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再读《皋鱼三失》
一次孔子出行,听到有很悲伤的哭声。孔子说:“快赶快赶!前面有个贤人!”到跟前一看,原来是皋鱼。他身穿粗布短袄,手执镰刀,在路边哭泣。孔子离开车子与皋鱼说话,问:“你家没有丧事,怎么哭得如此伤悲呢?”皋鱼说:“我有三个过失:从小就喜欢学习,周游各诸侯国,(没有照顾好父母)回来他们已故去,这是过失之一;志向远大,不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不愿在庸君手下做事,但年岁已晚仍一事无成,这是过失之二。我与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逐渐断绝了来往,这是过失之三。树想停下来可是风却摇动不止,儿子想奉养父母可是他们已经不在了。过去了再也追不回来的是岁月,逝去了再也见不到的是双亲。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双亲)。”于是站着不动像枯树一样死去。孔子说:“弟子们要留心啊,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弟子辞别回家奉养双亲的有十三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皋鱼以此比喻他未尽赡养之责而痛失双亲的悔恨。树不喜风,却被风无情吹动而枝叶飘零。“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日渐老去的亲人就像正在枯萎的树木,树对风的无奈一如人对时光的无奈。每读至此,就想到自己年迈的父母。重阳节再读《皋鱼三失》,以此为鉴。我们无法阻止父母的衰老,但可养亲在可待之年,为父母之树遮风挡雨,以免徒生“风树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