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多了40%读后感100字
《幸福多了40%》是一本由索尼亚•柳博米尔斯基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5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9年5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快乐 过得幸福 专注 无惧指责 持之以恒 成功 这几件事其实在同一个良性循环的环里 没有先后因果 10%受外界影响 40%可以由主观意志决定 剩下的呢? 感觉就是基因决定 所有的研究都表明 就是基因决定 对个人而言 最好提升幸福感的办法就是专注提升自己 少刷社交网络 = =
●幸福的决定因素有很多,50%来自基因,10%来自环境,还有40%来自主观活动,包括认知、情绪、行为。对于推广积极心理学来说,最好的方式就像本书的框架,第一部分阐释幸福是可以掌控的。第二部分列举12种增强幸福感的活动。最后一部分再来揭示这些活动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的课也应该这样上。
●1、按照塞利格曼的说法,这些属于幸福1.0; 2、作者既然是从事科学实验的人,那么那些没有随机分配被试到实验组和控制组而得出的观点应该少些才好,否则像鸡汤; 3、作者做了实验,但是只是添砖加瓦而没有统合,所以方法不够完整系统。
●测试结果我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很难过。我不知道该怎么把这本书看完,感觉很不好。
●亮点不多。对信仰给人的力量做了一些有科学依据的解释,有启发。
●50%的基因,10%的环境,还有40%的无限可能。有些章节是让人豁然开窍的,关于目标,关于感恩,关于原谅,关于流畅的感觉,不过,开始行动并怀揣坚持与毅力,是走向幸福所有锦囊里最重要的那个。
●幸福实践入门书
《幸福多了40%》读后感(一):看了一半了
看了一半了,心理学书籍都是提出论点,摆出论例,证明论证。本书还是很不错,很值得看的。里面说明了人的基因是幸福原点,占幸福的50%。生活环境只占10%。另外40%是可以改变的。按照上面做的测试题,对我来说还是蛮准的,坚持不懈来获得那40%的幸福。
《幸福多了40%》读后感(二):差不多看完了,找到提升自己幸福的方式
本书对我来说一直没有提起兴趣,断断续续的看,差不多看完了。一本心里学的书,里面有大量的论例,和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书中举例告诉人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里面有测试题,还是很准的。针对测试结果,给出了很多从不同方面来提高自己幸福感的方式和方法。
《幸福多了40%》读后感(三):值得反复阅读
感恩日志实验证明一周一次的效果会比1周三次好很多作者在费劲推着童车,并被昨晚的不充足的睡眠犯愁时,一个妇女走过来说你的孩子真漂亮,好好珍惜这段时间,因为孩子长得太快了,豁然开朗,用感恩的心来看待孩子钱房车这种外在目标带来的幸福很容易享乐适应,而内在目标本身可以带给我们鼓舞和力量,如安排一份意义非凡的假期,(如:读书、旅行、英语、滑雪、茶道、健康、参加野外俱乐部、学习一门新艺术,),在做事的过程中会遇到新的挑战和机会
《幸福多了40%》读后感(四):个人认为是最好的关于幸福的书
这本书中提到的十二个幸福行动其实我觉得更加深刻的理解是作者在总结幸福的来源,作者将幸福的来源进行了分类,当然不够全面,但是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在对幸福来源分类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种幸福来源,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来帮助我们来获得这一类的幸福。当然,有些类别的幸福想要获得并不容易,书里提出的建议也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但是有了这个框架,顿时感觉幸福生活的追求更加容易获得了,例如实现人生目标来获得幸福这样的幸福分类,这一章要是想把具体行动写清楚恐怕再写100本书也不够。作者最后强调了五种认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想要获得幸福必须付出长久的、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努力,需要经常变化行动的方式,要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了的。
《幸福多了40%》读后感(五):40%的幸福
《幸福多了40%》这本书,围绕着“幸福”这个关键词,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如何提升幸福感,以及个人获得幸福感的选择。
作者提供一张关于幸福的饼图,即幸福100%=50%的幸福原点+10%环境因素+40%的个人行为,多出来40%的幸福实际上是由于每个人的主观行为或选择不同造成的。
关于如何获得幸福方面,作者分六大板块,给出了12条幸福行动,六大板块包括心态、社交、面对困难和不幸、活在当下、找到生活目标和调整身心健康等六个方面。作者给出的12条幸福行动都比较好理解,比如感恩、加强社交支持、享受生活。在书中,为了说明12条幸福行动的效果,列举了美国研究者们做的一些分组对比实验,用实验数据印证作者观点的正确。
本书中,作者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告诉人们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幸福的原点,环境不是影响幸福最重要的因素,鉴于个性不同,大家感知幸福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样。你可以通过填写书中的一些调查表格,了解自己偏向于哪类幸福行为。比如说,外向的人,觉得与人交往让自己感到幸福。内向的人,觉得写作让自己感到幸福。
作者提出的“流畅”一词,就是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事,便产生流畅的感觉。如果参照《番茄工作法》一书中说法,全身心投入做事,也可以划出一个“番茄钟”吧。
当然,幸福和其他事情一样,它需要付出努力,需要自己设立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按规划去实施它,最终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幸福产生的过程。让自己觉得幸福的行动,也不能一成不变,要积极主动地制造变化。
40%的幸福,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部分,同样一件事,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用投入的状态去解决,不多虑不攀比,只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前进,无论结果如何,都怀着感恩的心,在过程中,取得他人的支持,并享受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