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往事住的房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往事住的房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1-28 23:2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往事住的房间》经典读后感有感

  《往事住的房间》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一):2/3死了,1/3活了

  恶魔真相,都住在细节里。

  年纪越大,看懂的书越多,就越来越体会到这个道理

  逛博物馆时候,一个被隔在玻璃这边的我,要怎么去理解玻璃那边的器物——代表空间时间,它所见证的某种生活,多年前曾使用过它的那个人

  知识储备总是不够多。很多次我看着出土文物解释名牌抓耳挠腮——那块心不在焉的文物说明书,总是言简意赅,也总是要凑近了才能看清。寥寥几句,时间、地点、长得难以断句的器物名字,倒有一半的字是不认识的。

  比如史前时代渔网。多少次,我看着玻璃展柜里那块石头发呆,想这怎么可能是一块渔网呢?网在哪里——烂掉了;石头又做什么用呢——名牌没有说。好多博物馆里的器物,就像那个知名笑话

  美术老师小明草地上的牛,小明交上去一张白纸。老师问:“草在哪里?”小明说:“被牛吃了。”老师再问:“牛在哪里?”小明说:“吃完草走了。”

  这些心不在焉的博物馆,只是历史水晶棺、字碑。它不在乎怎么看,也不在乎你看不懂。它只在乎,你离玻璃展柜远一点、再远一点,还要让一个保安一直跟着你,好像怕你偷东西似的。

  这种博物馆,是很讨厌的。就像炫耀自己高级玩具同学,偏不给你玩,只是在你鼻子前晃一晃证明自己有,就收起来。要是想到自己还给这高级玩具付了钱,就更讨厌了。

  这本书的前1/3本,陈丹燕也在吐槽这样讨厌的博物馆——她在意大利寻找但丁,也碰了一鼻子灰。这本书,我看前1/3的时候,体会的是看博物馆的人常见牢骚——要么是想看的东西,远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那么真实(陈丹燕在意大利寻找但丁,就是这样);要么是好东西太多,时间却那么短,自己的功课又是那么差,走断了腿也只能走马观花(陈丹燕看卢浮宫和圣彼得堡冬宫,也有这样的慨叹),等到急匆匆离开了,多年后读到一本书,才后悔没好好多看一眼该细细看的好东西。

  这本书真正好的地方在中间1/3。

  前1/3和后1/3的陈丹燕,更像是个爱好文艺的一般旅游者,这里荡荡那里逛逛,去的地方也是寻常的,感慨是寻常的。她毕竟不是敦煌或中世纪艺术研究者作为一个爱好者,除了慨叹两下自己跟《神曲》的渊源、中世纪艺术对自己的震撼弗洛伊德家长什么样之外,并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

  这本书真正开始变得有趣,是从161页开始。

  看博物馆的人,都会有个从量变到质变过程。对于某个领域,第一次接触总是懵逼的,随着理解越来越深,知道的细节越来越多、细节与细节之间慢慢形成树形的框架、这棵知识树的叶子随着偶然灵光一闪而相互碰撞,有趣的问题就开始迸发——

  在贝尔格莱德当代艺术馆,她发现共和国上海小青年手做的土沙发和这个南斯拉夫代艺术馆的古董家具之间的共同点,那种“现代主义简单有力气息”。在讲这个艺术馆的时候,她终于不再是那个只会仰着头赞叹小女孩了,她开始从艺术馆独特的历史、以及在这里工作着的小人物身上发掘人类共同的、闪闪发亮的东西。比如修复艺术品的人,是如何在修复过程中慢慢读懂艺术家笔触:“像这个画家手把手教我,通过他对颜色感受,对颜料的使用,特别堆砌变厚之处,我能触摸他的感情。”

  从这里开始,这本书终于把重点转移到了有趣的细节,比如德国的普劳森监狱纪念地门口那条单车道小马路的路牌,就是死在行刑室断头台上那个修女的名字“。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那句马丁尼莫拉的诗了:”起初,纳粹共产党人的时候, 我沉默了,因为我不共产党人。 当他们抓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时候, 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者……“如果不去博物馆看看政治犯被纳粹关押和处决的“死亡之屋”,不去看看那些绞刑架和断头台,看看修女的发梳和束身衣,这些诗句就仅仅是轻飘飘句子而已。人通过细节感知另一个灵魂跨越时间、空间和文化,与之产生共振。诗句激起的是模糊想象、可供自由诠释的空间,而博物馆里历史留存的细节才是锚定一切的关键。它们在我们轻飘的时候抓住我们,在我们高傲的时候锚定我们。如果你神的存在,它们是神留在我们内心的光。如果你不信神,它们是敲动我们灵魂、让我们后脊梁抖动的寒战

  也是从这里开始,我们不仅看到伟人和杰作,更看到穿行在博物馆的现代人,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关注的重点从死掉的器物,变成了死掉的器物和活生生的人互动——一个去看普劳森监狱的德国青年会在“死亡之屋”里想些什么?一个从美国回到奥斯维辛犹太人又感到了什么?在哪个瞬间,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的日常生活和普劳森监狱的囚徒并无本质不同、都深陷人类的内部斗争和政治?在哪个瞬间,你会担忧自己正作为弱势群体重复历史惊人相似道路

  博物馆里的器物是死的,是来看它们,跟它们说话的人让它们活了回来。关于普劳森和奥斯维辛的旅游攻略有那么多,我为什么要看陈丹燕呢?为的不是前1/3和后1/3本书里陈丹燕描写得很文艺的那些器物。描金再多的碗,也还是个碗,碎了也就碎了。我为的是中间1/3本书里这些活回来的灵魂。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二):旅行就是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01

  旅行文学是我所偏爱文学类型,这不仅因为我自己就是喜欢旅行的人,还因为关于旅行的书写本身也是通往世界港口。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方式看世界电视杂志互联网。为什么还需要文字的方式来呈现世界?原因就在于,世界不只是风景,她还由人的想象构成影像让我们对某地产印象,而文字则激发幻想。在我看来,人之所以会出门旅行 ,是因为人拥有想象力生物

  我心目中好的旅行文学,通常都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对世界的探寻。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正如普鲁斯特所言,一个人只能看到他心里已经存在的风景。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出门旅行,即便到了同一个目的地,看到的风景却是不一样的。我们受限于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另一条线索是对自我的剖析。旅行书写跟旅游攻略之类的文字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有一个讲述者的存在,这个讲述者,是一个从远方归来的人,带着他风尘仆仆的冒险经历和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外部世界增长见识获得心灵滋养,只有那些真正把自己抛到旅途中的人,那些常常自我怀疑旅行者,才会在回来的时候变得不一样。

  好的旅行文学既是向外的探索,也是一趟内在的旅程。就像一部精彩的冒险小说那样,既在陌生的地方升级打怪,又在内心得成长。以此为标准,陈丹燕的旅行书写系列,就属于好看的旅行文学。

02

  我是陈丹燕的老读者了,这是我读过的她关于旅行书写的第四本。通过之前的阅读,我已经很熟悉她的写作方式,以及她的文字对旅途所营造氛围。陈丹燕的文字有种令人沉静下来的力量,她对外部世界细腻精确描摹,她对内心感受敏锐温柔地捕捉,都可以立刻把读者带走,去往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

  她这样描写翡冷翠老城的小巷子,说托斯卡纳的蓝天像一块布一样,盖在石头老房子的上方,再剧烈的地中海阳光,也晒不到街巷里的石头。这是那种“要是有人走过,整条巷子都响彻了他的脚步声的,窄窄长长的巷子”,而陌生人脚步声“在两边的墙上,弹过来,弹过去,又小,又硬,又清脆”。

  在阅读这样的段落时,我沉睡的感官也被打开了,好像我也正走在一条幽深的小巷,好像我也听到陌生人的脚步声在墙上弹过来,弹过去,那么清脆悦耳

03

  陈丹燕在这本书里谈的是博物馆。正如她在序言里说的那样,去一座陌生的城市,要去博物馆,这好像是个过时了的旅行习惯。但看过这本书后,我发现博物馆实际上比想象的更有魅力

  比如她提到的那个加州小博物馆。那是个早已人去楼空的淘金小镇,是一间小小的历史博物馆,记录当年淘金热时代的故事,其中有许多华人劳工的旧照片。有一位老人,花了不少力气寻找这些照片上的华工的名字,每当他确定一个照片上人的姓名后,就标注在照片下方。他说,那时候大多数华工都没留下名字,人们就叫他们:中国人。但是他们的名字应该被记着,就像一个人那样。

  书中有两个博物馆令我印象深刻,它们都在德国。一个是慕尼黑的伦巴赫美术馆。伦巴赫美术馆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名的美术馆,里面展示的是蓝骑士社的画作。蓝骑士社,这是一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慕尼黑聚集的画组成社团,其中心人物是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在他们色彩浓烈的略带抽象的画作里,你可以看到昔日老欧洲的日常生活,海边,公园绿色洋葱教堂,小镇落满了宁静阳光的街角,土耳其咖啡馆里沉思的客人,还有房间里被风吹起来的窗帘下的摇椅。这是一个安静小美术馆。和它所展示的画作一样,有一点浪漫感伤,有一点神秘气息,也有它悠然自在亲切随意

  另一个是柏林的普劳森监狱博物馆。与奥斯维辛死亡营相比,这里显然寂静多了——但这是一种“酷烈”的静。在纳粹德国时代,这里关押反对希特勒德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在那时,这里处决了2891个犯人,用绞刑架和断头台,其中包括策划谋杀希特勒的陆军将领,包括帮助青年逃避当兵的修女,包括刚满十八岁的法国少年。马丁·尼莫拉在这里留下一段著名语录

“当纳粹带走共产党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带走社会民主党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社会民主党人。当他们带走犹太人的时候,我还是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现在,当他们带走我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对此提出抗议的人来了。”

04

  所以,为什么去一个城市,要去它的博物馆?因为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个“往事住的房间”。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是由历史构成的,旅行就是去触碰真实的历史。但我更愿意用故事来指代历史。所谓历史,就是关于人类的故事,旅行就是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那些发生遥远异乡的人类故事,会在旅途中感染你,震撼你,最终重新塑造你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一个旅人才能真正的做到“身临其境”。现实世界并不只由看得见的物质形态构成,它还包括那个空间所发生过的故事,后世人们不断赋予的意义,以及身处其中的人所拥有的回忆和感受。

  这本《往事住的房间》是陈丹燕旅行书系的第十二本,据说也是最后一本。从九十年代开始,陈丹燕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路上,又用差不多同样长的时间,把她所看到的世界,以及她身处其中时自我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她所描绘的那个旅行中的世界,我不仅看到更多的风景,听到更多的故事,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家的成长,看到一个人的心灵在广阔的世界里不断丰富自己的旅程。

  我希望这并不是陈丹燕最后的关于旅行的书写。在一个过于喧哗的时代,有人的文字可以让你从身边嘈杂的世界短暂地抽身离开,去往一个由语言记忆编织异国他乡,这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

  —END—

  公众号:杨摩的书房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三):你可以看清多远的过去,就意味着可以看清多远的未来

  你可以看清多远的过去,就意味着可以看清多远的未来 - 丘吉尔

  你曾去过多少博物馆旅行呢 ?

  说起博物馆,你都会想起哪些名字? 大英博物馆,故宫?还是几年前那部电影《博物馆奇妙之夜》。

  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我们在观赏这些文艺作品的同时,也偶尔难免会有疑问

  quot;博物馆,到底有什么用?”

  “博物馆能挣钱吗?”

  “博物馆里的名画为什么有名?”

  “参观博物馆对我们现代的人来说意义何在?”

  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公共文化教育,博物馆的功能价值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然而,博物馆最重要的是它保存着人类文明的“证据”。博物馆里千千万万藏品,在跟我们诉说着一段段曾经无比璀璨的文明,虽然已经消失,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和流传了下来,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人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如果你也是博物馆旅行者,读到《往事住的房间》这本书,大概会跟我一样有种相见恨晚感觉。《往事住的房间》是“陈丹燕·旅行汇”系列第12本,也是最后一本。

  陈丹燕大概是最懂博物馆旅行的行者之一, 从1990年开始,她用二十年的积累写的博物馆游记,从这些被人类收藏起来的最值得纪念的东西前走过,看这个世界的往事怎样住进一间间房间里。她的一双眼睛很尖也很特别,总是盯上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并且有她的新发现。

  以巴黎奥赛博物馆为例,在<奥赛墙上光的影子> 中开篇描述如下:

  “它长长地趴在塞纳河全是绿色梧桐树的岸边,像一个切片面包。只是它的钟塔上,长着只有火车站才有的大圆钟。1889年时, 它是巴黎市中心富丽堂皇的奥赛火车站,到1986年,它成了奥赛博物馆,十九世纪欧洲最好的艺术品被放在这里,它被人称为印象主义画家的殿堂。十九世纪,在它是一个火车站时, 凡·高已经画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像是快乐,又像是痛苦地扭动着的向日葵, 神秘又阴暗的小教堂,像是烧着的煤块一样的漫天大星星,还有金色田野上黑色的乌鸦,低低地盘旋,一群群的,很不祥。那是凡·高心里死亡的阴影。他离开了蒙马特高地的家,去了南方, 而且在那里自杀。”

  “莫奈常常在巴黎写生,他要是沿着塞纳河走, 经过他画过的巴黎圣母院,就能看到奥赛火车站了,十九世纪的火车喷着一股股烟冲进站来,热乎乎的白烟里四周都模模糊糊的,光线也变化了。只是我们现在不能知道,莫奈画中的火车站是不是有奥赛车站的影子。”

  去年有幸也在巴黎游览了奥赛博物馆,匆忙的一天,看凡高,看莫奈,匆忙之间,更多的却只是看里面的画作,而很少去深挖里面的故事,跟随着陈丹燕的脚步,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向日葵有了快乐和痛苦的情绪,金色田野上的乌鸦,竟然是凡高心里死亡的阴影,自杀的前奏,这样的深入,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博物馆画作的距离,凡高好像也变得不再那么遥远。

  还有莫奈的睡莲,塞尚的湖,雷诺阿胖胖的女人们,罗丹白色的地狱之门,埃米尔那些像筷子长短悲怆的石膏人体雕塑…… 奥赛博物馆有2300幅画,1500件雕塑,“优雅的,华丽的,活泼的,带着梦里才有的变形和微微的诡异气息,那是奥赛博物馆里陈列的青春艺术风格的大床、椅子、壁炉和玻璃门厅,像印象主义一样,它是十九世纪在建筑和工艺美术上的潮流与时髦。” 这样的细致和充满感情的描述,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我看到在小溪的彼岸出现了

  一位孤零零的仙女,独自走去

  一边唱歌,一边踩着一支支花朵,

  她走的路仿佛由百花铺砌而成。

  但丁的《神曲》,在但丁的家这个博物馆,我们跟随作者陈丹燕的脚步,去挖掘了这背后的故事,但丁在老桥上遇见了贝娅特里奇的那一幕,因为作者的描述,而变得更有深意,那座老桥据说每个人经过时都会放慢脚步,东张西望,人们是想起了但丁的故事,还是自己的贝娅特里齐呢?

  正如本书引言所讲, 人类其实是最不肯忘记的动物,一代一代的活着,留下重要的精神生活,存在最好的房间里,把一个个往事串联起来,变成了我们今天的博物馆。但是,我们去看藏品的同时,又有多少人能跟作者一样,能够深挖那么多的往事出来呢,这里除了行走的脚步,更有扎实的知识积淀,在她的旅行里,每一样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房间都是有故事的,她用文学语言和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这份往事的美,带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久远的往事,甚至直接走进去与世界上那些伟大心灵交流,让旅行变得更加轻松惬意却又充满知识性。

  是的,你说人类到底是如何记着自己的光荣与耻辱的呢? 往事自己心中,到底又藏着怎样的难言之隐呢? 站在一座博物馆里,就相当于我们站在一条时光的纵轴上。博物馆是现实版的“时空隧道”——向前,我们可以回顾我们从何处而来;向后,又可以洞察我们将向何而去。跟随着时间的脚步,通过博物馆旅行,我们将存在于几千年前的社会和生活、发生在几万公里以外的事情,历经时间的考验留存至今的艺术瑰宝,去体验一遍,而这段旅程,如果跟随着陈丹燕的脚步和视角,一定更加的绚烂多彩。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有机会去博物馆,直到以后去博物馆可以看什么,博物馆始于人类文明,因好奇心而不断发展。你可以看清多远的过去,就意味着可以看清多远的未来。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四):旅行作家陈丹燕:从观世界的角度看自己,在行走中探索文学的真谛

  文/欧阳欣

  从三毛开始,流浪变成一件文艺的事儿,尤其是在异国他乡的流浪更让人向往,而那些由流浪产生的旅行文学则记录了文学家们在行走中的思考和收获,他们用手中的笔回忆脚步丈量过的世界,在方寸之间记录那广袤土地上永恒的文化和信仰。他们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亦是传播者,他们是默默无闻的苦行僧,却又是耀眼夺目的创作人,在他们之中有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花费了20年时间,走过世界各地的大江大河名胜古迹,她,就是当代都市文化代言人陈丹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评价陈丹燕“用优雅清澈的中文雕刻出苍茫大地的一山一水,无尽城池里的一室一窗,以女性的细腻,敏锐,感知自然的终极神秘,并神游在与世界各地那些曾经的伟大心灵交流的内心世界中”。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更是在阅读陈丹燕的文字后自叹不如,感慨道“他写的虽是旅行,却在与不同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对话,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感悟人生”。

  能获得两位大咖如此高的评价,陈丹燕的旅行文学定然是有过人之处,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陈丹燕的旅行文学吧。

行走20年,写下12本旅行文学,陈丹燕的创作并不是游记。

  陈丹燕从1990年走出国门,开始了她观世界的旅程,长达20年的旅行,陈丹燕写了12本旅行文学,从独自观世界的《我的旅行哲学》到大手拉小手的《跟屁虫进行曲》,陈丹燕不仅记录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更反思了自身的成长和对孩子的教育,所以这12本旅行文学,虽然是关于旅行的,却不是游记。

  陈丹燕很早便有观世界的梦想,不曾想有朝一日竟成为现实,先要观世界,方有世界观,一开始陈丹燕不过是想在旅行中探索这个世界,好好审视这个世界,从而构建一个更广大包容的世界观,这便是陈丹燕的旅行哲学,在她的第一本旅行文学作品《我的旅行哲学》一书中处处可见。

  在《我的旅行哲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看世界,有时并不完全看到不同,而是在陌生中发现自己最为熟悉的东西,在烂熟于心之后的幡然新意。这是对自身的一种难得的新发现。

  这就是一种全新的观世界的角度,并不刻意追求自己所看到的是新奇的东西,而是喜欢在陌生之中发现一些熟悉的身影,又在这些熟悉里萌生出新意,有几分凤凰涅磐重生的意味。

  《尤利西斯》是2019年度最难懂的一本畅销书,莫名其妙的,它就在我们的读友圈里火了起来。作为20世纪文学高峰之一的《尤里西斯》,其难懂程度堪比天书。为了读懂这本书,陈丹燕开启了一个非常新颖的阅读模式--走读。

  所谓走读,便是在行走中寻找经典著作所描述的场景,又在场景中阅读书目中的经典,这种方式让阅读更加厚重,让行走更加深刻,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书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所产生的微妙情绪,同时对著作的理解更加到位。陈丹燕的行走与《尤利西斯》相遇,于是成就了一本《驰想日—<尤利西斯>地理阅读》。

  独自旅行有时候会略显寂寞,那就带上一个小小的跟屁虫吧,大手拉小手在世界中行走,对孩子而言,再没有什么能够比和妈妈出去旅游要来的快乐了,而对妈妈而言,再没有什么陪伴能够比得上孩子和自己携手同行来得踏实。陈丹燕用温润的文字写下孩子与自己在旅途中的成长,一本《跟屁虫进行曲》致敬那些年的陪伴。

  游记只带着探索的好奇和发现的惊喜,却少了对人生、对世界、对信仰的思考,而陈丹燕的旅行文学包容了这一切,在带给我们欣赏世界各地的风景的同时,也向我们传送着她的成长沉淀,告诉我们,她脑海中翻滚着的,反复咀嚼着的深刻思考。

是什么促使陈丹燕开始旅行文学创作?

  在陈丹燕还没有开始做长旅行之前,有一次在厦门大学的演讲会上,一个学生问了她一个问题;陈老师,如果你有一句人生slogan的话,是什么呢?

  陈丹燕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人生在世,我一定要去看世界。说完以后,她觉得这便是自己的人生目标了。

  但实现人生目标又是很久以后了,真正开始外出旅行是一次偶然的契机,陈丹燕的书被翻译成外语,外国出版社开始给她付版费,于是她便有了外币,有了富余,她筹划着开始旅行,很快就背上她的双肩包,走出了国门。

  而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却是在陈丹燕旅行了10年以后,经历了10年漫长的旅行,陈丹燕一边记录一边行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却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整合创作,但当旅行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她开始总结一些东西,开始思考和回忆一些东西,于是,陈丹燕的旅行文学开始有了雏形。

  第一本《我的旅行哲学》由此诞生,陈丹燕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写《我的旅行哲学》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她遇到一个和尚,在和这个和尚交谈的过程中聊到了“世界观”三个字,和尚说了一句话,高度概括陈丹燕的旅行哲学:先要观世界,方有世界观。

  原以为这句话是出自韩寒之手,没想到原创来自一个出家人之口。世界那么大,如果没有好好逛过,那么所谓的世界观,不过是个人的臆想罢了,又或者说未观过世界的世界观,不过是基于周遭环境形成的狭隘的环境观罢了。

  我想陈丹燕开始旅行的初衷是看世界,而开始旅行文学创作却是为了形成独立而又广大深邃的世界观。

在旅行中进行文学创作,陈丹燕到底收获了什么?

  陈丹燕创作了12本旅行文学,哪一本文学作品都有它特别的主题,我的旅行哲学传达的是“先要观世界,方有世界观”的思想,《今晚去哪里?》讲述的是在世界这面镜子前能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而《往事住的房间》记录了回忆里最甜美最温馨最难以忘怀的场景。

  在陈丹燕看来,每一次旅行都是新的开始,每一次文学创作都是打破自己,重新整合自己的过程,她在旅行文学创作中收获了太多太多,她学会站在一个更广大的视角认识自己。

  陈丹燕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去看世界,其实最后看到的是自己,有人觉得很可笑,你跑遍全世界就是为了找自己,有点太矫情了,只要自己在自己家里找就好了,我也不否认有些人可以在自己家里找到自己,但对我来说找自己,认识自己,常常需要外部世界的帮助,也许我这个人的“本我”藏得比较深。

  对于陈丹燕而言,“本我”是个很神秘的人物,要寻找到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自我剖析就可以做到,她需要寻求外部世界的帮助,在更广大的世界视角的帮助下看见一个小小的自我,在和世界,和时光的对话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渺小,也看到自己的倔强,于是成就一个更完满的自我。

  除了收获自我,在旅行中的成长和收获,让陈丹燕对于文学的体会更加深刻。尤其是“走读”模式的开启,让她对文学世界的探索更为深入,对文学的字里行间饱含的情绪捕捉得更为敏感,这也促使她的文字更加敏锐,更深入人心。

  莫言说,到底是旅行滋润了他的文字,还是文学丰富了她的旅行,这还真是一件说不清的事儿。

  对于陈丹燕而言,在行走中创作文学,在文学创作中感悟行走的力量,早就已经是相辅相成的事情了,再也分不清究竟是哪一块给了她人生更大的裨益。

  最后用陈丹燕的文字作结:旅行其实是一个圈并不是一条直线,这个圆圈给旅行者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成熟精神,世界的丰富世界观的形成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法论的成熟,所以他慢慢会变成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当旅行形成一个圈以后,好像有很多事情突然开窍了。

我是欧阳欣,一个热爱阅读的妹子,欢迎关注我,一起阅读,一起收获,一起成长。

  《往事住的房间》读后感(五):从大众需求看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故宫

日前,故宫角餐厅推出6688元年夜饭,抢订一空。却在15日传出取消年夜饭并退还2000元订金的消息。

  一时间,故宫是否应该商业化成为热议。足见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

  故宫承载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很多年轻人通过《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纪录片,重新感知我国的传统文化。

  故宫博物院不断推出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周边产品,从传统的纸笔和手帐胶带,到口红腮红等美妆,可以让我们把文化“带”在身边,让文物更“接地气”,一年创造10亿元的销售额,也带动其他博物馆推出了不少别致有特色周边。

  博物馆的逐渐商业化,颠覆了大众认知。

  博物馆不应该就是个普及文化知识,提升审美的地方吗?

  将博物馆与商业挂钩让不少人产生质疑。

博物馆 (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等的文化教育机构) 博物馆是收藏、陈列和研究自然、人文遗产实物的场所,并对这些实物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从博物馆的定义来看,博物馆有以下五个重要作用:

  一、展示

  我们对博物馆最基本的认知就是展出文物和艺术品,我们通过欣赏展览来扩大知识面,提升审美。

  二、保存

  博物馆需要展出文物,也需要给文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来保存和修护。

  三、收藏

  博物馆的藏品不会凭空产生,有的文物来自考古发掘;有的来自私人捐献;也有的来自于博物馆收购。

  四、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与科技手段结合来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是博物馆一直在做的事。

  五、教育

  因为博物馆承载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优秀场所,为了能让大众获得更多知识,博物馆还配有专门的解说员。

  从以上五个博物馆的作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项目都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所以当故宫文创销售额达到10亿时,很多人都想知道文创产品的盈利都去了哪里?

  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也说过,故宫是非营利机构,所有销售利润都要用到故宫事业发展上,比如升级自动讲解器,开展教育活动等等。

  为了满足大众更多的文化教育需求,国内外的博物馆都在不断升级创新。

精神需求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现今很多人对艺术展品的审美能力偏低,可是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人流量却不低,限号、限时、预约、排队……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了游客们的热情。

  很多人怀着一腔热血踏入博物馆这座文化艺术殿堂,却不知道应该看什么,怎么看,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来,只是盲目从众。

  于是,随便拍几张镇馆之宝的图片,顺带来几张与标志性展品的尴尬合影,再到门口拍个到此一游的剪刀手照片,发个全部可见的动态。

  好嘞,齐活儿,走人!

  咱也是参观过某某博物馆的文化人了!

  可等到被朋友问起博物馆的所见所感,才发现自己词穷得只会说“大”“漂亮”“人多”……

  花了一整天时间游览,收到的艺术熏陶等于0。

  逛博物馆这么浪费时间,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趋之若鹜?

  根据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物质需要得到提高,就会开始追求精神需要。

  很多人为了去国外旅游看博物馆花费不少。

  他们都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是“乌合之众”;有的想见见世面,出去看看;也有人带着敬仰,带着提升自我艺术修养的目的一次又一次踏进博物馆的大门,寻找一次又一次的震惊与感动。

往事住的房间

  一座博物馆就是陈列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房间,在这个房间里住满了片段式的过往。

  每一个怀着敬仰之心走进这些房间的人,亲眼看到那些经历过历史洗礼的文化艺术瑰宝,仿佛不断穿梭在悠远的时光中,见证文艺的萌芽与繁荣、衰弱与复兴,欢喜、震惊、感动席卷而来,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陈丹燕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中国作家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背包客,从1990年至今,边走边写近30年,完成了12本旅行文学书,《往事住的房间》就是最后一本。

  阅读本书,在她的带领下游览国外各大博物馆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在看她与人文艺术的对话中获得不一样的感悟。

  若非真正与令人震惊的文化艺术瑰宝零距离接触,就不会有这般细腻动人的文字。

  这本书制作用心,不管是设计还是插图,都如同一本旅行手札,有博物馆内拍摄的精美照片,也有娟秀优雅的手写文字。

大众逛博物馆的目的

  身处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得文物和艺术品的信息方便快捷,阅读艺术书籍,网络搜索图文等等,几分钟就能足不出户搞定,可她还是一次又一次走进梵蒂冈、卢浮宫、奥赛等多个世界著名博物馆看展。

  在旅途中她也遇到了带着不同目的游览的人。

  结合书中细节,看展的人大致分为这四种:

  第一种:朝圣

在这里,我才相信了,在漫长的过去,欧洲要是没有宗教也就没有艺术。野人在岩洞里画的牛不算。——《往事住的房间》

  陈丹燕到达梵蒂冈博物馆的时候这么说。

  西方很多艺术展品的题材都来自于《圣经》,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刻等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敬仰。

  即使是中国也有敦煌这座艺术宝库来传递信仰。

  但是在博物馆,这里的朝圣不仅仅只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也有对艺术的敬仰。

  每个人带着敬畏与感激走进去,感受艺术品的气息,细看它们的纹理与色彩,触碰来自悠远时代的文化余温,物我两忘,从一件件展品中收获震撼与感动。

  这也许是去博物馆看展的至高境界了。

  第二种:研究

  学生和专家学者带着课题和疑问走进博物馆。

  他们大多数会盯着某个展品研究很久很久,想要从实物中发现更多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

  毕竟印刷色差和拍摄角度会影响原作本来的面貌。

  第三种:提高

在博物馆里的临摹者一直都是我羡慕的对象,那种宁静是细微地与最好的艺术品相处的方式。——《往事住的房间》

  在图集二中陈丹燕向我们展示了她在2001年5月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拍摄的临摹者照片。

  那些支起画板认真临摹的艺术家们,正与名画发生着最直接的连接,收获最真实的感动。

  他们可以在博物馆待上好几天,只为了画好一幅画作。

  每一次临摹都是一次新的提高。

  第四种:休闲

  在博物馆中参观的大多数都属于这种情况。

  有的纯粹是为了成为一名博物馆过客。

  也有的带着一知半解,带着好奇,带着激动游览,似乎想要从这些艺术品里获得什么启发,但是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启发是什么。

  来去匆匆,不知所措。

  根据每个人游览的目的显示了大众心目中博物馆的意义与价值,它是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自我提高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显然,在大众的需求中并没有显示出直接的商业价值需求。

  正因此,当故宫推出6688年夜饭的时候,引发了“价格太高”“过度消耗文化产品”“过度商业化”等议论。

商业化引发的深思

  在之后的网络调查中,不少人都认为,故宫的文创产品制作精美,拉近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人民与我国文物的距离,让文物们摆脱了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高冷”“呆板”的固有印象,使我国文化通过更多方式传播出去。

  反观今年刚推出的年夜饭,“年夜饭”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代表着团圆与辞旧迎新,再加上“故宫”这个文化大IP,赚足眼球,虽然也出现了抢订一空的局面,但是大多数人却持怀疑态度。

  大众更担心的是,这样开发会不会不利于文物的保存与收藏,会不会有损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毕竟,博物馆不是饭馆,文化底蕴也不是靠吃一顿饭就能尽藏腹中的。

  维持博物馆的运作的确需要资金,但是在商业化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所取舍。

  以至于最后故宫还是决定取消年夜饭预定。

在博物馆如何游览,才能流连忘返,赚回门票,去了还想去

  长期以来门票都是博物馆收入的一部分,不少博物馆为了吸引参观者也花了不少心思,但是很多人去了一次不再愿意去,或者直接不愿意再走进任何一家博物馆了。

  会有这种情绪的人,起初是因为休闲这个目的才走进博物馆的,也就是之前的提到的第四种目的,而现在大多数人都属于第四种。

  大家经常觉得自己在博物馆中不自在,不知道在博物馆中如何才能有所得?

  不如一开始就抱着无所得的心态去看展,把工夫花在游览前,而不是游览中。

  第一步:搜集相关资料,获得基本知识

  很多人指望在博物馆获得一些通识类知识,但有时候的博物馆提供的可能是专业知识。

  如果遇到没有解说自己看展的情况,一进去,脑袋一片空白,当然会觉得博物馆不好玩儿。

  但如果自己带着一点基本知识进去,或者带着疑问走进去,你可能会发现博物馆十分迷人。

  第二步,在游览中尽情释放想象力

  在不会欣赏的人眼中,艺术品就是个冰冷的物件。

  但是对于了解它背后故事的人来说,它就是个杰作。

  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大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壁画。

  在游览时,是不允许拍照的,游客只能在当时感知这幅惊人作品的一切。

  这时候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力,想象米开朗基罗是如何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在脚手架上忍受着病痛完成这幅杰作的,他曾摔下脚手架,也曾遭受肩颈痛的折磨,但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他仍然不停作画。

  这些我们不可能亲眼见到,只能凭着想象去感受当时的情景,想象画作中说不完的含义。

  第三步,深度挖掘

  想要获得更深入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解说员或者相关专业介绍得到。

  但是,也要在离开博物馆后自己做归纳整理,通过欣赏实物,去发现和体悟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这才能让我们的博物馆之旅收效最大化。

  当然,还有一点额外提醒,在逛博物馆的时候,在精不在多,不要想着一次了解所有展品,不然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情绪焦虑等博物馆疲劳症状。

  博物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神圣的,随着宣传和普及,博物馆越来越“亲民”,使大众有更多机会接受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的熏陶,提升审美意趣。但这也并不代表大众能同时接受“过度商业化”的文化传承。

  毕竟,文化需要理解也需要敬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