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命的心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生命的心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24 19: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命的心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命流》是一本由[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164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心流》精选点评

  ●关于高挑战高技巧获得心流的说法 主动被动的休闲 对待庭,工作心态以获得心流体验 防止“无聊时候意识紊乱有意思 主动地主宰生活等等 都是值得思考的说法 ps例子太无力

  ●2014.9之前听所过flow的概念,现在读这本书就觉得没啥意思了。言简意赅就是找到那一个你对ta有兴趣,而ta有一定挑战性东西,那么你就可以找到那一种心流的感觉

  ●心流:表现杰出时那份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处于巅峰灵思泉涌。化被动为主动,热爱命运目标明确,立即回馈,不断螺旋提高能力挑战身心合一,专注认真

  ●不要无聊,好好工作。体验心流

  ●浓浓的鸡汤,但心灵鸡汤类的东西本身并没有坏处,坏就坏在你觉得了就够了,其实不然,看了是十分之一的功夫,如果这碗鸡汤没有勺(应用方法)的话,恐怕连百分之一也达不到,其他的方法都在思考和应用里,思考是让你内心接受,应用是让用你的行为认同。 哈哈,其实全书就讲了一个道理:专注。

  ●对于这个概念我真的只有概念的理解 ,我还想探寻更多的细节本质

  ●5.3星。新兄推荐。《生命的心流》即《专注的快乐》,采取主动式休闲,在枯燥的工作中设定目标,通过自得其乐性格做事热爱生活。心流=巅峰体验=专注=活在下,这也是自己辈子希望追求和保持的目标和体验。

  ●【15-05】读的第三本古典推荐的书。在《可能》这本书里,古典提炼了“心流”的概念,被用于说明志趣”上,如何能够不断地提高能力,在于始终把握住心流的产生,也就是把事情当成游戏,不断提高事情的难度,不断地有挑战,从而始终处于我办事的“心流”状态之中。 --阅读者 花

  ●我想要学会逐渐领悟事情必要性之美,如此我方能成为制造美丽事物的人。

  ●同意心流的存在,也同意心流改善个人心理和生活。如果我走错了路,那么我选择重新开始,而不是自暴自弃。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望,,有点这种感觉。 我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甚至偶尔还会因为工作发火;这不排除工作的过程享受时刻是的,享受。工作过程(安装一种设备需要1到2小时,基本过程很熟悉,但是中间存在10%-30%的变数,就是不确定地方,需要我全神贯注,这样的30分钟左右我会沉浸在旁若无人,几乎忘了时间流逝,也忘了被评价或者报酬。事后,我承认,这样的30分钟是我一天24小时里最充实的部分,就像果树的果实,奶牛的奶。。。而这充实来自我不喜欢的工作。这意味着什么? 我逐渐清楚我需要什么,有些还不是直接来自于索取,而是来自付出,给予,参与。谢谢。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一):对《当下的幸福》之补充

  匡次匡次一晚上看完

  相比于 当下的幸福, 本书看起来是简略版本。基本框架都极为相似。 当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新的观点。算是对当下的幸福之补充吧。

  心流概念,总结起来就是那么几条,但是由此引申出来的东西,又好像非常多。需要花一些时间慢慢缕头绪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二):寻找生命的心流

  刚刚花1个半小时在图书馆看了这本书的2 /3,感觉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我们平常的生活,透析生命的真谛,很有启发性,值得一看。

  寻找生命的心流,就是那种让你最惬意的时刻,在你经过努力最后获得成就的时刻。高挑战、高技能,最易感触心流,也是提升我们生活品质和层次最好的方式。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三):心流

  我发现我在洗碗、打扫卫生、洗衣服的时候特别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工作时也会有进入心流的状态。

  那种状态跟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一个沉浸的状态,很忘我的。

  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多有一些心流状态发生。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四):阅读笔记

  心流是什么,当目标明确,可以立即得到反馈,并且挑战和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人们注意力开始集中,开始浑然忘我的状态。并且在事后回想的时候产生幸福感。

  要想提高生活品质,就得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工作中的心流,如何利用好闲暇时间做一些产生心流的活动(比如阅读健身,电子游戏等等)。

  我的心流体验发生在,早起阅读的时候,工作中尝试解决一些没解决过的问题的时候,或者下班后打电动的时候。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五):专注力虽然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是会使人平静,甚至引发创造力

  不得不做,非做不可,非如此不可,这样的言论曾经是我在面对困难或者不情愿的处境时,用来说服自己,推动自己的工具,但是真的非如此不可,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吗?就我自己的体验来看,这样的咒语通常是不管用的,往往事后还要在心底鄙视谴责自己一番。现在想起来,都为年少的自己掬一把同情的泪水。

  但是,另一方面,看起来自己也曾沉浸于“心流”的体验,利用永远做不完的习题,逃避了争吵不止的家庭。这样的也算是心流吗,因为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推迟了十年再爆发,这十年是给我的准备期吗,让我慢慢发酵,慢慢坚强,慢慢有力,等再来正视时,只是隐隐的疼痛,还可以戏虐的玩笑。

  回到本书,看过原文后发现翻译做了部分删减,但总体而已还是保留了主干,一本平静生活指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