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节日之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节日之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3-14 12:39: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节日之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节日之书》是一本由余世存 著 老树 绘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节日之书》读后感(一):《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引用红楼梦的节日篇章。书中还有老树的绘本。

  《说文》云:“年,谷熟也”。

  节日来源于时间,传统中国节日来源于四时、二十四节气、农耕时间。节日总是一切人的,不允许与他人分割开来。

  年关,文明里的信仰情怀。春节,取悦天地的礼乐文明。

  敬灶神,吃年饭,贴春联,放鞭炮,出天方,拜跑年,闹元宵。

  天增岁月人增寿。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普天同庆。爆竹声里一岁除,且把新桃换旧符。

  传统社会“岁月静好”中骤然暴起的狂欢、热烈节日难以激起漂泊者的参与。过节却成了朋友圈、社会群体消费和撕裂的一大现象。

  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很多人想到清明,马上会想到扫墓,想到杜牧的名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他的节气,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一年的四时八节,是反映季节变化的,像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直接反映气候特征的,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也反映了气候状况,而像小满、芒种等,是表示农作物的生长成熟状况的,剩下的惊蛰和清明两个节气,都是反映自然物候。而清明节则更为特殊。

  春分后的十五天左右,就是每年4月的4号到6号,天地之气再次发生变化,这一节气被称为清明。

  总有一棵树,等待春风回。总有一间屋,不知住着谁。

  后人曾经附会说,端午节来源于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但已经有人考证,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至于纪念人物,除了说端午节纪念屈原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多种说法。

  跟冬至后猫冬一样,人们在夏至后的消夏也有“九九歌”,如清人杜文澜选著的《古谣谚》里就选有北京流行的消夏“九九歌”:“一九和二九,扇子拿出篓;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

  世事总是无常,有时没了方向。索性放下一切,去个青草更青的地方。

  江南的节日饮食中有三鲜说法儿: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

  《节日之书》读后感(二):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之根

  在读这本《节日之书》的时候,我在问自己:到底是偏爱西方节日呢,还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呢?我们自己的节日我知道的又有多少呢?这两个问题很好回答,前一个的答案是我更偏爱中国的节日,后一个的答案是我知道的就那么几个。所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怀着敬畏之心的,敬畏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敬畏的是传统文化中最好代表的传统节日。

  好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许多传统文化正在回归大众视野,包括央视的《诗词大会》、《朗读者》以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正是国家从战略层面实施的“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都是精粹,一旦我们在意识里认识到了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根,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会买慢慢的建立起来。

  说起余世存老师,他在国内甚至海外都非常的有名气。他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他是诗人、学者,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出版过《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等代表作。

  余世存老师所著的《节日之书》讲述的中国传统节日,包括几乎每一个国人都会过的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等大众节日,也有诸如中元、腊八、寒食等小众节日(实际上,这些节日在某些地方也算是比较大众的节日),还有一些与节气相同的节日如春分、夏至等等,可以说是一本标胶比较全面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书了。当然了,作者所讲述的这些节日主要是汉民族为主的节日,极少谈到少数民族的节日,实际上,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也是值得研究的。

  余世存老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大家,他将自己渊博的学识用娓娓道来的语言为读者一一讲述节日背后的文化故事,尤其是以举重若轻的谈吐,为本书的可读性和知识性、有趣性增色不少。此外,本书配以著名画家老树专门绘制得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与余世存老师的文字相得映彰,是给当代人的最佳知识读本,对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难得的是,余世存老师关于传统节日的研究,比如春节,竟长达二十余年的倾心研究和学习,使得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和自身的价值。我们学习和了解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回望祖先所走过的路,而那便是我们文化上的根。

  《节日之书》读后感(三):快过年了,你们这儿有什么风俗?

  “快过年了,你们这边有什么风俗呀?”外省来的同事问我,我却半天答不出来。年年过春节,但长大后的春节似乎少了很多年味儿,这些年我们家对联也不贴、鞭炮也不放了,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不仅春节如此,其他的传统节日也是,要是不放假,会直接被我们忽视掉。作为中国人,我们究竟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于我而言,节日的记忆仅存于稚童时。小时候,过节意味着桌上的有鸡腿,意味着有爸爸会给我买新玩具,意味着能敞开吃又贵又好吃的糖果,意味着妈妈会比平时更宽容,责骂会更少。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就已经如小时候过节般丰盛,无需在特定的时节添加新的东西,节日的作用也就慢慢被人淡忘。

  收到《节日之书》这本书时,腊八节刚过去。我赶紧翻开“腊八”章节读起来: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作者余世存从自己记忆中腊八节的吃用、民间的俚语、宋代范成大《祭灶词》来解读腊八节饮食祭祀文化习俗;

  “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到南北朝时固定在腊月初八。本土后起的道教则称正月初一是天腊……腊月初八是王侯腊。”书中又从《说文解字》等典籍文献的记载、宗教的变换、历史节庆的变迁来解读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

  阅读作者笔下的腊八节习俗,童年过节的许多记忆涌现眼前。作为一个地道的岭南人,小时候的我们会在腊八节这天杀鸡祭祀,桌上摆好三茶五酒,摆满各种吃的,冬瓜糖、芝麻饼……虽然不像北方人有腊八蒜、腊八粥等专为节日而生的美食,但“腊八”的节味儿依旧很浓,有些地方甚至把腊八节当作小年来庆祝,从这一天开始筹备过年各种事宜,或打扫房屋或拜社,总之是分外地隆重。

  而如今,我们这一辈越来越多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遗忘了传统,许多节日习俗被慢慢简化,甚至消失。有的人没有时间为由,有的人说不信这些风俗,有的人觉得过节仪式麻烦。

  现在唯一能让全民庆祝、围聚桌前的节日,兴许就只有过年了吧。很多人都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年味儿似乎只能在超市里感受到。听起来有点好笑,但回过味却发现实在讽刺。为什么年味儿没了?我认为说的是过年的仪式感少了。作者感怀道:“敬灶神,吃年饭,贴春联,放鞭炮,出天方,拜跑年,闹元宵;为了完成这些仪式,我们的游子是如何朝圣般地返乡。”但是,现在的游子们回乡过年,更多的是参聚会、应酒局、搓麻将、炫财富。我们已然忘却节日背后的文化。

  而节日恰恰就是中国文化的显性传承,如果连过节如此规律性的活动,人们都不耐烦,那何谈去保护和传承中国其他的传统文化呢?

  过节的仪式感需要我们年轻人去传承,传承的基础就是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春节、元宵、春分、社日……每一个节日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是如何延续千百年,对于文化涵养有着怎样的影响。《节日之书》便是要向我们展示节日的种种特性。作者从饮食习惯、节日文化、典籍出处等多方位介绍一个节日,让我们不仅重温了已知的节日知识,还从多方面认识节日背后对于国人精神的文化内涵。

  元宵吃汤圆、中秋走花灯、社日拜土地……节日的仪式感,能让我们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存在;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里,感受前进的微光;能让我们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独一无二的民族之魂。

  《节日之书》读后感(四):在传统节日里活出中国,见识中国

  前几天,网上兴起了一股年味的回忆写作风。大家用文字书写下心中那久远的年的回忆。过年的点点滴滴在心中回味良久,伴随着幸福的味道一再被咀嚼着,追忆着,而后感叹着,感叹着现在年味的寡淡与无趣。

  年味淡了

  记得小时候,老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家家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清洁,预备菜品,香肠、腊肉备起来。接近过年那几天,厨房每天都是热气腾腾,磨豆腐、蒸包子、打米糕、炸肉丸,一家人围在厨房,各有分工,手脚不停,脸上的笑容也不散。

  到了三十晚上,就会轻松许多,妈妈可以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做圆子。我和妹妹则跟着爸爸楼上楼下房前屋后地将每扇门贴上春联,还不忘在大土灶上贴一张水火太平的红纸条,院子里的墙上则是贴了事事如意。春联也都是爸爸用毛笔醮着墨汁照着春联书写出来的。红红的春联贴在家里,顿时就有了年的喜庆味道。

  而今的春节,再也没有以前的热闹劲了。不需要提前准备各色菜品,更不需要自己亲手去做什么包子圆子了,也不要自己写春联了,所有过年需要准备的东西,只要下楼走到超市,很快就能买全了。只是包子成了速冻的,春联成了大福字或是各色生肖造型的吉祥贴。

  晚上大家各进各房间,看手机的,打游戏的,再也没有一家人围坐电视前看春晚的热闹劲了。年味就这么淡了下去。

  而今的年轻人,对于节日少了一份发自内心的仪式感,却多了几分随意。对于外来节日却无比积极,什么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甚至连万圣节也铆足了劲去参与着。对于本土的传统节日却记不起多少了。

  为了能在文字中找到节日的诠释,特意将余世存先生著的《节日之书》收藏起来,为能在每个节日时在孩子们面前有个谈资,更为好好学习节日知识。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已出版的主要作品:《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时间之书》《东方圣典》(主编)等。

  老树,画家、学者,本名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

  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统的流失,节日的商业味渐浓文化味渐失,不少人呼吁:节日味淡了,没了。因此,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任务。

  《节日之书》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是给当代人的最佳知识读本,对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而著名画家老树专门绘制的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之美。用心温习每一个节日,从行动到仪式,从仪式到情感,体察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规律,体验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

  在传统节日里活出中国,见识中国

  节日来源于时间,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那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的庆典、仪式、信仰、禁忌。更重要的,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跟这个世界深刻的联系。

过了腊八就是年吃了元宵肉,各人找门路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你知道多少关于节日的谚语呢?

  你又知道多少关于节日的禁忌?

  你知道每一个节日所代表的含义吗?

  对于节日的仪式你了解多少呢?

  如今,好多人喊着,生活要有仪式感。仪式感不是餐桌上的一杯咖啡,也不是咖啡杯下多出的那一方餐巾纸。真正的仪式感,应该是好好对待生活,遇到节日一定要好好地庆祝。而庆祝节日须先了解节日,唯有了解才能更好地去庆祝,才会增加生活的仪式感。

  让我们用心温习每一个节日,从行动到仪式,从仪式到情感。体察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规律,体验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

  传统仍然活着,我们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在生活中跟它们相遇,打开《节日之书》在每一个节日来临时唤醒其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情、物理、信念以及我们文明里的信仰情怀。

  《节日之书》读后感(五):传统节日的前世我们不曾参与,今生却需要我们来传承

  现代年轻人最喜欢过的洋节当属圣诞节,也就是外国的春节。每到圣诞,各大商店都会花大手笔造势,高大的圣诞树、精美的窗花、金色的麋鹿,无不凸显出圣诞节的热闹与浪漫。小孩子们甚至会盼着圣诞老人来送礼物,有爱的爸妈不得不半夜爬起来往孩子床头的袜子偷偷塞礼物。过洋节称不上崇洋媚外,但有些单位就有规定不能过圣诞节,比如学校就规定老师不能过圣诞,大抵是出于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可要保护中国传统节日,这样就够了吗?都说堵不如疏,让中国的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来源与含义才是更积极的方式。

  余世存的《节日之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通过大量的历史故事、风俗礼节,来帮助我们温习每一个节日从行动到仪式,从仪式到情感,体察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规律,体验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再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绘制的节日插画,视觉的具化与象化更凸显出这本书的精美,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一、布局精心,更显内涵

  全书从春节开篇,以过年结尾,形成了一个圆圈,代表着一年一年往复循环,从不间断。这中间包含了很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春分、端午、夏至、中秋、腊八等等。每一个节日都包含着不同的情感,代表着不同的情绪。

  二、贴近生活,亲切感倍增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年到尾,贯穿始终,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读完全书,发现书中所讲的节日习俗很多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着的,父母也是这样教我们的。清明节扫墓缅怀先人、端午节插艾辟邪去灾、中秋节吃月饼团圆等等,我们都很熟悉,但我们仅仅只是机械般照做,并不清楚为何要这么做?

  通读全书,顺着时间,回忆连连,貌似读完这本书就过完了一年。每个节日都是那么得接地气,书中的文字不断跃出,蹦到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在我们眼前。每个节日都关乎着感情,会让我们联想到和家人之间的点点滴滴,和先人之间的生离死别。

  三、典故居多、故事性与知识性兼具

  每个节日,作者都向我们展示了大量典故,在看趣味故事的同时,掌握了知识,也了解了传统节日的由来,可谓一举三得。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版本特别多。汉文帝为庆祝勘平诸吕之乱,定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以示庆贺;东汉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逐渐形成了元宵赏灯的传统;东方朔为了帮宫女元宵和家人团聚,建议汉武帝正月十五用汤圆寄天神。

  元宵节不仅有闹剧,也有惨剧。朱元璋因为猜灯谜事件,以为民众暗讥皇后马氏而派兵杀光了整条巷子里的人。袁世凯因为害怕,“元宵”——“袁消”,“汤圆”——“汤袁”,最后就把“元宵”改名为“汤团”。

  除了有典故,还有诗歌、小说,作者摘取了《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对元宵节描写的片段。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想见古人是如何参与创造出节日似锦繁华的。

  无论如何,元宵节自汉代开始不断扩大内容。节日时间越变越长,从汉代的一天到明代的十天;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到现代,元宵节也就正月十五那一天,习俗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参与的人少了。元宵节代表着过年的最后一天,过了元宵,大家就都要开始劳作了。可现在的上班族都是早早地就上班了,元宵节也更流于形式,少了一份投入其中的心思。

  元宵节赏灯、猜灯谜、逛庙会,男女不禁,这般热闹,又是情人相会的好时机,带给人浪漫的感觉,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温柔敦厚的文化底蕴,使我们更能理解当世存在的高度和限制。

  四、对于节日的误解

  情人节有很多,比如七夕、2月14日,但无论如何,我都想不到春分还和情人节有关。春分代表着春天的开始,每年春分时历代政府都要关注男女爱情和婚姻大事。古时候,兴多生多养,子孙兴旺才称得上繁荣昌盛。春分这一天是一年当中阴阳第一次达到势均力敌的时候,对于人类的性生活极其重要,让男女情人在这一天相亲约会应该也是这个理。

  在我眼里,我是因为熟悉腊八粥而知道腊八节的,但对于腊八粥,我有着多年的误解。我以为腊八粥应该是八种食材做的粥,八宝粥就是从腊八粥来的,所以我每次喝腊八粥都会数一数有几种食材。一直到我看《节日之书》,才发现错了好多年。腊八粥应该是腊八那天的粥,用料包括大米、小米等谷类,黄豆、绿豆等豆类,红枣、花生等干果。

  五、节日味淡了,没了

  书中提及的社日、寒食节等已不为熟知,节日也渐渐消失了。不仅这些,连过年,气氛也越来越淡了。

  过年要属小孩最开心,穿新衣、拿红包、走家串户,多了一份平常少有的热闹。但现在,过年就像走个过场,饭店成了主场,亲戚朋友们一块儿见个面,吃顿饭就完事了。平常本就少走动,过年这一次也省了,再下去,就连亲戚家在哪也不知道了。没有了感情上的沟通,疏远冷漠在所难免。

  小时候,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大量置办年货、礼品。家家户户都挂满了酱鸭、酱肉,各大商铺都挤满了人,连菜场的叫卖声都格外得卖力。而现在,这一切都省了,饭店啥都有,只管掏腰包就行。长辈送礼也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红包。

  印象中小时候过年碰上下雨天总是特别愁。特别是姑姑家,那条路特别窄,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一不小心就会掉田里,到现在都记忆犹新。虽然路很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但仍挡不住我们做客的积极性。而现在出行都是汽车,地方高档,菜品丰盛,我们却都懒得去,觉得好没意思。

  传说年是一头很凶狠的怪兽,驱邪避害是我们过年的要义,所以放鞭炮是必须的。但现在为了保护环境也省了,还记得小时候老是催着爸爸给我买各式烟花,小朋友们聚在一起比拼谁的烟花更漂亮,要是谁赢了,自豪感简直会爆棚。

  长大了,年味也淡了,过年的习俗越来越简化,如今只剩下一种节庆的娱乐理由,放假理由。现在人过年就像是在走过场,不要说贴窗帘、贴窗花、祭祖,能赶回家过年都阿弥陀佛了,很多人因为上班或交通问题都不能赶回家过年三十。

  作者还为我们描述了古人过年、朝廷过年的景象,还列举了红楼梦中,鲁迅笔下,丰子恺、沈从文、老舍口中不同的过年方式。看到这些,我都会想起小时候过年那般景象,考究繁琐更显热闹庄严,仪式感满满。

  六、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任务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众多节日都是由一个点生发开来,使最初少数人纪念一个人、一件事的节日仪式演变成全民族的节日,比如端午节。

  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典故来帮我们梳理了关于传统节日的历史,从何而来?意味着什么?又代表着什么?这些追问也许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习俗存在的合理性和美好的愿望。

  借着《节日之书》,温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更加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背后的深层含义、中国发展至今的历程以及我们为何如此存在的原因。

  节日是一切人的节日,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我们聚在一起,不再分离。节日的仪式感让我们学会思考重要的问题,像死和生。节日除了嗨皮,还有教化、惩恶扬善这些更深层次的意义。

  传统节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让我们活在亲友之间,活在节日时间之中,活出有归属感的人生。

  《节日之书》读后感(六):《节日之书》:节日的本源是因为我们对时间心存敬畏

  农历2018年即将过去,它将翻开全新的时间篇章。如今街头巷尾洋溢着新春的气息,让人不得不感叹,时间流逝之快不留痕迹,一眨眼,所有的节日又回到起点,季节也即将崭新更迭。

  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会收到长辈的红包,拿着几张红色的百元大钞,想象自己新的一年能拿它们置办自己喜欢的物件,心里乐开了花儿。过年家里最是热闹。天南地北的家人都会聚在一起,饭桌上饭菜的香味,酒席之间长辈们的大声吆喝,还有兄弟姐妹们的嬉笑打闹,伴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新春倒计时,时间从一个维度跨过另一个维度的喜悦,总让人心生满足。

  余世存在《节日之书》的序中写道:

我们认为一年的起点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但事实上的时间起点更多的是偶然的,人为安排的。

  我们研究节日的意义或许更多的是在探寻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对时间心存敬畏之感,从而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节日之书》将春节、元宵、春分等15个节令依次讲述,其中加入了不少诗词歌赋,引经据典的同时增加了《节日之书》的内涵,让传统的中国节日更独具”中国味“。或许余世存想通过文字传达这样的理念:

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那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的庆典、仪式、信仰、禁忌等等民俗事象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只有理解这些时间,才能理解我们跟这个世界深刻的联系。书籍封面

  余世存在《节日之书》当中例举了不少关于《红楼梦》、《金瓶梅》等经典选段,旨在将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学相互联系,然后带领我们在文学当中重视现代节日。其中“集体无意识”的观念,将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相互对比融合,使得节日的延续在人们的心中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来自于我们对时间的敬畏。从书中我们能得知:

  1.节日提升了日常的生活经验;

  2.节日彰显了历史与现实的经验;

  3.节日其实就是共同参与;

  这让节日庆典显然在告诉我们,时间具有凝聚力。而在当下此刻,我们不再彼此分离,而是聚集在一起。

来来往往,聚散离合。

我们对时间,心存敬畏

  余世存在《节日之书》当中,给每个节日都设置了一个后缀。

书籍目录

  这让每一个节日都不再是一个冰冷冷的名词,而是带有灵性的节令。我们对节日的认识或许只是停留在长辈的口头转述,亦或是你面对的节日的庆典时感受到的气氛。

  无论是四季还是昼夜,我们无法摒弃这个世界,时间就是在一个个季节与节日中慢慢流逝。从春节、元宵、到春分、社日、寒食,再到清明、端午,慢慢就到夏至、七夕,当中元节与中秋两个关键节日一过完,重阳、腊八应节而至,最后年关、过年。春夏秋冬当中的这么的节日,丰富了我们繁琐无聊的生活状态,便是因为我们重视,我们才愿意在一个个节日当中,参与祭祀祭拜,做吃食,忆先人。

我们敬畏变数,即是为我们的生命留有余地。

  祭拜,回忆往事,包括吃食当中的味觉感受,看起来都似乎是为了留住时间、记住逝去的时间。我们不遗余力地做着这么多的事情,都是因为中国人本身具有的一种“凝聚力”。就像海外华侨同胞即使身在他乡,但是家乡的传统与对传统节日的沿袭,都是说明了节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

  整本书,内容设置上你可以读到三个最明显的观点:

  1.节日的设立让我们知天命、敬鬼神;

  2.节日的更迭让我们的传统得以延续;

  3.节日的存在让我们心存敬畏之情。

  我们的祖先曾多次尝试与生死对话,与未知的世界对话。或许节日的设立便是我们用实际性的行动,在生活中学会思考与正确的提问,问四时更迭,问兴衰繁荣,问欢愉喜悦。

  我们在春节当中感受取悦天地的礼乐文明,余世存描述道:

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文明个体必须回归基本,他的起点,家人,乡邻,桑梓。就是说,无论他如何无依无助,在春节里,他属于自己,回到了根本。因此,过春节既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认同,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宿。

  关于时间年节的态度当中,或许没有什么比春节更能表达人生的相关性,文明意识和生命的通感。

  食元宵是年劳作前的欢聚,春分让万物情欲萌动(关于爱与相思);寒食与清明节的哀思,无论是从尊崇还是感恩,都在增加着我们对生死、天地山川对话的意义。插柳条、食青团,本真的生活当中需要我们细心与之对话,慢慢的,我们浮躁的心也能平静下来。

  关于屈原的端午,那些粽子飘香、龙舟呐喊,都是节气当中的操守与后人祈愿的消灾祛难。

  盛夏时节的烦躁,到七夕情欲的躁动,情感的交汇之处总是热烈而盛大的。那条由王母娘娘划下的银河,连接的不仅仅是七仙女与董永,还有世上千千万万男男女女的心,包括女儿节的恩情。

  关于中元节,我们面对生死,为生命留下了一方余地。就像老树插图配语:

立秋人间新月,中元梦里故人。心头自有敬畏,不语怪力乱神。

  我们所有的敬畏,都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

  中秋、重阳,腊八、年关,大自然给予人最深切的圆满,传统当中的信仰情操,关于再一次新年到来时运的变迁,我们无法忽略年岁逐增,更加无法忽略时间的流逝。节日于我们而言,其实就是抓住时间的尾巴,然后心存敬畏之情。

  我们更希望人们在传统中保留好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敬畏之心,知天命,好好生活。

  《节日之书》读后感(七):节日=假日?看一看你对它还有哪些误解

  现代人都说压力大,总会为了缓解压力而借各种节日之名,行放纵自我之事。更因为有些节日跟假期相关,很多人便借着节日的由头说想要过节。

  印象中,国内像样的节日不多。除了过年时,数亿人的大迁徙很有仪式感之外,最出名的便是五一和国庆,因为是跟长假相关。

  倒是那些洋节经常被人津津乐道,精明的商家也多有借此宣传夸大节日气氛。每年商场最红火,街上人最多的节日,貌似除了圣诞节,就是情人节,再就是万圣节,无一例外都是洋节。

  这些洋节宣传的厉害,以至于不少传统节日反而被人们遗忘。

  幸好,近几年把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纳入了法定日节假日,人们的关注点才高了起来。传统节日需要靠放假来让年轻人记住,传承,想起来真有些讽刺。

  这些节日尚有人知晓,可有些节日却是真真的没落,被人彻底遗忘了。比如,社日,寒食,现在几乎没人会提起。再比如上巳节,中元节,这些节日可能被人知晓是因为多次出现在影视剧中。

  传统文化要弘扬,要传承,说到底还是需要传播扩散出去,而编纂成书是传播最传统的途径,也是最广泛的途径之一。很庆幸我能看到这本《节日之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

  《节日之书》的作者余世存,他是诗人、学者还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还是作家,著有《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时间之书》等。

  这本书里有大量应景插图,这些插图色彩明快,形象生动,更与书中内容相呼应,有些还附有小诗,非常有意境,可当作内容的扩展、延伸。这些插图的作者是老树,他不仅是画家、也是一名学者。

  这本书的装帧精美,是胶订平装,每页都可以180°平铺展开,插图可以无缝赏阅,阅读体验非常棒。每页都有留白部分,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思、所想都可随时记录,有感慨或情怀亦可随时抒发。

  为什么要过节?相信很多人,包括我都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一边厌恶节日的热闹,一边也在人性的孤独和不安中难抵节日的诱惑。大概也是这种对节日欲拒还迎的暧昧态度,才让节日长成了心里的一个刺,拔了不舍得,不拔就被它时不时扎一下。

  《节日之书》以春节开始讲起,用过年结尾,时间上过年正好又接着春节,排成了一个完美的闭合圆。

春季

  农耕社会,春天代表重生和希望,也是播种的最佳时节,为祈求风调雨顺,春季的传统节日相对多一些,最出名的莫过于春节,元宵,清明,另外还有春分,社日,寒食等。

  《春节》对应的标题是:取悦天地的礼乐文明。春节作为一年之始,代表万象更新,对于人们的意义自然非凡。从古代开始便成了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里讲究阖家团聚,不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外出经商,春节都是要返乡回家。在这个节日里,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富贵穷苦,大家一视同仁,都可以享受祝福,也能找到归属。

  《元宵》在因为跟春节接近,又因为现代人开工,开学时间在元宵之前,故元宵节常常被人们忽视。其实传统里的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节日,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等传统娱乐活动更是让人应接不暇。四大名著中关于元宵节的描述都非常多,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元宵节。比如《水浒传》中“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三国演义》中“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西游记》中的天竺国的元宵节,《红楼梦》中元春省亲等。可见,元宵节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春分》《社日》《寒食》这三个节日现代人很少提及,我觉得跟科学进步和社会转型有很大关系。春分追根溯源居然是个情人节。在古代,春分是祀高禖的日子,鼓励男女在这一天相亲求爱。因春分跟上巳节相近,后期,上巳节已逐渐替代春分成为新的相亲日。社会变迁,除少数西南少数民族有三月三拉歌外,其它地方上巳节基本没落。社日是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信奉神明,需祭天,对应天时播种时的重要节日,如今这个节日因为土地改革已然废弃。寒食起于人们对火的敬畏,后被清明兼并,没落在了现代文明里。

  《清明》在现代是扫墓祭祖的重要节日。在古代,清明却是踏青出游、祓禊的好日子。古人此时趁春风拂面,春意盎然之际,踏马游春岂不快哉!唐代后,清明才兼并寒食成为祭祀日。清明的习俗很多,典型的有插柳,吃青团,扫墓等。除了插柳,其它沿用至今。

夏季

  夏季在古代属于极阳之时,需要阴阳调和来平衡。又因这个阶段农作物,各种鱼鸟虫兽均处于速长期。为了避灾求福,在夏季的节日里多以求福避祸为主,比如端午,七夕,中元等。

  端午节人们划龙舟,为纪念屈原吃粽子。五月按天干地支被推算成恶月,即凶险月。而在屈原之前已有介子推“抱树而死”的典故,并作为端午节得来的最早缘由。无论是介子推的抱树而死,还是屈原的投江而亡,人们纪念或祈求的初衷,都为了一股热血和正义的传承。

  七夕已被现代人尊称为“中国情人节”。定义它为情人节,是因为牛郎织女的坚贞。听起来感人,可细细揣摩,这坚贞背后也是因为人们寄托着希望。一个穷小子被仙女眷顾得以儿女齐全,这个神话故事中的获益方式,有人们多少私欲的寄托,又有多少人们渴望得到神灵的庇护和襄助的愿景。

  中元节又称鬼节,是古代很重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放河灯,烧纸钱来祭奠死去的亲人。现在,民间还保有祭祀鬼神的习俗,烧纸钱等依然盛行。部分现代人依然尊崇这一节日,这里面有人性本身的弱性,也有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

秋季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故秋季的节日多以庆祝丰收,安慰劳累辛苦为主,如中秋,重阳。

  中秋节是古代三大节日之一,可见其重要性。中秋时节,瓜果飘香,各种谷物成熟,甚至连野味都格外肥美。这些都预示着,这一节日,有时间,也有资源可以去庆祝。辛苦了大半年的人们,终于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一家人也可以和和美美的吃顿丰收饭。这番场景,想起来都十分美好。也正是因为人们对这份美好的渴望,这个节日才得以一直传承,这个节日也成了团圆的代名词,成了思乡的节点。

  重阳又称老人节,有登高,喝菊花酒,插茱萸求福驱邪的习俗。而这个日子定在九月九,九作为极阳之数,也最为古人眼中最大的数,也和祝福老人长寿暗合。古人的智慧和节日设置的巧妙,由此可见一斑。

冬季

  进入冬季,万物凋敝,人们进入了休养生息的生活状态。冬季的节日以辞旧迎新为主,如腊八,年关即为辞旧岁,而过年则是迎新春。

  腊八是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会喝腊八粥,吃腊八蒜,人们也要开始打扫卫生,祭灶神,过小年,准备年货。到了年关,人们便收收捡捡,清清算算,弄清楚一年的收获,理清楚一年的支出。故旧年月里,穷人们往往把过年称作过关,这个关便是年关,还债成为他们过不了的关卡。但对于新春的期盼,又让他们怀揣希望的熬过一个又一个年关。

  这些节日中,有些已经被人们早早遗忘,有些被时代变革兼并,有些却仍然被人熟知。这些节日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却往往鲜为人知。这其中有社会变革的影响,有政治原因,但都不能成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生疏的借口。文化传承不仅要传下去,更重要是要承担起传统文化里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名族特有的东西。这些节日里蕴含的意义,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文明,更是世界的文明中不可多得的明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