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1000字

2020-07-18 23: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1000字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是一本由陈小龙 卢丹娜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19-8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精选点评

  ●开动食验室自己出的书,希望能呈现出食育最本真面目。送给所有妈妈,也送给所有想好好生活的人。 自己给自己打五分,哈哈。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控制了我加班和点外卖次数~我觉得我女儿要是会说话,会很感谢作者的~

  ●跟小龙认识过程幻想他眯着眼睛笑脸盈盈讲故事有种窥探他生活的喜悦,如可以确定很喜欢反问呀。 刚开始接触食育,带有一丝反抗,这年头,什么都要被教育,现是很喜欢我接触食育第一人——小龙写的,食育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育,而是为了生活。 这本书也是这样,有小龙的生活故事,也有被书内容勾忆起的生活。 翻看这本书,原意是春节给娃们做好吃,被“食育”后,先带娃到市场扫荡吧,也“强迫”自己逛市场哈哈哈哈

  ●很喜欢开始的章节,让我也进入成长历程里关于食物记忆。很多家长在提“高质量陪伴”,其实很简单,从重建我们的厨房餐桌开始,每个长都能做到。推荐关注家庭陪伴的家长们~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一):本土食育科普书籍

  很开心看到小龙老师的第一本书出版了。《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其实更像一本食育的科普书。作为对食育也有所了解的行内人,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认同,也感觉小龙老师写出了很多我想说的话。有朋友说,看这本书,就感觉小龙老师在耳边和我们聊天一样,哈哈哈,很贴切。食育即使生活教育,也是生命教育。食物不光能饱腹,还有很多的作用功能。关于食育,我喜欢说把食物作为载体开展教育相关的活动课程。小龙老师关于对食育的解释是“以食为师”或者“通过食物学习”。的确,食物可以作为老师,带领我们探索世界真心希望食育能走进家庭,社区学校。作为妈妈,我也想给小龙老师一点建议全书基本都是文字,没有图片,有点枯燥乏味。感觉很多女性特别是妈妈都是视觉动物吧,喜欢图胜过文字。建议修订版能多加一些相关的图片,毕竟通过文字,大家想象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不一样的。而且,我觉得美图加文字的形式会更适合妈妈们吧。也更容易让大家学习和操作起来。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想了解食育,想把食育在生活中运用起来的朋友。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二):关于“吃”这件小事儿

  我是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爷爷奶奶去地里摘菜,我就喜欢跟着去,然后问他们都是些什么,生长期要多久。爷爷奶奶没怎么读过书,但是对这些却很了解,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菜最嫩、最鲜,知道怎样的地虫子不会入侵,怎样的泥土该种怎样的菜,比如:刚刚开垦的地长出来的花生好,这样的地虫子比较少,土比较肥。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抢过奶奶手上的勺,说要帮她炒菜做饭,喜欢跟着他们去田里割稻谷、跟着公太晒谷、收谷,又或者在他们忙的时候在家帮他们喂鸡、喂鸭,虽然他们会说我小,不要去,但总能见到他们笑意盈盈的夸奖我。

  长大后,我来到了城市上学,就很少再体会过这样的生活了,妈妈工作很忙,每天忙完赶紧回家给我们姐妹俩做饭,一日三餐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从最开始吃自家种的稻谷、蔬菜、吃自家养的鸡,到花钱买食材,买补品,总觉得这些买来的食物少了食物原始的味道。奶奶养的鸡总有一股很甜很鲜的味道,很有嚼劲,哪怕只是放点盐清蒸,也很好吃,而外面买的鸡,肉总是松松的,吃起来还有一股奇怪的馊味,只能放很多酱油、味精、姜这些东西去除馊。

  慢慢的,随着我越长越大,我离开了家去到外地上学、工作,吃饭不再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在我看来只是例行公事,只是一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吃什么也便无所谓了,我工作越来越忙,对食物和生活的感知能力也越来越差,随之而来,我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力也变弱了。但不变的是,每次打电话给家里,家里嘘寒问暖总少不了吃,想吃什么记得自己买来吃;每次回到家里,妈妈总会炖些好喝的汤,等着我到家喝,奶奶总会从老家带来一只肥肥的、养了很久的鸡,说给我补身子。原来,吃在家庭关系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奇妙的东西。

  就在今天早上,我男朋友给我做了一盘蒸饺,我关注的是饺子馅是什么,味道是咸是甜,食材是不是新鲜的,健不健康,会不会有一些奇怪的味道(我不喜欢葱和韭菜的味道),在这些确认完毕之后,才会动手夹饺子,然后小翼翼的尝一口,确定没有我不喜欢的味道后才会放口大吃;而他是做餐饮的,他关注的可能是食材的价格、调料、产地、煎的火候如何,会不会太硬,是不是有许可证,把这个饺子推出市场是不是会有人消费,定价多少合理。同样是吃一个饺子,我们之间的感触竟然有如此的不同。

  这让我想起一个很有趣事,我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个北方的小伙伴问我:你们南方人过年吃啥?我说:吃饭啊。他说:我知道吃饭,你们吃什么饭?我说:就是吃饭啊,吃饭还有分啥吗?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北方人的饭有很多很多种,除了我们南方人说的米饭是饭,在他们看来面条、饺子、包子都可以称作饭。同样是一个饭,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

  书上还提到了很多有趣的点,比如现在过度消费、电商文化对我们吃的影响,菜市场里的买菜,餐桌礼仪以及现在上海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无不是跟我们吃息息相关。也就像作者说的,只有在食物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成长为人,以后才能教给我们的孩子勇气和技能,才能让我们自己及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独立与坚定,自信而自由。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三):从排雷到种草:给每个人的好好吃饭

  去感受以及热爱,真实的活着吧

我差不多算是这本书的第一批读者,之前有和小龙在一个线上课的群里,但也一直不熟。

只是去年九月份出国前看他在群里推这本书,就买着带走了。我在伦敦的地铁上翻着它,不难读,东西写的也不深。当时印象比较深的句子是,有什么比一起做顿饭更能拉近朋友之间距离的呢?那些通过食物传递出来的温度和东西,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加亲近。(我可能把人家原话改了99%以上,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还记得那时候第一次加陈小龙的微信,那天上午我在做前台的兼职,加他的本意是想问有没有啥英国食物教育的资料推荐,想问他用的啥搜索词。

因为之前读的很多书,大多是作者作古之后看的,第一次加活着的写书人的微信,有点激动。

一如他之后和我相处的方式,那次我问,并没有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你就搜就好了,就是food education。

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说,您这书写的太浅了,就是很普及型的东西,没有深度。我其实还很想说,要不是因为是在群里认识的,这书我自己肯定不会买。虽然写着食育,但这书没啥干货。

如果说真的和这本书有啥关系的话,是上个月松鼠妈妈组织的这本书的读书会,那时候我对食物,食育的理解比之前深了很多,读书会的时候,大家会轮流分享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点,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认真去看这本书。

我被大家念出的这些句子感动着,以致那天单发了条朋友圈表白这句话。

点赞的人并不多,可能还有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

我听他说过读书会的目的,我们不是要传递什么道理,或是让大家完成整个流程,而是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里可以链接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这些内容有一个自己的认识。

陈老师追求个体差异化的发展,他在用食物传达这个理念。

食物不仅只有“果腹”这一个单一的功能,更是我们认识理解世界的工具。你怎么对待食物,就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生活,如何去对待生活的世界。

在食材里并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是存在差异。哪怕是青涩或者过熟的蔬果,只要没有腐烂变质,都可以专门为其设计一道美味的佳肴。如果认真去想想,就算都生长在同一颗番茄株上,每个番茄结果的位置和时间都不一样,晒到的阳光,沾到的雨露可能也不一样,和周围的动植物相处也不一样,那又怎么能要求最后在同一时间结出一样的果子呢?每一个形态都不同,每一口都是不同的滋味,这样不也很有意思吗?

我被这段话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个人也如那些番茄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但社会却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什么是好的,我们也被这些标准所裹挟。我们希望自己和社会标准保持同步,害怕不一样,但那些不一样并没有什么问题啊。那些由机器化农业种植出来的西红柿,味道都寡淡的一样,的确不会出错,却没了有的酸,有的甜,那些不一样且丰富的味道,正如人生。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又去看了这本书,虽然这本被作者评价“我现在再看那时的东西觉得好羞耻”,却还是要承认,那些我第一遍略过看不懂的东西,再看写的还是好。在前几章,他去讲一个道理的时候,总会和自己的经历结合,希望唤起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共鸣。在书最后对食育绘本的推荐也很走心,伸手党可以安心拿去用。

最后推荐“我现在写作功力比那时好不知道多少倍”的公众号“开动实验室”。

以及感谢陈老师的这本对食育的启蒙书,没讲怎么做菜,却告诉你什么叫好好吃饭。不光是写给妈妈,更是写给每个人,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这是食物能帮你做到的事。你只是一直忘了它而已。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四):爱生活,从吃好每一顿饭开始

  我还不是妈妈,为什么我会买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看的食育书。

  刚拿到手,会感觉这本书很薄,后来和作者聊到,他说希望这个是可以是妈妈随手拿起来可以翻阅的书,可以出现在枕边,可以在饭桌旁。即使是简单翻阅,也能够获取一些启发。

  书里从不同面向让我们这种小白理解了食育,通过妈妈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分享了关于食育的小知识,以及国内外食育的研究,还有提到了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的食育游戏;可以通过去菜市场,通过玩果蔬的五感游戏或者一起下厨。还提到了一些在做游戏时候的坑,可注意的点,觉得非常的细心。最重要的事是,也分享了两位在生活中是如何实践的。

  细细品读,我也感觉完成最开始设立的阅读目的,怎么通过食育去了解自己和关心自己呢,也许从最简单的好好吃早餐开始,从建立吃饭的仪式感开始,慢慢就会发现不仅是吃好眼前的这一顿饭,也能促进更多美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了感恩和关注他人,同时也开始去关心自己。

  认真读完,感受到两位那般热爱着生活。正如作者所说的「好好吃饭,会有很多魔法发生。✨」

  推荐你也可以一起,通过这本书,开启走进食育的世界。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五):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很开心拥有了一本“作者亲笔签名”的书!作为一个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单身未婚青年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看这本书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和“内在小孩儿”进行对话的过程,会让你不自觉得回想起小时候一起床就去火坑里翻外婆烤着的洋芋和苕,软糯香甜;盛夏和姐姐在田里摘了嫩幺儿的黄瓜,在衣服上蹭两下,啃一嘴清爽;过年是要包饺子的,家里的女人们围在一起,唠着嗑,手娴熟得捏出元宝……阅读本身就是种自我的整合和疗愈吧!

封面丑字签名

  首先,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强。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话讲述着什么是食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以及可以亲子一起享受的食育游戏。为了更好得理解概念,辅以场景描述,却都是读者可能经历过的、或者正在经历的情景,给人强烈代入感的同时,又引发着读者的思考。比如书中描写小孩儿想进厨房时,被大人以不安全等理由赶出来。如今回家,还是会被我妈从厨房往外赶,说油烟会弄脏衣服。身边的同龄人,有不少已经在自己养育孩子,偶尔也会听到吐槽说厨房被小孩子弄得满是水后再也不敢让小孩子靠近厨房。遇到过这样问题的父母们,欢迎来好好看一看这本书!O(∩_∩)O哈哈~

  其次,这本书的理论可浅可深。浅一点的,可以看到的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关于教育公平的探讨,当属于乡村的自然食物,变成了一种教育资源,是否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一些城市和乡村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距。也可以看到书中关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食育对本土文化的守护和对外来文化冲击的防御。暗含在这一切后面的理论有点接近于新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发展心理学。每个年龄阶段需要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各不相同,具体见下图,看过后觉得书中对于食育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和这个发展脉络的契合还是很清晰的。

发展心理学

  最后,这本书的实操性很强。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食育”呢?作者给出了三个建议:吃早餐,下厨,逛菜市场!除了第三条,其他两条个人都在坚持。刚开始工作时,学着自己做饭是为了省钱,外面吃一顿的钱够买好几餐的菜呢!后来是为了控制体重,按照健身教练的要求,去选低脂高蛋白的肉、低糖多维生素的水果、卡路里为负数的蔬菜,吃着鸡胸肉西蓝花,心里苦哈哈;现阶段就是为了享受食物、享受不慌不忙吃早餐的过程(当然偶尔也会出现吃完后慌慌张张去赶地铁的场景),给自己一整天的奋斗先加满油的感觉。不过逛菜市场的几率还是低很多,一方面是觉得要去和菜摊主们询价称重的过程,对于一个轻微社交恐惧症患者,可以通过超市购物避免的时候,还是很想免去这个环节。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加班狗,往往下班回去的时候,菜市场都要收摊了。可是,逛菜市场这件事,确实是一个很好了解本土、市井文化的机会。一位做乡村发展的国际NGO工作者分享他每新到一个地方,想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就会去逛菜市场:当地人在吃什么、什么价格、喜欢用什么调味品……饮食习惯和民族风俗往往就在那方寸地之间。和当地人快速熟悉融入的办法便是一起做饭。希望自己可以给自己一点点挑战,多去菜市场买菜!

  我也用书中的三色法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做过体重管理,慢慢的将三色法融入到现在日常中,作为外出就餐时点菜,以及买菜时选择食材的参考。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当然也会感受到肠胃变得顺畅和舒适,对于食物的感知慢慢敏感起来。

  当然,这本书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偏个人经验的积累等,还有改进空间。总得来说,是一本适合作为“食育”入门的书,欢迎阅读后一起分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