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的影评大全
《爆破》是一部由Vitali Lukin执导,Aleksandr Peskov / Marina Mogilevskaya / Aleksandr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爆破》影评(一):似曾相识的战争
俄罗斯战争题材,跟前一阵看过的第九连差不多,不同的是那个是对阿富汗,这个是对车臣。第九连好看些,而这部或许对军迷来说很有观赏性,我这种外行只能看出俄罗斯军人并不戴“俄罗斯军表”,望远镜倒是用的那种迷彩广角版本。
情节很老套,战争本身就很老套。与好莱坞的战争片相比,俄罗斯战争片里面好像没有什么英雄,作为性幻想对象的女兵/女人倒是总有一个,从这点看,还是俄罗斯的真实。
单讲战斗来说,很不错了。俄罗斯这个战斗的民族电影里也是有强烈的战斗精神的。
车臣战争,是指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和其下属的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之间爆发的两次战争。车臣战争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民族因素。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地位。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罗斯控制了绝大部分车臣土地,获得胜利。不过战后车臣的恐怖活动依然频繁。
《爆破》与《暴风之门》、《第九突击队》、《安静的前哨》风格的风格非常相似,故事也大致相同,当然,假若看过了《暴风之门》的话,其它的都不在话下,自然会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看到很多朋友喜欢拿俄罗斯的战争片与美国的所谓大片相比如何如何。我却不以为然!个人觉得,俄罗斯的战争电影更真实,更有味!战争就是战争,它残酷,无情,人类在现代战争面前显得是如此的苍白渺小,战争毕竟不是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它不可能有主角光环,所以,要论战争,非俄罗斯莫属!美剧,拿来消遣还可,你要当真,那可就大错而特错了!
《爆破》影评(四):悲情英雄
俄罗斯的战争片其实战争场面都不如美国片子打,估计是成本问题.美国人不吝火药的追求效果.俄罗斯的片子给人以真是感,美国兵的弹药都是打不完的,空中掩护比叫出租车还容易.片中84勇士对战3000车臣悍匪.其中有几个剧情堪称经典.
1,双方阵地上莫斯科老乡见面,先是查了一段Disco,然后改自由搏击.俄罗斯军人当胸飞踹很帅.
3,最经典的是片子最后,5条好汉没有弹药,也没有后援.挂起了空降兵的军旗,脱去防弹衣,钢盔,换上软贝蕾帽开始下山拼刺刀.
整个片子是悲剧气氛,苏联老的战争片都好这个调子.觉得还是很感人的.战争中的兄弟情分确实不一般.
《爆破》影评(五):第76空降师
第76空降师为了维护苏联及俄联邦的国家利益,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在科索沃和车臣采取的两次军事行动,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9年6月10日深夜(23点20分),根据俄军总参谋部的命令,在波黑图兹拉执行维和任务的该师1个加强连约200名官兵,由扎瓦尔津中将率领,分乘15辆装甲车、30辆卡车及5辆乌阿斯牌汽车,带着5天的给养从波黑向南斯拉夫出发了。1个小时后,带着KFOR标志的车队就越过边界,在塞族警察的引导下进入南联盟腹地。凌晨4时30分,加强连穿过贝尔格莱德转而南下,继续向普里什蒂纳开进。破晓时分,普里什蒂纳机场已经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8时左右,当北约各国首脑和军队将领还在吃早餐时,他们已神不知鬼不觉,闪电般地抢先占领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机场。这次行动,令北约军政首脑瞠目结舌。行动结束后,叶利钦宣布授予所有参加行动的官兵“巩固战斗友谊”奖章。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为了切断车臣匪帮从外部获得武器弹药和粮食增援的补给线,并阻止恐怖分子外逃,该师所属104伞降团第2营的96名官兵占领了车臣通往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道路上的重要关卡——阿尔贡和韦杰诺山谷的制高点。当车臣非法武装战地司令哈塔卜率领2 500名武装分子企图通过这条通道:中出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时,遇到了该连官兵的顽强阻击。经过3天浴血奋战,这个连歼敌400多人,但全连近百名官兵最后只剩下6人。在战斗中,该连官兵个个视死如归。连长在战斗的最后关头已身负重伤,他向指挥部喊出了最后一句话:“向我开炮!”在这次战斗中,共有85名空降兵阵亡,该师英雄事迹被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