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能说是婊子养的
先不要管她逆耳顺耳。标题本身就是文学。文学怎么可能是婊子养的?话难听,也得先怪罪易中天老爷子。
易中天的一段授课视频,插入了武汉的民间俚语,也能说口头禅,“武汉个婊子养的”。话很粗俗了。婊子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说旧时代红灯区的妓女。妓女是做皮肉买卖的,用青春和身体赚钱,代价很大,做的很辛苦,是最不被社会尊重的行当。
武汉个婊子养的,够恶毒了。但易大爷给这句话正了名。这句话从武汉人嘴里说出来,只是一句表达心态的口头禅。它是一句口头禅,有不开心的事情,受了一肚子委屈,或发泄心中的愤怒,骂出来,“武汉个婊子养的!”,终于恶狠狠的出了一口气。还有的说,夜里做了个好梦,还有桃花的影子,心情爽快的不得了,“呵呵,高兴呶,武汉个婊子养的,这个梦真甜蜜。”不是赖话脏话,还觉得恰如其分,不说婊子养的,形容不出这个梦有多么享受。真正是把语言给用活了。街上过来一群帅哥靓女,叽叽咯咯的撒下一溜欢笑,刺激了几个街头聊天的半大徐娘老头,羡慕嫉妒恨,“武汉个婊子养的,年轻有多好,长得太清爽了。”这是段敞亮的赞美词儿。让武汉人加上个“婊子”来描绘,顿时活灵活现的舞动起来。这还真是语言艺术。
胡说也一时嚼不出深刻的意味。大概这属于文学吧,语言的博大精深,反映的是心灵的丰富多彩。问一位学外语的先生,如果把段话翻译给老外,该怎么处理呢,他说难了。“那女娃好看呐,美的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啊,武汉个婊子养的!”倘若完整的把原意说给外国人,这会难煞翻译家的。“这姑娘太漂亮了,她的美颜会使鱼儿不好意思沉到水底躲起来,天上的大雁看到了,忘了飞翔掉到地下;月亮躲到云层后面,鲜花也害羞的不敢开放了。啊,这个美女是武汉的妓女生的!”真要是这么翻译出来,吃饭的家俱肯定没了。
武汉个婊子养的,这是方言,也是典型的老百姓口头文学。可能有些人很反感了,认为这是粗俗不堪的垃圾方言,是千百年传下来的街头糟粕。没办法,正版文言文根本没《史记》,都是一代又一代舌头接力到现在的。胡说认为太有的意思。生活就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街头巷尾,农贸市场,把着大烟锅蹲在十字街的老乡,若没有了这些生动活泼的臭汗文学,那家长里短的故事实在没法去唠叨。
易中天插播这段话,不是讲语言课,他是上国学讲道理课的大家。大概这一课的内容,浸入记忆的不会是修身治国的名言警句,倒是句“武汉个婊子养的”,把瘟疫灾害过的大都市,名声又掀出了一个浪花。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有人说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也不能吃,也不能喝,逗逗乐,解解闷,没什么重要的。错!文学还真是离不开的东西。人看起来是一个身体,实际是两体。一体是肉体,另一体是灵魂体。大概这就是人和畜生的典型区别。人有灵性,动物没有。肉体吃的是粮食,灵魂吃的是精神营养,其中文学是灵魂最重要的维生素。
文学定义简单,就是用独特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思想、心跳、情感。武汉个婊子养的,是纯粹的文学语言。辨别修辞的说法,是黑色幽默中的黑色。幽默是高素质的表现,语言加工的软件程序最复杂,很高级的语言形式。一句话能带出观点,带出故事,带出想象力,足够的厉害。
书面看不到的精彩,让易中天视频出来了。即便在武汉生活过的人们,也不可能注意这些个俏皮话中的鲜活。
语不惊人死不休。易中天多年了,一直活跃在国内各类讲坛,讲历史,抨击现实生活的腐败,传播古老的华夏文化。易大爷还真是一颗常青树,至今还没发现网痴们烦他。相形之下,曾经红极一时的于丹大姑,已是屡挫江湖,星光暗淡。天下的道理也就那么些东西,拾不完的祖宗牙慧,易大爷没什么绝话,也没放射出灿烂的思想光芒。与于丹区别的是,易大爷不高高在上,不做真理的化身。六韬三略,释儒道仁义教化讲的多了,老小会听的麻烦。易大爷会聊天,语言很接地气,文学化的沟通让人很舒服。网络文明时代,授业的讲经的大师如毛多。道貌岸然君子很多,社会风气却感到每况愈下。文学,这个婊子养的,明显不如几十年前红火了。
其实鲜灵的生活无处不在。高大上的东西老敷在嘴上,说明心灵和情感的苍白,精神内容枯燥乏味。文学语言是很细节的交流工具,都是实实在在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同一种道理用教化式语言灌输,干巴巴的浸不到骨里。而说人述物文学化了,叨扰成故事,很温柔,又贴切,这是沟通的大智慧。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若有足够的文学语言,绘声绘色,自己都能手舞足蹈起来。要感染别人,传情达意,让人和你一样感同身受,会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有人遇到陌生的男女老少,不长时间就获得好印象,人人觉得和这家伙相处舒服,除了价值的认同,说明懂得文学化的沟通技巧。讲个故事,说个笑话,捅到人的痒处,人才接纳你。
文学的解释是高级形式,如四种方式抒发,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写出象样的作品,毕竟是小众。况且网络时代了,慢节奏的小说、戏剧,正在没落的不入法眼。看图说话的抖音、快手等视频语言流行。人类正快速向傻瓜化进军。四下望去,文学并没衰老,网络盛产快乐的段子手、打油诗。吃饱喝足享受奢侈品,没有文学作料,生活的情趣就没了。活着的滋味是什么?有人在,文学就存在。
并不是2020的武汉发生了瘟疫,城市就博了眼球,文学化的婊子养的就风行出来,就体现出武汉人的高超智慧。其实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幽默文学语言,也是俯拾皆是。
省城太原附近的榆次,方言中有句“日煞”,也是与“武汉个婊子养的”异曲同工。日煞,我不知道译成外国话怎么表达。日煞可以理解为一句骂人的话,也可以解释为愤怒,发泄怨气的表达,在喜出望外的时候,也要用“日煞″,把激动释放。“日煞,这狗孙子不办好事”,“这小狗真好看呵,…日煞,还有大的了,差点点咬了我”。“ ?家伙不咋地,日煞,可养了几个妮子,一坏比一坏七她漂亮…”。文学的语言都是生活中来,生动又水灵。说明一个道理,可以弄成长篇大论的故事和小说,也可将30万字的电视剧,换成30个字描写出来。
口头禅,并没多少禅意。并不影响说人说事的主要内容。口头禅有绘声绘色的加料作用,有如香菜、麻油,上一撮,滴一点,即可加持了烹调,味溢四面。晋中多个县份,还有陕西省部分地区,有一句常在嘴边的“狗日的”。狗日的这句话,大概源自于狗娘养的这句恶语。直译成英语应是“和狗交配生下的”。这样形容人,字面理解比武汉个婊子养的还过分,至恶至毒。但百年来说着就变味了,狗日的,使用的广泛了。“看了场山西绑子戏,狗日的?王爱爱唱的就是好听,嗨嗨嗨嗨…,鞋鞋鞋(念嗨),能开个鞋铺,呵呵”。表扬的。这一句是才真骂人,“狗日的,吃人饭不拉人屎…”。陕西的著名作家路遥作品评了奖,要他去北京参加表彰会。他去京城的路费也没有,慨叹一声,“狗日的,文学啊”。什么意思?百味杂陈,闹心哇。我的亲舅父,也是说三句话就离不开狗日的。“狗日的这年纪不饶人,做点活计就累了。”“胃口不舒服,不吃狗日的嘞。”这是说什么?是骂自己,是埋怨人,都不是。是随心随意的说话方言。说的人无意,听的人也觉得很舒服。
这就叫文学,文学这个婊子养的。嘻嘻,听话听音,难听的话说舒服了,好听的话里边也许藏着十足的恶意。
一些道德家,攻击易中天、莫言之类,总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老说国家的不好,老找社会的污点。可财政养活的报人们天天吐象牙,也批判是假大空。怎么说好呢?雨果是法国人,把祖国描画成《悲惨世界》,法国人把他捧成神。美国人马克.吐温的作品,篇篇寒碜他的国家和公民,大家却说他伟大。人啊,有张嘴不说亏啊。说着说着肚量就大起来,好听难听又如何?真的人生,也弄点儿文学,心里憋屈的,开心的,喊出来,骂出来,内分泌正常了,人还真的不得病。
你个婊子养的,文学,不说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