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情侣吵架了,谁也不理谁。
  过了一会,男孩哼哧哼哧地开始洗衣服、拖地。
  动静大到,像是地上的垃圾桶都跟他有仇。
  干完活,玩了会儿手机,凑过去跟女孩撒娇。
  “我都把活儿干完了,你还没消气啊。”
  女孩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顿时觉得没了气。
  会把情绪消化在做家务上,但绝不会把气撒到恋人身上。
  懂得爱护自己的另一半,舍不得再伤害对方。
  这种能站在你的角度思考,愿意体谅、照顾你;
  并且把你拉到Ta身边的爱人,被称为——安全型恋人。
  通常来说,恋人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在有困难的时候,抱怨对方;
  而另外一种,却是把你揽入怀中。
  过马路时,会小心翼翼地把你挡在里侧;
  外出旅游时,会提前做好攻略,让你玩的开心;
  又或者是在迷路时,嘴上说你路痴,然后牵起你的手。
  舌头有被牙齿咬到的时候,情侣之间的磕磕绊绊难免会有。
  但遇到问题,其实是你们俩vs问题,而不是你vs他。
  彼此双方站在统一战线,才是维持深厚感情的基石。
  优秀的恋人,擅长解决矛盾。
  一段关系的质量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两个人是否同心。
  爱人与爱人之间,更是如此。
  在最新一期的《做家务的男人》中。
  张歆艺在网上买了一些窗户膜回来,准备贴在客厅窗户上。
  可是按尺寸裁好之后,却发现自己裁出来的窗户膜短了。
  但这时袁弘并没有指责她,而是调皮地说道:
  “那肯定就是窗户不对,打它。”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笑了。
  小时候摔倒,妈妈经常会跺着脚说:都是地不好。
  成年后,多么怀念这种被哄成小孩的时刻。
  生活里,多得是无伤大雅的小错;
  处理的好,感情自然而然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最怕的是,借着“为你好”的幌子指责、伤害,毁了一段感情。
  一对夫妻约定一起出国游玩。
  却在出国的轮船上,因为一个法语单词的发音争辩起来。
  妻子说丈夫的法语发音不标准,带着乡音。
  丈夫不服气,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
   
  而妻子也不甘示弱,尽力言语伤害对方。
  最后,两人同找了一位法国人来做公断。
   
  结果是,妻子对了,丈夫错了。
   
  但赢了的妻子却觉得非常无趣,很不开心。
  这个故事中的妻子就是杨绛,她逐渐发现:
  两个人的关系变脆弱,恰恰就是从这样的“对抗”开始的。
   
  彼此站在对立方,非要争个输赢,结果只是惹得俩人都不愉快。
  我爸性子沉稳,从前跟我妈闹了矛盾,都是等我妈消了气,才主动去跟她讲话。
  因此他一直告诉我:“如果你太好胜,是不会快乐的。”
若彼此总是“争
对错”,就会导致对对方的
优点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只会让双方在感情里变得
固执己见、
寸步不让。
爱情不是计算题,谁对谁错又何必分的那么清呢?  女人想要男人哄一哄,男人想要女人撒个娇;
  和对方站在一边,把问题放在另外一边。
  能这样解决问题,彼此双方才会更同心。
  读者@晚风曾在后台给我留言。
  有次因为和男友过度开销,所以月末的时候,连点外卖都是花呗。
  某天下午,两人在家里东翻西翻,竟惊喜地翻出一盒之前买的自热小火锅。
  两个人一起煮熟,吃着热腾腾的火锅时;
  男友突然摸摸她的头说:“下个月,我一定不会再让这种情况发生了。”
   
  那个瞬间,她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安心和信任。
  以后的每个月开始,男友也便开始严格制定工资规划。
  自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过上用花呗点外卖的日子。
  安心或许就是这样,在一件小小的事上。
   
  总能让人在心口涌出一股热流,暖暖的。
  其实无论是甜蜜也好,道歉也好,甚至是吵架也罢;
  本质上都是在考验双方,是否能够“同心”去面对问题。
  而能一起解决问题,才会让人在感情里变得舒适。
  这份舒适与安心,正是我们爱与被爱的底气。
  我不会走,你也不会离开,这样就足够了。
  成年人关系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对错。
  而是无论对错,那个最重要的人,一定会站在你身边。
  《跟你去你家可以吗》采访过一位64岁的大叔家里。
  大叔年轻时爱喝酒不着家,家中银行卡一直为负。
  一家四口带孩子、做家务都是妻子一个人撑过来。
  可即便如此,妻子口中都是丈夫的不容易。
  说到这个,丈夫总是深情地说出:
  “妻子很伟大,我会听妻子说的话的。”
  爱人的相处中,最难得的互相体谅和包容,尤其在面对问题时懂得:
  问题是问题,而我和你,始终是我们。
  做个安全型爱人,让彼此相处起来舒心、安心一些。
  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在文末点个“在看”,让你身边的那个ta听到:
  “我会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我也是。” 点个“在看”  你的安心,我的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