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冲击与回应》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100字

2022-03-27 03:0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100字

  《冲击回应》是一本由费正清 / 邓嗣禹 编著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冲击与回应》精选点评:

  ●是一个研究思路。内容选的一般。

  ●特别入门。主要是文献汇编和导读。1959 年可能挺有意义,但 60 年过去了。

  ●1839年至1923年间,中国士大夫阶层对时代剧变的思考和提出的应对措施。没有他们的积淀,也就没有新时代的开启。

  ●和历史书学的一样,是西方冲击后一步一步学习。

  ●应该是中国近代史“冲击-回应”说的开山之作,作者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可从经济和思想两条路径出发,而变革先锋人物的思想又是思想路径的主线,反应制度,成为经济分析的依据,我理解,近代史主要是对西方(包括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和思想冲击的回应,而不是军事或技术,本书通过文献体现从技术、制度到观念的回应,观点现在看来确实不新,“冲击回应”说也备受批判,相关著作在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作为材料包给五星,作为著述本身,四星比较合适

  ●中国学习西方技术以应对自身紧迫问题的需求没有过时,1839-1923年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选集很重要,中国回应西方意味着对刺激或挑战的回应,解读这种回应是困难的,必须放在中国的总体历史中考察;本书初版于1954年,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展现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国一直在嬗替只是快慢并不停滞,东方特质与欧洲社会截然不同,中央集权单一制度由官僚管理,官僚来自上层社会,地主-士人-文官,而不是武人和商人;耆英驭夷的手段(1844):夷情变幻多端,不得不移步换影,要驭之有术,真假模辩,夷人相信公函,喜欢聚在一起大餐,妇女地位高,礼尚往来不能免,他们没有文化乱封王不能一一计较云云;朱批:只可如此处之,朕已俱悉;后来这些奏章被洋人摊在他眼前;贼可灭夷不可灭;

  ●开宗明义:“本书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引人入胜又最为人所忽视的一个侧面——中国士大夫阶层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如何理解一个陌生文明,如何延续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p1)换言之,“西方冲击”仅仅是中国多样图景之中的元素之一。”

  ●我要给五星,费正清的著作,必须的。老外看事透彻。

  ●在广州博尔赫斯书店阅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一):第二章中国传统思想的若干因素

  历代王朝都需要一个正统思想来保证社会的平稳,而外来文化和非正统思想就成为了对王朝的潜在威胁,这也导致了在被武力打开国门之前,通过传教士以核心传导的外来文化局限于技术而非思想方面。而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下,西方一直被认为纳入朝贡体系下的国家,而他们岂是池中鱼。等这个泡沫破碎后,会发现在他们眼前的西方世界是如此的陌生,如此的强大。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二):简评

  用冲击与回应这样的模式来考察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不知道费老是否是这一模式的创始人,但我觉得费老在序言中对中国史学界后起之秀的期待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实现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比费老这书要写得好。

  费老这书用人物来串起整个近代史,总觉得有些凌乱,窃以为不如平实地使用时间作为叙述线索来的好。

  针对冲击与回应这一观点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这种看法有些殖民主义的色彩。我认为这一模式应该变通一下,变成“交流-冲击-回应-独立”。一开始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中国统治者自视甚高,不愿和西方国家交流,然而西方国家却得到了很多中国的信息。这是不对等的交流。进而出于商业利益,西方国家用枪炮打破了中国统治者的高傲。这是冲击。中国于是开展了器物!制度!思想的学习。这是回应。然后在这些回应失败以后,之所以失败因为西方在这些方面依然走在中国前面。中国最后依靠意识形态战胜了西方,获得了独立。这个过程就是中国的超车路线。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三):冲击与回应

  在柯文提出中国中心论之前,冲击—反应模式长期占据了海外中国学近代史研究的主导话语。这一模式由美国中国学大师费正清提出,指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源于对西方冲击的回应。这本费正清和邓嗣禹主编的《冲击与回应》正是这一话语模式下的产物。

  本书初版于1954年,汇集了60多篇一手文献,主要是精英阶层撰写的书信、奏章、政论等,并一一配以简明的介绍文字,供英语学界研究中国之用。编者认为,研究近代中国的转型有社会-经济和心理-思想两大进路,本书显然侧重于后者,即文化精英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的思考与回应。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费正清、邓嗣禹 / 陈少卿 /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2019-6

  子扉我 2019年夏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6月25日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四):我们的思想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五):清末时代巨变下知识阶层的思考与回应

  我国在清末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被称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突如其来的剧变,知识阶层最初也是手足无措,但还是尽己所能去理解眼前的形势,并努力寻找能够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以及未来的出路。于是,在清末民初这段时期,新观点不断涌现,知识阶层在社会、经济、思想各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这就是费正清和邓嗣禹在《冲击与回应》这本书中所展现的主要内容。

  《冲击与回应》的题材很独特,是费正清串讲起来的文献汇编集。在“冲击-回应”模式的框架下,作者把1839年至1923年间,能够反应近代中国士大夫阶层对时代剧变的思考和提出的应对措施的文献资料串联了起来。这些资料包括奏折、书信、对话记录等原始文件。从这些原始文件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知识分子的真实态度。

“冲击-回应”模式

  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首先刺激了中国,而后清朝对此做出了响应,即他所称的“冲击-回应”。

  这样看来,这个假设模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被动,也就是说认为中国始终在被动回应西方带来的冲击以求自保。

  我觉得把清朝当时的反应看成完全被动的,也不太妥当。

  当西方列强突然扣关、要求开放关口展开贸易的时候,清朝还稳坐着自己的天朝梦,甚至把西方国家当作前来朝贡的边疆小部族“夷”来看待,态度充满轻蔑。可是西方的坚船利炮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个时候的清朝的确是被动的,要在懵懵懂懂中使劲儿努力还不太看清楚形势。

  不过,坚船利炮也让知识分子明白了西方胜在科学技术的先进。于是,呼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声音纷纷响起。从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以期培养相应人才,到开展“洋务运动”自己制造新武器,创办实业、修铁路、办邮局等经济、军事和社会方面的努力,到最后试图进行维新,都不能说是完全“被动”的。改变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马上反客为主,但毕竟还是主动做出了一些努力。

  再回到“冲击-回应”这个理论。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不管人和事,遇到刺激做出回应,这几乎是最自然的反应,几乎一切事物都符合这个描述,并不独独体现在清末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上。具体是怎么做的,才是值得讨论的关键所在。

所有努力尝试还是败在人

  我们看到,最初知识阶层只认识到西方火器的厉害之处,提倡学习西方科学,尝试进行工业化。到后来认识到了西方在制度上的优势,尝试维新。但是,每一次的努力,最后几乎都收效甚微。

  对于从1895到1905甲午战争前的这十年,书里这样写道:“同样的十年里,中国人还在空谈改革,而在一水之隔的日本,锐意进取的领袖人物已将对岸的空谈变为现实。”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导致每一次努力到最后失败的,还是当时的制度和人,尤其是人的因素,不可忽略。保守派对改革和维新的顽固阻挠在这里不多讨论,主要看看在执行方面的影响。

  其实当时的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后,褚成博认为最要紧的其实是变人心,因为很多事“大率有初而无终,言多而行少……远猷败于粉饰,患气扶于贪私”。

  很多时候,知识阶层提出的方案是不错的,可是执行结果很差。这首先是因为负责的清朝官员最关心的是自肥。贪腐的问题,导致执行结果走了样,就像《冲击与回应》这本书中所说,“传统的管理方式及其背后的私德,也是现代化的阻碍”。其次,底下执行的人,同样最关注自己的私利,并不好好做事,这也折射出上层未尽到管理责任的问题。总之,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下通力,把好经念歪了。从办学堂的情况就可以看出一二。

  陆建德在《戊戌谈往录》中第一篇文章《厨子于八、德国粮台、瓦赛公案——关于腐败的想象》就讲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到齐如山回忆当时的京师同文馆,厨子于八就能从每日的采购中大捞油水;馆中的学生很多都领着高薪,在学业上却完全不思进取、应付了事,“据说有一位学生俄文学了十三年,总算把字母表记住了”;学生在食堂吃饭也是浪费严重,故意破坏,故意先把汤喝干、最后把火锅烧穿,用过的碗远远扔回去碎在地上……损坏行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哪还有点做学生的样子。

  京师同文馆的情况应该不是个例。当知识阶层多方争取才筹集到资金、建立了这些新式学馆以期培养优秀人才的时候,应该想不到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乱像。所以,即使知识阶层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举办新式学堂的过程中,中间有官员贪腐,底下有执行人的敷衍了事,他们的雄心在落地执行时早已面目全非,怎么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呢。

  当然,也并不能说知识阶层多年的努力和尝试毫无作用。抱着腐朽的旧制度不放的清朝,其灭亡是必然的。知识阶层所做的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尝试,从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不断深入思考和改变,虽然无法为气数已尽的清朝续命,却为未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没有他们的积淀,也就没有新时代的开启。

  2019.07.28雾凇

  图片来自网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