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西》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西西》读后感锦集

2020-09-24 19:0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西》读后感锦集

  《西西》是一本由萧袤 / 李春苗 / 彦红著作海燕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6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西西》精选点评

  ●超级好看,于是买回了。。

  ●又一本国产精英了!西西你怎么不动?

  ●也叫我西西吧哈哈哈哈哈

  ●故事结局出人意料,很赞!!!

  ●天哪,那封面封底上有多少个孩子在动啊,荡秋千的、玩打仗游戏的、耍风车的、跳房子的、投沙包的、滑车的、吹泡泡的、捉迷藏的、买气球的、玩老鹰小鸡的、买小吃的、玩碰碰船的、野餐的、画画的⋯⋯都在动啊。   有没动的吗?

  ●奇妙的书,像游戏地图一般,包罗万有;简单重复的故事,却引人入胜

  ●跟着图画里的小孩一起猜测西西会不会是个残疾儿童或是帮大人守护某件东西 翻到最后一页让人出乎意料 嘻嘻 内页还有萧袤老师的亲笔签名哟

  ●画面里隐藏了很多的细节跳跃活泼泼的童心满溢,到故事的结尾,一颗悬着的,终于被安放~好看好玩

  ●萌诶

  ●好萌

  《西西》读后感(一):给我们可爱的原创绘本一点掌声

  正想为这本可书写篇长长滴书评,以防被各位好妈妈忽视,却在本书作者萧袤老师的博客里看到他自己写的评论,啊~珠玉在前~~~我就直接转载当来供大家参考吧~~萧袤的评价我很认同~

  --------------------------------- 西西分隔线 ----------------------------------

  历时一年创作的绘本《西西》终于面世了!

  《西西》共画了数百个小人,全是胖子,哈!

  是我喜欢的勾线淡彩,人物神态各异,很有生活气息。听画家说,为了找到感觉,她经常到集市上、公园里、街头巷尾去写生,去拍照,去捕捉生活细节。草图反复修改,直到读者、作者、绘者和编者认可开始上色。

  我希望小朋友们比大人们更能读懂这本书,毕竟小读者才是绘本阅读主体

  《西西》凝聚了作者、绘者、编者无数的心血,“三方会谈”举行了好几次,为了整体视角,为了一句话,一个小图,有时我们争得不可开交,当然,更多的是快乐,是美好记忆。当初,《西西》的文字稿没有画家敢接,画家们望而生畏,因为我希望这本中国原创绘本能更多地用图画来叙事,说故事。我相天才的读者一定能找到图画中隐含的故事线,一定能获得探秘、寻找发现乐趣。在《西西》一书中,普世价值和中国元素结合得非常好。最重要的是,《西西》的故事充满悬念,充满乐趣,很好玩,也非常阳光。《西西》,值得珍藏

  萧袤

  《西西》读后感(二):“动”起来的图画书

  最近我买了一本图画书,名字叫《西西》。说实在的,我第一眼就被封面上那一堆小人儿吸引了。我惊讶地发现,以这本书为例来讲述图画书的“动”与“静”再合适不过了。

  天哪,那封面、封底上有多少个孩子在动啊,荡秋千的、玩打仗游戏的、耍风车的、跳房子的、投沙包的、滑车的、吹泡泡的、捉迷藏的、买气球的、玩老鹰捉小鸡的、买小吃的、玩碰碰船的、野餐的、画画的⋯⋯都在动啊。

  有没动的吗?

  翻开第一页,我看见了封面上那个穿着蓝裙子、和小朋友拉着手的小女孩儿西西,她静静地坐着。

  这本闹哄哄的图画书里,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在不停地跑、跳、闹,只有西西坐着一动不动。请注意西西的朋友,那个穿黄裙子、粉背心的女孩子,她是一个领路人,她将领着我们进入每一页的新活动,你要仔细观察她哦。

  在这本图画书里,“动”和“静”这两条线索是并行的。你要仔细观察才会发现乐趣。

  大人注意的往往是西西为什么不动,小孩子的目光却早已被一页页喧闹的画面吸引。

  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设计了很多的悬念。小朋友开始读的时候,可能有点儿不太明白,心里也许在悄悄地问:“西西老坐着,她生病了吗?”

  不像。

  西西是残疾孩子吗?

  不是。

  封面和扉页都交代了,西西是个健康活泼的女孩子。

  那西西怎么了?作者为什么老是在每一页上重复这么一句话“只有西西一个人坐着”?

  想解开这些悬念,就需要仔细分析创作者对这本书的设计。

  这是一本设计感很强的图画书。从封面到每一页正文,画家都有非常周密的设计。比如蝴蝶页上的小点点,你觉得这些密密麻麻的小点点没有意义吗?

  其实很有意义。

  你有没有站在广场的高处往下看过?你有没有觉得眼底下的人群像蚂蚁似的?那种感觉就如同这本图画书的蝴蝶页一样,这是画家想带给我们的联想。

  扉页里暗示了“静”的缘由,你看出来了吗?

  满页的小孩儿,只有半个大人。

  为什么?

  扉页上大部分孩子的目光集中在什么游戏上了?

  读这本书就像福尔摩斯破案,你要善于抓住书中的线索。

  进入正文第一页后,扉页上的疑问,有了一部分答案。哦,原来孩子们注意的是踢毽子的游戏。

  而那半个大人呢?这次干脆看不见了。这时出现了两棵树,树后面会有什么呢?目前看不出来,先放放,但是要随时注意。

  西西已经坐好了,所有的孩子都在动,只有她坐好了。而她的好朋友,那个穿黄裙子、粉背心的孩子又在看什么?她的目光异常重要,是这页的线索呢,你要格外留神呀。

  啊,她在看跳格子的那几个孩子,她很想参加,开始向那个方向跑了。

  一翻页,果然,跳格子成了这页的主要游戏,黄裙子参与其中了。(我们就管西西的朋友叫黄裙子吧。)

  再看这页上的三个男孩子在干什么。(这本图画书,每一页都透露了下一页的重要活动,你要善于发现。)

  在投沙包。

  没错,接下去的那页的中心游戏就是投沙包。(注意,黄裙子也参加了这个游戏。)

  投沙包那页的左上角怎么出现了四根柱子呀?

  翻到下一页,啊,原来这一页的主要游戏就在这四根柱子上:这四根柱子原来是秋千的一部分啊!孩子们在荡秋千。黄裙子正在秋千上玩。

  啊,我注意到了,这一页右上角的小朋友在玩飞轮了。下页的中心游戏肯定是玩飞轮!

  翻开下一页,果然,我猜对了!这页的右方空白处出现了一个抱着救生圈的女孩子。

  下页肯定是游泳。

  (啊,好玩儿吧。孩子的猜测和想象会在下一页得到印证。这让孩子多有成就感啊。)

  用这个方法找下去吧,每一页都有下一页的线索,也都有上一页的答案。

  而自始至终,西西都静静地坐在那儿呢。到了倒数第五个对开页,你发现了吗?树后面有人,树旁边有马扎。

  倒数第二页,穿紫衣服的大人终于现身了,原来是一个画家叔叔。

  这“动”与“静”对比的秘密,在图画书的结尾一目了然了:是画像的叔叔叫西西乖乖地坐在那里的,她可是叔叔的小模特呢。

  《西西》读后感(三):中班绘本《西西》评课稿

  龙湾区第五幼儿园 夏芯芯

  http://xxx.blog.lwedu.cn/archives/2010/38123.html

  在我的期盼中参加全员培训,我们聆听了林约老师和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的同课异构中班绘本《西西》,之前林约老师试教了2次西西,而我也同她一起解读绘本,一路走来,每次改变都很大,特别是选材比较独特,教师每阅读一次都能悟出一些道理,发现一些规律,而我一直在期待,省特级教师会如何诠释此活动,结果两个不同的教学风格给了我全然不同的感觉,林老师比较注重对绘本内容学习及情感的教育,而朱老师提倡的是孩子看书的习惯以及如何指导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一个好的绘本总会被我们通过问题轰炸让学生记住了故事,我们则为了达成我们的目标在本次活动中超容量的塞给或者,其实这不是阅读,一堂活动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始终没有出现书籍,像我们经过一学期的阅读教学,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封面与封底,这样的教学就像我们温州先前流行的绘本活动,在课堂在没有真正教孩子如何去阅读,导致系列的跟风,孩子上了阅读活动如同纸上谈兵。感受至深,现对这两个活动做简单的分析,只是个人的小小看法。

  一、目标的定位不同

  林老师:注重故事内容的发展,以及图画语言(对话框)所代表的意义,让孩子通过猜想寻找西西不动的原因。注重情感的挖掘。

  朱老师:注重孩子看书的习惯,学会仔细观察图片的好习惯,并尝试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材料准备的差异

  林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图片进行截取,运用了声音的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跟着线索寻找答案。显得有大排场的感觉,是公开活动所以这样,对应平时的教学活动,我们能这样做吗,显然有点空。

  朱老师:人手一本书,讲清楚看书规则与要求,让孩子通过一次次的看书去发现书中秘密,通过自己的语言告诉小朋友,然后教师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公园的热闹,孩子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安静的西西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材料准备让人联系到平时的课堂,一点都不花哨,很实在,孩子的掌握很扎实。

  三、过程的鲜明对比

  林老师: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林老师花了很大的心思,首先认识故事主角直接将孩子带到绘本,然后让孩子观察别的孩子在干什么,而西西在干什么?通过孩子的猜想后,请孩子说说你觉得奇怪的地方(西西为什么都不玩)。按照这样的思路孩子思路情绪,观察有许序,接着教师告诉孩子对话框的用处,并通过童真的声音告诉了绘本中其他孩子的猜想等等。教师一一罗列。最后告诉了孩子:西西在做……(保密),所以她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孩子。整个环节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情感的教育,环节设计非常有层次性,但感觉少了什么,与平时的看图讲述与故事活动区别不是很大。

  朱老师:整个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度过,其实先前我与朱老师接触我有三种设计的思路,根基孩子观察到了进行调整,其中就包括如果孩子第一次发现西西,那么就像林老师上的一样,西西在做什么,朋友们在做什么?但是第一次看书后请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孩子的眼睛很亮,马上看到了有个穿蓝色衣服孩子一直都不动。朱特及时的给予鼓励,肯定了这是一个认真看书的好孩子,接着第二次看出,请小朋友去观察图片,小朋友在干什么?书里内容很丰富,小朋友找出内容后请他站起来告诉别人翻到第几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既让孩子学会了认真阅读,也让其他孩子有了第二次观察的意识。最后朱特通过简笔画简单的进行了构图,让孩子说说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这既是让孩子对知识的巩固,又让孩子对整个画面有了简单的总结。整个活动虽没有花俏的环节,却注重了看书的细节、习惯。

  四、完全不同的感受

  多次看到朱老师上课,每次都是特别亲切与温馨,本次的绘本教学,让我对绘本阅读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对绘本教学总是一团迷糊,看了不同的老师上不同的绘本课,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共同点都是将绘本以一节语言活动课来展示,一般都做成一本大书或者PPT来授课,然后教师引导孩子观察,教师提问,最后基本是没有出现书籍,而我们平时的阅读活动算最后给孩子看书了,也是没有特别的引导,而听了朱老师的课和讲座后,才知道绘本教学这么朴素,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看书,自己去发现内容才是我们绘本教学的精髓。从而想到几年前的阅读教学,就是这样提倡孩子自主阅读,让孩子阅读在前,他一直在坚持着,提升着,而我们知识对于一个新的名词盲目的跟风,导致现在的绘本公开活动、优质课我们基本没有看到现场让孩子看书的,或者先看书在提问的,其实先让孩子看书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要做到心中有多中预设,根据孩子的注意点去调整,深入,因此通过本次活动,让我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西西》读后感(四):如满月般神奇而美好的《西西》 (文/清浅水)

  2009年03月06日,星期五

  ——读图画书《西西》小记

  当我从头一页一页翻过,再从正文后页看到封底看到封面看到扉页,再从扉页看到封面,我的心里充满了惊奇和赞叹。要我怎么说呢?这是一本如此完满的书:完满的故事结构,完满的图画结构,一个再完满不过的圆。不,不只是圆,应该是满月,是从山后面啪的一下升起的满月,给人惊奇和灿烂之感。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怎么会用满月来形容一本书呢,没关系,我会一一解说的。

  这是一个关于专注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热闹的公园里。作者和画者以一个大场景,通过多个角度多个分场景,表现小女孩西西在周围嘈杂的环境里,抵住身边各种游戏和流言的诱惑,一动不动地坚持坐着做模特,最后,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模特,让画者画出了一幅美丽的画。

  下面说说我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方法:

  首先,拿到书,我习惯性地先读文字,这一遍以文为主,以图为辅,一页一页读下去,故事一点一点展开,疑问也一个一个累积,就像图画里那些孩子的疑问一样慢慢涨高,当看到P12-13这个跨页,看到那句“谢谢你,西西”时,我的疑问就像被堵塞的河道里的水,塞满,要溢出。到最后,当翻到正文最后一个跨页,西西的素描啪的一下呈现出来,所有的疑问一下子解开,被堵塞的河水哗啦啦冲破堤坝得到彻底的释放,太爽了!

  其次,光看一遍文字还不够,因为在看文字的时候,图画是处于第二位的,它还没发挥图画书里图画应有的作用。所以,第二遍,要以图为主,以文为辅,要慢慢地看,不要心急。尽管书的封面和前后环衬都给人以零乱眼花之感,但是你千万不要烦,要静下来细细看,因为玄妙的东西多的是。

  第一个跨页,故事的开始,镜头先从西西左边身后开始,然后一个跨页一个方位,从左边,到左上边、左上后边,到正后方,到右上后方、右上方、右方,到右前方、左前方,再到西西身上。如果你手上有白纸、笔或者圆规,你不妨按照这个顺序画一画,画出来的图形不用说,你自己都清楚:是个完整的圆嘛!

  当镜头以西西为圆心,画了整整一个圆,回到西西这个圆点后,在下一个跨页,镜头拉长,整个场景完整地呈现出来,西西被吸进了热闹的圆中央,图画的结构到此完满结束。但是,故事的谜底却留在了下一页。在这一页,当西西的画像出现,那个圆圆的女孩的脸,隐含笑意,调皮乖巧地告诉你你一直想要的答案。到这里,你会忍不住地赞叹:多么巧妙的构思啊!然后你会再回过头去,急忙寻找埋伏在前面的暗示,然后恍然大悟:哦,是这样啊,我怎么没注意!

  不过,到这里,千万别高兴得太早,别急着把书合上。看看画像连着的那一页,空白的画面上,在右边 ,一个女孩子来拉了西西的手,两个人朝画外跑去。她们去哪里了呢?先翻到扉页,就是内封那个跨页,然后,合上书,再里朝下地把书摊开,让封底和封面展开在桌上,哈哈!

  最后,当你读完文字,看完图画,再一页一页翻过,再读一读、看一看,然后想一想:那一句句“好多人都在……只有西西一个人坐着”的描述和一个个的镜头,不正像从初一到十四不断变化不断圆满的月亮吗?当西西的画像出现,这个巧妙的谜底不正像啪的一下一跃而起的满月吗?它耀眼的光芒不就一下子给出了最美妙的答案吗?

  同时,这本书的图画还有得说的:如果你有孩子,你不妨让孩子去寻找隐藏在图画里的小暗示小伏笔,不要错过了那棵树,不要错过了那一行脚印……

  此外,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在谜底出来前一页的那个跨页里,找一找那些游戏,看看这本书里到底画了多少种游戏多少个玩法。总之,我是没有数清楚。赶快去买本书自己数数吧!

  :首先申明,我和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社、作者等等毫无关系,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忍不住写下的这些文字,不要以为俺是“托”啊!

  《西西》读后感(五):《西西》的N种读法

  书评人:两把刷子

  作为心理自助读物“棒棒仔品格养成图画书”之一的《西西》,无疑是2008年国内原创图画书的重大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彰显其“标杆式”的意义。

  《西西》的故事是简单的。简单而不单薄。一切优秀的幼儿图画书都有这样的特质:故事看似简单,内容和形式却值得反复玩味。道理隐藏在故事背后。没有说教。甚至可以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并不是没有道理,道理还是有的,只是没必要一提到给幼儿读书就预设一个“受教育”、“明道理”的目的。这本书当然有其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意义,正如书后的“专家导读”里写到的:“一个关于专注的故事”;“《西西》可以让孩子了解,原来专注、安静地坚持完成一件即便是很小的事情,也很了不起呢”。但是,这不是重点。我们在跟幼儿共读这本书的时候,关于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其实不用说出来。多读几遍,你家孩子自然就会明白,潜移默化地受影响,并记住这个可爱、可敬的小女孩——西西。

  关于这本书的文字还可以再说几句。这本书的文字十分简洁且朗朗上口,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只有一个句式,全部文字很容易让嗷嗷学语的婴幼儿囫囵吞枣式的“吃下去”,即使他(或她)并不认得一个字。有一个建议:请爸爸妈妈在给孩子念读这本书时,鼓励他们跟你一起大声读。几遍下来,你家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全文背诵,保证不会错漏一个字。不信你试试看。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巨大的自豪感、成就感啊,你家孩子的自信心将会从此高扬起来。天下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吗?由此可以看出,这本书的文字作者还是深谙幼儿心理并且很用心的,能把中国的方块字运用得如此简约、准确、精妙,绝非一日之功。

  在文字的处理上,这本图画书也做到了充分尊重幼儿读者这个主体。正文采用标准的“印刷体楷书”,使这本书更像一本正式的书。标题和图画中的对话采用“顽童体手书”,显得别有情趣。尤其是图画中的文字,那种认认真真的稚拙,东倒西歪的工整,越看越让人感觉亲切,好玩,仿佛也就成了图画的一部分。最好笑的是其中一页的对话。

  一个孩子问:“她是不是个傻子?”

  另一个孩子回答:“你才是傻子呢,她只是没有钱……”这充满孩子气的对话,毫不做作、非常纯正的童真、童趣,一定能换来你家孩子感同身受的幽默回应。

  现在该转入正题了:《西西》到底应该怎么读?或者说,《西西》有几种读法?

  不管有多少种读法,我敢肯定,这本书看一遍绝对看不出什么名堂来。我最怕听到少数家长说出这样掉底子的话:这叫什么书呀?一分钟就看完了。这样的家长不在我的推广视野之内。所谓“诗向会人吟”,我的这篇导读只推荐给对图画书多少有些了解、正朝着“骨灰级发烧友”迈进的、值得尊敬的广大家长们看。我觉得,这本图画书就算有极富创意的100种读法,归根结底也只有一种,那就是:让我们一起来玩图画书吧。

  玩读。对不起,没有这个词。这个词是我生造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我发明出来的。面对眼前这本图画书,玩读是最合理的读法。否则,一切图画书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前面说到这本国内原创图画书具有“标杆式”的意义,就是因为它符合“玩读”的所有特征。

  那么,就让我们像孩子似的玩起来吧!

  第一种读法:正常的阅读。大人念给孩子听。也叫亲子共读——不啰嗦了。

  第二种读法:大人朗读时,请孩子跟着一起大声读。几遍下来,孩子将提出要自己读,大人不要插嘴。到了那时,你得听孩子的,就让他们美滋滋地“秀一秀”吧。

  第三种读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本书一共画了多少个“小人儿”?据不完全统计,这本书(包括封面、封底)一共画了七百多个“小人儿”。到底有多少个?暂且保密。

  第四种读法:这本书一共提到过几种游戏?哪些游戏你玩过?

  第五种读法:这本书一共画了多少个玩具?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第六种读法:给每一个页面评出一个(或几个):最好玩的“小人儿”,最有趣的细节(或场景)。没有正确答案。见仁见智。所有的回答都值得肯定。

  尤其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回答: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有其合理的地方。甚至孩子的“发现”比大人的“自以为是”更出人意外。不信你试试看。

  从我个人的欣赏角度,我觉得:

  第一个跨页中,三个孩子玩手心手背的游戏最有意思;

  第二个跨页中,蹲在格子旁边的胖墩儿最好玩;

  第三个跨页中,夹着画板不愿跟小伙伴换皮球玩的男生和喝饮料的孩子最传神;

  第六个跨页中,两个把拖鞋穿在手上、四肢趴在地上学动物爬行的孩子最有童趣;

  第九个跨页中,爸爸妈妈抓着宝贝的胳膊把她提起来,小女孩缩着脖子、勾着双脚的样子,最令人莞尔;

  第十个跨页中,一个孩子靠在树上睡着了,另一个孩子顽皮地用草梗摸他的脸,最能激发童年的回忆;

  第十二个跨页中,两个孩子抬着半瓶水的画面最温馨宜人……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并不代表“官方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这本图画书中有趣的人物、细节比比皆是,我只举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要想获得充分的阅读乐趣,你得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呯呯跳动呼之欲出的童心。如果有“冲动”,不妨把你的“发现”说出来或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第七种读法:找出这本书中隐藏着的画家。最后才完整出现的画家,在这本书的一开始早已出现过。在故事的中间也“神龙见首不见尾”地有过含蓄的交待。但是,大部分读者都会忽略掉这一点。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重读一遍:你发现隐藏着的画家了吗?

  第八种读法:略。

  第九种读法:略。

  第十种读法:略……

  第N种读法:最重要的一种读法开始了!你发现这本书除了主角西西,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了吗?这个人物太重要了,假如没有这个人物,这本书的故事讲述将不合逻辑。换一种说法,这本图画书就是靠这个人物来实现画面讲述的。场景的不断转换全靠这个人物。有了这个人物,整本书都“活”起来了。画家就是根据这个人物来“移步换形”,展开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的。这个没有名字的人物,就是这本书隐藏着的“故事线”。她的视角也就是你的视角。她是我们的“导游”,始终在领着我们走。她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我们呢,借着她的目光,跟她一起,欣赏到这么多极富童年意味、当代气息的生活画卷,真是太幸运了。老实说,怎么夸她都不过份。真乃画家的神来之笔!之所以说这本国内原创图画书具有“标杆式”的意义,这是第二个站得住脚的理由。亲爱的,你猜出这个人物是谁了吗?

  当然是梳了四条小辫的西西的小伙伴。

  那么,就让我们兴致勃勃地在每一个页面中寻找这个“四辫”小女孩吧。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我敢打赌,在寻找“四辫”小女孩的比赛中,爸爸妈妈不一定能赢得过孩子。

  还是那句老话,不信咱们试试看。

  写到这里,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故事讲述的方向性、故事的悬念、中国风味、翻页的惊喜、画面的构图、线条、色彩、留白、连续性、纯白的底色、扉页上的彩点、封面封底的布置、装帧、开本……等等,可圈可点的还有许多)——图画书就是这么好玩!

  一句话,《西西》值得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