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侠金庸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大侠金庸

2019-09-03 16:07:12 作者:桂英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侠金庸

  昨日下午,带孩子上街,到西西书店去。柜台上,摆着金庸先生著的《天龙八部》,这部书,十多年前就已读过。但因等着结帐,便随手拿起翻翻

  因为喜欢武侠,所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前都找来通读过。他的作品,曾有人编成联语:“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翻的这部《天龙八部》,就是联语中的“天”字部。

  金先生对自己的这十几部小说,后来又花了十年时间作过修订。修订时,在这部《天龙八部》中,插了一段话。这段话大意是说,学物理的人说,他写的“六脉神剑”这门武功可能存在,因为空气是不导电的;又有人考证说,北宋时期,少林寺还没有规定家人要烧戒疤,而金先生在小说中,却写了四大恶人之一的叶二娘的儿子,在少林寺出家时烧了戒疤。说金先生写作的小说中有纰漏,不严谨

  其实,一个人学问再大,他的著作中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更何况这是写小说呢。

  由于金先生名气大,自然也招来了一些专挑他刺的人,故意贬低他。前面提到的所谓“考证”就是一例。不过金先生面对这些人时,不失大侠风范,他脾气好,不争辨。比如,在面对这位考证出“烧戒疤事件不该”的人时,他只是对这人说:烧不烧戒疤,你最好还是去问问叶二娘吧,她保准会说:“老娘又不是少林寺的和尚,老娘我就是喜欢在自己儿子的屁股上烧戒疤,你管得着吗?”想想,这回答还真符合叶二娘的个性,若是真问她,她的回答还真有可能是这样。只是可惜,这叶二娘因深爱少林寺的主持,见主持死后,也随着以身殉情,不能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到底这戒疤该不该烧?烧吧,不符合当时少林寺的规矩;不烧吧,万一这叶二娘不同意咋办?还真叫人为难啦。金先生的这个回答,堪称妙答,真不愧是文坛大侠。

  金先生一生经历丰富,24岁时(1948年),只身从大陆到香港闯荡,谋求发展。35岁时,就在香港创办了《明报》。为了吸引读者扩大报纸发行量,便开始尝试创作武侠小说,在《明报》上连载;结果很受香港读者欢迎,报纸发行量大幅度攀升。创作也大获成功,作品畅销华人世界,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不过这段时期,也是金先生最为辛苦的时期,每晚为赶写第二天付排的稿件,常常要工作到深夜两点钟左右。后来金先生退休,便把《明报》产业以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别人继续经营;自己则脱出身来,云游四海,读自己想读的书,过自己想过的诗意生活

  金先生的小说,可谓雅俗共赏。上至国家领导人名牌大学教授;下至一般的普通平民,贩夫走卒,都很喜欢拥有读者近3亿,是世界上最受华人欢迎的一位武侠作家

  金先生学养深厚,对文、史、哲学,医卜星相,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都曾下过功夫三教九流,几乎无所不通江湖中的黑白两道,也无所不晓。他的作品能受到那么多各阶层读者的欢迎,皆得益于他的博闻与雅识。

  金先生的作品,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侠义情怀的绝好文本。近年,已开始节选入高中课本

  金先生是作家、政论家、学者同时又是成功的企业家。他曾主持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香港回归前,几次到大陆,得到邓小平的亲自接见;为97香港的顺利回归作出过杰出贡献

  金先生曾说,人的一生,少年时代要学好本领;中年时候要为社会多作贡献;晚年时才能享有诗意的人生。这可说是他的人生三段论。

  金先生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奋进的人生,也是诗化的人生。他留给我们的,除了有形的作品和继续延续着的事业外,更为重要的,是他那无形自强不息和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大侠金庸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