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关于时间,让我想到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很想时间永远停留在14年以前,因为这之前的岁月,一家人都在。
从我懂事起,一直都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因为那些关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代沟”“叛逆”之类的,好像从来就没有在我的记忆里出现过。
大雪纷飞的日子却温暖如阳春三月
记得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在地上捡到了一支铅笔,就自己拿着了。后来同学看到了,硬说是我偷了他的笔,还告诉了老师 ,老师把我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回家后我委屈的不得了,哭着跟我爸讲这个事情。
他没有批评我,只是先把我抱进怀里。等我哭完了,他说:“爸爸理解你,我也知道确实不是你偷得,但是掉了的同学他就没有笔用了啊,是不是?如果是你把笔不小心弄丢了,你没有笔用的时候你怎么办?”
然后他就说,那你以后要是捡到了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
我瞬间就明白了,我应该拾金不昧,当然那个时候不晓得拾金不昧这个词,只知道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哪怕是捡的,也不能据为己有。
大雪纷飞的日子却温暖如阳春三月
尽管他没有怎么上学,没有怎么读书,只是小学没毕业。但是他对我的教育,却是开明的,从来都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一直以来都是言传身教,小时候就给我讲故事,大点了就给我讲道理。不逼着我上培训班,让我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把他们的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包袱丢给我。
真的就如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一文中写的一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相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伺养员,那也挺好。”
当然我的父亲没有说出这么漂亮的语言,他只是告诉我,“你想读书就去读,我们支持你,家里你不用担心,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当然这个可能只能靠你自己,因为我们不懂”
关于父亲,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最多的就是父爱如山,没有太多的言语,这可能是大部分父亲在孩子脑海中的印象。
父亲对孩子的爱,与母亲不同,大多时候都是深沉的,沉默不语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比如上大学时,安静的帮我扛起的行李箱;每次离家时,简短的好好照顾自己;迷茫时,犹如灯塔一样的鼓励;生病时,背上我在深夜的奔跑……
大雪纷飞的日子却温暖如阳春三月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有需要,父亲都在。
第一次要去上大学时,那个时候还没有动车,没有高铁,从我家到学校要从早上凌晨四点出发,才能赶上最早去学校的火车。这个时候,都是父亲送我到车站,历经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披星戴月与我一路前行。
安顿好我陌生而全新的生活之后,他对我说:“好好的,我就先回去了,有什么事情给我打电话”。
还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路上接着冰,有些滑。但恰恰就不巧,这个时候我突然生病发烧。我们家在大山里,冰天雪地的,车都无法通行,只能走路到医院。医院门口也是结着冰,有一个很长很高的台阶要走,我一不小心就踩滑了。这是的父亲一把抓住我,吓得我一身冷汗,可是父亲却摔倒了。
大雪纷飞的日子却温暖如阳春三月
本来就身体瘦弱的父亲,腰搁在了石阶上。我慌张的不知所措,他说:“没事,你顾好自己”。
尽管已经事隔多年,想起这些往事,还是会一股热泪涌上心头,有父亲在的日子,多好。即便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却温暖如阳春三月。
距离今天2020年,父亲已经辞世6年了。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真的是无处倾诉。没有经历过的人,真的无法体会这总遗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是有多么的难过。
惟愿天下儿女,在亲人健在的时候,多多陪伴。尽孝一定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