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个概念,你很难把话说进别人心坎儿里
主播:Bobo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0年7月5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别想那只大象》。
这本书是由世界知名语言学家、认知科学家乔治·莱考夫所写。作者用“别想那只大象”的例子说明,在语言大战中战胜对手的方法很简单:千万不要用对方已经不断重复强调的关键词。他告诉我们,“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你可以运用这两种武器在30秒之内了解对方言语的核心含义。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关于沟通的三个认知,分别是:框架、来源和框架的核心。
①
『框架』
比如,我们认可一件事,需要用概念去定义它,用事实和资料去论证它,用边界去约束它。
1+1=2这个概念没有错,但是什么时候可以等于3呢?
一把刀可以把一个苹果切成三块;
也就是说,1+1=2是数学框架,男人女人是生物学框架,刀和苹果是生活框架等等。一句话、一个公式、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框架下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当你在一件事情上无法说服别人时,你要看看你们是不是处于同样的框架内。
框架不对,怎么说都是徒劳。
水门事件爆发后,当时主流的声音是“尼克松是骗子”。于是,在电视上向公众发表演说时,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前说:“我不是骗子。”结果,这下更坐实了他的骗子标签。
因为人们的语言框架不是“骗子”,而是“水门事件”。尼克松只是站在单薄的语言陈述上撇清自己,显然是没用的。他得站在水门事件的框架上,谈论事件发生的始末才有用。
②
『来源』
渔夫更关心哪里有渔汛,不太关心沙漠里的植物;公司更关心局部的营收和kpi,不太关心远在大洋彼岸的市场调整;一个职场人更关心自己的职位和收入变动,不太关心异国他乡的人民挣多少钱。
认知科学给语言框架较少的人定义为低认知人士。也就是说你缺少生活所需的概念,缺少能用一两个词就唤起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框架。
缺少对“失败”足够多的理解框架,这是造成不少人郁郁寡欢,甚至走上绝路的原因;缺少对“健康”足够多的理解框架,这是造成不少人每天都在消耗自己健康的原因;缺少对“情绪”足够多的理解框架,这是造成很多人患有抑郁症、躁郁症的原因。
读到这里,我觉得这就是大家需要剽悍晨读的原因。我们在做的事就是给大家分享理解各种事物的框架。当你在这里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和信息后,你理解世界的框架也越来越多,思考的角度也越来越丰富,思考的结果自然越来越成熟。
③
『核心』
框架总是和概念息息相关。
但很多时候,概念是非常不好理解的。这时候怎么办呢?人们发明了隐喻。它就是理解框架的核心。
比如,税收这个词是非常专业的。怎么理解它呢?你可以对比俱乐部。
假设国家是一个大的俱乐部,那么税收就是你交的会员费。
马路不是你修的,但你开车就一定要用到它;绿地不是你修的,但总得有人来清理它;路灯不是你修的,但你下班回家想要有路灯照明,就需要有人维护路灯。
所以,交税就是给你的会员资格充值。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隐喻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我们理解框架、运用框架的最核心方法。大脑喜欢简单,隐喻让框架变得简单。
如果在沟通中,你想让别人尽快进入到你的语境和框架里,那么就得多收集一些隐喻方式,多研究一些比喻的案例。
你看那些语言表现很好的大牛,都是隐喻的高手。
总结一下,沟通就是交换彼此想法的过程。如果对方脑海里没有你所掌握的框架,那么他大概率是无法听懂你在说什么的。想要成为沟通高手,我们不仅要多储存框架,也要多理解别人对框架的看法。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参考书目:《别想那只大象》[美] 乔治·莱考夫
——END——
往期好文:
重新介绍一下《知识创富实战笔记》
不懂男孩的这三个特征,你白费力、白生气,也走不进他们心里
当经济状况不佳时,你最好了解下这三个经济规律
今日推荐:
因战略调整,咱们剽悍财富营正式升级为剽悍财富行动营,将于近期在剽悍晨读公众号正式招募,敬请期待哦。
欢迎扫码关注剽悍晨读创始人【剽悍一只猫】的视频号,免费围观他的干货分享和沙雕日常。
剽悍晨读,每天早上6:30
用一首歌的时间
轻松get一本好书的精华内容
开启你一天中最重要的晨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