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镜子》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镜子》的观后感大全

2020-06-09 22:16: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镜子》的观后感大全

  《镜子》是一部由范永东 / 卢钊凯执导,纪录片 / 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子》观后感(一):对错吗?

  爱,要把握分寸,很多时候,爱不会让两个人更近,反而更远。有意思的是这个纪律选择的3个孩子个体都是以父亲主导家庭教育,其实,在现在的中国,以母亲为主导的家庭教育才是主体吧。纪录片的最后,有的孩子的价值观父母的取得了一致;有的仍然完全相反,父亲倒是从完全的掌控变成了完全的妥协;有的仍然停留在原地

  其实孩子的问题,最后只能靠孩子自己解决,到了有独立思考能力年纪,还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父母,真的是个很没说服力借口

  《镜子》观后感(二):现实情况,或许更糟

  孩手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孩子的问题反映了家庭的问题,如少陪伴、高期望值,甚至将自己未完成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等等;而家庭的问题又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问题,如情与理无法分开,中国式家长常把教育孩子培养将来为他们服务工具口头上讲着“不求回报”,其实每一份付出,他们都在进行精准计算。 本片似乎是开放式结尾,经过了90天集中培训的孩子为何回家后依旧是问题少年”?当然,这也反映了几年前饱受争议的《变形计》极度缺乏真实性;如果没有摄像机存在,家长们的真实表现会是什么样的?孩手们年少、真实,没有过多顾虑,而作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稳定社会关系的家长,在镜头前却处处在控制,甚至是演戏。所以,现实情况,或许更槽。

  《镜子》观后感(三):我是你的一面镜子

  说实话这部简短的三集纪录片并没有深入挖掘和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只是反应了存在的这些问题。

  对孩子来说,他身上反应出来所有的一切问题,都只是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这个家庭的问题。

  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解决的是家庭中的问题。而家庭中的问题,涉及到父母的关系职业文化情感反思等等,并不是靠几天的训练营,几天的家庭培训就可以解决的。甚至可以说,暂时缓解慢慢地又会像一根弹簧一样反弹回去。

  需要家长和孩子持续不断地学习成长,并且改正,或许还有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环境,社会,周围的因素等等。

  问题依然存在,生活依然继续不同的是我们可以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纠正,让自己成长。明天比今天更好吧。

  《镜子》观后感(四):为人父母,尚需学习

  可能由于各种宣传让我对这片子期待值高了,之前激动准备好了笔和小本子。看之后觉得里面某位理咨询师的观点还不错,然后就是弹幕更精彩。

  不过当父母的还是需要看一看的,这个片子也许并不能解决真正存在的亲子问题,但听听问题儿童的心声,能给父母们提个醒或指出你的问题所在,至于改变其实只能靠自己的长期努力了。毕竟亲子关系恶劣如此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改变也没那么容易。从这点来看,这部纪录片还是非常诚实客观的。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好的家庭关系、尊重理解信任接纳孩子很重要。家长应放下执念,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加强对爱的认知的学习,掌握爱的艺术。同时应帮助孩子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生育是一种自然的繁衍,没人能剥夺这样的权利,但人这个物种,建立了文明社会,总觉得父母持证上岗是非常有必要的,也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吧。

  《镜子》观后感(五):央视酝酿10年的纪录片,揭露了「中国式父母」的悲哀

  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

  Copyright ? 流量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君君就给大家推荐一部片子,讲述的就是「中国式家庭教育」背后的问题——

  《镜子》I 2017

  《镜子》观后感(六):一种审视

  央视的高配版“变形计”,所有的父母都应该经过考试. 始终坚持相信没有天生的坏孩子、不孝子,只有不配做父母的父母.

  越年少越敏感,盛气又轻狂. 教育是一个时代与下一个时代的碰撞,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而不是打着“我们小时候怎么怎么样”或“我认为是什么你就要听从我的”的旗号对孩子进行强制输入或控制.

  “虎妈豹爸”从来只是中国式教育的产物,而非所谓的“正确”,它从未被任何教育官方认可;“清华北大”也从不是任何一个孩子唯一的目标. 有人可以以此为目标,而有人可以热爱艺术、体育,甚至热爱自由、热爱生命,热爱任何一样存在且积极的事物或生活态度.

  我没有看完纪录片,因为节目套路无非都那样. 真正能醒来的人们早有意识觉醒,而混沌中沉浸在自己的意识里的人只会永久性地毫无觉察. 中国特有的文化与思考方式 并不能成为任何一位家长教育失败的借口,更不是说出那句“我怎么生了你这样孩子”的理由. 愚昧者才会以为孩子品性恶劣是与生俱来.

  《镜子》观后感(七):只是表面文章,没有太多思考和事实

  这一代的父母要足够的强大的内心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才能跟上孩子的脚步。父母的童年是在自己的父母爱的绑架中成长的,父母的童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伤害,所以,现今的父母是没有多少爱的能力的。

  现在,孩子出现了问题,孩子是镜子,反应出父母以及家庭的问题,这部片子讲的太表面,太教条了。身为父母在孩子身上沿用了自己父母 对待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这是一个传承也是一种家庭效忠。因为现在的孩子不同了,普遍要求父母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这个要求对于身为父母来讲是要求太难太高了,父母的改变要自己有迫切需要才能实施,任何外在的说教只会流于形式,也就是父母在演戏,孩子不会信服的。

  父母要改变自己,首先遇到的是要面对自己不愉快的童年,要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这个过程相当痛苦,不是任何人都有改变的意识和勇气。做好现代孩子的合格的父母,爸爸妈妈们要努力,任重而道远啊!

  《镜子》观后感(八):重要的还是自我成长

  当年上学的时候觉得能成功避开那么多疾病和意外,健康的出生长到20几岁非常不易,刚刚看过这个纪录片后发觉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能顺利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更加不易。真的很幸福也很幸运有一对可爱的爸爸妈妈给了我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有过一小段叛逆但最终顺利度过并没有跑偏。孩子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家庭的样子,家庭环境固然重要,但每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还是在于自己。想到跟我一起合租房子的叔叔阿姨,他们的孩子在北京一所211.985大学最牛专业就读,比我小两岁,沉迷网络频繁挂科导致连降两级被老师叫来家长陪读,孩子在17岁的时候曾考入兰州大学,读了一段时间因为太想家退学重考来到北京。通过跟阿姨的聊天,得知叔叔非常溺爱孩子,说一不二的程度,孩子有点内向,从小城市到大北京光环没了压力大了人际关系也有点问题结果选择了逃避。没有父母天生会养孩子,也没有孩子天生懂得怎么跟父母相处,只能相互之间多些理解和沟通,共同成长。一个最深的感触是——要想把孩子养好真的好难,虽然现在还没有孩子但已经感受到了小小的压力,希望到时候至少是一个及格的妈咪。

  《镜子》观后感(九):思想固化的家长们

  讲的太浅,不深刻。这个题材这么好,应该多深究一点。也许是家长们不愿意家丑外扬(瞎猜的)??

  话说看到当中有些家长的思想我真是很同情孩子(说的好像我很老似的),那些家长感觉思想固化了,没法改变,也不愿妥协。最终家庭散了。

  看的时候觉得这些孩子其实觉悟挺高的,小小年纪理解东西还挺深刻,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其实还是比很大一部分同龄人更有想法。但是,看完后发现也许是这个学校没改变什么,也许是我已经被现在夸张的电视剧给洗脑了,觉得结局就应该是从此这些孩子们发奋图强,最后平步青云。然而事实还是很残酷,他们没彻底醍醐灌顶。有些遗憾,这个年纪还是很珍贵的。

  最让我掉眼睛的还是泽清,想想年纪非常有思想,可这结局……如果他改变了会是最有潜力的孩子,但也是很难改变他的。

  《镜子》观后感(十):原生家庭至关重要

  这个机构好像也并没有解决问题,父母看似改变了一些,但最根本的问题依旧存在。 但其实这些问题我们并不能完全的去改变,只能说是让孩子,让父母去意识到这个问题,认识到他们自身都需要改变。 其实孩子身上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就像这个纪录片的名字一样,孩子真的是一个家庭的镜子。父母的性格,教育模式,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所成长的环境,这些统统影响着孩子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以前不懂原生家庭,现在才渐渐的明白,原生家庭真的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极其重要,我们生来不完美,都有很多不足,但若是从小受到正确的引导,也许更好一点吧!

  片子里面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说了,律师要律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需要证,教师需要教师资格证,但作为一个家长,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长的角色,然而我们直接就做了,没有学习,甚至没有准备。 父母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啊,他们只是就这样做了,并且想让孩子按照他们想的那样去做,可是这也是孩子的不幸......

  再看看片中的孩子们,其实人潜意识里都是需要爱的,当从小没有被满足的话,自然就缺失了,继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但家长,孩子们都不知道啊!没有人跟他们讲过要怎么爱,所以他们以他们认为的那种爱的方式去爱,但到最后却成了伤害...

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学会如何去爱,愿每一个孩子成长为天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