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地毯”为哪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红地毯”为哪般?

2020-08-22 08:16:37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地毯”为哪般?

  今天,一则《一年级新生入学 家长孩子红毯新浪图片新闻吸引众人目光,并引发广泛热议

  这让我联想到多处名校也有类似轰轰烈烈的入学场面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红毯铺地,鲜花漫天,有的还重金邀请名人名流官宦参与,甚至动用礼炮、直升机。其耗资之巨大声势浩大,都是一般学校所无法企及的。似乎“昭告天下”,他们收下的好像不是个孩子,而是骤然福临的天神

  正如那图片所呈现状态,在某个校长或者领导的授意下,老师们刹那间天真烂漫起来,脑子立马热了,一会扮作“天使”,一会变“卡通”,让人诧异的事一会又变脸成了“师尊”,不知道这种变化无常无理性的样子会给孩子带去什么影响,如果我是那个孩子,除了新奇之外,真的不知道学校将要做些什么。

  不得不说,学校也有官二代,富二代牛二代。如我们这般一穷二白捉襟见肘山村农村边缘学校,不禁“文兴叹”:那鲜花门得一两万吧!那长长的红地毯得好几千吧!那天使服、西装得几万吧!孩子的盛会装也得三两万吧!新闻报道费用也不少吧!音响舞台彩绘写真、人情往来车辆调度……,把一所山村学校卖了也够呛能办的起这样的盛典

  我们的教育正处在一个政策人本行动激进变革时代,这让那些敢于吃螃蟹的人渐渐浮躁起来,有了吃“牛”的,因此也就有了千奇百怪花样翻新上去撑爆眼球,闻起来变了味的开学仪式

  那么,开学真的需要如此“声势浩大”的典礼吗? 尊重孩子是好教育的基础,学校师生列队相迎,简介学校,祝福祝愿,这都无可厚非。但将典礼“因扩大影响”而包装成一场表演,就有点过于浮夸了。有人说,让孩子产生自豪自尊,更扯淡了。走了红地毯,尊严自信就膨胀得居高不下了?

  教育是一生事情,真正的教育是缓慢的,人生旅程中也没有现成的“红地毯”,都需要引导孩子自己打拼创造、铺设和行走,我们只是告诉他(她):地毯因勤奋铺设,因执着而行走,教师职责不过如此。抱着牵着行走左右孩子教育,不是我们当今社会需要的教育。如此看来,红地毯的铺设应该“别有用心”,“红地毯”效应真正的受益者是谁?估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改革创新能赢得教育最大的红利,各地“红地毯”式闹剧就不断地翻演,这分明急功近利表现。而“心纯净,行至美”的教育者头脑清醒,更多地站在学生角度理性思考问题,保持虔诚童心心,采取恰当形式寻找丰富而切实的资源实实在在地去做事。他们想的是如何“走心、有教育意义”,而不是去做那些“拼爹”的傻事。特别是小学,开学第一天,不妨把话语权和交流时间更多地留给亲近学生的老师,留给希望融入学校的学生。

  学校是孩子们交友的地方。孩子们入校的第一件事并非“红地毯”、鲜花一类浮夸的的东西,他们最需要的是从拥簇的人群里急切地找到自己熟悉的玩伴——邻居阿强,幼儿园的阿虎,亲戚家的阿花……同时,他需要在这个新环境找到更多的新朋友,学校最初的吸引就在于此。

  而这时,教师的职责不是忙着让孩子们“卑躬屈膝”让他拜你为师,而是及时给予他帮助、支持和交流:教师介绍、自我介绍、彼此认识。不知不觉,孩子们便容易一个叫做“集体”的家庭里,对了,第一天入学,别忘了来个“全家照”,因为温暖,所以喜欢。

  学校是孩子们生活的地方。一条“红地毯”束缚了孩子们行走的方向,一个盛典浪费掉孩子们半天宝贵的时光。其实,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例如,在孩子们都有了一些可爱的新小伙伴后,教师们会引领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远山近景,一草一木都属于孩子们。

  这里还有舞蹈室、阅览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少年宫。哦哦哦!最重要的,还有厕所,左侧是男厕所,右侧是女厕所,请小朋友们举起左手,对对对!男同学去左侧,女同学去右侧。孩子们知道了这里有一棵树,我们一会来玩吧!这里有长着绿草的操场,嗯!我们一会来爬爬!这里是吃饭的地方,哇!好香啊!他们的谈笑风声可以擦亮整个世界。因为熟悉,所以安然。

  学校是孩子们理想发芽的地方。第一天的事情还很多,等孩子们游历完校园,给孩子们按照高矮的不同拍好位次,然后告诉同学们:为了保护你们的视力,我们要每周轮换一次座位的,请同学们记好自己的座位哦!接下去呢,当然是很关键的“老生常谈”,老师要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学生我儿时的梦想,孩子们在老师诱导会按耐不住七嘴八舌,老师要把食指竖在嘴边,“嘘”!然后提醒孩子:大声喧哗不礼貌,不要影响别人哦!当所有笑眯眯的小嘴都闲下来;表达意见先举手,这样叫有秩序。小嘴巴贴着同桌的小耳朵,告诉他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觉得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理想?这叫讨论。老师还可以下发一个《我的梦想》的小信封,指导孩子们回家让家长帮着写下童年的梦想,密封好交给老师,最后放在个人成长记录袋里,等到毕业、十年、二十年拆开以后,你想,一定因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而泪流满面。因为梦想,所以期待。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起初,最重要的学习是让新入学的孩子懂得秩序,大班额班主任更应引起重视。因为让孩子融入集体和学习的保障,除了上面所说的建立举手秩序,还有摆放物品的秩序,读书的秩序,喝水的秩序,提问和回答的秩序,“洒扫进退应对”的秩序,思维的秩序等。学生一旦有了秩序,就会对环境和事物有了清晰而条理的认识,从而有条不紊地安排眼前和思考以后的事情,就能够安心读书和学习,健康成长与发展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秩序,所以成长。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将学校赞誉为“优游之所和文学消遣之地”,意味着学校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家园、乐园和学园,而非成人摆布的靠世俗喧嚣刺激的浮躁的名利场。

  学校不是戏场,能不能沉静下来,让静水流深,风过无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