都会被夸奖虚假的夸奖,没营养社交唯利是图的市场,都让我们越来越难触摸到真实。碎片阅读口水作家现代人避免去阅读所谓艰涩难懂严肃文学,不再关注哲学、艺术、人类学、无知无趣得令人害怕。但这样一个知识渊博的艺术季也会有虚伪一面,也会在消费主义迷失自我,这也是人性真实的体现。不过,艺术家的信仰还是胜了的。哪有艺术家能将自己的作品随便丢弃在世俗之中呢?最后当他声嘶力竭地对年轻人表达自己的崩溃情绪时,确实让人动容,也为他高兴吧,毕竟他还是守住了自己的真实,没让黑色吞没红色。

  题外话:中间还哔哔掉了一个词组。

  《红色》观后感(五):艺术家的敌人不是空白画布

  十分惊喜的一次观影体验。一开始对《红色》并没有任何了解,单纯是因为下午要看《安东尼与克里奥佩塔拉》,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买了上午统一场地的《红色》,看完后深深觉得真是“买椟送珠”。

  整场戏只有一个空间,两位演员,但在一个半小时里面对场地的应用冲突密集让人完全不会觉得单调。导演将这一方小小的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可以点火的燃气灶在舞台上熬制着颜料水龙头可以流出水供角色洗脸、擦地洗刷子外卖扔垃圾……如此真实的细节让我一度忘了这是一台戏剧。此外,光影运用也颇有意思,同样的一个房间在惨白、昏黄、昏暗和无光的情况下表达出了不同的情绪,尤其是黑白两色的光线下带来的恐怖焦躁压抑,太具有感染力了。两位演员的表现也十分出彩,尤其是小学徒,从一出场的懵懵的傻样到后期的针锋相对,情感都把握的很好。

  再说剧本,我一向是一个“剧情至上”党,《红色》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个学徒在两年间陪伴知名画家完成一幅壁画的故事,中间穿插了三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一位著名画家的车祸、一对夫妻谋杀案以及一顿不甚愉快的晚餐。比起“故事会”这部剧更像一场辩论,整场演出都很有战斗性,从单方面说教到两人的观点碰撞,大部分时候演员都在用超高速喷出言辞,这一点恰好刺激了我这个曾经的辩手,只要演员一开口我就高度兴奋,充满战斗欲地“加入讨论。当然过快的语速和不断切换字幕也导致了我错过部分内容。

  整部剧的讨论涉及了广阔范围

  在剧目的后半部分,学徒一反常态地批驳了画家对“新艺术家”的批评,表达了年轻人对“老艺术家”的话语权的挑战:大众喜闻乐见文艺产品为什么不是严肃艺术?该用什么眼光心态对待“艺术”,又应该由谁用什么样的尺去衡量“艺术”的标准

  最终从餐厅撤下来壁画则让人思考:资本主义、消费主义与艺术能否共存?艺术是否还有必要追求对民众进行教化,或者该如何实现其教化的意义?曾经,这组壁画在被创作时被赋予了“教堂般给人们一个思考的空间”的重任,最终它们是免受“俗人”之辱,但这终究是一种失败。如何成功?罗斯克指出的道路是让学徒走出去,不再是一个“助手”,而是带着在画室里学到的东西,以一个画家的身份去寻找出路。而老年人,是时候退场了。

  后半部分的张力确实爆炸,但对我而言最打动我的对话反而在前半部分,罗斯克咄咄逼人的说教。什么是理解艺术乃至他人的基础?是尼采?是叔本华?还是莎士比亚?一个人究竟要从多少历史的累积中汲取力量才能前进?艺术需要涉猎人类社会学历史学教学哲学文学,那历史呢?我又应该读基本“xx学入门”才能稍稍有点成就

  “艺术家的敌人不是空白的画布”,真是振聋发聩啊。画家每一次落笔时,面对的是当代人,更是所有的前辈学者,是伦勃朗、米开朗基罗、梵高、拉斐尔……每一副作品都是对历史的回应,是扎根于过去,成长于现在,而通往到未来。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我导那句:“你能做的比陈寅恪先生好么?”

  《红色》,剧名是红色,画布是红色,但是在纸的背面则是黑色。什么是红色?是热情,是生命力,还是渴望?剧情进行到中间的时候,罗斯克痛骂说了个“red”的学徒,列举了一系列的红色,然而在最后,当学徒被问“你看到了什么”的时候,当他再一次回答“RED”的时候,罗斯克沉默直到灯光熄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确实流泪了。

  红色。

  (PS谁能告诉我学徒那个电话是什么意思,是画了一幅画想给罗斯克看,但是被骂了就放弃了么?)

  (PPS剧中有一幕,在两个人给白色画布涂上红色底色后,画布被侧过来,学徒在上面印出了黑色的影子,有深意么?)

  《红色》观后感(六):你看到了什么?“Red.”

  先从去看这个剧的路上说起,按照导航走错了地方,在一个小区公馆附近徘徊了很久。明明确定肯定不是这里,但是还是觉得手机导航不会骗我,为什么我要相信一个机器,那么不相信自己了。问了店铺老板,才决定按他们说的去找。哦,不,我并不是不信自己,我是不信我一个人的声音,如果有人把认同了我的一部分猜测,那么这个答案就是全对了,值得去信。走了一公里多,到了熟悉的俄影。迟到了二十五分钟,进到影院里面,没看到工作人员,模模糊糊感觉有个微胖的男人朝我找来,视力丧失功能的时候,感觉变得异常敏感。这个男人用手机扫了我的电子票,我开始抹黑进入影院类,暗示应的原因,这个电影院特别黑,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电影里也在谈论黑,被吞噬的那种黑。此错省略几百字我在里面开手电筒被人阻止的一小段,虽然坐定后这段影响了我很久,但是可以不谈。一个昏暗的场景,老艺术家在给年轻人说,“外面的光线不大好。” 这个昏暗的地方你会看到更多。“我是在限制它,也是一种保护。”“光线成就了那些名画,可是当人们去看的时候,光线也可能会毁了那幅画。”这让我想起来前不久欧洲某美术馆设计,美术馆只有一层,每幅画放在特定的地方,屋顶折射的光线会给画不同的感觉,当然每幅画有最佳的观赏时间。我想那些逝去的画家知道几百年后还有人如此用心的去揣测他们的画,充分还原每一幅画被创造时的光与美,也是欣慰。接下来就是一串陌生名词,一个都没听过。全对话,走神的时候不忘惊叹,演员的基本功了得,那么多台词要记下。

  一个舞台剧就像一场面对面的咨询,双方都全身心的投入,不受打扰,不中断。诉说的人把自己带入戏,听的人大脑飞速转动,他在说什么,他想说什么。黑色,红色,黑是什么黑,红是什么红。“红是太阳升起的颜色。”这是什么希望,新的开始,冲破黑暗的力量。黑式什么,老艺术家的两幅画种,黑色已经吞噬了画布,只留下了两条红,又或者是原本就是一片红,吞噬得只剩下两条红。老艺术家和年轻人一起作画的那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上下左右臂膀腰身扭动的节奏,让人感觉这个过程就像在呐喊,苍劲有力。(怪我联想有点多,这一幕咋个像极了京剧有名的那段两人在一张桌子来回捕捉的戏。也是在黑暗中。)年轻人显然想要让老艺术家看到自己,在听了老艺术家急躁偏执言论后,年轻人每次表现出的一脸懵。暴躁的老年人,特别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暴躁老年人很多,要求他们改变是不大可能的,理解他们害怕被遗忘被拒绝。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无是非之别,都是活到那个年纪引导自己生活的信念,对自己来说都是真理无所谓谁要去妥协谁。最后老艺术家要年轻人出去,自然光下有他的世界,他问年轻人,你看到了什么,年轻人说“Red”。这个剧里的台词或多或少也在说明这个剧的轮廓。年轻人看似被老艺术家限制在那个画室里,那么多年里老艺术家甚至从来没有要求看过她的话,他是在限制他。也是在保护他,对于老艺术家来说,外面的世界太可笑了,广告、卡通都可以做画展,你不该被外面污染,你要再这个昏暗的画室里去创造。也许老艺术家忽略了,这中保护是不是年轻人需要的,他的精神力还有向外的好奇心,就算可笑,也是他所处的最现实的世界。

  有一幕,年轻人到画室看到老艺术家喝多了,坐在地上,上手浸泡在颜料桶里。他很细致地帮他擦干净手,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艺术家没有这么细致,哦,也许这是艺术家的温柔。老艺术家说他去了四季餐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杯碟声、细语声,可是没有一个人会看他的画。“我不知道它会不会原谅我。”老艺术家的伤感,就好像自己的一部分被裸露在大众前,虽然没有人去取笑去,但是自己看来是一件极其危险和尴尬的事情。他决定退钱,把画拿回来。这让年轻人很震惊,“现在的你才是真实的你。”“只是更穷了一些”。老艺术家回答到。这一段的寓意很浅显,艺术与金钱,价值与价钱。是任何艺术都逃脱不了的关系

  走出影院,我看到了光,但是看不到红色。我的希望又是什么颜色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