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杂俎读后感精选
《酉阳杂俎》是一本由段成式 / 方南生点校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32/繁体竖排图书,本书定价:1.30,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酉阳杂俎》精选点评:
●一本奇特的笔记体小说,看完记得有味药名空青,真好听。虽然没什么用但有的还挺好看的。
●李敬泽
●太魔幻了
●看的是浙江古籍出版社的选本,一百一十九则。叶限(灰姑娘)、魔杖(不要轻视和嘴欠)、飞飞(奇怪的老盗贼和青出于蓝的小盗贼,感觉父亲还挺尊重儿子想法的)、禁忌(三月三 五月五 六月六等习俗,“凡存修不可叩头”、“但心存叩头而已”)论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光火贼(吃人肉的操作和强盗记号)、踏歌(一扇跳舞的屏风)、睡中作曲(打鼾打出节奏感 隔壁乐工也很强)、行诗图(白居易的狂热迷弟、刺青系列之一|还有两篇分别讲纹葫芦精的和纹身太吓人最后还是被打的)蝇虎(察人不要操之过急)、鱼石(湘乡的鱼石山,鱼的化石烧起来会有鱼腥味吗?)香桃(史论实乃俗人,贪得无厌)瓜祸(香水太浓也是有毒的)、舞草(不是含羞草)牡丹(韩湘子和韩愈)。
●百鬼夜行,怪力乱神
●这是一本静夜读物
●非常非常喜欢
●挺有趣的杂书。里面充满了类似南柯一梦的玄幻传奇,专门拿出一卷爆吹《金刚经》护体奇效,还留下灰姑娘和王母蟠桃的故事原型。作为一部广东向博物志(动辄“其肉甚美”),集邮了各色真假莫辨的飞禽走兽,也记载下许多长安寺院,与《太平广记》并为存世的不可多得的展现隋唐长安城的文献。ps,有几处音韵考据也蛮有趣,至少中唐时,“茄”已有ga(革遐切)、qie(伽)二音,且后者晚出,正是如今吴方言中的情形。
●初识此书是大学在西安读书时吃到葫芦鸡,搜其来源,从此记住了《酉阳杂俎》。
●洋洋洒洒,切入角度众多……最喜欢的是这个,“婺州僧清简,家园蔓菁,忽变为莲”,喜欢它单纯描述,没有故事附着,没有前因后续,只是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剩下的,让想象去完成。其次奇妙的是黥这一卷。
《酉阳杂俎》读后感(一):这年头连笔记小说都违规了?
收到豆丁网的邮件:
豆丁由于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对小说、宗教、政治类文档将进行屏蔽,你上传的文档《段成式_酉阳杂俎》涉及此类,暂不予以发布。如果您是该文档的著作权人或者出版机构,请与豆丁机构合作部门联系发布(机构合作联系邮箱:bizdev@docin.com)。感谢您对豆丁网的支持!
《酉阳杂俎》读后感(二):花精
韩愈的侄子种异色牡丹的故事,也讲过一个花树与风的故事。 故事说,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处士崔玄微带仆人童子出外采药,一年后才回到洛阳城东的房子,“宅中无人,蒿莱满院”。那是盛春的一个夜晚,家人都不在,他独自在微风中赏月,三更后有青衣女子说:“我和几个女伴要去上东门表姨家,能借你院子休息一下吗?”玄微说可以,很快进来十多个美丽的女子。 他们一起饮酒作诗。席间封十八姨举止轻佻,弄脏了名叫阿措的女子的裙子,阿措生气地说:“大家都有求于你,但我才不怕你呢。”几个晚上后春夜宴结束,众人告辞,阿措姑娘临走拜托崔玄微说,来年春岁二十一日平旦,东风起时要在院子东面挂朱幡。第二年春天玄微遵守了诺言,洛阳城折树飞沙时,他院中繁花不动。玄微这才明白过来,那些姓杨、陶、李的女子都是花精,阿措是安石榴,封十八姨是风神。 为感谢玄微的照顾,那夜路过的女子中一位姓杨的后又来访道谢,带来桃花李花数斗给他,说吃了可以延年益寿。 元和初(806年),崔玄微还活着,容貌像三十多岁的样子,那正是他遇到花精的年纪。 看完故事回头再读那些女子在祝酒时吟的诗,才明白句句有玄机:沉吟不敢怨春风,自叹容颜暗消歇。还有:自恨红颜留不住,莫怨春风道薄情。安石榴则要到5月夏至时分才开花,且花朵要比桃李稳固许多,怪不得阿措能在受欺辱时拂袖道:余不奉畏
《酉阳杂俎》读后感(三):关于《酉阳杂俎》中游仙故事的一些看法
我一直对各种游仙离魂的故事很感兴趣,在这本书里关注的最多的也是这方面的内容。
《酉阳杂俎》里也记载了很多游仙故事,而这些故事与其它我所读到的中国古代的同类故事有诸多区别。
在《田宣》里,“叶风霜月,常拊石自娱”,然注意到会见“著白单衣,徘徊岩上,及晓方去”的仙人,后就“令人击石”用响亮的石头声音引神仙到他而来。除了此则故事外,这种引神来的叙事模式都是因仙人有求于凡人,或凡人帮过神仙的忙。这与其它很多游仙故事的引入不同,我们多见的是凡人被引入的,引入者往往是扮演着“道士”的角色。典型的是葛洪《神仙传·壶公》,唐人袭用了这一叙事套用尤多,如戴孚《广异记·辅神通》都是有引导者的登场。这一点上来看,《酉阳杂俎》的故事结构是独具一格的。
《杂俎》中的《赵业》这一篇,其进入仙境的模式,故事是用“神仙引入”的叙事情节,这一类引入模式到了唐代传奇作品中也有变化,出现了“梦游”入仙境的模式。主人公是通过“梦”被引入了仙境,典型的是薛用弱《集异记·蔡少霞》。本篇里的赵业,与唐人“梦游仙境”不同,他是将人死而复生的叙述结构来构成“魂游仙境”的叙事模式。故事中写得很清楚,当赵业要回凡间时则说“朱衣者引出北门,至向路,执手别,曰:‘游此,是子之魂也’”,又讲赵业归凡间后,自己也著有 《魂游上清记》。这与以前游入的方法显然不同,无论是偶入、寻求,还是有神仙引入,主人公的肉体是真的进入了仙境,后来返回人界,才发现自己在仙境的这段时间,其肉体亦在人界失踪了好几年。而赵业魂游仙界时,其肉体身躯还留在人间,这样的叙事结构也是区别于其它游仙桥段的,
能够在几个游仙故事里看到区别于其它比较主流的游仙故事,在故事结构和叙事结构上都自成一派,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艺术才华,也能直观感受到本书的艺术价值。
《酉阳杂俎》读后感(四):度秒如年的哀嚎
我要如何形容这寒冷,它就像是一枚疾病绑架了我的身体,我不得不在这个冬天里和它无耻的苟合在一起。
我特别惧怕寒冷,因此一整个冬天都像是个病人一样将自己装进极厚的衣服里面。我非常的羡慕那些冬眠的动物啊,一觉醒来就是春天了,我每天睡觉前都要有这样的幻想。遗憾的是每天早晨我仍然要从伟大的温暖的被窝里面爬出来,去迎接那一个又一个卑鄙龌龊而又下贱的早晨。我痛恨冬天的早晨,很是痛恨,以至于我必须在这后面加一个表示程度的词。
就是在这样的寒冷里,我读完了《酉阳杂俎》,一部黑暗而奇特的笔记小说。唐朝的高干子弟段成式写就了它,千年以后的我读起来都能够感觉到这个国家公务员的孤独之处。段成式是名副其实的高干子弟,曾祖父段志玄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在凌烟阁排名第十。而段成式的父亲段文昌又历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后升任宰相。母亲也是唐宪宗时被刺杀的铁腕宰相武元衡之女。这样的世家背景让段成式过得很滋润,他对当官没有什么兴趣,是个彻头彻尾的神秘主义者,喜欢搜集和编写恐怖故事和八卦新闻之类的。如果生活在今天,绝对是大师级的网络写手。
书里面呈现了一个你不曾熟悉的唐朝,那是独独属于黑夜的唐朝。有人的脑袋在暗夜里飞翔,有人在傍晚的时候被一枚不断膨胀的核桃给吞噬了。在一个叫昆吾的地方,月光是有味道的,月圆则甜,月缺则苦。有一棵树上像花朵一样开满了人的脑袋,见到你就会哈哈大笑,然后全部掉到地上。还有可以测谎的狼巾,可以让我们实现愿望的风狸杖。
我躺在被窝里,窗外风雨交加。在千年以前的唐朝,也是在这样的夜晚吧,百般无聊的段先生如何度过那没有电视和电脑的漫漫长夜呢。我分明看到它就着昏暗的灯光在几案上奋笔疾书,从屋子外面渗进来的风让灯光飘摇,他的影子亦是动荡不安。那时候的笔记小说还是上不了台面的俗文学,因此我没有办法想到他和另外的鬼故事爱好者在寒夜里围炉清谈。因此他的孤独总是会在我的阅读过程中被渐渐放大,我以为这样奇诡而丰富的想象行为只可能在孤独的状态下才能被完成。即使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就像我对饭饭的感觉一样。“她想写自己冻僵在雪地上,读者却看到一人好像舒服地躺在棉絮里(连岳)”。她为什么写自己冻僵在雪地里呢?因为她冷啊。还有我喜欢的热内导演,也是个想象力高手,奇特得很,像《黑店狂想曲》里面那些小发明,测试声音那个,自杀装置,还有分食人肉等等非常的诡异。给人黑色幽默的感觉,给人荒诞的感觉,完了之后我仍然觉得根源是孤独。
在孤独里,我们度秒如年,然后我们发出哀嚎来。这哀嚎就是原始的想象力。
有一天我听苏打绿的《小情歌》,我把歌词听成这样了: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我会给你怀抱
受不了看见你背影来到
写下我度秒如年的哀嚎
《酉阳杂俎》读后感(五):《酉阳杂俎》——段成式的“童话”世界
段成式,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以荫入官,为秘书省校书郎,后升至吉州刺史、太常少卿。
段成式与李商隐善于以四六体来写公文,因三人排行均为第十六,时称“三十六体”。
段成式虽是忙碌的唐朝公务员,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本性酷爱采风猎奇的学者,长期的积累与伏案,使他终于完成了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
关于书名之由来,据侯忠义先生《隋唐五代小说史》所言:
《酉阳杂俎》之酉阳,即小酉山(今湖南沅陵)。相传山下有石穴,中藏书千卷,段家以家藏秘籍可与酉阳逸典相比;又以其书内容丰富而庞杂,故称其为《酉阳杂俎》每卷依据内容立目,包罗万象,“酉阳逸典”,意为散逸世外的奇篇秘籍。
全书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则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据作者自序,“固役而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所记既有仙佛鬼怪、人间百态,也有动物、植物,还有酒食、寺庙等等。
不仅如此,书中还有许多足资引用的宝贵材料,在其续集中的《寺塔记》两卷,详述长安诸佛寺的建筑、壁画、诗文等,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成为后人编修长安史志的重要文献。 《四库总目提要》评“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谬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称引”。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其“或录秘书,或叙异事,仙佛人鬼以至动植,弥不毕载,以类相聚,有如类书,虽源或出于张华《博物志》,而在唐时,则犹独创之作矣”。由此看来,这是一部文献整合与文学原创相糅合、诡异神秘与史料遗文相杂参、虽然有浮夸无稽的内容但又有相当的可“征引”价值的奇书。
通篇读感正如,明代李云鹄亦言:“无所不有,无所不异,使读者忽而颐解,忽而发冲,忽而目眩神骇,愕眙而不能禁。”
但令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酉阳杂俎》对于“中外”文学史上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有着深远影响,人物塑造必不可少,是构成情节基本框架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动故事如何走向的核心动力,被我们熟知的Cinderella,至今仍是《格林童话》塑造最为经典的角色之一,南瓜马车,水晶鞋,于王子幸福美满的结局都在于所有人心里藏着的那个沉睡的童年梦想。
而段成式在《叶限》叙述的正是如一般的灰姑娘故事,但却不同于《格林童话》关于“真善美”的简单的儿童教育情节。在《叶限》曲折离奇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叶限善良勇敢虽受尽欺凌但不改本心,继母阴险狠毒最终自得恶报,神鱼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同时又憎爱分明,陀汗国王求美得美但又因贪心失去灵物。中国式灰姑娘故事的核心是传递劝人向善、感恩知报的东方人伦道德与处世准则,体现了以善为美、以德为宗的审美期待,而不是童话式灰姑娘故事以嫁给王子改变自身的命运,类似于“咸鱼翻身”的立场逆转。
其次,类似的形象还出现在《旁竾》中,(致鸟入处,遇群鬼,怒曰:“是窃予金锥者。’乃执之,谓曰:“尔欲为我筑糠三版乎?欲尔鼻长一丈乎?”其弟请筑槺三版。三日饥困,不成,求哀于鬼,乃拔其鼻,鼻如象而归。国人怪而聚观之,惭而卒。”)
哥哥朴实善良,弟弟阴险狡诈。 弟弟竟将煮熟的蚕豆赠与哥哥种地,出乎意料是哥哥最终因弟弟的阴险用心而以收获颇丰,而弟弟接受被拉长鼻子的处罚,狼狈下山。鼻长如象,丑陋无比,只得抱愧而终。 段成式通过塑造了善恶两元对立的兄弟形象而叙述了善恶终将各有所报的故事逻辑。这与《木偶历险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就在于“给一个孩子足够坏的空间,他很快就能变成一个十足的蠢货”,“谎话总是越说越大,最后变得像你的鼻子一样明显”。说谎会长长鼻的经典,幼时竟信以为真。这是童年的思绪与童真。不同则在于,在《旁竾》中,夸大大胆的情节,善恶对立界限的分明以及儿童式的惩罚方式来表现家庭纠葛,在封建的君王制度下,进一步表现了在黎民百姓中,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立场的对立和压迫与解放的曲折叙述。
如此奇思妙想,翻空出奇,实在使人惊叹段成式的想象力之丰富,真可谓“思理之妙,神与物游”。“结虑司契,垂帷制胜”。(刘勰《文心雕龙·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