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幽梦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幽梦影读后感10篇

2019-09-06 23: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幽梦影读后感10篇

  《幽梦影》是一本由[清代] 张潮著作,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页数: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幽梦影》读后感(一):才子之书,总能给人惊喜,以及醍醐灌顶感觉

  所谓才子,就是有过人之处,说的话,有一句能顶一万句的妙用,他们的思想更发散,眼界广阔,看问题全面

  而他们的过人之处,还有就是虽然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却很浅显易懂, 以小窥大,见微知著

  例如: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春者天之本怀①,秋者天之别调。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①:“若无翰墨②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幽梦影》读后感(二):平静灵魂安抚焦虑

  一本好书魔力就是可以让人反复的读,而《幽梦影》是我读了三十年的书。最早知道《幽梦影》是因为大爱林语堂,35年前的中国没有今日的互联网,那时可以安静的看书,安静的思考,然后安静的去崇拜。既是一本偶像推荐的书就费尽心思买来,对了,那时买书也不像今天这般容易。当时买来的是一个薄薄的小册子,对,那时的书不兴注释解读开篇第一句就已有一种被真正理解喜悦“读经宜冬,其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今天幸运的是又读到贵族民族出版社的这个版本,书中有了张潮同时代大家原评,这让我可以了解那些跟我同样喜爱此书的名人对这本书的评价。这使得张潮的原书更有意趣。就像有金圣叹评的《水浒》一样,更重要是对一些典故文中都已加了注释,比我原来看的书可以说丰富了几倍。从书的内容制作可以看出这是一本花了心思的书,突然就一种莫名感动,有一种内心呵护的感觉。

  《幽梦影》读后感(三):含英咀华,唇齿留香

  有些文字,读起来很美,听起来很美,想起来很美,而且越读越听越想越美,越是经久难忘

  有些文字,第一次见,就会一见钟情,仿佛一枚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激起涟漪

  有些文字,排列组合音韵有致,宛转流丽,如诗如画

  有些文字,平平常常的排列,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

  有些文字,让人击节赞叹,是因为道出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这样的文字,非才子不可为。清人张潮以“胸罗星宿,笔花缭绕,墨沈漂洋”之才,所著《幽梦影》摹景、拟情、探理,珠玑满卷,锦绣繁华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经过曲折折的探索,临近中年,读这样的文字,颇多感慨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得意诗文。”山水之间,花月为伴,游目骋怀,令人心旷神怡

  《幽梦影》不唯风花雪月,作者的妙言韵语在处世哲学中也多有过人之见。“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少年人须有老成这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钱多不如境顺。”“富贵而劳悴,不若安闲贫贱;贫贱而骄傲,不若谦恭之富贵。”

  张潮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又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作者可谓深得生活之趣。

  展卷《幽梦影》,含英咀华,唇齿留香。读《幽梦影》春夏秋冬四时皆宜。

  5�QI�x��C��

  《幽梦影》读后感(四):清初的“朋友圈”原来是这个模样

  微信上的朋友圈,但凡常用智能手机、常玩微信、每天“刷刷刷”的“手机人”,肯定不会觉得陌生自己发了一条什么样的内容,朋友们有什么样的反响,也都会在朋友圈上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是一个互动形式。但朋友圈虽然常见质量却是良莠不齐,所以还要学会分辨,自己要有一定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但是万万没想到,本应该是“新鲜事务”的朋友圈,如果让清初的张潮看见了,他会说,版权,版权,马化腾、张小龙得给我版权啊!为什么呢?张潮会接着说,除了清代确实没有手机,所有的一切形式——发内容,大家进行评论——不都是和他的一样吗?!按道理说,张潮该拥有这个版权实至名归

  引起这一切“争论”的,就是张潮的《幽影录》。张潮何许人也?他生于清顺治八年,卒年不详,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仕途虽然不顺,但却做到了著作等身,《幽梦影》就是他的一部作品——或者可以说,是张潮所发的“朋友圈”的精华辑录。在“兴盛乐”所出的这套“国学经典”中,《幽梦影》和《菜根谭》《围炉夜话》等一起名列其中,由此可见其内在价值

  《幽梦影》一共收录了张潮所发的219条“朋友圈”,无论山水云雨、风花雪月、鸟兽虫鱼、香草美人、琴棋书画园林建筑也好、读书著作、讲禅交游、饮酒赏玩也罢,字里行间体现的是张潮对人生社会的种种感悟。张潮的每一条“朋友圈”下边,是作者同当时的学才、朋友议论时的众说纷纭。仔细瞧来,活脱脱就是手机上的“朋友圈”,只不过就其内容来说,比一般的朋友圈质量显然要高出许多。在《幽梦影》中,除了张潮的219则原创外,另外还有112人参发表了512条评论,数量上倒也不算是很多。

  能够名列“国学经典”,足见《幽梦影》在时人和今人心目中的地位;但与更广为人所知的《菜根谭》等不同,《幽梦影》的“声望”却似乎并没有那么高。其中的原因许可总结出那么几条,但这并不是重点,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如今人们传统文化热情越来越浓,《幽梦影》存在的价值也必将会被大家所“发掘”出来。周作人说:“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如此奇书,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林语堂说:“中国古代类似的著作很多,但都不如这本书布局。”这两个大家的“背书”足以证实《幽梦影》的“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

  既然是一本好书,当然就要用起来才有意义。“兴盛乐”的这个《幽梦影》版本排版体例很简单,一条正文,一些评论,再加“译文”“注释”和“评析”,全有了。既适合于从中汲取真正的营养,又可以借助注释和译文来更方便地理解张潮的“朋友圈”精华,实在简约而不简单!

  《幽梦影》读后感(五):良言美文,且美且令人心向善!

  《幽梦影》,清人张潮著。张潮,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出身名门,但仕途不顺,连试不授,最终也仅得了个岁贡生,入资授翰林孔目。张潮一生好游历,喜交友。他曾在扬州游历,并且在这里著书立说创造了人生的辉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幽梦影》之外,还著有《心斋聊复集》《奚囊寸锦》《心斋诗集》《鹿葱花馆诗钞》等,编辑评定《昭代从书》《檀几丛书》《虞初新志》。

  《幽梦影》是他在30岁时动笔写的,前后历时十五年方才完稿。《幽梦影》全书共有219条人生哲理构成,文字中随处可见山水云雨、风花雪月、鸟兽虫鱼、香草美人、琴棋书画、园林建筑、谈禅交游、饮酒赏玩等。在这些文字中体现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幽梦影》是作者纯情至性的流露,是作者审美追求结晶,是作者精简丰厚人生感情的最终提炼

  林语堂先生在《涨潮警句》中说:“这是一部文艺格言集,这一类的集子在中国很多,可是没有一部可和涨潮自己所写的比拟。”给予高度的评价。

  01与爱好相伴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花有蝴蝶相伴,山有泉水相伴,石有青苔相伴,水有水藻相伴。我们人怎能不有一个爱好傍身呢?有爱好的人,生活不会空虚,不会乏味,只会增添人格魅力与生活的趣味

  02声音的美

春听鸟声 ,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雨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世耳。

  世间美好,原来如此之多。这些动听的声音,想要让人放下手中的繁琐之事,回归山林水畔,享受自然静美

  03交不同类型的朋友,如读不同类型的书

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读传奇小说。

  作者把交不同类型的朋友比作读不同类型的书。读书和交友都是我们增长见识方式。与友交,取人之所长。愿生活中良友相伴,好书相陪。

  04时间原有诸多遗憾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 ,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05人生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于书本中所记载东西,理解越来越深。

  06交贵友的重要性

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所拖者异,而名亦因之。此有道之所以可贵也。

  这一则,作者用云霞瀑布来举例,提出交友要有所选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用的朋友会影响你成为怎样的人。

  美文良言,读之给人美的享受,且令人向善。尽管跨越时空,亦感谢张潮给我们带来诸多人生路上的规劝。

  《幽梦影》读后感(六):推开一扇窗,和古人对话

  江水已流千年,文学因人而成经典,学而广之,研而深之,文字的妙就在于,一句话可以让人思考出一整个世界,学习前人的思想,启迪后世见解,因为“独”才充满了魅力。就像是张潮在书中所写:我不见古人,安得不恨!若是我没有看到这本书,那该是多大的遗憾啊。

  “为云忧月”的四大忧,看似菩萨心肠,实则杞人忧天担心美好的事物破坏,却不能改变任何结局

  “上元须酌豪友”看似在恰当时机选择了恰当的朋友,却过于理想化,是人就有优点缺点,朋友的陪伴,才是所有节日的节日。

  处世之道,入如东方朔,出如佛印,一个深居庙堂,却淡泊名远,一个身在佛门,却自在洒脱烦恼是不可消除的,在于当事人的自身修为

  朋友是什么?“对渊博友”,知识渊博的就像是奇书,风流俊雅的就像是名家诗文,言行谨慎的朋友就像是名人贤士的经籍,风流诙谐的朋友就像是志怪小说。每个人都像是风格不同的书籍,也符合儒家思想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让你终身受益。

  “古人以冬为三余”,岁余、夜余、阴雨之余,抓住这些空闲的时间,努力学习,无论是冬三余还是夏三余,只要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努力学习,终会见成效

  《庄子.齐物论》有一个故事是“庄周梦蝶,”本是万物等同的思想,张潮认为,蝴蝶代表的是自由,庄子变成了蝴蝶是得到自由,蝴蝶变成庄子,是蝴蝶的不幸,也是对现实逃避。在看这个解释之前,一直觉得齐物论是一种平等,后来是蝴蝶的悲哀

  “假使梦能自主”你想做什么呢?缩地千里,去想去的地方,和逝去的亲人对话,也不必束缚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以尽情的在梦中遨游四海八荒,不必限制于不能,这些都是美好的期望,就像是理想,树立一个目标,努力的去达成。患有奇怪病症人才会有奇异梦境,有邪气侵犯一说,看情况选择就医。

  “为浊富”一篇算是更理想化的一个状态为富不仁不如清贫忧患的活着不如安乐死,人们对于生死富贵的看法,不一定都能保持这种高洁,仁不致富,忧亦可生。“天下唯鬼最富”活着口袋空荡荡,死后受着跪拜香火和无尽的纸钱,不重生而尊死,讽刺人道

  “目不能识字”来比求学,有眼睛不识字,有双手不会写,这是令人痛苦的,世界万千美好,却无法记录下来,不能表达,道出了人们向学之心,对于知识的渴求,不能仅限于知,达到知行合一,观四季变化,观山水之灵秀,观飞鸟鱼虫之绚烂,著书立说,传万世。

  《幽梦影》 清代文学家张潮著的随笔体格小品文集,所有的意向和表达的愿望都很美好,真正的经典之书,尤其蕴含的人生趣理,细思受益匪浅,分为原文、原评、译文、注释、评析,每一个都可以对文章记忆和理解,加深一分,很多的见解如今看来也是很独到,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来总结:“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幽梦影》读后感(七):人间百世,从体验生活开始

  国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标志,一般称为“汉学”或“中国学”,亦可以说是中华之学。虽然说“国学”是上世纪产生名词,但是对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背景来说,国学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结果。对于中华文化以及学术来说,先秦和诸子百家是根基,并且涵盖了很多同时期的其他文化学术体系。

  不过,除了国学的基本定义以外,到目前为止,学术界都尚未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来定义国学。但是对于爱读书以及喜欢学习的人来说,国学还是人生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们出生在这里,而国学又是一种传统的文学,我们在发展新时代思想的时候,相对应根基肯定是不可以忘记的。

  就如同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必定需要发芽和成长。而国学作为我们的根基,让我们如树木一般扎根于地下,吸取了营养之后开始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虽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根基不牢的树木,永远都无法经历风雨的摧残。

  《幽梦影》是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而这本包含着219条人生哲理构成的书籍,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张潮三十岁开始动笔,历经十五年才完成的著作。或者说,因张潮个人喜交友好游历的性格,最终成就他完成了《幽梦影》这部国学经典,毕竟在《幽梦影》的文字里,随处可见山水花鸟、琴棋书画、读写玩乐。张潮在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任凭自己思绪狂飞,最后文字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又一点一点的记录了下来。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读书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在书里看到这个大千的世界。各种各样的书籍,里面讲解的故事和内容都不一样。我们从书里学知识,我们还可以从书里看世界。《幽梦影》的开头,对看书的见解是这样的——

  冬天适合读经书,因为冬天的时候精神比较专注也比较集中。夏天比较适合读史书,因为夏天白天的时间比较长,而看史书比较容易入迷。秋天适合看诸子百家,因为秋高气爽,人的思维也比较清晰,也正好可以领略诸子百家的精神。而春天适合读诗词歌赋,因为欣欣向荣的春天,更容易领略诗文里的杨然生机。

  现代人读书好像没了这么多的讲究,但偶尔的按照张潮的思路去选择读书,也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读书,因此在根据所选的书籍去选择读书的时日,也是一种享受。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读书地点,不同的人还会选择不同的读书时间。

  有的人喜欢雨日读书,因为小雨淅淅沥沥,会让人倍感安静。有的人喜欢煮一盏茶看书,闻着茶香看书,会觉得看书更容易让人沉醉。有的人喜欢晨读,有的人喜欢夜读,因为这个时候对这个世界来说,是寂静的,看书相对来说也更容易吸收书中的知识。因此,读书,还是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和方式。

  《幽梦影》推崇读书,更推崇享受生活。在张潮的眼睛里,世人的忙碌无非是为名为利,唯有淡泊名利的人才能够获得名利之外的乐趣。欲望是一个很难说清的存在,名利更容易上瘾。人这一生,活得清醒的人少,而大多数的人,在追逐名利的同时,都遗忘了自己最初的本真。

  而张潮更想用“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来说明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够心无旁贷,就容易导致在做事情的时候效率低下,更有可能会一事无成。张潮也以此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当我们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定好目标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沉迷着尘世之中的纸醉金迷。每一天,大家都迷失着自我,一边焦躁的忧虑一边不知道应该如何努力。但是对于真正懂得享受人生的人来说,每天都为自己制定好的目标去奋斗,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有时候与其抱怨这个世界,不如认真的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到底是动还是静。当心沉静下来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也就冒出来了,此时此刻还不努力便只剩下枉然了。如果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那就找一本书,找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环境,让自己沉醉进去。也许忽然有一天,心里的那个世界的门就打开了,然后我们就可以迈开脚步大步的向前进了。

  《幽梦影》读后感(八):带你领略清朝人的“微信朋友圈”

  我们平时发微信,画风是这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

  是这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

  殊不知, 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也有那么一个文人,他写了一本书,不仅记录下自己的创作,还把朋友的或幽默或犀利的点评,一起写入书中,形式就如同我们现在发朋友圈一样,读起来生趣十足。

  这本书的名字叫《幽梦影》,而这个有趣的文人就是涨潮。

  他是清代顺治年间有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批评家、刻书家,一生中写过不少著作如《幽梦影》《虞初新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心斋诗集》等等。

  而这本《幽梦影》这本书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当时百余位学者的关注和评注,受欢迎程度比当时同样风靡的《菜根谭》有过之而无不及。

  《幽梦影》全书以人生哲理短句的形式,展现了张潮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和体悟。一共219条哲理短句,每一条都有当时学者的点评。众家各有说辞,语言或诙谐幽默,或妙语解语,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令人读之一快。

  比如第一则《读经宜冬》他写到: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朋友们在下面点评到:

曹秋岳曰:可想见其南面百城时。庞笔奴曰:读《幽梦影》,则春、夏、秋、冬,无时不宜。

  曹秋岳说根据春夏秋冬选书而读,可见他家书多,像皇帝老儿一样坐拥书城啊。

  庞笔奴笔调更加调侃,他紧接着捧张潮新书《幽梦影》,不管是什么时节,都可以拿来读。

  两人的评论一唱一和,让读者忍俊不禁,有一种朋友之间互怼的既视感。

  又比如《经传宜独坐读》中,他写: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文友评注:

  孙凯似曰:深得此中真趣,固难为不知者道。(我也觉得儒家的经传典籍得一个人静静地读,而历史著作适合和朋友知己品评,不过这一点很难对不了解其中趣味的人说清楚啊。)

  王景州曰:“如无好友,即红友亦可。”(要是没有朋友一起读史,有酒也可以啊。红友指酒)

  文人雅士的评注,为作者张潮这本《幽梦影》平添了几分情趣。

  除了原著和友人评述,编者还增添了译文和评析,让文字跨越百年,更贴合当代读者的理解,所以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本书除了读书体悟、还涉及了文人骚客对山光水色、琴棋书画、人情世故、儒释道教的个人体悟,内容及其丰富,态度娴适雅然,诵读之下给读者一种幽静、享受的感觉。

  《幽梦影》读后感(九):人生之乐何处寻?自是花间向月明

  一本妙书,一本或被遗忘或被低估的妙书。

  感谢出版社能重新出版一本集原文、原评、译文、注释和评析为一体的新版本。这一版与我早期借阅过的旧版最大的不同是加了注释以及在目录页附上每一则的标题(原文第一句),更方便读者检索。而对于译文和评析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最早接触这本书是在谋篇文章中偶然看到一些语段,那些句子让我毛骨悚然,同时又有一种触及心灵的愉悦感直到我的天灵盖,由此开启对这本奇妙之书的追逐之旅。

  我知道,在任何语境下,语言都是一种可变换的神奇之物,它能根据玩家的需求呈现不同的造型,随机组合都能有新的意味和妙趣横生的不可复制。更何况还要加上作者的精心设计呢?读来怎能不令人心醉?但是吸引我的不只是这本书的语言有多么的不同凡俗,最重要的是这些词句里透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态度。

  而最奇怪的则是,这本三百多年前的小书,在现今这个高度工业化和科技化的二十一世纪还能奏效吗?不会显得过时吗?不妨借此机会聊聊这个问题。

  一、写给生活的墓志铭

  这本书的上架建议是经典文学,其实我更愿意将它视为一本生活随笔。比起通过内容去研究作者本人的思想或性格,我更喜欢看书籍到底写了什么。

  论读书——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论美人——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论心境——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论交友——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论生活——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细读下来,你会觉得这简直就是一本生活美学教科书。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作者的生活情趣与志趣。高雅却不清高,闲适却不颓废,通达却不虚无。再加上原评,堪称最佳朋友圈及评论典范,时而逗趣时而幽默时而贬损。难怪林语堂先生见而喜之,周作人则云“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

  显而易见,这是一本随时随地都可翻阅的生活小书,与对错无关,与心境有关。因为,以生活的名义,谁都可以是自己王国里的君主。不妨翻看你之前的生活日志或者朋友圈看看自己是如何记录生活的。

  二、写给人生的答案之书

  关于人生走向何处,关于活着的意义,这仿佛是一个无解的谜题,又仿佛谁都可以说得上三言两语。

  人生本没有意义,意义都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作为。

  从生物学看,生命就是一个生物学事实,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或是路边的一棵树,有什么分别?都是基因的延续。所以,很多人纠结人生的意义,其实在纠结人何以有生,而非人生。而人生的答案却是——自己该怎样生活。

  你若愿将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日梦游上,那就是你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生命的自己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有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

  总而言之,生命本就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之曾经在答友人书如是说。

  所以,每当我翻看《幽梦影》时都会想起苏东坡曾经写下的《人生赏心乐事十六件》,其实,人生赏心乐事何止十六件?不妨忙里偷闲时读读《幽梦影》,看看如何在繁忙的日常中发掘无聊人生的有趣灵魂。这本书将悠论赏心乐事,品题花鸟风月,一抒感悟心得,个人生活情趣及审美体验高度浓缩,完全是一本如何有趣生活的百科全书。

  将必须要做的事做得有意义,是聪明,将有意义的事做得有趣,则是智慧。而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则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书中很多议论,今天读起来依旧极有味,极有趣,极深刻,而他的独特性情也借此跃然纸上,三百余载后依旧如晤斯人,如闻其响。

  记赏心乐事——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记生活情趣——乡居须得良朋始佳。若田夫樵子,仅能辨五谷而测晴雨,久且数未免生厌矣。而友之中又当以能诗为第一,能谈次之,能画次之,能歌又次之,解觞政者又次之。

  这种审美修养的自然溢出,不哗众不取宠,更不借此自我标榜。夏日读可静心,冬日读可暖心。

  《幽梦影》读后感(十):理趣妙语,大道至简

  一部《论语》影响了全世界,一卷《道德经》指引了无数人生。

  自古至今,胸怀若海的智者会把著书立传作为最大的梦想,为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悟付诸笔端、流芳百世,他们摅肝沥胆、趋之若鹜,不断为文化篝火添薪加柴,时至今时,终成灿烂文明。

  然而,能够成为千百年来传世经典的书籍,除了自身字字珠玑、千锤百炼之外,也有历史使命的原因。灯火燃燃,墨香幽幽,字玉句金,发人深省。一本书写出来,轰动当时,在书山经海中自由生长,即使越干年后仍被奉为经典。有谁?

  比如张潮(清)的《幽梦影》,当时轰动极大,且意义深远,书成之后,即刻得到了当时百余名家的推荐赞赏,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菜根谭》。

  有着金子般明亮的灿烂之光的《幽梦影》为何会有如此魅力?

  首先,书中所言不但诙谐幽默、妙语连珠、清警拨俗、发人深省,字字句句满含至理,而且其惜字如金的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其次书中之至理不但是作者率性而发,不娇柔不造作,与当时的社会、感受相契合,甚至大部分思想理念亦与现今相契合。

  花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幽梦影.六)。

  生活不能一潭死水,倘若生活中无情调无趣味,就会缺少生机,没有生机的生活死气沉沉,嚼之如蜡。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天工巧设,不孤立且相互依存,如此才能各显韵致。

  看看,如上这般豁达、率真的思想观点很多人都很明白,但要用极简的字面将其表达出来却很难。这种洞悉的眸光、通透的思想不但与天地有阴阳的道家理念相合,也与我们现在常提到的辩证思维异曲同工。清人张潮,绝对是一位有深度有内涵的哲学家。

  他说,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生香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香而取解语者也(幽梦影.三三)。

  上述数语已准确的告诉我们,花有花的自然之香,而美人呢!善解人意。但这两样不可兼得,倘若二者取其一,选择美人吧!为什么?因为心有灵犀、感情交流是第一位的。

  是的,我们常说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是因为人的感情充沛,不但可以独立思考,且可以融合、提升百家所长。这段话(幽梦影.三三)不但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意,甚至有所升华。

  而书中精辟的话何止之上几句。书中除了张潮原创的219条格言,另有512条评论,两厢相合,简直是一本人生阅历提炼精华之作。

  若能沉下心来细读,用心品味,不难发现书中每一句都可称得上是精品句。比如: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强渐近自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清虚有何渣滓(幽梦影.七四)!

  这是由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以及道教的精、气、神中研究而来,告诉人们只有恪守规律、逐步认识真理,按照顺生天地万物的程序才能达到返璞归真、思想无沉渣的境界。

  又如,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幽梦影.一二八)。如此寥寥二十多字,却不由得让人豪气干云,眼前仿佛会出现一名游荡江湖的侠客,一柄剑,一匹马,头戴斗笠,青衣黑靴,带着六七分醉意,仗剑天下,一路除暴安良。

  文字是人类文明标志之一,因为文字,我们才可以抚今追昔,才可以用后世眸光回望从前,才能真切触摸到尘嚣中的一花一草,毫无遗漏的看到先贤思想世界里的伟大光芒。

  把伟大的道理用大白话说得明白,难!把内心无法描述且繁复的道理,用最简单文字概括,难!

  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道理是用拉家常的方式口口相传,但如果要化成文字,用诗词或对联般的文字表述出来,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智慧是很难做到。

  可是,倘若翻阅张潮(清)的《幽梦影》你就会发现,什么才是片玉碎金、字字珠玑的真正含义。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幽梦影.一)

  从上可见,读书一定不要去死读书。读书必须与天时契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如此用心读书,感悟生活,不仅作者张潮要这样,也是我们从上所得,是我们多读书之收获的。

  读书修心,化繁复语言为至简之理,是难而更难之事。你是否记得,从我们识得文字开始,就不断有人在耳畔提醒我们,要多读书,从泛读到精读,从快读到慢读,强闻博记,不断积累才能升华自己!你是否记得,汲取经典精华,古为今用,读书破万卷,下笔才会有如神助!

  而今网络通联,社会高速发展,在一波又一波所谓世界文化的冲击下,四书五经或一些经典国学常被束之高阁,被一些人嗤之为古板糟粕。

  但这样想的人错了!因为你所看到的、经历的、想到的,先贤们早就看到了、经历了、想到了,只不过那时整个社会载体不同,所以呈现有差异而已。

  读国学经典总不由得让人联想,自己读过什么书?

  是经典国学,或是潮流文学,还是那几百万字如农夫砌猪圈般的文字?或许,以上都不是,但是读完一本书若能对人生态度有帮助便是好书。胸藏丘壑,城市不异于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幽梦影.一五一)。

  确是!生活在仙境或俗世,是否快乐,其实是由心境而决定的,与环境并无绝对的关系,就像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其实说的也是心境。

  作者张潮(清)履历丰厚,文学著作颇多,所写的《幽梦影》之所以得到了当时名家赞赏,因为该书是有着充满妙趣、清警的如梦般的绿荫路,打开书便会有无数画面扑面而来。其书言简意赅,但总会让你触摸或听到清丽鸟鸣、溪水欢声、掠襟长风、山花笑颜、挺拔苍松、竹林密语、奇石自得......诸多美妙的最寓意深长的美景;大道至简,书中所言,更如我们一路走来有质朴长者相伴在身侧,向着时间的远方,在一步一风景一字一斑斓中倾听并领略人生之妙趣,至真而至纯。

  一骑绝尘古道上,万卷墨香夜灯里。翻阅张潮的《幽梦影》,除了收获自然至理,我们还会收获大道至简之真意境。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感悟人生,心境从此逍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幽梦影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