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读后感10篇

2019-12-10 23: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读后感10篇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是一本由李晓鹏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读后感(一):一鼓作气看完了《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

  跟前两卷一样,还是一鼓作气看完了《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阅读感觉还是比较爽的,文字流畅气势如虹逻辑清晰,基本赞同书中的观点,对李博本人也十分佩服和心折。好,为了让第三卷更完美,接下来说一点小小的疑惑,以兹参考

  本书用清军把中国人口从4亿屠杀到1亿,论证了清军杀戮之惨,并推导明末中国有4亿人口,一是耕地能养活,二是按照人口增长率计算可能的,三是人口空间分布也能说清楚。但推论与实际是否一致需要更多史料印证。推论不等于实际。从行文结构来看,用最高的人口数量作为基数,会显得不够坚实说服力。清军守城必屠本身就野蛮,即使基数打个对折,从2亿屠杀到1亿,也足以说明杀戮极惨了。

  书中认为,明清换代惨重的杀戮打断了中国的工业革命前景。我赞同此观点。我认为,前有明清换代时期残酷杀戮,后在治国时期对思想的钳制,是中国工业革命前景在清被打断的两个原因。前者导致明末的产业优势被摧毁,后者则导致优势不能迅速恢复重建;从时间上,明清换代的杀戮持续几十年,为维护统治而在治国时期对思想的钳制则持续了200多年;屠杀虽重,但难以得出能工巧匠科学种子一定被杀光了,不在那1亿人中结论

  清的失策在于太想守好这份家业,往往会失去更多。清入主中原坐收了明与起义军相争的渔翁之利,清的军事贵族认识到,以10万兵力、人口不足百万的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有一定偶然性,因此清首鼠两端一面为维护统治注定要钳制思想,一面又准备随时撤回关外,避免灭族;一面用继承华夏正统来笼络汉人,一面又警惕防备汉人,终清一朝始终是满人优先满汉分明;可与之对比的是,李唐也有鲜卑血统自信开放的多,能视胡汉为一家。这里想表达的是,作为统治者,清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如果清治国时期是自信和开放的,康熙爱科学不只是皇家装样子,而是在满蒙汉中上层推广研究甚至直接用以开启民智,难以想象科学和中国又会是什么样子。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读后感(二):逝去的历史,未尽的遗憾

  李晓鹏博士的《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东西文明的千年剧变》提出文明史观和战略史观可以说是研究历史和政治问题的创新之举,解决了我多个疑惑。

  历史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征服不断,以前我们大都以阶级性或正义性来分析战争,但是无论以哪种性质来分析,战争结束后造成的结果都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李博士构建的文明史观,以文明的视角对民族之间的征服战争进行了分析。文明史观的框架能更好的解释战争对历史进程、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文明史观的确立,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在该框架下,能够极大的消除民族狭隘主义,能够推动各民族向优秀文明学习动力,这将是对人类文明的极大贡献

  在李博士构建的战略史观中,着重分析了生产组织暴力组织对上层建筑决定作用,并对两种组织的驱动力量进行了分析,即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组织的选择空间,意识形态对暴力组织起控制作用。在战略史观的框架中,能很好的解释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能够成功的原因,即虽然落后文明科技水平低下,但是由于采取了更有凝聚力意识形态组织军队,便可以在落后的情况下翻盘。

  以两种史观为分析框架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大多数人关注争论的两个问题,即如何看待满清入主中原和中国为什么落后了,这两个问题也就是本书说的东西文明的千年剧变。

  一是如何看待满清入主中原?

  有清一代,发饰、服装改变以及文字狱的推行,使中国人阳刚朗健的气质消失,变成为了国外影视作品描述萎缩贪婪文化科技万马齐喑。可以说,满清入主中原是汉民族甚至中华民族心头无法抹去的遗憾和伤痛。在书中,李博士揭露了明清易代期间晚明士大夫腐朽堕落,农民起义军的战略短视和各地军阀的首鼠两端。书中,李博士系统阐述了满清作为明帝国地方政权,靠武装叛乱夺取了全国政权,属于明代内部民族矛盾,但是由于满清文明的落后性,其入主中原的过程也是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的过程。

  二是中国是怎么落后于世界的?

  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在国内有各种解读,李博士给出的解读最令人信服。古代中国固然有思维方式及科技理论难以孕育工业革命的短板,但是随着同世界各地的知识交流是不难学习到的,在明末期间已经出现了这类知识交流的情况。满清的军事屠杀政策打断了这个进程,明清易代期间,满清野蛮的杀戮政策致使中国人口损失达到四份之三,城市人口的大量被杀,使得掌握知识的精英人口和城市手工业者消亡殆尽,完全丧失了知识的人口载体,也失去了科技进步的任何可能。清代的高压民族歧视统治政策也将文人捆绑在了宗族治理八股文上,整个中国失去了追求科技进步的动力,中国无法爆发工业工业革命成为了必然。用文明史观的视角来看,满清入主中原是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武力征服,必然导致文明的落后,这也是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反噬的恶果,中国落后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了历史进程了。

  读罢此书,对那段逝去的历史内心充满遗憾,唯有希望今天的我们能够掌握历史脉络,吸取历史教训,避免文明的落后。寥寥数言,不能言尽此书精华,还请读者购买阅读,接受世界观历史观洗礼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读后感(三):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阅读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阅读,我看完后忍不住的要把她推荐给我的亲朋好友去看,作者用更详细笔法阐述了明朝到清末的繁荣与衰落,让我们这些对历史没有深刻认识,像作者书中说的,基层小小老白姓那是没有国家主观意识和民族文化概念的,确实是这样的,我就是一位来自于农村贫困户家庭而在深圳工作一线工人,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主人意识和民族文化的,谁给我钱我就好好工作,但看完“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里面对王朝覆灭的悲剧和家院被毁文明到退,我深深的感到,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苦难,我们的国人们都要团结一致,什么时候都不能做出对自己民族和国家损人利己事情,就算别人给我在多的工资,如果有害国家利益,我们都要同它斗争。

  当然一个小小老百姓的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也是很危险微不足道的,像明朝后期东林党不顾民族利益和国家前途的内斗,清朝千面乾隆晚年整个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老糊涂,历史属于过去,而未来……时代变迁岁月也是日新月异,但总还是起点终点,然后又终点到起点,千年的轮回和繁荣苦难都难根治腐败贪腐的毒瘤,未来正如作者所堪忧的,能否度过历史轮回的年限?我们都未知?但是看到这本书“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或许会给人们带来一点曙光。现在随时都能听到有些人说毛爷爷坏话,我很不能理解和心服但内心不够坚定自己的信念,我想到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他们贫穷的时代相比我们这代我们真的是太幸福啦!尽管我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亲他们曾经是那么的贫穷,可是我从未在他们的脸上看见过愁苦悲哀记忆里我父亲和我的邻居叔叔婶婶们他们总是那么的快乐自信,干农活都是哼着小曲,邻居之间都很热情互相帮助,他们每天都很朝气蓬勃热火朝天,能让穷苦百姓自信快乐的生活,难道这不正是证明了我们祖国美好领导伟大吗?但是听别人说多了而且也说的头头是道,心里就会有点犯嘀咕。看完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我很坚定的否决了那些无耻的坏话。

  什么是文化入侵,我想我们老家的一大部分人们和开发区生产一线的工人们他们可能都不是很明白的,但是我的那些前辈们看到现代人结婚都穿白色婚纱,他们一边骂骂咧咧又一边无可奈何的摇头苦笑,听老辈人说,过去办喜事,一点白都不能有的,而办丧事不能穿红,到现在我都不明老祖宗怎么会有这么一个规矩。难道这就是现在流行仪式感吗?如果这样,那么我们老祖宗仪式感可真是太多了,那么我们要真的讲究起来是不是会烦死个人来,貌似农历每月都有几个讲究的日子。我们享受时代的变化和来自于世界的各种信息风俗的快乐,同时也不能把我们老祖宗的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丢失

  看完这三卷书,使我想到我们的国歌里的一句话,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最终都会走向胜利,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只要我们万众一心,面对外侵我们上下团结一致达成共识,筑成一股铁壁铜墙的力量,那么实现伟大中华文明复兴不是艰难而遥远的事情,艰难的是如何凝聚这股团结的力量达成共识。《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或许能给人们带来警醒和启发,毕竟有人已经开始辅助前行,正如书的第二页中国红的红色面页上的那句话,也许微乎其微,但我们正在改变世界!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读后感(四):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读后感

  本系列在第一卷开篇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到第三卷清朝政鸦片战争的惨败。讲述了中国从农耕文明过渡封建社会封建集权社会,也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皇帝名臣治理中国的种种手段,也讲述了各个朝代下中国政治体系下的决策层(皇权)、执行层(官僚派系)、百姓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中国的地域广阔环境复杂自然灾害多、人口众多,需要通过集体行动维持生活,通过战争造就了中国封建的集权,武器相关技术长足发展;通过各种经济改革让各朝代的经济得到暂时恢复。但是每个王朝覆灭的历史宿命无非官僚系统效率低下,官僚系统内部党争,基层精英人员上升通道消失,官僚系统土地兼并,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百姓流离失所,军队经济独立,导致军队军政一体化,皇权失去暴力体系的支撑,官僚军队的卖国行为...

  明朝的问题在于权利分配,没有丞相分权,造成内阁分权;文官系统以道德伦理文章天下,缺少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文官系统缺少制衡,一家独大,虽然通过官僚更替但系统;南明地方政权的政治投机问题。

  清朝的问题在于政府合法性的问题,为了合法性进行屠杀、文字狱、烧毁各种书籍进行愚民;以治理游牧民族的方式治理封建集权社会;皇帝先是游牧民族的皇帝,再是中国帝国的皇帝;黄帝贪污腐败问题,以钱抵罪。

  明清两朝的共性问题在于中国帝国地域广阔,人员众多,通信技术差,社会治理复杂能力高造成维稳心态,缺少一管到底的能力;特权阶级造成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扩大底层人员成为无产者,底层精英上升途径的逐步缺失,成为造反的组织核心;国家财收入绝大多数在进入特权阶级,妥协军队独立;皇帝更替的政策无法保持连续性,有安享晚年的心态,王朝末期儒家圣君都被官僚集团洗脑,没有以法治国,造成社会进一步崩坏。没有以发展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为核心,以困难去克服困难来提高各项管理能力,去发展各行各业,提高人均生活水平。

  成功或许没有原因,但是失败必然有原因。帝国运营就像公司运营,怎么保证部门一把手政策连续性问题,避免楚王好细腰问题,怎么保证在技术领域内持续创新,怎么保证保证底层精英的流动性,需要确定选拔制度以及上升路径设计,怎么根据实际情况做到政令一致,保证执行效果,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体系建设,最多也只能像戚继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分的妥协做到尽人事天命程度,但是不能善终。

  对比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在军阀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种种时期,可以看到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型;枪杆子里出政权著名论断;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的国共合作;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种革命的首要问题;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重视敌人的战略战术考量;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战术方针;抗美援朝巨大军实力差别下的伟大胜利...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可以从历史当中看到现在的自己,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过程能,也学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但愿中国能跳出历史周期律,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久不衰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3卷)》读后感(五):研究历史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阅读李晓鹏博士的《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的系列丛书,让我收益匪浅,李晓鹏用他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梳理一下中华文明千年以上的跌宕起伏地理跨度逾万里,时间跨度超千年。李博士治学严谨,多引经据典又不拘泥与前人的观念,很多观念提法新颖,立意深刻,发前人之未发,让我收获很多。

  研究历史的作用是什么?为今所用!当今最大的政治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复兴?为什么是复兴?是因为中华文明曾经长期居于世界之巅。只是在最近几百年里我们落伍了,我们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又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我们会错过工业革命?这就是引人深思的“李约瑟难题”。李晓鹏博士告诉我们,过往的答案都是在误导我们,什么人种论,什么思维论,什么基础论,都是错误的结论。李博士揭露的真实的原因令人振耳发聩,发人深思,让人痛心疾首。我们只所以错失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明清换代之际,北方野蛮的落后的入侵的民族铲除了工业革命的两大基础:技术和人。前者是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动力原因。落后于中华文明上千年的西方,为什么会引爆工业革命?是因为中华文明两次的哺育,给西方输血,让西方实现了弯道超车,早于中华文明实现了现代化。第一次哺育是蒙古军的西征带去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先进的技术。火药炸碎了骑士团,指南针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印刷术为书籍廉价流转提供可能,从而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另外一个方面,蒙古军灭宋让中华文明走向了差一点熄灭的边缘。资料显示,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它的商业活跃、文化强盛,航海发达。在东南沿海,发达的手工业分布在制瓷、纺织、造船、冶炼等等。因为外敌的入侵,野蛮地打断了中华文明向前的进程。南宋强在经济和文化,弱在政治和军事,强大的经济居然不能护佑自己社会发展的成果,在面对野蛮入侵时,先进的生产力居然不能转化为战力,实属无奈。不然,资本主义的萌芽在13世纪的中国就可能发生了。

  朱明代元,中华文明在黑暗中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在恢复汉家统治方面,朱元璋同样居功至伟。有明近三百年,社会发展慢慢恢复了宋末的局面,就是商业发达、文化强盛,东南沿海再一次聚集了全世界最高层次的手工业者。中国社会再一次站在了“工业革命”的门口……然而异族的入侵再一次打断了中华文明向前的脚步,满清的野蛮统治,导致中华与世界的渐行渐远。满清末造,通过大航海和工业革命崛起的西方列强,开始了对中华民族全面的侵略和殖民。物质上,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抢光,精神上,通过输入宗教和弱鸡文化,让中国人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流毒至今。瓜分中国的狂潮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达到顶峰,中华民族差一点亡国灭种,中华文明沉沦三百年之久。

  幸好,伟大的领袖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摆脱了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如蛆附骨一般的敲诈勒索,中国人实现了独立自主。建国前三十年,中国人民在卓越的领路人的带领下,吃糠咽菜、勒紧裤腰带建立起门类偏向重工业的工业体系。粮食的自给自足,大面积的人口脱盲,统一的大市场,国家安全的相对保证,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恶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追赶第三次工业革命,终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位置。今日之中国,GDP世界第二,谁都不会怀疑不久的将来,中国的GDP将是世界第一,这将是改变全球格局的大事。

  自十八大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摆在全体中国人尤其是班长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在经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在多年的韬~光~养~晦之后,中国将向何处去?中国能为世界做些什么?

  中国将向何处去?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班长提出的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就是以此为背景。实现伟大复兴的路径是什么?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仅仅是道路上的互联互通,不仅仅是经济上互通有无,更是一条中华文明的联系世界的纽带。因为有了丝绸之路,汉唐雄风持续千年。因为有了海洋贸易,宋明两朝经济发达,文化强盛。如今浴火重生的中华文明正在复活这两条中国联通世界的纽带。

  中国能为世界做什么?就是要为世界提供一份不同于西方的另外一套发展模式。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事,也将是全世界的幸事。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内核是“HE”!和睦、和谐、和平、合作,这种不同于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提供给世界的所谓“普~世~价~值”,其实是灾难、战争、饥饿。为世界提供这种文明输出的源头如何保持“源源活水”?这也是李博士在本系列丛书反复提及的“治国先治吏”。明末的惨痛历史是一直悬在我们头上的警钟。只要我们励精图治、不忘初心,我们一定会成为世界文明的灯塔!

  李博士出生于西南偏地,然年少得志,负笈西洋,学贯中西。曾经也是崇拜欧美文化,也曾认为西方的那一套将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版。近二十年来,金融危机、颜~色~革~命、英国脱欧、毛衣大战,乃至深圳旁边的城市的街头闹剧,都在教育包括李博士在内的全体国人:西方发达国家病了,并且病得不行。多少学子幡然醒悟、多少国人如梦初醒。回过头来,才发现风景这边独好。我也一样,经历过这样的思想转变。

  “读史使人明智”,望李博士再出好书,历史考证结合当下热点,逻辑推理协同社会走向。

  我已是拥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