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读后感精选

2020-08-03 23: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读后感精选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是一本由(美)普佐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7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精选点评

  ●真的没有教父(我只电影)那么精彩,人的执念仰是互相的,但是这样的偏执应该是经历了巨大痛苦后的产生的。最后的报仇也变成了一次解脱

  ●想到马里奥普佐我首先想到低俗两个字 这本书讲了个低俗的复仇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 文笔幼稚 还好节奏比较快 一会就读完了

  ●前半部分简直惨不忍睹,等到巴里出场之后结合书名突然就想通了……两星给苦逼西西里教父。

  ●复仇,只是指向战争罪恶

  ●情节单薄老套,不好看

  ●情色内容不错

  ●是普佐完成《教父》前一年的作品,是一本快餐类的速食作品。人物和情节的设置不很到位,但是简洁明快没有废话的节奏,让这个基督山式的复仇故事变得令人期待。普佐代表性批判主义思想处处暗示着是在正义得不到伸、作恶者逍遥法外世界里是没有赢家的。

  ●长篇故事会

  ●虽然剧情走向有时太“无巧不成书”,最后的结局我也不完全认同。但对于罗莎莉这个角色塑造还是挺好的。也的确是普佐一贯的黑暗风格。不过感觉小说写得过于精简——感觉像是一个骨架,许多一笔带过地方也许应该填入多一些血肉的。另外,这么个黑暗暴力又不乏滥俗的故事,其实拿来做成游戏也许还不错的。

  ●笔力好弱···跟教父就不是一个台阶上的,好吧,未成名之前的作品还是不够老练,拍成电影的话1个小时就搞定了吧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读后感(一):执念成就悲情

  这是一本比较速食的小说,以至于网上一位对这本书强烈期待的朋友读完后一通吐槽,我想这多少与他对普佐的期待有关,马里奥•普佐之名气与《教父》不可分割,不知普佐的人估计不少,但是没听说过教父的人恐怕寥寥,很多时候我们读书顺序并不等同于作者写书的顺序,如果先接触的是慕尼黑再遇上教父,我想我的朋友可能对这本书就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愤懑了,毕竟慕尼黑是作者的试笔之作,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在他身上还是很明显的,我很庆幸自己之前并没有读过《教父》,也只是看了看电影,更重要的是我对这类作品向来涉猎的少,所以《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我不会觉得有多么的出色,但是也不至于难以下咽。

  其实本书的内容很简单,是关于一个复仇的故事。罗根,一个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受尽纳粹折磨,身怀六甲的妻子最终也不幸罹难,而他却死里逃生,在战争结束后,凭借残留的智慧之根一路扶摇直上,成为了富翁,但是他内始终受着煎熬,复仇的火焰从来未曾熄灭,于是他踏上复仇之路,即便命运之给予让他遇到了一位全心全意爱她的女子罗莎莉,也没有打消他势在必行的决心,而鱼死网破也成了最终的结果。

  应该说罗根是一个悲情人物,普佐对他的描写非常的单调,但是却意外的成就了他的纯粹,或许今天我们看来这个人物不够丰满,少了很多人性的立体感,可是想想70、80年代港产黑帮片里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在今天恐怕要被说成傻气了,那种强烈的利己主义的蔚然成风,让我们离纯粹越来越远,这种纯粹不一定都是美好的,可以是绝对的毒辣,也可以是义无反顾的执念,比如罗根,显然就属于后者,而这种情感正是我相当欣赏的,于是在全书最终的悲壮里我还是被感动了。

  除了罗根,还有罗莎莉,这个因为战争失去父母的孤伶女子更失去了女性的尊严,她以一种淡漠完成身体的迎合,直到遇到罗根,两个都有过异常悲惨经历的人换来了一种心意的相通,可是终于也没有等来生命的相守,这样的悲情似乎很老套,现在的作者已经疏于抒写,可是正是这种最简单,最直白的感情反而反衬出人性的美好。

  可能正是作者把整个故事的大背景放在二战中,甚至一度延展出了更深刻的蕴含,除了男女主人公,特别在真科•巴里和冯•奥斯藤身上都有着对战争与人性的探讨,只是落笔时有点轻描淡写,使之失于清淡。

  当然,对于一本通俗小说不抱恃着过于苛刻的心态,还是能够读完的,其实这本书的问题不是读不完,而是太容易读完,也就是说太过轻简,如果作者当初能够写的更加深邃一些,也许与教父的差距就不会有那么大了。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读后感(二):东邪西毒、杀死比尔、V字仇杀队。。。你可以想到很多

  看了一些评价,普遍对主角天才的设定有异议,我在读这本小说的前四分之一的时候也感觉人物设定背景叙述太草率了一点,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作者的风格。在《教父》中这种风格体现为简洁明快没有半句废话,以至拍成电影之后有“节奏最快的三小时电影”之称,在这本小说里你能看出这种风格的前身,同样的简洁,如果你不满意,那就变成了简陋。

  但是呢,作者最重要的设定显然是主角过人的记忆力,以致在十年内每晚都能像看电影一般回顾被折磨的过程。故事一开始告诉你主角有多么多么痛苦,你可能会觉得太轻描淡写,但是我自己的体验是,随着小说的进行,那种忘记不了、历历在目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怀里拥着后半生心灵的慰藉、知己,黑夜仍然是最可怕的。想到了《东邪西毒》里面的一句台词,“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

  读到罗根审问弗赖辛兄弟时,开始了阅读的快感。看两个奸诈之人不得不老实交代剩下三个人的姓名时,那是十分快意。兄弟俩以为自己的小算盘得逞,却不知罗根在装傻让他们以为自己中计,自以为聪明的人却被玩弄了。兄弟俩临死前拥抱在一起让罗根感到遗憾,应该分开干掉他们,让他们临死也保持奸诈罪恶的神态。。。让人联想到《杀死比尔》里面那个美女护士被削去四肢,却被留下活口,让她告诉剩下的人她遭的罪你们通通逃不掉!这才够劲。

  真科·巴里变成了和善的老人,身患绝症祈求解脱,面对这样的他仇恨容易失去力量,然而罗根却认为,弗赖辛兄弟等或许是天生的禽兽恶棍,他们的暴行是天性使然,但巴里却是助纣为虐,拥有人性的他更加罪不可恕。又想起了《V字仇杀队》里面那个医生,临死前同样具有悔意。不禁让人想问,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本来可以成为善良的人犯下罪行?

  罗根干掉的目标性格各不相同,从单纯的罪恶渐渐走向人性深处的肮脏。所以,当罗根讥讽贝利,如果当初你在慕尼黑,你也会成为那七个人之一,我们看到的是人性黑暗存在于四处,而不仅仅是那些带着纳粹袖章的人。

  冯·奥斯滕,为什么一定要杀掉他?他如今看起来是一个善人,正直的人,毫不虚伪的人,何况罗根明明可以放下仇恨,幸福地过下半辈子。

  这是因为他是一个能得到你信任的人,一个如同严厉但是慈爱的父亲的人,一个为你感到惋惜、可怜你不争气的人,一个让你产生依赖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是为了玩弄你的灵魂,彻底地毁掉你的人格。所以,最可怕的、最可恨的人就是他,不杀他,前面所做的一切都不叫复仇。

  当罗根下不了手干掉贝利,当贝利接到命令干掉罗根。。当中央情报局封锁罗根所有的联系人,不让慕尼黑的真相大白天下。。。到底谁才是纳粹?

  看到这里,主角是不是天才早就不重要。还有些质疑是可笑的,比如在布达佩斯罗根没有中设在警察局的埋伏,乘飞机逃跑了,于是有人说中情局好白痴,封锁机场都不会。说这样的话的人,一定以为五十年前的间谍机构都如007或《谍影重重》一般高效,24小时卫星定位监控,能从五角大楼发出指令,让在伊拉克上空的战机用激光制导除掉目标。。。五十年前的谍战,请看《慕尼黑》,那是一个机关枪,手枪,炸弹等,相对原始,但是粗暴血腥的时代,炸弹可能藏在象棋里,床板下,电话里,电视机里,汽车里。。。每日生活在怀疑里,而非在一个完全没有预料的情况下从地球上被抹去。

  总之,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读后感(三):死刑,缓期执行

  凝寒 / 文

  复仇加爱情的故事模式,《基督山伯爵》是我心中的标杆,于是读之前便没有带太大的期许。但《教父》于我也是印象深刻的作品,普佐应当是不至令人失望的。《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成书于《教父》之前,也的确可看作《教父》的先遣版或缩水版,由于没有黑手党题材造成的浓烈肃杀气氛,普佐与时下情节激荡的同类小说相比,其平淡的文风愈发明显。读者跟随罗根的复仇脚步可以说实际上是从第三个人开始的,从三至七,每个人的死亡被平均分配,没有更容易些的,也没有更困难些的,于是也没有出彩的情节喷发点,死亡完全是在照本宣科。或许作者有意将读者的视线更多地集中在罗根思想情绪的变化上,而不是他复仇的实际行动。

  七个盖世太保军官在判决罗根死刑,而罗根奇迹般生还之时,便被复仇女神判处了死刑,只是缓期执行。于罗根也是同样,他亦是死刑者之一。坟墓从罗根燃烧着复仇烈焰的内心至慕尼黑一座座的排列着,最后落入暗色中,那里其实不止一座坟墓在等待生命的长眠。这八个人都计算着自己的死刑生效之日,甚至在内心深处期盼着,一颗子弹的痛楚远小于旧罪的煎熬。战争是泯灭善良人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放大了邪恶的天性,它的结束形式或许只是一份停战投降协议,一份薄薄的文件的份量。其带走的和留下的,不亚于原子弹爆炸的影响。罗根扮演着正义的角色,超强的记忆力折磨着他的神经,而七个背负着旧罪的同样无法轻易忘却,每个人心底都有罗根的脸庞在浮现。这场复仇注定没有赢,只有罗莎莉的泪水来洗刷一切的过往和罪孽。

  罗根在复仇中还是保有其理性和人性的底线的,对于本性邪恶的、伪善的、狡猾的、尚有一丝良善的,给予了不同的结束过程。并且他将不伤及无辜作为其首要原则,可是他的复仇之路上有了罗莎莉的参与,一旦有了牵挂和向往的,撒旦就拥有了更多的筹码。罗根终于还是跨越了界限,在通向慕尼黑的路上挖了其他的坟墓,并亲手埋葬了自己与罗莎莉的未来。其实即使没有这个意外,罗根也没有未来可言,毕竟缓期执行不意味着不执行。从一开始,这两个人的感情就被盖上了死刑的印鉴。

  我阅读时的心思并不放在罗根身上,而是罗莎莉,她的变化更耐人寻味。她的出场带来了一个谜,关于她的冷漠,她对一切的无所谓。是罗根将她从梦境中带回一切的起点,让她看到现实,感受到阳光和希望。罗莎莉打开心结之后,恢复了人的知觉能力和需求层次,这时她才真正爱上罗根,或者说获得了爱的能力。罗莎莉重新唤发出生机之后,对于罗根的复仇计划开始担心,虽然罗莎莉依然会协助和支持罗根,但是她更希望爱人陪在身边,有一个美好生活和未来。罗莎莉可以回复到正常的生活心态,那罗根是否也可以做到?罗根能够拯救罗莎莉,但始终无法自救。罗根背负的太沉重,鲜活的噩梦定期到访,身体上的痛苦时刻提醒着他。将内心的偏执当作信仰,罗根已然成为复仇的奴仆,恶魔手中的利剑。罗莎莉爱情的力量尚不够,敌不过黑暗中敞开着大嘴,永不放弃等待的坟墓。所有的坟墓是这八个人共同挖掘,直到所有人躺下了,命运才可以开始新的轮回。

  出处:九久社区 http://club.99read.com/comment/replyComment.aspx?cmtid=12884201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读后感(四):受难者的梦魇

  随着纳粹德国战场的失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负已分,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纳粹分子不惜杀人灭口毁灭证据,美军谍报人员迈克尔•罗根上尉就是受害者的其中一员。当解放的号角吹响之时,却是他受难之日,不但妻子惨死,自己也在行刑时身负重伤。战后,刻骨铭心的仇恨让他寝食难安,经过十年的准备,他开始复仇,向7个曾经对他施加毒手的纳粹分子讨还血债。这就是《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

  这本小说包含的元素颇多。黑帮,间谍,冷战,爱情,背叛以及犯罪等等,更有打动人心的情感纠结,如果你细心阅读下去,甚至可以发现《教父》的细微构思已在其中。同时,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与栩栩如生的人物背后,更兼顾作者对人性以及社会现象的反思,这一点是一般流行小说作者所无法企及的,正是因为作品的深度与流行度把握得当,才成就了普佐流行通俗小说大师的地位。

  尽管小说的情节是简单的,但是人物刻画却非常出色,富有传统意义上美国英雄主义的色彩。小说里的迈克尔•罗根上尉是典型的书面意义上的美国人,聪明富有,却是战争的受害者。超越常人的智慧于他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他带来名誉与财富,一方面也为他带来死亡威胁与丧妻之痛。讽刺的是,大难不死的他在归国之后却面临被划归为智力低下无法工作的窘境,为国效命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现实往往显的那么荒诞,不是吗?另一方面,刻骨铭心的仇恨让他寝食难安,复仇计划策划了十年之久,一旦展开便不再回头。不但要追杀仇人,还得提防国家机器对他的打压。但是他并非冷血的杀人机器,饱受创伤的身心也不曾拒绝爱的温暖,复仇只是为了寻求自我的解脱。事实上这样一个男人正是我们所欣赏与期盼的铁汉形象,果敢且坚毅,再多的困难也无法阻止他,纵然被打倒也照样站起来,坚持到底就能获得胜利在他的身上得到最好的证明。

  而改变罗根上尉极度暴戾心态的女人―罗莎莉,同样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父母家庭都在战争中被摧毁,处于极端的麻木与茫然状态,尽管她美丽年轻。毫无疑问,这样一个人物的存在难免有争议性,可是细想一下,同为战争受害者的两人在茫茫人海偶遇,在流利颠沛的旅程中相互都是孤独的,彼此情感的升华变的可以理解直至刻骨铭心,爱的存在让复仇不再冷漠,而略显悲怆的结局更是回肠荡气.极富戏剧性的结局让我们唏嘘不已。 与此同时,书中出现的那些逃脱官方层面正义制裁的反面人物也有细微差异,不再是脸谱般的配角,七名罪犯与穿插其间的美国政府特工,或是本性依旧仍在作恶,或是良心发现正在改变,或是国家利益高于正义的无理阻止,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由受害者演绎出的时代梦魇才极富冲击力,尽显出人性之复杂,反映出人生之无奈,他们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或许,借复仇之路来演绎人生正是普佐想要表达的吧?在小说中,正义得不到伸张,受害者的控诉无人理会,做恶者逍遥法外,尽管社会是由人组织而成的,但这个组织漠视组成分子绝望的呼声,演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存在。因此罗根上尉所拥有的过目不忘不但对于他是种痛苦,对于读者而言,也是折磨,我们不得不随时回忆起战争对于人性摧残所造成的恶果,审视那些本不该发生的事。在社会造成的夹缝中,正是因为拥有了不屈不挠向邪恶追索的信念,小说才在略显单薄的情节背后令人充满期待,高调血腥甚至黑暗的复仇之旅才可以触及人心,这种通过行为升华至理性思考的过程,足以反映出其中蕴涵的悲凉人性。提示我们,这一切没有赢家!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一书是普佐化名以马里奥•克莱里出版于1967年,当时与他以往的作品一样,并没有受到重视,我相信这部小说应该是他在1960年代作为男性杂志社助理编辑期间所撰写的诸多小说之一,当时他为杂志写了一些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作品,但都反响平平。值得注意的是,普佐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曾经参军远赴欧洲,随后更在欧洲重建期作为美国政府工作人员驻欧洲生活工作长达十多年,多年的积累让他拥有丰富的素材与写作经验,因此他的创作之路与欧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意大利部分的叙述,更是为日后《教父》的一炮而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积累都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虽然此书包含了马里奥•普佐小说所有的特色,诸如惊心动魄的情节,血腥残忍的细节以及不乏浪漫的爱情元素,更兼有普佐代表性的批判主义意向的成分,可惜湮没至今才得以重见天日,颇有遗珠之憾。人民文学引进此书,足以弥补此憾。

  《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读后感(五):当之无愧的垃圾

  《教父》作者的手笔、追捕、复仇、情感纠葛、艳遇……是不是都很有吸引力,但对不起,剥去层层伪装,这书就是垃圾里的垃圾。

  我承认,书的介绍些的非常有吸引力,为此,我已经等了这书挺久,然后从99上下单,第一时间读完。其实,还没读完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是垃圾中的极品垃圾。

  我们目前看的小说,当故事情节不够吸引人时,就用人物的性格来弥补,当人物也不够吸引人时,就添上艳遇,最典型的就是70年代的那几个手抄本,比如那种侦查员可以和特务“碰巧”住到同一个旅店的《叶飞三下江南》、再比如《卡车司机的自述》等。文荒的年代出现这样的小说是可以理解的,可现在《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的出版更新了我的看法----在好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今天依然可以有垃圾,没有最垃圾,只有更垃圾。让我痛心的是,人民文学也出了这样的垃圾。

  复仇是需要理由的,但本书中的理由全被一笔带过了。罗根受了酷刑是吗?我不知道,书中只是说了罗根被吃了泻药,脏东西弄得到处都是,还说了有人用橡胶棒打他的肚子让他吐。如果只是这样,就让罗根不惜以身涉险去杀了这7个人,明显是动机不足的。也许,你要说罗根复仇的目的不主要是为自己,而是为他怀孕的妻子。那么好,告诉你,罗根“死”前已经知道了他妻子在第一天审讯时就死了,所有的尖叫都是录音。

  可是,就是为了这些,罗根放弃了高薪,目标从政客到黑手党再到独裁者,这合理吗?

  我权当这些是合理的,那么,这7个人还有联系,也是合理的吗?战后,侥幸没被挖出的纳粹分子都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他们会和彼此联系,除了两人是亲兄弟关系外,其他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大人物死了会上报纸,其他人会知道,那么,先死的那几个小人物,他们的死又是怎么被其他人知道的?更搞笑的是,这7个人还都用着战时的名字,没有改名换姓,当然,这比起他们彼此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死了,其他人马上知道来讲可能已经不算什么了。

  再说罗根的信息来源,他能找到头几个人,居然是通过私家侦探,只付钱就搞定的方式,搞笑吧!毫无悬念可挖,毫无趣味可言。罗根刚被救得时候,军方曾找过审讯他的人,可是未果,但是,军方搞不定的事情,私家侦探只用一年久OK了,纳税人的钱是白花了。

  别看他们找不到几个隐藏的纳粹,罗根做的事情可全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他们查了一周,罗根过去杀的几个人,罗根的资料就全被挖出来了。可是,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却防着红色国家那位领导几年不杀,偏偏等着罗根来了让罗根下手,他们能帮罗根,但罗根来之前,他们就任那哥们活着,守株待兔的精神可谓望穿秋水。

  好吧,算他们有耐心,算他们等着天将降大任的那个斯人出现。可罗根居然认为他到慕尼黑后,贝利要花几天才能找到他,贝利一直在跟踪他好不好,罗根有着能镇静参谋部的智商,能破译出当时最高明的密码,居然不明白这点,不知道是百密一疏,还是我太愚钝理解不了。

  贝利是个神奇的特工,他的能力不取决于先天的智商和后天的培养,他的能力毫无连贯性,作者需要他很强时,就很厉害,能查到一切,搞定一切,作者需要他弱的时候就弱。弱到罗根杀了人他只会不按约定给罗根备车逃走,而不怕罗根跑了,而根本没在机场或者路上再堵一道,就让罗根逃了。

  更弱智的是,最后的两个人良心都受到了莫大的谴责,基本就是等着他去杀的。也许吧,这俩人这辈子虽然当纳粹,但都是只干过一件坏事,就是对罗根干的,所以,折磨他们良心的也只有这事,所以,当鬼敲门时,他们都清楚鬼就是罗根。也许,这不算什么,贝利一查死的那几个人就知道是罗根干的,这几个人也是,没做过别的坏事,只是一起收拾过罗根,所以线索特单一,查起来特简单。

  除此之外,本书没有任何一个人物性格是哪怕比较丰满的,所有的人物都是苍白的,在看头十页的时候,我觉得书很精彩,误以为罗根是个真正的冷硬派。可接下来就明白了,罗根的智商被吹上天了,一如一些言情小说女猪的善良和楠竹的富有一样,一旦上了天,书也就弱智了,果真如此。

  本书的故事构架其实还是不错的,但只有架子,故事全是硬伤,人物更是纯粹的骨架,没什么可取之处。书的写法有点像罗伯特陆德伦的伯恩系列,同样是报仇,伯恩系列的情节很人物都是没挑的。同样是大难不死,伯恩是因为海水把伤口周围的硬皮泡软了,而且当时伯恩被击中时,开枪的人离他是有一定距离的,而罗根是直接被在脑后开枪的。伯恩的艳遇是玛丽,玛丽一直在帮他,而开始的时候,玛丽可是伯恩的劫持对象,伯恩是冒死救了玛丽,玛丽帮伯恩弄伤口,两个人才开始在一起的。而罗根对罗莎莉的好是没来由的,而罗莎莉的经历如果属实,就很难对谁轻易动情了,然而她爱罗根,只是因为罗根给她花钱。参考一下《44号孩子》里的瑞莎吧,她和罗莎莉的经历差不多,里奥可是经历了生死才走进瑞莎心里的。再说和伯恩童鞋对垒的卡洛斯,如果伯恩是豹子,那卡洛斯至少也是一匹狼,而罗根的敌人都是绵羊,等杀的,他们活着的目的除了宗教不许他们自杀,就是他们等着罗根杀。真搞笑,宗教不许他们自杀,却同意他去当纳粹,刑虐凌辱别人。

  上午,我记得有一篇2星的评论的,也许我记错了。但不管怎么样,这篇评论我会备份的。我不喜欢这本书,我认为它是垃圾,我不建议所有人再花冤枉钱,这就是我的观点,我会坚持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