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异频道 第二季》的影评大全
《零异频道 第二季》是一部由Steven Piet执导,艾米·弗塞斯 / 约翰·卡洛·林奇 / Jeff Ward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零异频道 第二季》影评(一):一场漫长的告别
很喜欢这个故事,就像是一场对于父亲离世的漫长告别,终于走出雾霾,Margot在house里跟她在外面封闭自己的没有区别,而Seth就是那个迷人但是有毒的念头,让你沉浸在那个氛围里面走不出来直到掏空了自己,Jules就是那种闺蜜maybe I'm not there before,but I'm here now .we fight this together.
《零异频道 第二季》影评(二):说实话不喜欢现在人动不动就说烂尾
我真的太他妈喜欢无尽之屋这剧了
(最近)
是都市传说系列 第一季的牙仙造型看不下去了。。
有几分喜欢是给男主的虽然他是黑化的变态
看第一集的时候结尾一亮就一种黑镜即视感 整个剧的背景和设定可以归为黑镜加长纪事版
“小心食人魔”是进屋前的一个警告 但食人魔吃的是“记忆” 所有的食物掰开都是“石榴”这个点好像是来源于希腊神话?吸引到我的点 即病态又美 变态美
前四集都非常完美 布景设计和氛围都做得很好 但现在的片子都是前面挖坑挖很大脑洞很大 会有点虎头蛇尾 肯定会有Bug漏洞没解释清楚
但是总体来说我还可以接受 本着不计较人设不计较智商的问题 本来恐怖悬疑就存在“必作死”环节 真的不较真哈
还有结局 还是那个问题 填不上坑 所以难为上价值 又是“爱”但我觉得还OK甚至后面也有点想哭
最后不知道无尽之屋是不是真的存在 但我一向觉得米国人很Drama 要是真的存在 肯定会有很多人会探险吧 看着那么多人排队都很嗨的样子其实有点后怕
我肯定。。。是在门口逛一圈就OK了
《零异频道 第二季》影评(三):[笔记式评论] 信息量太大脑不够用,随追随写
不知《Channel Zero》算不算小众剧,第一季豆瓣观看人数435人,均分5.8。而目前第二季:41人在看 / 31人看过 / 60人想看(截至2017年9月30日)评分暂无。略微惨淡。
现在回想季一只记得“牙仙”密集恐惧症和诡异的三流人偶动画,剧情推进简直考验耐力,继续追第二季的确需要些动力。而第二季鬼屋主题,虽然题目不免落入俗套,但鬼屋内的“六个恐怖房间”还算有新意。讲到这一提日本作家乙一的一部作品《七个房间》,不同于本剧的日式暗黑风格,在此顺便推荐。
说回《Channel Zero》,第二季开篇要足够给力才能留住观众,本季做到了。短短六集,现在只期望中段不要无聊,最后不要烂尾。毕竟syfy已续订第三,第四季。
因为没看过原著,每集线索信息量太多,节奏相比季一加快N倍,所以随追随写。
【E01 This Isn't Real】
《零异频道 第二季》影评(四):比起恐怖氛围更喜欢这个剧的设定耶
看这部剧之前,有人说这就是美恐鬼屋的劣版,我是严重不同意的,故事的内容不一样,想表达的意思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我觉得至少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就定义了。
首先要肯定,这部剧的脑洞挺好,以鬼屋为媒介分割表世界和里世界,主角们在两个世界徘徊挣扎,前期看这种设定挺带感的,后期逃出鬼屋后,又自投罗网跑回去这段剧情就有点毒了。以及刚进鬼屋那一段是典型的密室杀人桥段,第一局就见了血,暗示鬼屋第一关就杀了人,第二局开始之前就有人弃权,但是出了人命居然没人报警,鬼屋居然没被ZF和谐掉我觉得堪称bug 吧。
本剧故事主线是女主A因为丧父而颓废,被邪恶男诱惑到鬼屋,追寻父亲的踪迹。这条故事线比较饱满,基本上故事主要也是围绕这个开展。但是其余几个角色则逊色不少,作为全片智商及战斗力担当的女主B,其家庭背景和人物纠葛都是很抽象的一笔带过,人物形象较为单薄,更多时候像女主的金手指,关键时刻才能用上。怪物父亲的戏份算是男主,始于女主A的记忆,受控于邪恶,终于对A的父爱。但是感觉最后那一个转折缺乏说服力,至少没有挖掘到怪物足够的转变动机就粗糙的用万能的爱去ending 了,虽然感人,但对比前期怪物父亲对记忆的渴望和执念,这个转弯又显得苍白了。
个人而言,比较偏爱这种里世界设定,有很多有意思的点,比如卷毛男的二重身,鬼屋的原理,迷失鬼屋后人的存在形式等等……可惜剧集里都没有深度发掘。当然这样口味也比美恐要小清新很多,至于结尾的地狱修罗场我觉得算是surprise
《零异频道 第二季》影评(五):NoEnd House
这季的故事也如上一季为都市传说为基础改编
为方便大家了解背景在这发点资料链接
原都市传说出处
以下链接有翻译
y 贴吧网友
https://tieba.baidu.com/p/3138644633?red_tag=2896473256
y fall_ark(谜之声谜叔(
《零异频道 第二季》影评(六):严重推荐呀
第二季非常好看 和很多评论的感觉一样 前四集完美 第五集巨水 最终大结局略失望 但并不可以说是烂尾 只是剧情的设置在有限范围内让人觉得能说的事太少了 一环套一环不可能做到的
想复杂了期待高了 自然有落差 以致于我一开始曾经大胆的设想最终margo走出房子世界的契机 因为父爱如山倒(虽然第五集相当粘人和梦魇了)我以为最后爸爸会把margot对自己的全部回忆拿走 生出一个自己 自己把自己吃掉 然后margot就可以走出丧父之痛 走出房子了
当然回头来看这个结局 倒比我的脑洞更理性和贯穿一致 因为故事的立意就是anti男主seth的病态三观的 那就是所谓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记忆 把不要的给吃掉 但margot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就如她最后反问seth 那爱是什么 如果记忆没有意义 margot留在这个世界的起点就是因为爱 对父亲也好 对seth也好
而女2号jules的设定也非常传统 那就是全心全意为闺蜜 是自己的赎罪也好 那个光球的象征本来是困惑我全部的一个存在 以致于到最后都不明白在jules身上那么多笔墨特写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想想都是活生生的对margot的爱啊
男主seth本来可以编的更好一点的 就像最终集的一开始看到的画面那样 爸爸饿着肚子看margot吃自己做的饭 然后勉为其难地从margot的记忆里去取走一个苹果充饥(要知道爸爸一开始是很劲爆的,先是吃妈妈,再吃小狗)结果跟女儿又独处了一年 开始吃苹果了 父爱啊…然后margot晚上躺在男友saiz怀里一起看书 有时候ooxx…这样的生活也未尝不好啊 seth起码是很沉迷的 这是他避世的天堂 他所谓的完美的生态系统 比外面纷杂多变黑暗未知的世界完美多了…可惜这是病态的 这不是真善美 这最后的结局必定是抽去灵魂的躯壳 没有人愿意做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最后依然不得不赞一下5个房间的设置 这脑洞很大了 感觉不是单纯的恐怖路线 而是直击心灵和传统的hide and seek的游戏感 这种真实的恐怖让人乐此不疲
缺点则在于 syfy台的片子总体还是感觉穷了点 滤镜也不太喜欢 这后半段拖沓节奏真是慢的无法忍
《零异频道 第二季》影评(七):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剧
先说明,我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也没有十分系统的去学习过心理学,我只是一个曾经患上过抑郁,曾经有过心结而后喜欢上心理学的爱好者。我只能说,我比一般人,更能理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
看这部剧,我第一感觉是,这个编剧肯定是个有十分扎实的心理学知识的人,里面的小黑屋可以理解成人的内心/潜意识/本我,6个房间可以理解成萨提亚冰山理论,第6个房间的人可以理解成内化在潜意识中的人与物,剧女主的剧情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咨询成功的过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往往就是陪着当事人走进小黑屋,让当事人重新去理解黑屋的人与物。
如果把这个剧的故事理解成心理咨询的过程,就很好理解剧情了。
女主一开始是不惑父亲的自杀,也可以理解成内心父亲形象的崩塌,导致脑中父亲与现实父亲转变不过来的内心冲突,才会让她奋而走入黑屋(开始心理咨询);
后来通过母亲知道来龙去脉,知道父亲是因为骗保而死的,又造成了女主父亲对自己真的很爱很爱,我要跟父亲在一起的依恋关系(通过咨询对话,让当事人重新回到冲突现场,体会当时的情绪);
到最后,女主通过与脑中父亲的对话,得知父亲爱自己,并不是想一直跟女儿在一起,这样会把女儿毁掉,而是想女儿在爱的环境下成长,成为一个幸福的女儿;女儿把父亲的爱理解成希望女儿成长,女儿才下起决心离开那第6个房间。(内心冲突的真正解开,当事人对冲突事物的重新理解)
这确实就是心理治疗的过程,让当事人重新自我理解同一件事情的两面,从而走出阴影区。
但说起来轻巧,实际上是很难,也很痛苦的过程。
好比给你一座大夏蓝图,就是知道道理的过程,知之很容易;然后,你还要去研究蓝图的内容,这是理解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难;最后,是用一砖一木构建大夏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精力,也十分的痛苦,这就是道理内化的过程,剧中用女儿杀父来表达这种痛苦,我觉得恰到好处,真的就是这么痛苦。知易行难,就是这么个道理。
这部剧还有很多心理学上的彩蛋,比如说第6房间里父亲天天给女儿做早餐,在现实中很可能父亲十年都做不到一顿早餐,因为按照父亲的职业、身材,他父亲是不太可能能做到的。但有趣的是,真的,父母很偶尔的一次行为,会深深的扎进孩子的内心,当时孩子很可能就理解成,这么忙的父亲为我做早餐,他一定很爱我,要是他天天给我做早餐就好了。
我看杀父的那场戏时,直接哭崩溃了,产生了跟我父亲通灵般的感觉。我脑中浮现了一个画面,我还是个小婴儿,躺在床上,躺望着笑眯眯看着我的年轻的父亲,他的表情是多么自然,他的身体是多么的伟岸,真实的能感受到他看着我有多开心。我瞬间明白父亲后期为什么这么想死,当年我刚刚毕业,他不想连累他心爱的儿子,连命都可以不要了。
期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