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弗洛伊德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寻找弗洛伊德读后感锦集

2020-09-23 16: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弗洛伊德读后感锦集

  《寻找弗洛伊德》是一本由[韩]李武石著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9-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弗洛伊德》精选点评

  ●这本书写得还相不错

  ●对弗洛伊德了解容易扩展书。

  ●作为心理学的入门书 还是极好的。。。。

  ●韩国人要让人很容易玩懂,而国内相反

  ●不枯燥。好读。

  ●那些本以为荒谬的事有时还真真发生我们身上。

  ●再读

  ●自购

  ●很有意思,入门,但是最后的结论是怎么回事?合着精神治疗师,还得挑病人看……,合适才能治好,这是神马逻辑……治不好不是我水平不够,是你不是合适的病人?

  ●你逗我改。。。

  《寻找弗洛伊德》读后感(一):笔记

这本书是在上学期借过一次但我一直都没来得及看,其一是觉得课程太多自己太懒,其二可能是觉得不合时宜。我记性不太好,看完一本书总是觉得很多都记不住,也没信心,所以把重点的和我觉得挺精彩地方摘录了下来。

  《寻找弗洛伊德》读后感(二):29种防御机制

  1压抑 ,将意识里很难被容纳的想法欲望冲动,推进无意识里,但是情绪莫名其妙的出来。

  2压制,故意不去想某件事情

  3抵消,反复关水龙头开水龙头是为了想要淹死母亲,关水龙头是抵消幻想中的杀害行为。希望妹妹牙齿掉光,最后给了妹妹一杯牛奶

  4反相形成,明明想杀了继女,反而对继女照顾无微不至。比如我删掉聊天记录就以为事情后果清除了。

  5赔偿 里穷的没法吃了,还把工资全部捐赠给慈善事业

  6认同,6.1认同反面人物 纳粹暴徒 6.2与攻击者认同,很多遭受家暴孩子长大后也家暴 6.3假想病理的认同,通过和理想人物共生来享受这一人物的力量,日本对中国和美国;6.4共情看见人家人生病,自己也很难过;6.5 合一,食人族;6.6 内投射吸收了别人的情感,看电影后比如以为自己是高玉宝,恨地主

  7投射,将自身无意识产生的攻击和冲动推诿到他人身上或者归咎于他人。

  8攻击自身

  9置换 强迫吸收,回复道德上的情节;恨美国政治家,打美国国籍妻子;讨厌姐姐,撕他的笔记本

  10替代喜欢哥哥选择像哥哥的男朋友

  11否认,不承认事实

  12象征化 哥哥是太阳,自己是月亮,月亮依存着太阳

  13代偿 输出血液不够,于是心脏肥大拿破仑个子功绩小辣椒更辣

  14合理化 打他是为了打他头上的苍蝇 受贿为了人民

  15隔离 事实留在意识,情感送进无意识

  16理智思考,避免冲突

  17退行 幼稚化回到童年

  18分离 双重人格

  19阻抗 阻挡被压抑的内容进入到意识中。

  20阻隔 几件相关联事物,没有意识到之中的关联

  21躯体化,堂兄买房子我肚子疼

  22性化

  23禁欲主义,禁欲中获得满足

  24幽默

  25利他主义 妹妹喜欢姐姐男朋友,替姐姐出谋划策

  26分裂

  27投射认同 把咨询师看成低等人

  28回避 与危险情况或者客体保持一个安全距离,有意识,无意识

  29升华。

  《寻找弗洛伊德》读后感(三):让你更懂得自己

  《寻找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案例) by 李武石

  这本书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著作,明显要浅显易懂许多。

  这本书从弗洛伊德的生平讲起,讲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人格的发展过程、防御机制,以及后半部分的精神分析技法、精神分析的过程、效果、案例,后世学派的思想。

  ○弗洛伊德的生平,像很多大师的生平的一样,充满坎坷。他家境贫寒,在医学界倍受排挤,由于犹太人的身份常常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和侮辱,他的众多理论不被人认可、许多对他人生很重要的人都相继在学术上离开了他,老年患上颌骨癌、在手术和病痛的折磨下煎熬了许多年。

  他一开始并不直接对理学感兴趣。由于幼年自卑创伤,他想成为一名部长,所以想读法律,而后因为Goethe的一首诗《自然》转向了医科大学,从而在各种际遇下开始对精神障碍开始了研究。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弗洛伊德走上研究和理论改变的历程,对于了解弗洛伊德的思想演变,了解他的思想之所以会为这样,很有帮助。

  为什么对这一段印象深刻呢,因为现在的我对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看到弗洛伊德的生平或许给了我相命运,做好自己的心理安慰吧.

  ○最感兴趣的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和人格的发展过程。精神分析的理论大致包括分域论、精神决定论、课题关系论、人格结构论;人格的发展的过程则从胎儿开始说明各个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特性和外在环境可能对他性格的影响。

  看了这一部分,我更多地去思考为什么我之为“我”,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和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我回想着我童年所有的经历,我的哪些习惯,哪些无意识的举动,它是来源于什么,我性格上的优点和致命的缺点甚至直面我内心的阴暗面,是的,真的是内心的阴暗面。

  不过也对自己和他人有个更多的接纳和包容吧,很多事情,事出必有因,所以不必对自己苛刻或者感到内疚或罪恶感。因为环境的不一样,基因的不一样,际遇的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宽容+包容,让自己活得开心吧。

  另外,发现养个熊孩子是不容易的,我生了他的话,就要对他负责,三岁定八十,我要在他人生开始的最初阶段,给他安全感,教会他勇气,责任,懂得进退,学会推迟满足感,学会妥协与沟通。虽然没有人的人格是完全健康的,但我还是希望,有这个可能的话,要给我的孩子最好的哈哈。

  养个熊孩子不容易啊。我老爸老妈已经尽力了,我大致还算健康,真不容易。

  In short ,值得一看的书。

  《寻找弗洛伊德》读后感(四):简化的弗洛伊德理论

  这本书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著作,明显要浅显易懂许多。书中配有很多的插图,能够很好地辅助理解晦涩的弗洛伊德理论。

  尽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和他的众多理论现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可是他的一生却是充满坎坷的一生。他出身贫寒,由于犹太人的身份常常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他的众多理论不被人认可、许多对他人生很重要的人都相继在学术上离开了他,老年患上颌骨癌、在手术和病痛的折磨下煎熬了许多年……但是所有这些困难都不能阻止弗洛伊德发展自己的理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从来不会固步自封,反而总是不断地修复、不断地完善理论。而且时常会把自己当做理论的实验者,把自己的隐私公诸于众,终成一介大师。

  伦敦大学的桑德勒教授把弗洛伊德的理论划分为4个阶段:情感创伤论阶段、分域论阶段、结构论阶段、弗洛伊德去世之后后人对其理论的发展阶段。

  精神分析学是研究人类无意识心理的一门学科,认为精神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无意识的冲突造成的。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有以分域论为主的精神决定论、客体关系论、人格结构论。

  分域论是借用地理名词“分域”来描述人类的精神世界由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层面构成。前意识是指此刻并不在人的意识之中,但经过有意的注意和努力可转为意识的东西;无意识的本能性欲望或记忆,要通过一次“审查”才能进入前意识,无意识的内容是由幼年期性欲和攻击愿望及其被压抑的衍生物构成的。

  弗洛伊德梦的理论:梦是一扇通向无意识的大门。做梦的目的是对愿望的间接满足,是实现愿望和化解未得到满足的欲望。梦分为“显梦”和“隐梦”,显梦是梦境本身,隐梦是显梦含有隐藏的意味。释梦就是通过显梦来解释隐梦含义的过程,释梦的4种方法:将梦的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联想并给以解释;选择特殊成分进行解释;抛开显梦,直接问患者过去是否发生过与刚说的梦相关联的事;若梦者了解释梦方法,先不给于引导,让其随意进行梦的联想。

  人格结构模式是指作为个体的人格,它的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刚出生时,人格由本我和模糊的自我构成。本我包括生的本能和各种欲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只要求欲望立即得到满足;自我考虑现实状况,遵循成熟的行动原则,即现实原则;超我评价和批判自我、限制本我,是社会理性所形成的“道德化自我”。

  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过程分为:胎儿生活、口期、肛期、性蕾期、潜伏期、青少年期,后人又扩展了成年期。在这些时期的划分中,有很多理论,比如:口期人格、固结、肛期人格、阴茎妒羡、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负性俄狄浦斯情结……这些理论对于电影文本的分析都十分有用。

  为了对抗本能性欲望的超我的威胁而导致的不安,自我为了恢复心理平衡而努力,这就是防御机制,有:压抑、压制、抵消、反相形成、赔偿、认同、投射、置换、否认、合理化、退行、性化、禁欲主义、利他主义……这么多的防御机制经常会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电影情结当中。

  《寻找弗洛伊德》读后感(五):弗洛依德及人类未知的精神世界

  踏上探寻自我之旅

  直面潜意识下之“本我”

  通晓发掘意识能量

  领悟精神分析之‘实用“

  《寻找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案例)

  坦白的讲,读书的时候我没有兴趣完整读过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任何书籍。因为太枯燥了,太枯燥的东西都不适合我这个实用主义者。由于是个实用主义者,我读书往往很功利,这功利体现在:(1)我读的东西一定要我的生活有帮助(2)这本书封面要做得好看,前言后序要能吸引我。

  同时我也是个客观上不功利的阅读者,因为会读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纯粹为了增加某专业方面的素养而已。相信积累的力量,并相信我们涉及的面越宽越好,总有一天,这些内容会在一点上交汇贯通。我们不一定需要记住书中说过什么,只要能引起思考的,就是读进去了的。

  这本《寻找弗洛依德》就是一本我在追一位心理咨询师博客时的发现的最有趣的书。它让我这个坐不住的人也能静下来,看着里面的图片去了解佛洛依德的成长和他的内心世界。封面上这个拿着一双皮鞋欣喜若狂的战争孤儿说明的是一个简单道理:心理满足是自我的目标。书里面的48个案例还能满足很多人对心理学及精神分析的好奇,让你知晓精神分析的最基本概念和要素。

  今年3月份跟咨询师做每次45分钟的精神分析以来,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人格的成长和自觉。也加深了对一些技术的感受,比如积极倾听的治愈作用和沉默的力量。呵呵,我还特意在培训中巧妙地运用了沉默。通过自己加强积极倾听,也不止一次有人表扬我是个不错的交谈者。或者说我有best conversational English,我知道,一个人的外语水平永远不会超过一个人的母语水平,所以听到这些赞美就更加促进了我读中文书。语言只是载体,人的本质感受都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精神分析的人为熟知中国文化,比如荣格以及很多瑞士和美国的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对我的吸引力还表现在,我发现对于人类这台机器,我们只使用了它的2分之1,即,对于无意识的那一半,我们还不能主动去使用它。而通往无意识的最美的渠道就是”梦境“。这是我们可以着手的,和能够为普通人掌握的最佳工具。国内的大师申荷永,武志红都用案例证明了梦的实用功能,比如预测父亲的死亡,股票市场的挫败等。我自己的梦境里出现的人物,场景,也被我发现了绝非偶然。几次出现我的姐姐,她的性格和我完全相反,是个敢作敢为的人,从不压抑自己,不像我,得了一个’乖娃娃‘的称号。她的出现预示着我希望能成为她那样的人,有她那种性格部分。-这便是梦的补偿功能了。

  说回机制,”精神分析就是为了把无意识拉到意识中“!我自己的感觉是,只要我们能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就再也不会成为一个纠结点了。老人心态之所以很平静,我想就是和他们能看透很多事情有关。若我们在年轻时候就能心智成熟看透很多事,是不是就可以把握住冲动这匹野马,让the youth of turbulence缓缓行,享受生活了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