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历史与电视剧
最近,易中天先生被人告了,原因是在某次讲座上,他说乾隆皇帝是王八蛋,告主儿据说是清代皇室后裔,叫什么爱新觉罗什么的,自称乾隆是他叔公祖,也就是说这位主儿是跟道光同一代的人。真是个人瑞。
这样的笑话一年发生好几起,比如去年就有自称秦桧后代的人,要让西湖边上跪着秦桧站起来。据说国内某知名乡村旅游区民间流传一种说法,硬说汪精卫的老家是他们那里。呵呵!有一句话叫众口铄金,有些事儿说着说着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历史。
记得十多年前易中天在《品三国》中开篇就说过,这历史上的人物,有历史书里的,有小说戏曲里的,还有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前文儿,程池就是就这种思想囫囵的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儿。
一群好讲古的人聚在一起探讨,有人问资治通鉴中说的为啥跟电视剧里说的不一样儿,易中天老师说的就是答案。不过,这里面还有些细节,我跟大家说道说道。首先说说这个小时候砸缸砸出神童名声儿的司马光,他说要编写一部可以给当世皇帝和后世皇帝们用来做教材或者参考的史书,所以用了《资治通鉴》这个名儿。写书这事儿,尤其是写史书这事,真需要人在逆境的时候。咱们儿想一想,二十四史里边儿,哪一本史学价值思想价值甚至文学价值最高?毫无疑问,太史公司马迁毕一生用心血铸就的《史记》是最好的。太史公为了给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被汉王朝判了腐刑。多么巨大的耻辱,任是谁,都不想活了,太史公也这样,但老先生继承的是老太史令和老老太史令们写一部可以传之千古的史书的遗愿,所以,他背负着常人不能忍受的耻辱,呕心沥血,完成了确实传之千古的伟大著作《史记》。一个敢据实写本朝高祖皇帝的人背负着巨大耻辱以后写的东西能差得了?一个不求名利一心磨砺文字书写历史的人穷尽一生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能差得了?写史者最高境界是秉笔直书,也就是照实写。不记得哪一朝哪一代了,说是一个皇帝做了坏事,当朝的史官就实打实的在实录里写了,今儿皇上做了什么什么坏事儿。皇上不答应了,你丫吃我的用我的,还给我上眼药,杀!杀了这位,为了让人们觉得这位史官死的不冤,让他兄弟接茬儿写,您想,这样的家庭能出软蛋?不能!接茬儿写皇帝昨天做了什么坏事儿。皇上暴脾气上来了,接着杀吧!杀完了又让史官儿子写,写不出好来也是一个死!死就死,史官儿子写了,前天皇上干了什么什么坏事。看着没干的墨迹,皇上双手一摊,长叹一口气,就这样吧,不杀了。
有学者说,后一朝代为前一个朝代编写历史,是中国最好的传统。我个人觉得也对也不对。为啥呢?对的地方是中华文明有序传承全仰赖这个传统了,就这一点,保证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接续、不断代,了不起。您看看四大文明古国的另外老几位,哪一位有连续不断地史学记录,这三位的文化现在只剩下骨头渣子了。说不对的原因就是后一个朝代为前一个朝代编史,为了证明本朝伟光正,往往把前朝写的狗屎不如,皇帝都是混蛋,臣子都是痞子。最起码,前朝的末代皇帝一个个必须是变态加傻叉。比如圣明如唐太宗,硬生生把他表叔隋炀帝杨广写成酒肉声色的变态,手下的臣子就有麻叔谋这种用小孩肉下酒的魔鬼。满清写的明史,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第二代皇帝明成祖朱棣,其他明朝皇帝有的玩蛐蛐,有的玩虎豹,就是没一个干正事儿的。为了证明自己入关消灭李自成的正义性,把崇祯形象亮化。这就是有人说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个话的由来。
上面一段我是为了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位老兄是当过宰相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宰相们有胸怀,气量大,所以尽管王安石当政,大肆打压旧党,司马光想的还是国家大事,想的还是皇朝未来。要给皇帝们治国理政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其实这个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一个道理啊,我说的是《资治通鉴》是一本皇帝们读的教材。什么是教材,教材不能说歪东到西的东西,得是正理儿。所以,这本书跟司马光一样,刚正不阿,有棱有角,不说废话。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不爱读这本书,明君们装模作样的动不动拿这书教育皇子,其实他们自己更愿意读点演义,那东西看了心里不堵。所以我说,同样是史书,司马光砸完缸之后,真就没了那种生活气息了。
聊聊电视剧吧,某位相声大佬说,相声要有教育意义,得能教育人,这个我非常同意。可不是就这样儿吗?如果哪个小伙子听了一段相声提起菜刀就抢银行去了,那说相声的就是教唆犯罪的混蛋了。可是咱们欣赏文艺为的是放松心情、娱乐生活啊,台上的艺人板着脸,对着台下的观众一通说教,那不成了扰人清闲的叫兽了吗?电视剧也是一个理儿。文艺作品一定要有矛盾,怎样构成矛盾,不同的性格呗。其实咱们但凡在社会上混上几年世事,大多慢慢将人性磨砺圆滑了,能够保有真性情的不多,真正的生活总是那么平淡。咱们这些人一天天的社会并起来就是国家的历史,咱们每天经历的历史真没有电视剧里表现的那么风云激荡,哪有那么多鼻涕眼泪。一个人,形象扁平,没什么故事,一群人呢,那就不一样儿了。艺术家高明之处就是能把一群人写成一个人,一群人的喜怒哀乐和性格合并在一个人身上,还怕没有眼泪?您现在知道为什么看了电视剧之后是那么令您痛快淋漓了吧。
不过,我刚才说的是电视剧里的精品,它符合人间世事应有的道理。所以当下那些一百多重滤镜的、人人都是俊男靓女、家家都是小康富豪的神剧可没有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