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梁冬对话琳子:提升孩子的记忆力,是一条彻底的歪路 | 第二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梁冬对话琳子:提升孩子的记忆力,是一条彻底的歪路 | 第二期

2020-05-13 20:16:12 作者:琳子、梁冬 来源:自在睡觉 阅读:载入中…

梁冬对话琳子:提升孩子的记忆力,是一条彻底的歪路 | 第二期

  点击图片收听梁冬老师

  全新力作访谈节目《梁品》

  琳子

  酷炫科学主创

  耶鲁大学神医博士后

  01

  聪明药,无异于杀鸡取卵

  刚开始时候,隆鼻术应用于那些在战争鼻子被炸掉的人身上,是一种医疗行为,但随着这个技术越来越成熟,你会发现鼻子本来很好的人也去隆鼻了,因为他觉得这样更好看这就从一种医疗行为变成了消费行为。

  现在有一种很多高中生会用的药,叫做聪明药,其实就是一种兴奋剂学生们在考试之前服用这些兴奋剂,可以更专注于下,可以临时抱佛脚,而且效果明显,但长期来讲,这其实是一件不好事情,因为它会降低我们大脑可塑性,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神经元生长神经回路的能力

  吃聪明药,就相当于杀鸡取卵,它能在短时间之内,让你的能力提升非常快,但没有办法再续命,就可能会导致你后期的能力受到影响。所以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我们的某个能力持续提升,或者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一个报告显示,很多欧美学生已经开始使用这一类临时抱佛脚的东西,但这种东西有一种后遗症,就是让他们更容易患有忧郁症增加自杀的比例。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抑郁症其实跟大脑可塑性降低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大脑成年之后,还会有神发生,还会有神经元新分裂。

  吃了聪明药之后,就会影响到我们大脑的可塑性,导致这些脑区的神经分裂、神经的深层能力大幅度下降,出现记忆力注意力变差等认知情绪方面症状

  02

  缓解焦虑抑郁,有一个很简单方法

  如何提高一个人的神经可塑性呢?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实有几种非常推荐的方法。一个是运动运动可以增加大脑神经营因子分泌,这种因子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再生,如果你每周保持三个小时以上的运动,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练习冥想练习冥想会让大脑中一些跟免疫反应有关的因子变少,同时会降低我们的焦虑感。焦虑感跟抑郁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情绪,当焦虑感降低之后,大脑中阻碍神经再生的这些因素就会变得比较少。

  研究当中还发现,这种神经可塑性锻炼,也和人的睡关联,因为很多有睡眠问题的人,其实都有很强烈的抑郁症或者狂躁症。

  睡眠问题的起因非常复杂,有的是呼吸暂停导致的,有的是疼痛导致的,其中最难治的一种就是失眠症。此外,还有很大一群失眠的人是因为情绪问题,也就是因焦虑、抑郁而睡不着觉,或者睡太多,所以情绪问题跟很多睡眠问题直接挂钩。对于有这样状况的人来说,打坐或者冥想很有帮助

  现在很流行的冥想,其实来自于东方传统的打坐,并非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要去觉察自己情绪的生灭,到自己的念头如何起来。但对于我们来说,东方的打坐方法太过博大精深,很多人可能会走火入魔,那有没有一种经过验证的、简单的冥想方法?

  建议初学者学习的方法是呼吸冥想,这是最简单的。你有一个固定的关注对象,这个对象一直跟随着你,它就是你的呼吸,而你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己自然而然的呼吸,不要去刻意地深呼吸,刻意地去吸气、吐气等等,练习关注自己的呼吸,然后渐渐地学会怎么去观察自己,或者观察某一个对象。

  呼吸冥想,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慢慢过渡到正念冥想,也就是去学会怎么观察自己的思维,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然后就会渐渐有一种心理学上叫做“原认知”的状态。在这种练习之下,我们渐渐就可以从我们自身的思维和情绪当中解脱出来。

  我们普通人每一天都会被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困扰,我们会身处其中,就像是一个演员,但不知道自己是演员,每天跟着剧本演,也不知道这是剧本,所以有的人就会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会有很大的压力。这时,你就跟着自己的情绪跑了,并不知道这些思维只是“我”的思维而已,不是“我”自己。

  所以练习冥想想要达到的一个状态就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原认知能力渐渐变得比较强大,我们的头脑当中可以分化出来一个小人,去观察自己,观察自己情绪的变化,思维的变化,然后知道这些思维、情绪,其实并不代表我们这个人是谁。通过这样自上而下降维的观察,我们就可以跟自己的情绪、人格、思维和平共处。

  03

  夫妻相从何而来?

  从中医的角度上,大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跟身体其实是一个整体,但有很多人会把大脑和身体分开,所以才会有“缸中之脑”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觉得把大脑泡在缸里是不是会永生等等。

  事实上,我们大脑和身体的交互是超乎普通人想象的。我们的肠道菌落非常多,它的菌体数量大概是我们大脑神经元的十倍,这些菌落都是活蹦乱跳的小细菌,而且它们之间会交流。

  这些交流会时时刻刻影响到大脑的运作,就好像患有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的人,他们通常会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他如果不知道情绪焦虑、抑郁的起源是肠道,就可能去看精神科,但是实际上他是因为身体有着这样的炎症,才导致他出现了一些精神的问题。如果他的炎症被治愈了,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精神上非常健康的人。

  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胃。很多患有胃溃疡的人,认为是什么细菌导致的,然后就去买配一些西药来杀菌,这是常规的治疗,但实际上胃溃疡很多时候跟焦虑的情绪状态有很大关系。在很多患有胃病的病人当中发现,他们的菌落其实是正常的,但还是有非常严重的胃溃疡症状,这些人明显是焦虑导致的胃溃疡。

  华大基因的尹烨老师曾经说过,夫妻相是来自于双方菌群的交换。不只是夫妻,两个人谈恋爱,即使是很短期的恋爱,他们之间会有一些深度的接触,会互相亲吻,这个时候交换的菌落就有可能一直待在对方的身体里,并且还有可能影响到肾上腺素。

  菌群的交换,导致夫妻双方的相貌出现相似,这需要从一些社交信息的传递上来理解这件事情。两个人做夫妻久了之后,他们就会互相学习对方的一些面部表情的表达,包括语言的表达、处事方式、情绪模式,这种种其实都会在脸上体现出来。

  04

  不要盲目提升孩子的记忆

  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和孩子在学习问题上,会出现很多焦虑、冲突等等。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扮演一个角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保护他的大脑和情绪?

  这其实更多的是父母双方的问题,不应该把孩子当作一个额外的变量搀和进来,从而把整个问题复杂化。在各种亲密学中,如亲密关系、家庭结构,都提到一个稳定的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夫妻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是健康的,这样孩子才有可能跟父母有健康的互动,孩子本身的人格才是健全的。

  所以夫妻双方一定要有非常健康的互动,并且互相支持,共同决策,这样一个完整的集体,就很少会出现妈妈拼命地骂孩子,而爸爸又想要保护孩子,或者与之相反的情况。

  在一个孩子的大脑发育过程当中,做哪些特别重要的事情,可以为他打下好基础?我经常收到一些母婴平台的邀约,想要做一些开发儿童大脑的课程,比如记忆力,但我都拒绝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小孩子,尤其是上小学,或者更小的孩子,我们真的不要去强调他的记忆力。

  记忆力其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它把一个东西记下来,然后永远存在我们的大脑当中,但一样东西一旦固化,说明我们的大脑不变化了,而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大脑变化的能力,所以这两个能力其实是相对的。

  你希望孩子把英语单词记下来,一辈子不忘掉,掌握一种语言当然是好的,但这跟提高记忆力是两回事。我们真正要提高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这对他的一辈子都是至关重要的。

  05

  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怎么让孩子的大脑可以终身具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学习能力?一个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可以尽量让他的兴趣点变得比较广泛,这样他在长大之后,可能看什么都是有兴趣的,都是好奇的,这种好奇心其实就是更多学习能力的保证,是一个基础。

  我认识一些学霸,他们的成绩确实非常好,考上了清北,但我发现其中有很多同学他们的好奇心特别差。这样好奇心比较差的人,他从小到大可能就是考试考试考试,在长大进入社会之后,其实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因为这个社会带给他的信息太多了,比学语文、数学要多得多。如果你缺乏基本的学习能力,缺乏基本的好奇心,其实是没有办法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融入整个社会的。

  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多接触不同的东西,可以带他出去玩,或者带他多社交,让他看看爸爸妈妈怎么跟别人交流,或者爸爸妈妈是怎么运动的,这些以身作则的方式,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情绪,其实是另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地方。我们要让他从小有很健康的情绪,并且有很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这一方面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如果父母在应对压力的时候,处理得非常好,那孩子自然有样学样,他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可以扛得很好,那我将来也可以做到。

  此外,当孩子自己面对校园里的一些压力的时候,爸爸妈妈应该恰当地引导、教育他,让他在未来遇到同样压力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去处理。所以,情绪教育和好奇心培养,对小孩子更加重要。

  有好奇心的孩子其实很常见,但有专注力的孩子是不容易见到的,很多家长骂孩子,通常就是因为他的好奇心太分散了。那什么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大脑保持更长期的专注力和持久力呢?

  好奇心,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孩子一定是有好奇心的,并且一定是缺乏专注力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大脑的前额叶,就是额头后面的这一大片脑区,它负责我们的专注能力、决策能力,而这个脑区真正成熟,或者达到一个稳定的平台期,是在我们到30岁的时候,有的人甚至是在30岁以后,所以30岁之前的人,我们都可以说他是不成熟的。

  所以,不专注也是有生理基础的。30岁人才成熟,那四五岁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是成熟的,他一定是很难专注的。如果小孩子能够保持5分钟、10分钟或者15分钟的专注力,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成年人能够保持专注的平均时间,也不过只有半个小时而已。当父母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们可能就不会那么抓狂了。

  —END—

  * 本文文字整理自喜马拉雅《梁品》

  (扫码即可免费收听)

  很多中医大家,

  从小背诵汤头歌诀、药性赋,

  几十年后也不会忘记。

  记忆力有两面性,

  你赞成让孩子从小培养“童子功”,

  拥有一辈子都不忘的本领吗?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

  ▼

  自 在 睡 觉 · 好 课 程

  做一个生命通识学院

  是梁老师一直以来的梦想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都能发展出崭新的生命

  有力量的灵魂

  和持续性的内在生命系统

  点击图片

  和梁老师一起

  成为学院的建设者,创造者

  ▼

  去睡力铺,获取更多生命能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