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最喜欢到田野里疯跑。记得童年的田野。满眼都是无际的鲜花,孩子们尽情地追逐着、游戏着、翻滚着、跳跃着……这时候,如果你远远看去,这群欢乐的孩子,已经与田野和鲜花融为了一体。
这时,如果有一个孩子想要采一把鲜花握在自己手掌里,那就坏了。花茎很韧,都长有启迪鲁班发明锯子的小齿。孩子采捋时会在幼嫩的小手上划一道口子,流很多血。如果采多了,两手一握,就无法像刚才那样欢快奔跑了,远远落在小伙伴的后面,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惊呼,为什么大笑。然而,再看自己手上曾经花枝招展的鲜花,已经都蔫了。原来手上的花越多,负担就会越重。并且手上那曾经的繁华都成了泡影。
也就是说,整个草地,全部鲜花,只属于两手空空的人。只有两手空空,才能欣赏无数,接纳无数。而且,只有两手空空,才能轻松一路,好奇一路。才有时间拥有快乐,发现更多的鲜花、快乐和朋友。
长大以后,我们在自己人上的草地上奔跑。遍地都是诱惑。然而有几个人能徜徉其间,淡然自若呢?
我一直认为牛顿的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因为我们的精力和所能承受的总量是一定的。失去了如画的夕阳就会拥有满天的星斗。风吹落娇艳的鲜花,枝头就会结出累累的硕果。世间不存在一直的索取。有失就有得,有得也必有失。也就是说,得是另一种失,失也是别样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