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年仅39岁,牺牲在黎明之前……
点击上方 “每日一读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每日一读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胡歌这次上热搜的原因,是因为在《故事里的中国》中,他和刘涛重新演绎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因演技备受好评。
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如今成熟稳重的地下工作者,胡歌的演技一直在进步。
随着胡歌的演绎,很多人再次回忆起那部电影。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剧中男主角名叫李侠,是一名潜伏在上海的地下电台工作者。
小时候,家里有好多影片,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地道战》和《永不消逝的电波》。
不管看多少回,那些慷慨赴死的革命先辈们依旧让人动容,如果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
然而鲜少人知道,其实电影中李侠的原形是真实存在的,而现实故事远比电影演绎的惊险万分。
他是当年上海地下电台的工作者,也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四五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在染坊里转,父亲干活,他就边看边学。
因为家贫,到了八岁李白才开始读书,可刚读完初小,就因为贫困再次辍学。
在这段时间里,李白了解了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平等,萌生了推翻地主坚决革命的决心。
1925年,刚刚15岁的李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7月,李白入伍当了一名通信员,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
1931年,李白被选派参加党中央第二期电讯学习班学习,结业后,他参加了几次反“围剿”斗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白接受党中央的派遣,去上海从事地下通讯工作;
1939年,组织上派一名女工以“妻子”的身份协助李白工作,她就是裘慧英。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艰难危险的工作环境中,他们相处出了纯洁的感情,一年后,经组织批准,他们终于结为革命伴侣。
电台不仅见证了李白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更见证了他们真挚淳朴的爱情。
1942年9月的一个夜晚,不幸降临。
1944年,李白改名李静安,以报务员身份利用敌台为党工作。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李白开始工作,因为这个时候最安全,他常常工作到凌晨。
一部小小的电台,在他手上,就像一只庞大的军队,让敌人们坐立难安。
然而不幸的事再次发生。
1948年12月29日晚,国民党当局依靠美帝国主义提供的最新设备和技术,侦察出了电台的方位。
当时李白和妻子正在工作,听到警笛声,李白和妻子赶紧藏好电台;
审讯室里,敌人鞭子和各种酷刑轮番上阵,长达30个小时的逼问里,李白昏厥了数次,就是没有松口;
为了广大受苦人民早日解放,李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人格何其伟大,道德何其高尚。
参加革命的这二十多年,他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很多人;
1949年5月7日,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天了。
“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今后我回来当然最好,万一不能回来,你们和全国人民一样,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
就在这天晚上,特务头子们将李白等12位同志押至浦东戚家庙,秘密杀害!
年仅39岁的李白,牺牲在黎明之前!
这一生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是优秀的,他的精神永远长存人们心间。
最后家书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有今日的和平全靠昨日牺牲的烈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