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点都不可怕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点都不可怕

2020-05-23 16:15:31 作者:许静姝 来源:皓然成长 阅读:载入中…

▷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点都不可怕

  作者 | 许静姝· 主播 | 军旗

  首发 | 皓然成长(-power)

  1

  各种书籍报道、影视作品似乎都告诉我们牛人,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甚至还有人抛出过这样一个论断:“失败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每每这时,我想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因为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想学习,不知道学什么;想奋进,不知道做什么;想创业,不知道干哪行。奇思妙想点子想了一大堆,能落地的却寥寥无几

  于是我尝试考各种证书导游证、教师证、经济师证……每年规定自己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等,试图来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小日子过得忙忙碌碌,却也颇为充实有趣

  猛然发觉,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点都不可怕。因为各种新鲜的尝试让我到了世界的更多面,自己仿佛也有了更多可能

  统计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小数定律,即滥用典型事件,而忘记事情的基本概率

  套用一下,即现实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天生就自己知道要什么,而绝大部分的人一开始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从英语系跨专业去念了教育学硕士,在高校过几年老师,后来又成为了一名公务员,现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接触了更多的人与事之后,我渐渐发现目标是在生命过程慢慢浮现出来的,是在你不断尝试后给出的答案

  2

  李叔同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书法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世人都以为他的人生轨迹会照此辉煌下去,不料在人生巅峰时刻他遁入空门,成为高僧弘一大师

  齐白石年轻时是一名木匠,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画。做木工之余,出于对工艺爱好,学习画花鸟人物。之后慢慢走上了画画道路,成为了近代绘画大师。

  鲁迅先生去日本一心学医,但是专业课经常挂科。受到一部纪录片影响,他决定弃医从文,后来笔耕不辍,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人生莫不是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因为他们一开始也并不清楚人生的方向,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正是这种不知道、不清楚、不确定成就了他们的无数可能。

  “我应该做什么?”有些人很幸运早早地就找到了答案,但是大多数人也许穷尽一生都在寻寻觅觅。

  人生就像登山,通往山顶的路远不止一条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说:“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就在你中。”

  人生也许有一百万种活法,只要我们愿意,便能活出精彩的自己。

  3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电影荒野生存》中,主角克里斯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优渥工作,把存款捐给慈善机构,开始踏上寻找自我的流浪之旅。

  沿途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桩事都成为他重建价值观来源

  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为了创作灵感她常年保持着一天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的习惯。更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旅行看外面的世界,37岁已经去过了37个国家。

  如此这般,她通过多个视角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并从单一的广告人,发展成了专栏作家、旅行者、教师等多种身份,开启了生命的多种可能。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过是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了解得还不够充足罢了。

  提升自我认知的方式有很多。读书,旅行,会友……当你通过不同的尝试去加深世界的了解,原先模糊的前路便会慢慢清晰。

  4

  毕淑敏在西藏阿里的军区从事医学工作20年,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作家。

  30多岁的时候,她转业回到北京,因为身边的人都不知道阿里地区,她决定把在那里发生的故事写出来。

  为了写作,人到中年的她专门去读了文学系研究生,后来成了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因为父亲临终前的一句话,燃起了她对心理学的渴望, 46岁的她又突然把写作放下,去读心理学硕士。

  刚开始学习很吃力,常常挂科。但是对心理学的笃定,使她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得了心理学硕士学位,还开了一家心里咨询工作室。

  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努力,她的人生角色越来越丰富。

  默生说:“人的一生就是在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因为不断地尝试,我们能发掘出自己不曾想到过的潜能。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点都不可怕。

  正因为不知道,我们才可以张开双臂去拥抱未知,尽情去尝试各种想法,点燃生命的多种可能。

  作者简介:

  许静姝,一个喜欢用文字记录思考的女子。聚焦认知正能量,与你共同成长。微信公众号:皓然成长(growing- power)。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