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去见去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去见去访

2019-11-21 10:43:44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去见去访

  一听说自己要跟一年级老师一起进行集体家访,我的心里说不出的反感,我的直觉是:

  1、 我今年不教一年级,我对孩子认识、不了解、不熟悉,这样的家访对我几乎毫无意义

  2、 最近校办的事务很忙,我几乎没有空余的时间与家访的心情,我对这样的“形式主义”当然厌恶

  3、 我怕自己辜负了本次家访的美好初衷,因为人一旦处于焦躁,很多事往往会走了样。

  带着这样复杂矛盾的心情,自己很“随波逐流”地与笑慧、丽娟一起进行了第一次家访。坐在车内,没有想见孩子的期待,只有一天忙碌劳累。笑慧是班主任,她负责开车;丽娟是数学老师,虽然才跟孩子们接触短短的两个星期,但她多少知道一点吧;而我,孤单落寞,我对将见的孩子未所见、未所闻,我好像只是跟去为了拍照,留一点家访的资料

  虽然对于本次家访作了心理准备,显然真正的家访比预想得要复杂和困难的多:

  1、 社区太大,寻找孩子的住址比真正的家访时间要长。

  2、 天黑路不熟,大家视力不好夜路安全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

  3、 家访中,需明确与家长沟通交流话题控制家访的逗留时间。

  第一次家访的六户孩子,都在动迁小区,但从看到的景象来说,总体家庭不错,除一家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带之外,其余都由父母自己带。这也让我们很是放心,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看起来多少更健康活泼一些。即便孩子有些个性上的特点,老师与家长沟通也不会成为问题

  比如那个第一天上学,笑慧叫了五次也没应一声的男孩,走进家庭,我们才知道他喜欢运动喜欢画画,只是与生人交流有障碍。那次,我特意向他自我介绍,说我是学校的周老师。他与我们三个老师并排做着,话不多,但听得很认真。在家访结束前,我特意跟他套近乎,我说你以后在校园里遇到我该怎么称呼我呢?他看着我,想了一下,腼腆地说叫周老师。刘老师和张老师都笑了,说真有进步。

  走进家庭,或许是我们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走进家庭,你才知道孩子之所以这样总是有学校之外的很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家访就是让我们更真切地、更真实地去了解孩子,慢慢读懂孩子,以便我们日后更多地去帮助每个孩子长得更好。

  焦虑妈妈

  高档的小区,偌大的房子,这是我们走进XX孩子家的第一感受。孩子不在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两个奶奶一个爷爷,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后来知道是孩子的弟弟),再有就是年轻时尚的妈妈。

  房子的白色墙上满是两个孩子的涂鸦,家具有些凌乱

  孩子妈妈说,孩子去培训机构老师那写作业了。

  我问:孩子几点回家?

  孩子妈妈说:八点结束,而后回家。

  我说,孩子才读一年级,应该不会有问题,为什么写作业也交给了培训机构老师?

  孩子妈妈说,工作很忙,回家也不定点。孩子由爷爷奶奶接送,孩子的作业无人辅导,加上孩子很不听话,所以才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让老师看着孩子写作业,这样就可以省心一点。其实,这也是有办法的事。

  她还说,某某家孩子周六参加兴趣班,周末学弹琴。自家孩子,周日有半天是空的,自己对他还算放松的。

  她很健谈,说话伶牙俐齿的,穿着时尚,染着金黄色的垂肩发……小儿子在她边上蹭来蹭去,看得出她在孩子教育上有明显的焦虑。

  我说孩子才读一年级,漫长学习之路刚刚开始,千万不要把孩子绷得太紧了,把孩子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好奇心给抹杀了,作为成年人,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她说:这些都知道,但看着人家学什么练什么,自己放松不得啊。

  这次家访,是我唯一没有见着的孩子,所以我连对孩子的直觉都没有。我无法想象:这样焦虑的妈妈,会带出一个怎么的孩子来。只听班主任老师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常会走神,人又高又胖。

  出门时,孩子妈妈和奶奶非得塞给我们两张卡,为了这个,我们使出了浑身力气,硬是拽着孩子妈妈的手,说怎么都收不得,但请孩子妈妈放心:我们会对每个孩子好好的。无论我们怎么推让,奶奶还是在最后一瞬,把卡塞进了我们的资料袋。我也听到了家长那句真心话:谢谢老师能否帮我们孩子换下座位?我请笑慧一定好把这事妥善处理,卡是要不得的,座位呢,会酌情考虑。

  特别的孩子

  这是个有点年数的老小区,居我们知道,很多当年买房子的本地人都把房子卖了出去,没有卖的,房子基本已出租

  我们好不容易找到XX孩子家,开门的正是他。

  看得出,他刚洗完澡,头发湿漉漉的,赤脚穿着一身很旧的内衣裤跑进房间。进去,我们看清楚了,这房子被隔成了好几个房间,是一个标准的群租户。孩子快步走进自己的房间,我们顺着跟了进去。

  一张小床贴着一张大床,床上的被褥凌乱堆放着,看起来有点脏。一张破旧写字台,紧靠着南窗,孩子见我们跟进来,一骨碌爬上凳子,赶紧写字。

  走进去,才知道根本没有我们坐的地方。我挨着孩子的凳子小坐,笑慧和丽娟只好坐在大床上。

  “爸爸妈妈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啊?”笑慧第一个问。

  “爸爸在洗澡,妈妈上夜班。”孩子回答

  果然,我们听到隔壁淋浴房发出稀里哗啦的流水声……孩子跑出去,大声说:“爸爸爸爸,老师家访来了。”

  我们三个女老师站在房间里面面相觑突然觉得这样的场合家访实在让人有点尴尬

  孩子爸爸大声说:“XX,你先陪老师说说话,爸爸洗好马上出来啊。”

  孩子很听话,陪我们,但不跟我们说话。他看起来有点紧张神情局促眼睛看着眼前的台灯和台灯下的作业。

  “老师来看你,是不是让你很紧张啊?老师小时候也是这样,看见老师来家访我就很紧张。”我忍不住和孩子搭讪。

  孩子点点头,脸有些泛红。离孩子很近,我看清孩子很瘦,脸很小。他的眼睛,一单一双,很警觉地看着我们几个老师。虽然,我们面带微笑,我们以为自己很和蔼,但对孩子来说,老师似乎是个很让人害怕角色

  这时候,孩子父亲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走进房间,连声跟我们说“不好意思”。我们也觉得今天家访有点不合时机

  因为没有坐的地方,孩子父亲就一直站着跟我们交谈。那一刻,我们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他说,原本想把孩子留在老家让父母带,但老母亲不认字,孩子写作业居然乱涂乱画来糊弄奶奶,老父亲又管不住孩子,想来想去还是把孩子带了出来。但明显感觉孩子已经有很多恶习比如说谎、调皮、不听话,自己生气的时候,就……出手打。

  谈话时,孩子一直看着父亲。他的眼神告诉我们:他对父亲充满恐惧。我隐隐察觉出,父亲对孩子的“绝对控制”。

  笑慧轻轻说,终于明白孩子前天下午为什么那么认真了。原来,那天中午,刘老师跟孩子说了一句:老师给你父亲打电话了。

  忍不住跟孩子父亲说:“无论发生什么,打孩子总是不可取的。孩子犯错误,都是正常的。再苦再累,要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是我们每一个父母的责任。要知道,孩子远离父母,等于把孩子推向了痛苦深渊。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带在身边,我们才有踏实感,孩子才有安全感。”

  孩子父亲说着自己生活如何艰辛,带孩子如何辛苦之类的话,几度停顿,眼睛似乎有些湿润。我不知道如何爱抚这个可怜而又瘦小的孩子,在他躲闪的眼神下,既有紧张,也有恐惧。我也知道,每个父母所有的初衷都一定是好的。眼前这个父亲,显然被生活逼迫得有些辛酸劳累,但他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少有极端

  回来的路上,我很自然地想到:幸福感就是生活不要太窘迫,工作不要太辛劳,孩子不用太操心。我们一定要对今天这样的孩子多些宽容怜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去见去访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