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北京之旅
那天,我们早早就出发了。在北行的车上,孩子们开始了自我展示,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讲故事,有的背诗,轮到子岩展示了,可能是觉得有这么多人,有些不好意思吧,她躲在座位下面,不敢出来,我拉她也不行,于是我就让她和后面的卞硕、段冠昊一起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咏梅》,这还不错,三人劲头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洪亮。另外,子岩还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唱了一首《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时的她已经没有了刚才的腼腆,大方起来。
到了北京,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子岩很快乐。导游小姐是清华大学的一位教师,很有学问,她一边给我们讲解清华的文化历史和建筑特色,一边领着子岩的手,子岩一直仰着脸望着她笑。也许这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并不知道,她无意中的牵手,给孩子一个多么美好的感觉,她已经成了子岩心目中的偶像,我也希望能有这样的结果,也许孩子现在还不能理解清华大学独有的文化特色,感受不到那种浓厚的人文气息,但是这次清华行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种下了一棵种子。特别是在清华园门前,21个孩子共同举着“我爱北京,我爱祖国”的条幅,留下了合影,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当时我特别感动,这件事是多么的有意义,一张合影,一个条幅,把孩子们的心与伟大的祖国连在一起,“祖国”这个字眼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再次神圣起来,相信他们将会终生铭记这一刻,永远不会忘记那几个字“我爱北京,我爱祖国”。
5月2日清早,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时,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我尽量把子岩往高处抱,我想让孩子感受一下这庄严的时刻。当国旗同太阳缓缓升起时,孩子的心随国旗一起飘扬,心中升起一种高尚的伟大的情感。
来到长城,就想起了泰山的十八盘,心里就打怵。可是来到长城脚下不爬上去会是一生的遗憾。我和子岩奋力往上爬,她双手抓紧扶梯,我紧跟在后面。爬了一会儿,我问她累不累,她说有些累,问她为什么还要爬,她说坚持就是胜利,不能半途而废,听她的话我一下笑了,轻松了许多,也不觉得那么累了。最后我们登上长城的烽火台,我指着长城旁边的山坡让她看风景,满山的梅花正开得灿烂,装点着大地,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来到北京科技馆,子岩的眼睛不够用的了。她异常兴奋,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一切都那么好奇,一切都那么新鲜。我索性放开她,任由她去体验、感受,她去哪里我就跟到那里。时间到了,她还没有玩够,那么的依依不舍。
回到家,孩子成了解说员,张开小嘴和爷爷奶奶说个不停,北京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虽然说两天下来很累很累,但是看到子岩有所收获,开阔了眼界,我觉得很值,不虚此行,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