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足跟痛怎么解决
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久立或行走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长时间站立,运动劳累过度,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可能因为慢性劳损得了骨关节的病。该病主要为足跟骨刺、跖筋膜炎、跟垫痛、跟骨后滑囊炎、跟腱炎等引起的,是会出现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受到寒湿有关。日久或初起的足跟痛,可选择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镇痛的药浸泡或者是外敷足部。可逐渐恢复。
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等分,研末,按鞋子大小缝制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口,放入鞋内,每五天更换袋内药末一次。
2、药物外敷法
3、药物足浴法
伸筋草、透骨草、艾叶、川椒、海桐皮、鸡血藤、地龙、川乌、草乌、红花、黄柏各20克,丝瓜络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上方加水2500毫升左右,煮沸15分钟,加入白酒100毫升,将药汁放在盆内,熏洗、浸浴双足,每次20分钟,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按摩足跟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3日。
4、指压按摩法
取穴昆仑、太溪,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内踝高点。每天按摩早晚各1次,早晨用按揉法,用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向里转三下,向外转三下,每穴5分钟。晚上用按压法,用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一按一抬,每穴5分钟。
5、毛刷刷足法
每晚用热水泡脚后,先用毛刷叩打足跟部每侧1分钟,然后用毛刷刷动足跟部1分钟,再叩打1分钟。
如何预防足跟痛
1、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减轻足跟压力。减少跟部负重刺激,少站立、少走路,尤其不能刻意去走鹅卵石路,让脚跟部充分休息,以利于损伤的愈合。
2、老年人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3、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
5、除进行有针对性的理疗外,晚上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或将足部置于有加热作用的电暖气、电手炉、红外线灯、家用理疗仪等设备上,温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