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对“初登讲台”者的建议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对“初登讲台”者的建议

2020-08-15 07:23:28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对“初登讲台”者的建议

  前些日子初二一班叶青老师不慎摔倒腿骨骨折需要治疗休养半年,农村学校师资匮乏代课老师工资待遇低,恰有遭遇突如其来变故较短时间无法招聘不到教师迫不得已,将没有任教资格专业对口,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专业知识贮备和经验积累的刘宁“叫”来,以解燃眉之急

  来之前,我以浅薄有限的经验告诉她:

  教育教学前提了解学生,这是学习行为形成认知基础。就像“教育生物起源说”德国的雷徒诺认为的大猫小猫捕鼠,老鸭教小鸭游水,了解生活和生存需求思维状况、学习状态习惯才能以身示范和传授知识。记得96年,我在第一实验学校承担全国未来教育实验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一年级招生面试选时,一个叫宿培的刚刚幼儿园毕业的六岁小男孩,创下五十六秒一百道一百内加减及混合运算的惊人口记录,而这个班级的速算最慢成绩也不超过十分钟。同样的状况,而在十六年后,我来到城乡结合部的泰前中学的第三天,正值新生报到,叫来三名学生,问谁一眼就出眼前的松树有几棵,而回答上来的却只是一名并未抬头孩子,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猜的。我想说的是,不同的认知基础,学习习惯和背景都会影响到你的教育教学目标预设、方法措施和学习效果。了解学生,也是反观教师自身是否具备承担教授学生的能力,然后再对自身专业素养做出有效调整完善

  课堂中要学的东西很多,需要老师为他们提供足够资源选择,让学生独立欣赏识别和选择事物,并通过自己加工和琢磨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这需要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要有深厚的“衷”和洞悉的“理解力”。一个没有爱责任心的老师是不会思考这个问题的,他们仅仅以为——课题目的

  所以,对学生要富有亲子之心,对学科有无限但热爱崇敬之情。正如朱自清所说的:“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仰心,如宗教徒对待自己的上帝”教师应为每一节课呈现一盘盘“对口”的“圣餐”,充满虔诚,满怀崇敬,期待福临。在筹划这盘圣餐时,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身心状况,“粗细精”粮兼备,考虑到它的营养均衡色香味俱,还要考虑众口难调下的“和而不同”,每个人都能饱餐且不挑食,这需要教师投入玛利亚”般的母爱,也是课堂中教师最伟大高贵品质。何况,爱本身就是一门最美的艺术,没有爱,课堂就没了味道,学习和时光也便没了味道。

  埃庇卡摩斯说“唯有理解力看得见,听得见,它利用一切,支配一切,影响和君临一切,其他一切都是耳聋眼瞎,没有灵魂。”好教师要有对教材通透理解力,能让教材在手里活起来,和你所熟知的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如同看到汶河,就能想到它万千细流入黄河;看见松树,就能想起包容万象的雄伟泰山。好教师能“懂得”教材的用意,单一的例子、公式、文字和图形,不是刻板背诵或者掌握,而是让你引领学生去想象和辨析事事物物的联系,独立寻找他们相关联的变化规律,从而学到某种解决自身生存和生活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从你那里借来资源,学会分析、整理、加工和综合,形成新知识新作品新想法新观念,才是教师要做的。就像柜台边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是供欣赏、甄别和参考的,并非一定购买,真正懂得服饰打扮的女人,必要的时候都是亲自量身定做。因为同样的款式,并不能显露出同样的身材,合身的才是最美的。

  还要记住一个道理:万名学生要有万种方法。半个世纪以前,丰子恺先生画过一副标题为《教育》的漫画,一个师傅一本正经地把一块块活好的泥巴仔仔细细地按在模子里,然后扣在案板上,一排排活脱脱的一模一样的泥人就这样生产出来。想想工厂的玩偶,俄罗斯套娃,都是生冷的“玩物”,它们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但触摸起来,生冷死板,没有温度,没有灵气。

  课堂要有充实的授课计划,所以要有预设,有备课。这些都是对学习目标和任务以及达成所做的“未雨绸缪”的思考,但人和泥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活生生的,一个是冷冰冰的,活生生的人自然需要活脱脱的教法,冷冰冰的泥人自然要用冷冰冰的做法。切勿把课堂当工厂,把循规蹈矩的方法当模子。

  对于新教师来讲,最迫切的事情莫过于学习以至于效仿,盲目地生搬硬套或者在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之前,不要形成刻板的模式。去年,我效仿邻居的做法,找了一个装海鲜的空泡沫箱子,装满松土,在自己的小院里种上丝瓜,然后像模像样地学着老太太的样子浇水,施肥、掐尖、扎架,到了夏天架子上垂满丝瓜,也意味着我学有所获。第二年,老太太搬走了,我仍然种了丝瓜,为了增加创收和生活的乐趣,我也栽种了南瓜和葫芦,重复性的劳动步骤令人生厌,但我还是以饶有情致的样子浇水、施肥、掐尖、扎架、挂秧,南瓜越来越大,而我又疏于管理,一个雨夜,南瓜连带着瓜秧坠落到地上摔个粉碎,这时才知南瓜和丝瓜的种植和护理有所不同,各有各的法子。还记得同事曾经讲过这样一件可笑的事儿,他带着儿子和先天有些愚笨的侄子去泰山玩耍,走到一块巨石之前,儿子立刻跑上去,用右胳膊肘支起脑袋,做悠闲状来了一张写真;侄儿也高兴地跑过去效仿儿子躺在石头上,只不过他把头枕在石头生上,而用左胳膊肘按在了脑袋上。一味的效仿,只能闹出笑。正如齐白石老师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教学的路子是自己用自己的脚试探着走出来的,切不可用某种模式羁绊住自己的步子,

  我所说的自认为重要的或者提醒你谨记的几条,虽没有写出新意但意义深远,但也是自己从事过的二十二年的教育生涯积累的一点感受。我的建议并非要求你绝对遵从,但却要随时尽量理解,避免走上生冷而机械的“泥匠”之路,把自己和孩子们都禁锢在“冷淡”的“模子”里,享受不到因课堂生动精彩而带来的幸福和乐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