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是一片天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情是一片天

2020-03-01 16:00:07 作者:杜文成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 阅读:载入中…

情是一片天

  情:是一片天

  文/杜文成

  非常时期葬礼

  寻寻决定大年初三母亲举行葬礼。这时候的乡干部村干部在扩音喇叭里已公布了一个又一个通知,通知的措辞一个比一个严厉:严禁集会,严禁外出;并在村与村的道路设置了重重关卡宣传车去了又来,声称为了村民健康,一定要打赢这场冠状病毒防疫战。尽管形势严峻,可母亲的葬礼也得举行啊!只有一切从简,简而又简。报丧时非至亲者不报,丧会的人是村干部从邻居挑选的,并给他们作了体检,还规定,凡参加婚礼者一律佩戴口罩

  棺木前的灵棚里安放着存良嫂面带微笑遗像,这笑,反而增加了葬礼的悲剧气氛。寻寻是存良哥和存良嫂唯一的女儿,她一身白衣,手拿哭丧棒,为每一个来参加葬礼的人磕头致谢。

  12点起灵时,寻寻肩扛柳木幡哭着在前面引路,丧会的人抬着棺木在后边缓缓前行。随着寻寻一声声“我的亲娘啊,我的亲娘啊”的哭声,在场的男人无不泪流满面,女的无不掩面泪泣。如果寻寻是存良嫂的亲生女儿,她哭“我的亲娘”,在场人们也不会如此悲伤;如果寻寻有一个哥哥或一个姐姐陪伴她,或者她的弟弟发生意外,在场的人们也不会感觉场面如此的凄凉

  埋葬了母亲,害怕父亲一个人生活孤独,寻寻决定让父亲和她一起生活,以安度晚年。

  抱养

  李存良是我家的邻居,长我五岁,平时我就喊他存良哥,他媳妇自然就是嫂子了。存良哥十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和他哥哥过日子。像他这种情况那时政府也是照顾的,如果他要参军,有关部门会一路大开绿灯。退役后他就和存良嫂结了婚,嫂子弯眉大眼,略胖但身材匀称,是算得上漂亮的。婚后的生活两口子更是顺风顺水,不顺心的是一直没有孩子。他们就南里北里求医问药,可、八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怀上。经朋友介绍,就抱养了一名女婴,就是现在的寻寻。那时正是“计划生育”的非常时期,估计是她的亲生父母付不起巨额罚款,才不得已放弃了她。也可能是因为经朋友介绍,熟悉存良哥家里的情况,觉得孩子让他们抱养将来不会受委屈,才痛下决心的。

  他们两口子勤劳的人,对那几亩责任田是该施肥时施肥,该浇水时浇水,庄稼就比别家的长的 好 ,再加上存良嫂会操持,吃的、穿的、居的在邻居们面前样样拿得起。日子过得像他们春节贴的对联前程似锦” ,现在又抱养一个粉嘟嘟的小女儿,真是锦上又添了花。寻寻四岁时,存良嫂的娘家哥哥又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户给了他们,这又是锦上更添了花。这时候正是国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私人企业乡镇企业一天天增多。再后来就出现了农民工,存良哥也加入到了农民工的队伍。两口子打算攒一大笔钱,一部分用来嫁女儿,一部分用来建楼房,给儿子定亲娶媳妇。

  灾祸

  儿子在父母的疼爱下,一天天成长,转眼间已上了初中二年级。一天,正是放学的时间,一辆本村拉货的三轮车从放学的路上经过。几个放学的孩子看到了,也不知是谁带的头,飞跑着要搭便车。都是十四五岁,天不怕,地不怕,又淘气的少年,争先恐后地往车上爬。他们的儿子爬时一把没有抓牢,摔倒在车轮下……失去儿子给存良哥和存良嫂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以至于长时间走不出这个阴影。亲友来慰问,他们说能够承受得了,还露出了笑脸,可亲友们看着他们的笑,里却比看他们哭还要难受。幸亏有女儿的陪伴,他们才慢慢地走出了阴影。

  认亲

  失去儿子,他们把全部心事都转移到了女儿身上。寻寻已经结婚,和老公在城里经过打拼,有了房,买了车,这些两口子是放心的,也是欣慰的,他们担心的是以后。现在他们身体好,能劳动,生活上能够照顾自己,等他们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时,或者百年以后,到那时女儿再回到娘家,连一个知冷知热的亲人也没有啊。为女儿的将来考虑,他们决定让女儿和她的生父生母相认,那里兄弟姐妹多,以后遇到难事好互相有个照应。当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女儿时,寻寻哭了,说,什么生父生母,你们就是我的亲爸亲妈。但是,在存良哥和存良嫂的一再坚持下,寻寻还是和她的生父生母相认了。现在和他们以至兄弟姐妹都有来往。

  这么多年来,存良哥和存良嫂是有一些积蓄的,再加上儿子出事时肇事方赔偿给他们的养老金,竟有十来万之多,他们决定把这些钱全部交给女儿。女儿坚决不接受,说,你们把我养这么大,寸恩未报,怎么能再要你们的钱!他们便骂她是“傻妮子”,和爸妈还要分你们我们。并开导说,现在他们还不老,还能养活自己,况且还有政府发放的养老金,他们不需要大钱,有大钱也花不出去。你们年轻,正是干大事的时候,用得着。还是在他们的一再坚持下,女儿只得收下,表示只为他们“保管”。

  以后女儿出资把他们居住的房子装修一新,还购买了崭新的家具,还特意建了洗澡间,里面装了热水器。那是村里装热水器的人家还很少,存良哥心里高兴,还特意让我去他家参观了一番。

  母亲的病

  存良嫂从前年岁末开始,初感身体不适,腿疼,到乡医院和一些小医院去看,贴膏药、扎针,吃药,不但不见效,反而越来越严重了。让女儿带她去县医院检查,检查后医生一叠声地找家属,见面后趁病人不在时偷偷地告诉寻寻,她母亲得的是绝症,已没有治愈的可能了。这个消息对寻寻来说,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可再见到母亲时还是强忍住泪水,装出没事的样子,笑着说,医生告诉说并无大碍,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就痊愈了。可一个多月过去了,病情并没有好转,这时的存良嫂已明八九分了。对女儿说她要放弃治疗,不花那么多冤枉钱了。对母亲的这个提议女儿一口回绝了,说不但不放弃治疗,还要去省城的大医院,一定要治好妈妈的病。

  不知道是病情自然反复呢,还是大医院的医生确实高明,一段时间后,病情一度好转,医生建议出院。回到家里,女儿并没有让母亲“静养”,她四处打听,或者在某处看到一则广告,只要能得到能治愈这种病的一点点消息,她都要带着母亲去治疗,总希望有一天会出现奇迹。林县、济南、万县,这些地方她都去过。但事情并不如她所愿,母亲的病又一次加重了。

  母亲第二次住进了省城的大医院。由于相处的时间长了,寻寻和一位护士“婶婶”相熟起来。有一次谈起母亲的病,护士“婶婶”劝寻寻说,嫂子这种病是有多少钱都花得尽,就是治不了命,最后无不是“人财”两空。要不让嫂子回家静静地养,也是好的。提到钱,寻寻为了给母亲治病,已经花掉所有的积蓄,还借了外债,和老公商量后,把城里的房子也卖掉了。要不是来来回回地带着母亲看病方便,车子恐怕也卖掉了。听了“婶婶”的话,寻寻流泪了,说,要是不花钱让母亲去了,她会后悔一辈子的。花了钱,即使倾家荡产,治不好妈妈的病,她会稍微心安的。

  妈妈终于撇下心爱的女儿,撒手西去了。人们总爱说骨肉之情,难道没有“骨肉”,就没有情吗?寻寻的母女情,比海深,比天高,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情是一片天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