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日本形象的拳头产品
说起“日本品质”,我们的脑海中会不断浮现出,精巧、耐用、稳定、靠谱等词汇。日本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一直被我们深深的信赖和认同,买日本生产的产品绝对没毛病!
也许大家不知道,在上世纪40年代,日本产品在全球的印象就等于是低值烂货、劣质代名词,跟美国、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没法比,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所有的出口产品都会在产品非常不起眼的地方,用非常小的字体打印上“Made in Japan”,生怕被人家看到影响产品的形象。
日本有一家小公司名字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简称“东京通信”。“东京通信”提到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会非常的陌生,我们换一个名字“Sony”,我想就没有人不知道啦!
ony的演化
由盛天昭夫创办的东京通信公司就是“索尼”公司的前身,那么今天我们要讲什么专利呢?
1947年,另一项影响世界的专利被伟大的贝尔实验室发明啦!它的名字就是晶体管,晶体管从技术角度可以替代又大又笨重、又贵又不稳定可靠的真空管,成为收音机、电视机产品的核心零件。可能今天没有人不知道晶体管对于人类的意义有多大!但是在将近100年前,很多美国专家预测该技术从发明到可以商用量产需要至少三十年的时间。
“要等,三十年!”
这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产业化周期,于是贝尔实验室就将这项专利技术束之高阁。
如果故事按照这样的逻辑上演下去,人类又将缺少一名伟大的企业家。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54年,当时的“东京通信”,以两万五千美元的“低价,秘密的”把晶体管的专利从贝尔实验室买到了自己的公司。
也许你会好奇,买专利就买专利,为什么还要“秘密的”呢?
原因很简单,当时财大气粗的贝尔实验室根本就“不差钱!”但是,觉得这项发明对于自己的商业价值有限,毕竟要等这么多年才能应用,自己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再加上有人要买,尽管钱不多,但是总比放着没用的好。同时又担心这件事情让业界同人知道了,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毕竟这么有名的贝尔实验室竟然为了这么点钱出售自己的专利技术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于是技术就被盛田昭夫所在的“东京通信”买了回来。
东京通信拿到晶体管后,想做什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生产收音机,对于盛田昭夫来讲生产采用晶体管技术制造收音机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经过大家持续的努力,终于在1955年8月7日,推出第一台手提式晶体管收音机,名字叫“TR-55”。重量仅是之前真空管收音机的五分之一,价格也优惠的惊人,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机器内部装有五个晶体管,可以收听多个调幅频道,只要电池充足就可以手提到任何地方,轻巧、便宜、实用,这么好的产品,很快就在日本大卖,紧接着就销遍全球。
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
索尼制造出的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彻底改写了日本产品在全球的印象,从此摆脱了劣质产品的标签,成为高质量精良产品的同义词。
伟大的公司因为一个伟大的产品成为上一代电子产品的行业翘楚,据说乔布斯是盛天昭夫的粉丝,苹果公司的很多产品设计都汲取了索尼产品的设计精髓。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完了。
希望今天的故事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够从身边寻找属于自己的发明创造。也许,有一天你也将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