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简说西周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简说西周史的读后感10篇

2019-08-20 23: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简说西周史的读后感10篇

  《简说西周史》是一本由唐封叶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2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一):另辟蹊径 ,还原史实

  文/高立

  长期以来,中国先秦上古史,由于留存下来的可资参考借鉴资料有限,致使大部分历史不得不湮没于时间长河中。

  随着“上博简”“安大简”“清华简”的相继收藏与整理,很多资料重见天日,也使得历史研究有利更多的可信资料。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有感于既往的西周史,或者是学术性很强,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知识过于冷僻,语言也有失于生动活泼;或者近期大量的网络“细说”历史类读物影视剧胡编乱造不合史实,不断对读者、观众造成误导大学中文专业学历背景,对正史颇感兴趣,致力研究多年的唐封叶,在网络连载《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朦胧上古史》基础上,经过内容严格依据传世史料和出土甲骨文、金文、简帛书最新资料,形式努力达到通俗易懂加工改造,以一部反映西周近300年历史的通俗史,为读者全面系统地厘清了西周历史的扑朔迷离详细深透,雅俗共赏,甫一面世,即受到广大普通读者、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商周等朝代活跃的西周时代作为中华民族姓氏源头朝代,中国德治传统礼乐文化民族心理形成的滥觞时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活跃于300年历史风云中的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伯邑考、周公旦、商纣王、妲己、比干、崇侯虎等历史人物,留传众多的成语故事弱小的周国代替强大商朝的过程原因,通过作者语言浅近、文字流畅叙述,生动形象展示出来。原本冷僻但奠定中华文化基调的西周史,以一个个故事的面貌呈现的背后,是作者大量运用金文、简牍和考古资料来补充文献不足结果,是作者通过爬梳整理资料,不放过其中许多细枝末节精益求精专心学术的结果,这部完整系统简述西周发展脉络的历史通俗读物,因此愈加难能可贵

  “历史虽然不会重复,但是会惊人相似。”为了达到使普通读者都能透彻理解“以后的朝代,都能从西周看到缩影印证”历史观点,作者唐封叶深入探究远古社会鼎盛时代的历史底蕴、文化基因、宗法关系梳理伐无道,平叛乱,征夷,讨蛮,小国林立,王权争斗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以历时性的顺序,贯穿历代周王主线综合传世历史文献和近现代古文字学、考古学成果全方位、多角度还原,学术态度严谨、叙述议论考证紧密有机结合巧妙穿插西周礼乐制度土地制度、生活风俗、语言文学及近现代相关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知识,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奠定中华文化走向但却因文献缺失而粗疏朦胧的上古史的不足,尤其是进行了通俗史研究创作有益探索,为普及历史知识,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可谓功莫大焉,当为学术界、读书界一大盛事。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二):原来,你认识的“西周”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西周

  《中国历史朝代歌》几乎人人都会背,开始的一句便是“夏商与西周”,这就扯出了今天的主角——西周。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他一生推行的教育思想都与恢复周礼有关。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也来源于周礼。西周可谓是孔子的理想国,而孔子生活的春秋,也就是东周已经有了乱成一锅粥趋势,这就是孔子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西周在孔子的心目地位如此重要,那么,历史上的西周,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呢?

  成书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的《封神演义》,或名《商周列国全传》,讲的就是武王伐纣的故事。纣王无道,西周崛起,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当然,这只是小说家之言,不必当真,真实的商周交替之际的历史肯定不是这个样子。很多普及版的中国古代史上,多有牧野之战、昭王“南征不复”、穆天子见西王母、周幽王烽火诸侯事件,当作故事来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要从历史上寻根问底,那就必须要努力地拨开层层迷雾,抽丝剥茧般,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毕竟,“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再精彩,毕竟也只是历史小说,不能当正史来读——看待西周历史也应该如此。

  二十五史中,《史记》既是开篇之作,也算是开山之祖。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的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但其中却依然不乏谬误;更不用说国语》《竹书纪年》等各类史书的演义成分了。研究西周史,还是要尽可能地多方考证,既借助既有的历史记载,还要以考古实物资料,比如各种青铜器皿上的文字记载等来佐证,这样才能够一笔一笔地把西周史“勾勒”出来,变得越来越清晰

  从这个概念上来理解,唐封叶撰著的这本《简说西周史》,虽然冠之以“简说”之名,解说起西周历史来却是一本正经,呈现出来的是经过考证了的历史“那一面”,读来不仅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而且,说实话,有些也让人感到震惊——不少原以为没有什么疑问常识,居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都有哪些呢?比如,纣王囚禁姬昌后来又放了他,而且还刚给他征伐之权,主要目的还是要让他为商朝平叛——而不仅仅是因为周人献宝讨好纣王,打消了他的疑虑。毕竟在,在纣王看来,如果姬昌既可以为他做事,又可以借助他的平叛削弱西周势力,岂不是一举两得?!又比如,《礼记·王制》中所记载的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爵位制度,这么全乎的说法,不过是东周以后学者理想化产物,西周并没有实行。又比如,所谓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根本就只是个故事而已,全然并非史实。如此等等。

  为了尽可能把西周最真实的那一面展示出来,唐封叶大量运用金文、简牍和考古资料来补充文献的不足,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厘清这一段历史,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历史可不只是各种各样的“那些事儿”,它还是有着自己严肃的一面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可以道听途说,也不能以讹传讹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三):有料有据有趣的西周史

  西周在历史上似乎不怎么起眼,但是西周在历史上却又处在至关重要位置,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者唐封叶就带我们细细品读西周,一起走进《简说西周史》。

  西周历史,就得从周族开始说。毕竟在上古时,一个小国就是一个小部族。周族的始祖后稷,这个比较有意思,这始祖爱种庄稼民以食为天,吃就是头等大事。这放现在属于技术人才。后稷的后,是王的意思,后稷的稷是庄稼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庄稼之王,这也从侧面说明他种得好,哈哈。

  历史除了是叙述过去,发现过去,作者在书中加了许多趣味性知识。

  比如,周字,甲骨文写法是田字里面加很多小点,像田里长满了庄稼。很形象逼真。一看就明白了。这也说周人就是种田农夫的意思。突然想到农夫,有田。哈哈。

  比如,周原,是因为周人而得名——周人住哪里,哪里就是周原。就像纽约,最初是北美的英国YORK郡人把YORK 名字带到新大陆;美国波士顿,也是英国人移民大陆,把这个英国英格兰东部林肯郡的城镇名带来的。

  比如,原来商代帝王正式名号都是天干用字和另一个表示区别的字组成,表示区别的在前,天干字在后。大乙,盘庚,武丁等。

  比如数字卦与周易六十四卦对应示例图,非常有意思,第一次看到这种。

  《简说西周史》可以说这一非常考究的历史读物,作者参考了众多资料,如《史记》《世本》《孔子家语》等,综合,客观分析,将正确的真实的历史呈现于我们面前。

  比如古书中说纣王砍腿看骨髓等,都是战国以后的书中才有,可信度低,夸大其词之处也多。

  再比如《吕氏春秋》与《资质通鉴外纪》还有一个文王的故事,和《战国策》里的千金买骨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文中,时常可见,现实中真实的新闻报道,以及历史研究者言论,以及参考书意见。作者详细列明选自哪本书中,或是哪一年在哪里发生的新闻,有理有据,可查可辩。

  在每一小章后面还有一个链接,就是一些小知识介绍。书中还有文物图片,如殷墟车马坑中的双马战车的图片;武乙时期卜辞;陶制盔形器等。

  作者以时间为轴,以周族的历代王为主线,讲到东周周平王迁都洛邑止,西周至此画上句号。一部简史,就清晰明了展现于眼前。

  想要了解西周史,就来读读这本《简说西周史》。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四):始于迁都,终于烽火

  周人始祖后稷降生,周正式拉开序幕,其实后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官职,只是有若干的周人首领的名字失传或者缺失了,后代就一直沿用,史学这么认为。

  《诗经》第一次出现京师”这个词,代表着上古流行高台建筑,师在甲骨文里就像是小丘陵,所以京师是高大宫殿建筑群和有军队护卫地方。周文王的爷爷太王很仁义,就像是刘备刘皇叔,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关于部族驻扎选址,也是很有讲究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因为古代的主要依靠农业优越自然环境,部族的发展会迅速提升。岐山以南,渭水以北,史称周原,商周时期,也是“仰韶温暖期”的末段,气候比今天要暖和。太王迁岐也是周族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因此追封为周的第一个王,甲骨文的周就像是田界里长着很多庄稼。

  商末周初,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就是瓦片,1976年,考古学家在岐山县凤雏村发现了少量瓦片,虽然少,但足以证明贵族王室,开始使用瓦片,也是中国建筑史的新篇章。相土时期,在安阳殷墟,两马拉车的车马坑,是最早的车马坑,说明,夏朝虽然有了轮车,还没有马,自然没有马拉车的技术;商人可能是最先拥有马并掌握马拉车技术。也是最早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商朝拥有最早的军事技术-马拉战车技术、也是文化科技经济大国,有成熟系统的文字-甲骨文,精美青铜器,发达的农业和商业

  周真正的建立,是推翻了暴政,一面吞并小国,一面迁都丰京。 武王即位后,趁商朝在外征战,便开始东征,直到占领朝歌,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结束。几十年的征战,扩大的中的疆域,也锻炼士兵军队。商的灭亡主要原因“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消耗了太多的自身能量,关于很多的资料上描写商王的昏庸无道,迫害忠良,可信度并不高,毕竟,由胜利者周人编写的史书,也存在抹黑的成分。

  纣王能成为一个国家主宰,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不拘一格的任用人才,不只限于贵戚旧臣;招降纳叛一方面削弱了对手实力,一方面加强了对外服的控制,是极聪明又勇武的人。有利自然有弊,另一方面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自然开始产生矛盾,也就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历史上纣王囚禁了姬昌,又为什么释放了他?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里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代表他在被囚禁的日子里,一直卜卦。那又怎么会被释放呢?历史上有外面的周人为了营救他,奇珍异宝的贿赂宠臣费仲,把宝物献给纣王,开心了,自然就被释放了,囚禁了七年。也有《左传》的说法是,纣王抓了姬昌,诸侯也一起来坐牢了,纣王觉得犯了众怒。还有姬昌吃了自己儿子的肉做的肉羹就不是真正的圣人,真实的是,根据《容成氏》,九国叛商,纣王因为文王说自己可以平定,所以放了他。

  令人毛骨悚然的还要繁琐祭祀活动和血腥的祭祀方式,每个王朝的扩张稳定手段,除了军事武力还有一种就是通婚。迷信天神信仰占卜,实行了一种看似可笑的厌胜之术,也就是人偶诅咒

  文王何以称“王”?我们常见的就是“君权神授”,受命于天,利用人们封建迷信的思想,还有鱼腹丹书、篝火狐鸣,要么就是虚拟一个出生的时候凤凰百鸟盘桓不去,身上有天神的印记,梦中授命等。西伯侯就是因为太姒之梦,占卜的瑞兆,领天命,变成了文王。

  一般介绍中国上古史,参考的文献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又分为《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因为《竹书纪年》上面的记载,很多不符合传统的说法,尤其是不符合儒家正统史观。儒家最推崇的是周礼,不符合正统的儒家观点,战火也导致部分的失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出现的,就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以上知识来自于《简说西周史》,研究史学的可以看一下《竹书纪年》。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五):醒醒吧孩纸!电视里都是骗人哒

简说西周史

  说起西周,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便是,哦!是学生时代历史课本上的尧舜禹,夏商周啊。然后便是那火遍全国古装神话历史剧《封神榜》了,那有着妖妃之称的妲己,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子牙等等,各类厉害的人物,都让年少时的我,向往至极。可惜西周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很多事情也无从考察时否是真。这次看到了这本西周史,一下又勾起了我对西周那个神秘朝代的好奇

  笔者将西周这个朝代从头至尾的细细为我们讲解开来。不确定的地方他会据实告知我们,避免误导读者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知,然后根据自己对于史实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想法。

  看完这本书,只能说作者真的是很博览全书,为确保书籍的正确性,里面用来做历史解答引用史书很多外行人闻所未闻。

内页

  当一个部落“首领”真不容易,会种田才是硬道理

  周刚开始发展时,商朝还是存在的,因为距离现在太过遥远,所以很多书对于周的描写,有着过重的神话故事的情节,比如为了突出第一代首领后稷出身的高贵,说他的得出生是因为其母亲姜源踩了大脚怪的脚印,然后突然下腹就有了“感应”,怀上了后稷(感觉与哪吒生了三年这种梗很相似哇 哈哈),那生了个和自己老公没有任何关系的儿子,那不得慌了,就想把人扔了,结果牛马都避开不敢踩,飞禽还呵护他等等离奇的故事,然后史书就各种吹他如何天赋异禀——也就是各种会种庄稼(笑哭)。不过要知道,那时候不同于现在,先民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会种田这种技术型人才,那可是“国家重要保护生物”了。这本书里面作者对神话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这一看就是假的了,那第一代首领后稷到底是怎么出生的呢?卖个关子,自己去书里找答案吧。

简说西周史

  末代王朝的“悲剧”——商纣王

  说起周,那当然其前一个被他灭掉的商朝肯定也是有关联的,那个在电视剧中昏庸无道,好色享乐的末代皇帝——商纣王,一直让我非常的好奇。

  那个被妲己迷惑的国家都不要的昏君,那个挖了比干心的残暴皇帝,究竟是不是真的犹如历史上所说的那么变态呢?

  要知道,历史都是成功者编写出来的,《西周史》里算是为这个可怜的末代皇帝洗掉了一些污名,他虽有过错,但也并未到残酷暴虐这个程度上来。这个可怜的人,他所作的一切,在历史上均被成功者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的各种泼脏水,虽说商朝是在他的手上灭亡的,但他接手的本身也就是一个烂摊子(心痛商纣王一秒钟),其所作所为也就是为了挽回商朝的溃势而已。那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是什么样子的呢?用书中的话来说,其实也就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而已。果然,电视里都是骗人的!

  很喜欢作者的文风,并没有传统历史书晦涩难懂。而是文风轻快甚至带着点搞笑,有理有据,精彩!一本好书,推荐给你们。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六):烽火戏诸侯,原来从未发生过?――你不知道的西周史。

《简说西周史》

  对西周历史感到好奇,还是因为电视剧《封神演义》,各路英雄好汉,神仙鬼怪的,让那个距离我们几千年的文明更具神秘色彩,但是市面上的关于西周的书要么是专业的学术知识,看起来艰涩难懂,要么就是偏离了史实,更像是戏说,所以当这本《简说西周史》映入眼帘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把它带回了家。

  这本书也果然没有令我失望,详尽的历史细节,从前在课本上没有讲到的知识点,以及最近这些年关于西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这些喜欢历史的普通读者娓娓道来,简单的文字说明,精心选择的配图,一切只为了更好的科普西周史,这也特别让人看了心情舒畅,可以更好地从书里找到历史的真相,但是他也不对历史作出任何评价,只是描述客观现实,因为读者心里自有一杆秤,有他对于事物的理解和体会,这是我最喜欢本书的一点了。

《简说西周史》

  我记得上学时的历史课,对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老师也对我们说不怕大器晚成,只要是金子就始终会发光,那么姜太公真的是这样一个励志的“凤凰男”吗?

  还有那个周幽王喜爱褒姒,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发生过?还是后人杜撰的?这大概是我对西周历史最最好奇的地方了。

  全书分为74个章节,把整个西周历史都囊括了进去,根据时间线,从西周始祖后稷的出世,再到周幽王失国,历代皇帝在位期间发生的大事,一一道来,就像看一场酣畅淋漓的电影,到最后落幕时,仅剩唏嘘。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像是太阳朝升夕落一样,这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掌握了这规律,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随波逐流吧。(不是说随遇而安不好,但是我想如果能掌握命运,那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简说西周史》

  相较于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我总是更喜欢落幕,一切都要终结时,总是乱象横生,焕发出这个朝代最后的光芒,让人不忍观看。

  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如果只是普通人之间的爱情故事,那或许不会这么名传千古,荡气回肠了,所有人都有七情六欲,帝王也不例外,只是帝王的爱恨能左右这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连带着他爱的女人,把这首爱情挽歌唱到如今,还在继续着。

  其实褒姒的身份或许很简单,不过就是出生于褒国的姒姓之女,长得非常美貌,是褒国为了讨好周朝而进献来的,连名字都不配拥有的可怜人罢了。

  而所谓感情,也许有,可能也少得可怜,更枉论在权利面前,都不过是浮云而已。

  并未有史料记载,为何周幽王一意孤行,想要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所以作者用唐朝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例子作比较,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唐高宗坚持改立皇后和太子,自然有喜爱武则天的情感原因在里面,但除此之外,还有借机打破他的舅舅、权臣长孙无忌对朝政的把控这这一因素。唐高宗以改立皇后为契机,摸清了哪些大臣是站在舅舅一边的,哪些大臣是站在自己一边的;在立后过程中,唐高宗成功地清除掉长孙无忌一派元老大臣的势力,完全掌握了朝廷大权,实现了真正的亲政。

  所以爱也好,情也罢,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一场国家利益的博弈,不是你死,就是他亡。

  而传说中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其实是从未发生过的,是不是有些颠覆了我们之前的认知呢?至于为何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会出现在《史记》里,就让我卖个关子,大家自己去这本《简说西周史》里找答案吧。

  End。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七):太公八十遇文王?这可能是失意文人的想象

  某些励志鸡汤里时常说:“太公八十遇文王”,以此来勉励人们:人生有起落,行时有迟早。老大遇伯乐——有才就不怕,总有出头之日。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姜子牙真的是八十岁被文王找见,从此发迹的吗?

  文史爱好者唐封叶在其著作《简说西周史》中,对姜子牙的身世有不同的看法。

姜子牙的姓氏与称呼

  我们所俗称的姜子牙,是因《封神演义》而得。《史记》称他为“吕尚”。

  姜子牙为何却叫“吕尚”?

  上古时期,称呼一个男人,是以氏+名的方式,比如孔子,孔原本也是他的氏,后来才变成姓,孔子的父亲,又唤作叔梁纥,叔梁却是字,纥才为名,故此,孔子和他父亲看上去不像一家人,皆是因为,先秦人氏,称名、称氏、称字,并无定规。倒是称姓名的方式几乎是没有的。

  而我们俗称的姜子牙,事实是把他的姓与字连在一起叫了,这其实是后世的一种叫法。

  在姜子牙生活的年代,他应该被称作吕尚或吕子牙。

  吕尚确实姓姜,但起源于西部的姜姓是一个大姓,姜姓古国较多,其中一个是吕国,所以姜姓有一个分支是以“吕”为“氏”的,姜子牙是姜姓吕国的一支,按“氏+名(字)”的先秦男子称谓格式,姜子牙在当时应被称作“吕尚”或“吕子牙”。

  为方便理解,在这篇文里,我们还是按照后世习惯的叫法,称吕尚为“姜子牙”。

姜子牙是八十遇上文王的吗?

  人们经常念叨的“太公八十遇文王”,从“太公”这个称呼上看,似乎姜子牙遇文王的时候确实是个年纪大。

  但太公这个称呼,应该是姜子牙受封齐地后的称呼,(见《齐太公吕望表》),后世人称呼先人时,往往以其身后名呼之,如“汉武帝”之类。因此,呼姜子牙为“姜太公”,并不代表他遇文王之时就已经是个“太公”了。

  在《诗经.大雅.大明》中云: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车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描述牧野之战时,姜子牙在战场让像雄鹰一样勇猛。

  牧野之战离传说中的文王得姜子牙有十余年,那么,此时的姜子牙年已九十,像雄鹰一样战斗似乎不太可能呀。有人提出异议,说这是文学夸张,说不定当时姜子牙只是坐在战车里羽扇纶巾而已。

  但唐封叶提出,除了诗歌文学,先秦的《逸周书.克殷解》也记载了姜子牙在牧野之战中冲锋陷阵:

周车三百五十乘,阵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以尚父与伯夫致师。

  致师,就是两军对垒,各派猛将出阵。周武王派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致师”,这应该是不现实的。

  唐封叶提出这些疑问后,从《史记》的“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岁”假定姜子牙死时有一百一十岁,此时正是周康王六年,牧野之战距此四十七年,那么姜子牙上战场时就是五六十岁,算他老当益壮,能上阵杀敌。

  那么,再往前推,他在距牧野之战的十几年前遇见文王,应该在四十岁左右。并不是传说中的“八十遇文王”,白须白发。

姜子牙的身份

  大众熟知的姜子牙,在遇到文王之前,穷困潦倒,干啥啥不成,卖面粉被风吹走,卖肉遇上禁屠,好不容易娶个老婆还被出夫。真可谓是“背时倒运“的典范。

  事实上姜子牙此前真是如此卑贱吗?

  唐封叶在《简说西周史》中探讨了商纣王的失败,其中之一是用”贱民”,这可能是他瓦解贵族权力的一种手段,但同时,他利用这些“小人“聚敛财富,与贵族平民争利。得罪了全国上下。因此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而西周文王,跟刘备一样,凡是敌人反对的,他就加以利用,因此,周文王的用人策略,是亲贵族旧臣,远贱民小人。(此处的小人,指的是地位低下的人,以贵族时代的价值观,君王依靠贵族老臣才是对的。)

  在这样的方针政策下,周文王即使遇上姜子牙,以他贱民身份,是很难入他法眼的。

  我们来推测下姜子牙的真实身份。

  世传姜子牙写过《太公兵法》,这说明,他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上古时期,”学在官府”。平民没有机会学知识文化。如果姜子牙身份低下,吃了上顿没下顿,是绝没有闲钱去学习的,况且当时并不是孔夫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时代,他即便有钱,没有身份,去哪里学?

  唐封叶还提出一个有力的佐证,证明姜子牙身份其实高贵。

  唐封叶指出,《左传.昭公元年》中有一句:

武王、邑姜方震(娠)大叔

  在这一句之下,有晋杜预的一个注脚:邑姜,武王后,齐太公之女。

  姜子牙后来被封于齐,人称“齐太公“,这么说,姜子牙其实是周武王的老丈人。这个信息不仅说明了姜子牙并非八十遇文王(那么老,还有年轻女儿吗?),而且说明,姜子牙的出身高贵!

  有人可能会说了,就不能是姜子牙发达之后当老丈人?

  这不太现实,这不比后世贫寒士子中了状元,众家抢女婿。上古时期,贵族之间联姻,尤其讲究门第,若是姜子牙乍贵,背后没有庞大的政治势力,周王室不会与之联姻。因为周王室正图灭商,不可能错失联结政治势力的机会。

  周武王娶了姜子牙的女儿为王后,只能说明,姜子牙出身绝非泛泛,他本人应该是吕国当权贵族,极有可能是吕国公子,甚至国君。

  唐封叶推测,姜子牙的真实事迹应该如此:商周之时,姬姓周人与姜姓国家关系密切,吕国离周国更近,二者联系紧密。而西伯昌很早就认识姜子牙,知道他很厉害。后来西伯昌被纣王拘禁在羑里,姜子牙参与过营救,在营救期间,姜子牙可能以各种身份打入朝歌,故而后世传说中留下了他许多贱民身份的踪迹。

  正是由于姜子牙个人能力突出,身份显贵,与周王室关系密切。为报答他的营救,为笼络他的势力,周武王娶其女儿为正妻。

  如此看来,姜子牙的真实身份与际遇与我们的认识大相径庭。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里面,可能夹杂着后世大量不得意文人的意淫:咱不是没有才,咱只是没有遇上伯乐。

  而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钓到了文王,也揭示了知识分子的那一份矜持:虽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但我不会上赶着,我得让”愿者上钩“。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八):《简说西周史》:关于西周历史,有多少广为流传的误解?

  公元前1046年二月二十二甲子日,商都朝歌城外的某处原野,旌旗飘摇,黄沙滚滚,两支军队对阵厮杀,突然,其中一支军队前面的士兵们,倒戈杀了回去,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这支军队阵脚大乱,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全军覆灭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战。赢了的一方,是周武王的军队,败了的一方,是商纣王,这一天他万念俱灰,在高高的鹿台上举火自焚。一个兴盛了六百年的帝国就这样覆灭了,一个新的王朝,周,取而代之。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在顷刻间发生。一切真这么简单吗?自己人临阵倒戈,是一种自发行为吗?商朝的覆灭,真的只是因为纣王宠信女人,荒淫暴虐,咎由自取吗?周军胜利,是武王以德服人,所以天意如此吗?

  大家都认可的事实,偏偏不一定是真相。

  一位制作过数年文史类节目的编导,历史作家唐封叶先生,在综合大量商周青铜器铭文、先秦简帛书等最新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简说西周史》,逐步呈现出一些重大史实的更可信之面,串连出一个更真实、更系统的西周。

  本文在参考这本书的基础上,将重点论述历史上对纣王一些可能错误的认知,及武王伐纣能获胜的关键原因,而这两方面综合起来,恰恰是西周奠基的历史。

一、纣王真的只是一个昏君吗

  宠信妲己,酒池肉林,杀叔父,害忠臣,这一长串的事迹,让我们在脑海中,给纣王贴上了一个标签:荒淫残暴。

  这样的君主亡国,是顺应民心。

  可是,这是全部的事实吗?

  读过一些相关书籍的人应该记得,所有故事开头都还有那么一个观点,纣王少年时聪明绝顶,能言善辩,神勇无敌。好吧,一个人的神勇,也许会随着岁月流失而不再,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为何分分钟就消失不见了呢?何况,一个人的聪明,与他要享乐,似乎也并不冲突。既然他的智商还在,那他真的为了享乐,置国家于不顾了吗?那他享乐的根基又在哪里呢?

  商朝文字与记录的不全面,胜利者的丑化,后世的揣想,片面地定义了纣王这个形象。

  纣王是一个暴君,但并非不思进取的昏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继位之初封“三公”。

  《史记》记载,纣王继位之初,做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任命周候姬昌,鬼候、鄂(读yu ,也作邗)候为“三公”, 这虽然是纣王临时委任的职务,没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却传达了一个信息:纣王我看重你们,所以让你们做我的左膀右臂。

  在传统史书中,这三个人可都是贤人,纣王此举,不见得没有利用他们贤人之名的意思。当时,周国在商朝西方,鬼国在北,鄂国在南。纣王封此三公,明显是要守住三方门户的意思:我都这样敬重你们了,你们好意思作乱吗?

  当然,笼络三国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此刻东方正乱着呢。

  征讨东夷二十年。

  东夷是古文献对商朝东方各部族的泛称,纣王征讨东夷,一方面因为东夷不听话,三百年来屡屡侵犯商境,另一方面,是因为东夷拥有重要的战略物资——盐。20世纪50年代,山东东营和潍坊一带,发现海量的商代煮盐器,就是有力的佐证。

  商代卜辞记叙最完整的一次东伐,是纣王九年到十年,他亲征东夷,耗时两百多天,经过五十多个重要地点,与东夷人大战月余,活捉了他们的国君,然后以田猎的方式班师。战争的规模算得上浩大了。

  纣王征伐东夷的战争一直持续,唐封叶在《简说西周史》中提到是二十年,最终将国土从山东济南、泗水、滕州一带,推进到山东潍河、沂河一带,这一点晚商时期商文化遗址可以证明。然而战争向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连年征战,造成了国力损耗,纣王只有发挥自己暴君的特长,加速横征暴敛,结果深化了王朝内部,及与诸候间的矛盾,所以《左传》发出了“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的论断,意思是说,商朝的内耗,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伐东期间,纣王发现一个极不妙的情况,那就是周国日益强大,成为了心腹之患,于是他做了一件看上去很不可思议的事:软禁周候姬昌,又在七年后将他给放了。

  纣王为什么软禁和释放姬昌?

  软禁与释放姬昌,其实纣王都有自己的考量。

  囚姬昌之前,同为“三公”的鬼候和鄂候已经被杀,之所以迟迟没有杀他,是因为周的势力强过其他两国,而且周若叛乱,将会引发西部的一连串混乱,而此时商朝主要兵力被牵制在东夷,根本无力伐周。

  既然这样,后来为什么又放了姬昌呢?包括《史记》在内,史书一贯记载的理由是,因为周人进献了不少美女奇珍,既然如此简单,那周人早干嘛去了?

  20世纪90年代,一批从海外回归的战国楚简(因收藏在上海博物馆而称“上博简”),其中的一篇古文《容成氏》,为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理由。该文说,纣王的暴政,使得九(不一定是实数)国叛商,而当时商与东夷的战争还在继续,商朝烽烟四起,内外交困,不得已,纣王将姬昌释放,让他去平叛,而姬昌也是求之不得,立马大表忠心。恰好此时周人来进贡,纣王正好借坡下驴,放了姬昌。

  与《容成氏》结合,《史记》在“纣王得宝放姬昌”的后面,说纣王封周候为“西伯”(西方诸候之长),并赐给他象征征杀大权的弓、矢、斧、钺,也就合情合理了。

  通过以上三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纣王并非昏庸无能,于人事,于兴武,他都有自己的打算。当然,他也绝不是一个好君主。

  纣王也许没有想到,归国后的姬昌,再也不会乖乖等待下一次的噩运了。从此以后,韬光养晦,招贤纳士,全面布局,他干了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会干的事情。

  历史的每一步都精确无比,绝无偶然。一切,都在指向一个必然的结局。

二、武王伐商为什么能一举成功

  牧野之战的胜利,是标志武王克纣成功的直接历史事件,但它却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它前面,有着长长的铺垫,远点说,有周国历代主君的励精图治,近处看,就少不了武王他爹文王的全面布局,及武王自身的谋划。

  原因之一:文王的战略布局

  文王就是姬昌,这里有必要先交代一下这称呼变化的原因。姬昌被纣王释放回国不久,就因为某种原因占卜得到瑞兆,于是受“天命”称王,升级为文王,据《帝王世纪》和《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文王受命元年是姬昌42年,相当于纣王16年。当然,这事是在国内悄咪咪进行的,在外,文王仍是纣王忠心不二的臣子。

  称王之后,文王就开始进行纣王安排的平叛工作了,《容成氏》记载的九国名单如下:密须、黎、鄂、崇、鹿、郍、丰、镐、石。而《史记》记载,文王受命后,征讨的第一个国家是犬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文王玉环”,则证实文王还联合唐国灭了贾国,时间大约在伐黎之前。

  这些国家,一部分当然是真正叛商的国家,但它们的共同特征,却是都占据着周进攻商的交通要道!来看看几个重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密须国。位于周的北面,历来是西方戎族进入关中的交通要道。

  黎国。与商朝都城安阳隔着太行山相望,航空距离仅一百公里,是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滏口陉的西入口。说到这里,我们得先解释一下太行八陉。太行山纵贯河北,河南和山西之间,是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天然分界线,其深处有八个地势险要、崎岖难行的峡谷,可以沟通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这就是太行八陉,自古以来是我国军事要塞。从黎国以北通过滏口穿过太行山,就离安阳不到三十多公里了,可以说,黎国就是商都的西大门。

  鄂国。位于黄河以北,据殷墟卜辞所说,它是商朝重要的粮食产地和田猎区,西面有太行八陉的第一陉轵关陉,北面有第二陉太行陉,历来是河南进入山西的交通要道。商代讨伐山西一带的方国,基本上是从鄂国出发。

  崇、鹿、郍。攻克了这三个国家,周人就控制了黄河南岸地区。

  总之,这些国家都是周国进攻商朝的障碍,可见,文王打着为纣王平叛的旗号,实际上却在削弱商朝的势力,为以后灭商扫清道路。

  武王伐纣时的八个盟国,也是文王时期建立的,汉代经学大师郑玄在《诗谱》中说的:“文王之道,被于南国”,可以作为佐证。八国中至少有一半的国家,位于今天的湖北地区,可见当时周国影响力的深远。

  至此,周国从北、西、南三面,形成了对商都安阳的战略大包围。

  原因之二:武王的厚黑之术。

  虽然文王在事实上,已经奠定了周灭商的基础,但具体负责操盘的武王,如果没有相当的谋略,文王的梦想大概也只能成为泡影。文王在完成全面布局后,就撒手西去,继位后的武王,对文王留下的体制和人事,几乎没有做任何变动,自然也继承了文王的遗愿,致力于伐商的准备。

  对内,武王选贤举能,规范法度,奖励农工,发展经济,提升武备,打造的是和纣王完全不同的人设形象:以德服人。这点我们就不具体说了。

  对外,我们的仁君武王,用的可就是厚黑术了。在弟弟周公旦、重臣姜子牙、召公奭等人的帮助下,他在商朝实施了不少“捣乱”。《逸周书•丰保解》记叙了一些具体的手段:给纣王和他的宠臣送美女珍宝,让他们沉迷享乐不思进取;派能工巧匠给纣王修宫殿,制造奇巧之物,消耗商朝的国力;制造流言蜚语,让商朝人心惶惶;陷害忠良,帮助奸佞升官;挑动商朝和其他诸侯国的战争;挑拨君臣关系等等。《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也有类似的记载。

  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在商朝培植了内奸,成为牧野之战取胜的关键因素。

  这内奸,分别是纣王的庶兄微子启,重臣胶鬲。公元前1047年,纣王杀了叔叔比干,赶走贵族箕子后,逐步清除异己,实施中央集权,同时准备抽回东夷的兵力,全力讨伐正在日益壮大的周国。可惜,纣王的计划还没有成功实施,武王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先一步开始了伐商的征程。

  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清晨,周军直达朝歌郊外,以三万左右兵力,对战商朝将近五万人马。微子启与胶鬲指挥部分商军反戈一击,造成商军大乱;姜子牙作为前锋将领,乘着战车直捣商人战阵最薄弱的地方;武王则指挥人马冲进姜子牙打开的豁口,一场惨烈的厮杀直到下午才结束。

  纵观前文,如果说纣王失德与商朝的困境,是周获胜的“天时”,那文王布局,就为周谋得了“地利”,武王与几位重臣的外交,则争取了“人和”。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西周诞生了。

  参考:《简说西周史》,唐封叶

  《史记》,司马迁

  《简说西周史》读后感(九):3年为期,待君不至:穆天子与西王母真的在瑶池相会过吗?

西周的历史是迷人的。“愿者上钩”的姜子牙;“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白鱼跃舟成一梦,殷商灭方二载绝”的周武王;“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的周成王;还有最具神奇色彩的“天上瑶池落凡间,化作昆仑迎客台”的周穆王。这一幕幕,都让人不由得对那久远的周朝历史产生极大的兴趣。

(1)从尊神事鬼,到敬天尚德:周朝奠定了中华传统文明的基础

  西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800年,作为一个辉煌的王朝,一直被后世所赞叹。

  在历史上,周天子一直被视为拥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天下共主。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电视剧《末代皇帝-溥仪》当中,小皇帝溥仪也曾亲口说出这句话,由此可见对于周天子权力至上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

  关于西周的历史,由于实在是太久远了,许多历史事件没有相应的文献、文物加以佐证,经历后世书籍的各种演绎,俨然已经变成了神话。这让我们在认识起西周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时,视野变得很狭窄,细节很模糊。

  但是西周这个年代在历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殷人尊神事鬼,周人敬天尚德。”西周王朝把中华文化从“神鬼”、“大巫”的神权统治,拉进到“道德”的社会,奠定了中华传统文明、传统文化的基础。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从大师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对于周朝时期文化的推崇。

  最近读到一本书,叫做《简说西周史》。

  作者唐封叶,出于对西周这段历史的强烈兴趣,加之对于考究历史的热爱,通过近些年出土的带铭文商周青铜器和先秦简帛书,对商末到西周的这段历史进行了重新解读,让读者耳目一新。

(2)历史也可以很简单

  西周的历史是深厚的,西周的文字是难懂的,西周的文献是艰涩的。

  这三条理由让大多数读者对西周的历史都是退避三舍。

  再加上对于西周历史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学术界,科普类入门图书相对较少,让爱好历史,想了解西周历史的读者无从下手。

  唐封叶的《简说西周史》就抓住了读者的这几个痛点,写出了一本不一样的西周史。

  首先,对于西周的历史讲述比较系统

  之前读到有关书籍,很少有整本讲述西周历史的,基本上都是夏,商,西周这几个时代一起来介绍,关于西周的部分很笼统地一笔带过,对于其中的细节并不展开说,读者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另外有些书籍在写作的时候,选用的大量素材都是经过演绎的、夸张的,有些俨然已经成为了神话故事集,有趣是有趣,同时也失去了读史的严肃性与系统性。

  《简说西周史》在选用资料时,除了引用之前考证的材料,还将近些年来考古的新发现、新进展,不为普通读者熟知的内容加了进去。在内容上与时俱进,既保证了史实资料的即时性,又保证了西周历史的系统性。

  整本书的从传说中的周人始祖后稷降生开始讲起,一直到周平王迁都洛邑结束。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将整个西周的历史整理得井井有条,读完这本书后,脑中对于整个西周的历史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

  其次,文字通俗易懂

  可能大家都有体会,在看涉及到周朝的文章时,或者是看各种历史展览时,文字介绍有时候是让人非常头疼的。

  保存到今天周朝的文字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大多数发现于龟甲兽骨上,是在对疾病、狩猎、战斗、收成等占卜时所留下的文字。而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这两种文字对于研究周朝的文明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十分不友好了,既认不出,也读不出。

  自己闷头在那里看,其实是看不懂的,只有通过博物馆的讲解员的介绍,才能知道历史的来龙去脉,才能听出些门道。

  《简说西周史》这本书就起到了博物馆的讲解员的作用,通过历史资料的考证,通过资料的整合,将西周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读者听,让大家了解一个更贴近真实的西周,理清中华文明最初发展的脉络。

  最后,历史考究十分严谨

  《简说西周史》虽然在文字上通俗易懂,在史料的引用和历史的考证上可是极其严谨。

  除了早些年西周研究的资料,作者还把近些年的考古资料,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与以前的资料进行比对,考证,求同存异,力争将一个完整、真实的西周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整本书共74章,每章节俨然都是一篇小论文。

  引用图书、资料、文献达到128篇,足可见作者下功夫之深了。

  书中写了后稷、文王、武王、穆王等很多历史,其中最感兴趣的是穆王中兴,穆天子出游见西王母这一段。

(3)文巡还是武征?“一带一路”中的穆天子与西王母

  《穆天子传》中,将穆天子西巡的阵仗写得非常之大,气势极其宏伟,也是因为这次奇异的向西巡狩,造就了穆天子与西王母相见的美妙传说。

  那么《穆天子传》中,所描写的这些巡游场景和路上的奇闻轶事,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神话传说呢?虽然《穆天子传》已经出土将近两千年,历代史学家对于这本书的研究甚广,但是在是否真实这一点上并没有得到最终的统一。

  史学家们在这方面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穆天子传》是周朝史官的纪实描写,是事实存在的;另一派则认为这只是战国时期的小说杜撰,历史上没有这回事。

  唐封叶经过多方考证,从西方巡狩的动机和可行性及效果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从动机方面来分析。

  在夏商周时代,诸侯林立,天子只是公推的“共主”,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各个国家还是自治的。那么作为天子如何来控制手下呢?一方面是各诸侯国定期到王都觐见天子,另一方面就是天子到诸侯国去巡游,以示王权。

  如果在巡游的过程中,发现有什么不轨的行为,那么“文巡”随时可以改变成“武征”,所以在古代帝王的“巡”和“征”其实是一个意思。

  《国语》中曾经记载了周穆王对犬戎刀兵相见,征伐杀戮的事情,那么在完成征服西北之后巡视领土,巩固政权,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从动机上来说,周穆王有着充足的理由去西巡。

  其次说说可行性

  《穆天子传》中对于穆天子西巡写得比较详细,对于路线描写的比较清楚,对于穆王旅程中的干支日期标注得十分准确,与殷墟卜辞也能对的上。除了与西王母相会的那一段有些匪夷所思外,其他的都是中规中矩。

  穆天子西巡时,从洛邑北上,绕道河套,然后一路向西,全程共约14000里。从一路上走过,历经今天的晋北、河北、内蒙一带,这些都是之前的周文、武、成、康、廉等王没有巡视过的地方,穆天子过去加强沟通与控制,也就顺利成章了。

  至于说古代人有没有能力走那么远?周代的“里”与现代的长度是有差别的,根据文献和资料来推断,周朝1里约等于414米,这样看来,周穆王西巡时走过的路线并没有那么夸张,应该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根据自己的考证结果,作者画了一张“穆天子西巡路线图”,这条路线,成为周朝向西北发展的探索与开拓。

  (穆天子西巡路线图)

  最后看看穆天子西巡与西王母会面的情况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作为昆仑山下的氏族首领,西王母隆重地设宴款待,与穆天子把酒言欢。在席间西王母赋诗赠与穆天子,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不仅仅表达出对于穆天子不远万里前来会面的感激之情,还对穆天子提出了一种期望,能否在有生之年再次来访?态度十分地诚恳,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

  正值七夕之际,再次读到这里,体会古人那种深藏在含蓄之下的炙热情感,总会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而周穆王也是欣然应邀:

  “予归东土,和洽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等我回到自己的国家,协调好夏族各支系的关系,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3年之后,我就会回来见你了。

  读到这里,除了有种莫名的感动,还有一种女儿国国王送别御弟哥哥的感觉。

  周穆王也是外交的高手,互相赠礼,互相赠诗,相约未来,这样使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情感交融。这也体现出中原与西域之间交往的密切程度。

  穆天子在西巡的过程中,经过了很多的国家,与各方国、部族的君主、首领互赠礼物,给部族封赏、赠与土地,并将中原没有的花草植物带回来进行种植。可见这次的穆天子西巡,并不是为了游玩,而是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各方面与西域国家进行交流,进一步巩固周朝在西部的势力,将周朝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张。

  而且穆天子西巡的路线,有很大一部分与后世的“丝绸之路”中“青海道南路”有着重合的地方,这或许也能体现出自古以来东西方融合、交往的一种趋势,周穆王可以说是最早开拓“一带一路”的人,也是中国古代通过“一带一路”进行外交职位最高的人吧。

(4)吹笙鼓簧,中心翔翔:盛世欢腾下的复兴之路

  周穆王与西王母离别的时候,昆仑山间回响着千古绝唱: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为天之望。”

  从这首诗歌中也能体会到西王母以周朝的藩国自居,对于中土的依恋,以及西王母和族人身处荒原,与虎狼为伴的孤独与无助,能够体会出塞外部族与中原的西周人追求统一,追求和平的一种心情,绘制中原与西域那不可分割的“友谊画卷”。

  从这个角度来看,穆天子西巡与目前“一带一路”所提倡的和平、发展、积极寻求经济合作伙伴,共同繁荣,文化包容的理念不谋而和,这也说明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视和平、重视合作的国家。

  随着学者们对于西周历史的研究深入,随着各种最新考古资料的问世,有关穆天子与西王母的这段历史谜题,终究会被专家们彻底解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