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紫禁城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紫禁城读后感1000字

2022-03-14 15:16: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紫禁城读后感1000字

  《紫禁城》是一本由[日] 入江曜子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紫禁城》精选点评:

  ●正史结合野史,有趣有料~知名清史学者带你漫步紫禁城

  ●翻译是不错的,但是读完之后完全不能感受到作者如何克服了官方叙事“碎片化”,并从另一个视角给出“紫禁城作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历史舞台”的新叙事。整本书充斥着大量基本知识性错误和未加批判的史料(引用《清宫琐记》《宫女谈往录》已经自我放逐出了可信的历史讲述范畴),而作为消遣读物,该书的趣味性又并不如一些清宫野史。只能说完全不理解引进这样一本书的意义究竟何在。

  ●漫步清朝走马灯,几声长叹到天明。

  ●作者作为庆应义塾大学讲师,把清史梳理一次。描写了部分清朝和西洋学者,日本政客的关系。其余属于泛泛之谈,不过作为外国学者,了解到这个程度堪称可以。

  ●5/26 自购 首先极力赞扬大哥的翻译非常好,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并且增加考证注释批驳作者原书的疏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日本学者写中国史经常会出现史实性错误) 然后再说这本书,作为日本人北京故宫旅游指南来说是极好的,但是学术价值不敢高攀,全书的叙事逻辑非常奇怪,主线条用时间顺序副线条用移步换景,可是作者的能力并没有很好的平衡两者导致书的结构混乱。再加上讲故事,全书到处都是野史小故事,感觉不是在读清史史稿而是在读《大清宫廷秘史》,看作者最后参考文献也就不奇怪了,大量都是非学术论著,她也没有搞清楚满族皇帝汉化与满洲路的区别,所以有这功夫为什么不读罗友枝和欧立德呢。 两个感想:1.任何一套书都不会尽善尽美,讲谈社也是,岩波新书也是。2.日本人真喜欢西太后,吓得我赶快重看一遍《苍穹之峁》。

  《紫禁城》读后感(一):此书在史料方面并不严谨

  紫禁城-清朝历史漫步,一本并不怎么严谨的书,“据说”、“可能”这样的字眼频率出现有点高,还有一些不知真假的小故事。但是,此书以游览路线辅以历史脉络,把清朝从午门到神武门的始末,写了个大概,手法倒是比较独特的。我期间也脑补了不少宫斗剧[调皮]

  总体来说给7.5分。ps:书里附图基本都是渣清,没法好好看

  《紫禁城》读后感(二):以紫禁城建筑为凭借,引领我们踏入大清帝国的历史长河

  每周我和儿子都喜欢一起看一档综艺节目,名字叫《上新了,故宫》。每期节目中,明星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这节目最大的突破性,也吸引观众眼球的就在于,它将首次呈现故宫很多未开放区域在观众面前。感觉就如同穿越进历史当中,从而让故宫文化活了起来。

  很多人对故宫感兴趣。这些人不单单是中国人,更有很多外国人。这其中有一位叫入江曜子。提及他对紫禁城的历史感兴趣,始于从研究芥川龙之介为故宫写下的“比夜晚的天空更大的噩梦”这句话的意义。

  从那时开始,他便闯入了这个巨大牢笼中所封存的历史,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著有《我叫伊丽莎白:伪满洲国皇帝妻子的一生》《贵妃是被毒害的吗:皇帝溥仪与关东军参谋吉冈之谜》《李玉琴传奇:伪满洲国最后的“皇妃”》《少女的领地》《当日本是“神国”的时候:读国民学校的教科书》《思想能被审判吗:律师海野普吉传》《溥仪:清朝最后的皇帝》等。而他本人曾获新田次郎文学奖,提名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等奖项。

  《紫禁城:清朝历史漫步》这本书的特色就是讲史方法新颖,书中以紫禁城建筑的视角讲述清朝历史,同时是一本具有全新创意的故宫导游,让读者沿着当代的参观路径游览色彩华丽的宫殿群,并展现闪耀金色光芒的屋顶下所隐藏的光荣与悲剧的历史。

  一、紫禁城是坐拥天下的地位、标识、符号、象征性的意义。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

  如同所有帝王一样,建造紫禁城的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希望朱家的帝业承传万世,但他绝对想象不到,几百年之后,他的宫殿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皇宫建筑群,成了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游览胜地。

  中国人是相信天地相应,天地感应的。在皇帝心中,在臣民心中,在所有参与其事的人们心中,他们心中的紫禁城,是矗立在天地间沟通天地的形象与标志。而且人们深知,距离足以产生高贵,神秘方可保持至尊。所以北京城所有的民宅官宅都是低矮的,只有紫禁城是高大的,可望不可即。

  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却是最讲究突出核心与服从核心的。所有高达的建筑都由中轴贯穿起来,中轴上最重要的是三台之上的三大殿,三大殿中最重要的是太和殿,所有的布局,所有的建筑,所有的空间,一律以太和殿为核心,强化和渲染天子宫殿的稳固、崇高与至尊。

  紫禁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穿过紫禁城的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那条伟大的轴线被称为王者的中轴线。许多年以来,只有皇帝本人,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沿着中轴线进入紫禁城,进入太和殿。太和殿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处坐拥天下的位置。太和殿比中轴更重要,像一个人的心脏一样,四面八方的建筑群落将太和殿团团围定。

  太和殿正中设一座高台,高台上只有一个宝座,那就是凌驾一切之上的孤零零的皇帝的宝座,与孤独的宝座日夜作伴的是遍布殿宇内外的13433条金色的龙。太和殿最重要的用处也就是皇帝即位、皇帝大婚、皇帝生日、册立皇后,元旦,冬至等庆典。而它,真正的作用就在于它坐拥天下的地位、标识、符号、象征性的意义。

  谁争到这个位置,就是争到了天下。说到底,紫禁城不是为皇帝建造的,太和殿也不是为皇帝建造的,是为了可以坐拥天下的那个位子建造的。

  二、紫禁城里的秘境。

  来故宫参观游览的人,总要去“后宫”寻访一番,看皇帝是不是真地过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生活。

  故宫中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为“三宫”,都建筑在单层基础上,而位于它们背后的东西十二宫,每一座都被高高的红墙包围,成为幽禁嫔妃们的华丽的监牢。后宫,是后妃的世界,同时也是太监和宫女的世界。

  清代有一套独特的选秀女制度,每三年选一次,入选的都是满洲八旗女子,汉女则不得入选。清廷规定,凡是年龄13—17岁的八旗满籍少女,都须按年向户部具呈备案,入选秀女时则送进后宫,供皇帝、太后、皇后挑选。

  清代京师和各地参选的女子,都要在规定时间前聚集宫城北门神武门,按年龄顺序分批排 班,然后由太监引领,过顺贞门,由帝后选看。当选的秀女,有的成为皇帝的妃嫔,有的则指配亲王、郡王、皇子、皇孙,其他的则值役宫廷。

  清朝后宫分为八个等级,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皇帝只有一人,妃嫔却又无数。她们虽然表面过着锦衣玉食般的生活,但是她们却像笼中金丝雀一样让她们与世隔绝,在苦闷的日子中只能够通过对镜贴黄,调脂弄粉或者做些针线活在者就是博弈打牌这样的生活方式来打发漫长的时光。

  在这些后宫女子中,最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就要说到慈禧太后了。她是选秀入宫的,由于家里没权没势,从一个普通的小秀女,一步步成为了皇上宠爱的妃子,乃至晚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她掌控晚清政府达50年之久,作为一个女人,她不是从一开始就掌控了朝局,而是经过很多年的权力斗争和宫廷阴谋,才站在了最高权力的顶峰。

  长春宫曾经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采用黄琉璃瓦歇山顶式建筑风格,正殿阔面五间。东有配殿曰綏寿殿,西有配殿称承禧殿。坐北朝南的主殿寝室,面对着体元殿后抱厦的一座室外戏台,中间是宽敞的庭院。院子的四角各有转角廊,而廊内左右的墙壁上,赫然在目的,正是十八幅与墙齐高、宽度各异的《红楼梦》巨幅壁画。

  相传,正是光绪时期,皇帝的妃子珍妃姐妹初入宫时,为讨慈禧的欢心。她们姐妹喜爱《红楼梦》,知道太后也喜欢,就命画工绘制《红楼梦》大观园图进呈御览,并命文学词臣赋诗。绘制的人物栩栩如生;亭台楼阁等景物,富有立体感。布局结构,巨丽精整,画笔精细,典雅清秀,显示晚清时期画师们的精湛艺业和深厚功力。 

  《紫禁城:漫步清朝历史》的书中,既讲述了宫殿的建筑特色,又梳理了发生在此处的历史,由殿宇的变化,描绘出了大清的兴衰历程,同时带大家再一次“游览”了故宫。

  《紫禁城》读后感(三):千年历史一城中:紫禁城漫步指南

  

六百年历史的故宫为何变成了拍照背景板?

无论春夏秋冬、寒假暑假,故宫永远都是人气爆棚的热门景点NO.1。

  如果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逛一逛故宫才能算是真得来了趟北京。

  这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紫禁城早在1987年就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阳光下闪耀的琉璃瓦屋顶象征着这是一座天宫般的历史建筑群。

  从清朝第三代皇帝顺治帝福临由午门入城(1644 年),到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从神武门离开(1924 年),紫禁城经历了大清王朝近 300 年的风霜。

  而在清朝之前,紫禁城也记录了大明王朝的历史岁月。

  这座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的城池,本是由明朝第三代皇帝永乐帝所营造,自1406 年起,花费了十八年岁月,才完成了基本部分。然而经过多次火灾和扩建改建,以及在明末的战火中几座主要的宫殿遭到破坏,紫禁城现在的形态基本是清朝时期修复或新建的。

  紫禁城的名字,已暗含了皇家的权威。紫禁城,是表示地上的紫微垣的“紫宫”和表示不允许平民入内的“禁地”两个词合称的“紫宫禁地”的省略,宋代的文献中已经有表示宫中的意思的“紫禁”一词。

  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天帝的宫殿位于天中央永远不动的北极星,将天帝的宫殿称为紫微垣。

  在全国所有的地铁线路里,只有北京的地铁线路图上包含了天安门的图案,提醒着过往的行人这座威严的历史建筑对于北京城的重要意义。

  然而,今天我们在参观紫禁城时或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常常人满为患的展厅里,我们只能蜻蜓点水般地匆匆了解故宫的历史。

  在各种美丽的照片中,这座处处暗含着历史与文化的建筑成为了无声的背景板。

  故宫——这座我国最大的博物馆,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模糊和碎片化的印象。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漫步紫禁城,最大限度地感受这座皇家宫殿的魅力、了解皇家宫苑不为人道的故事?

历史上的明清王朝到底怎样遴选宫女、古代的人如何将故宫建在中轴线上、梅兰芳在小燕子居所漱芳斋演出的始末、顺治与董鄂妃的感情、奇特的萨满祭礼、雍正即位之谜……

  这些围绕在紫禁城周围的正史、野史可不是只请导游就能了解的,但你却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所有关于紫禁城的知识点。

  在《紫禁城:清朝历史漫步》一书中,知名清史学者入江曜子以旅游线路为线索,从建筑的布局解析了清廷的权力分布,由殿宇的变化道出了大清的兴衰历程,既讲述了宫殿的建筑特色,又梳理了发生在此处的六百年兴衰荣辱。

  本书行文轻松易读,阅读尤为流畅。让读者沿着当代的参观路径游览色彩华丽的宫殿群,同时感知闪耀金色光芒的屋顶下所隐藏的光荣与悲剧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跟随入江曜子老师的“导游”,一起漫步紫禁城吧~

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中轴线规定的等级秩序

  在今天的北京市区,西单、东直门、西直门等含有“东”“西”字样的地名仍然引人注目。紫禁城也有贯通城郭的东华门、西华门。

  划分这座城市的“东西”的是可以称为北京的子午线的“中轴线”,也就是南端以北京外城的永定门的中央为起点,从内城的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紫禁城正门午门,经过前三殿(三大殿)、后三宫、神武门,穿过鼓楼、钟楼,全长达八公里的直线。

《紫禁城》插图

  对王朝而言,重要的建筑物全部在这条中轴线上。皇帝的宝座安放在这些建筑物的中央。这种将皇帝为天下之中心的观念以可以看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结构,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理念。

  这条中轴线不仅规定东西,左右也以此为准。例如面向太和殿的右侧有左翼门、中左门,左侧有右翼门、中右门。

  对左右的理解显然与现代社会的通识相反。东左、西右的规定,是根据天子南面统治的传统,以置于中轴线上的、面向南方的皇帝宝座为中心所区分的左右。这样的左右概念从单纯的空间区分出发,又规定朝廷的序列——上下关系。

  东“左”文华殿、西“右”武英殿的位置,仿佛象征着当时文比武地位更高的价值观。还有,规定着城内的时间的水钟以及发条式的两只大钟所在的交泰殿,安放日晷的太和殿、乾清宫也都在中轴线上。支配紫禁城的空间与时间的事物,全部都安放在这条延长线上。

阴阳五行:三宫六院中的数字乾坤

  根据易学的思想,所有的事物都有阳与阴,如果违反这一宇宙的根本规律,就会发生灾祸。

  数字也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种思想也被用作一种手段,使人们明白权威的所在。

  作为与皇帝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物,外廷的前三殿的结构以“阳刚”也就是奇数为基础。

《紫禁城》插图

  相对于外廷,内廷作为皇帝生活的场所,以“阴柔”也就是偶数为基础,因此明初时只有两座宫殿。特别是在内廷中也是阴中之阴的“后宫”,由东西各六宫共计十二宫这一偶数构成。

  即使在表示阳的奇数中,“九”也堪称终极的阳。在城墙的东西南北所开的四座门中,除了供皇帝的灵柩和平时上朝的官吏通过的东华门外,其他三座朱红色的大门上,如 《大清会典》所记载,“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纵九列、横九列的金色饰钉闪闪发光。

  “九”是至尊数字,即使摄政王的王府也不可以使用这个数字。紫禁城的房间数也被认为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据一种流俗的说法,由于天宫由一万间房屋构成,所以地上的天宫要减少半间,“九”表示至尊,加上意味着奇数的“中心”的五也就是半,是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需要说明的 是,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共有建筑物980栋,房间数8707间。

红墙琉璃瓦:紫禁城的颜色与王权

  说到对紫禁城的印象,谁都会想起金色的闪闪发光的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和朱红色的高墙。

  这里所用的色彩也和数字同样,充满了“阴阳五行说”的意味。

  黄色属于土,其方位是中央;红色表示强烈的光芒,方位则在南方。屋顶的琉璃瓦用的是黄色,这种颜色没有敕许是禁止使用的。

  墙壁、宫殿的柱子、门等等,都统一使用表示吉祥美满的朱红色。

  这两种颜色的组合表示紫禁城是天下的中心,住在这里的皇帝高贵而伟大。

  然而装饰紫禁城的并非全部都是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和朱红色的柱子与墙壁。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其屋顶是镶有绿边的黑色琉璃瓦。依据五行思想,黑色象征着水,这里的意义是保护贵重书籍免于火灾。

  而且,画在建筑物表面的彩绘的样式也有等级。琉璃瓦屋顶下的轩、梁、藻井等都由华丽的色彩装饰,其颜色也与样式一起表示建筑的等级。最高级别的图案是和玺式样,这种图案上只有各种形态的龙与凤。其色彩也以金色和象征着繁茂的蓝、绿为中心,仅仅加上一点红色,其金碧辉煌的庄严效果,赋予太和殿、乾清宫、皇极殿等宫殿以权威。

  第二等的旋子彩画的特征,是花蕊周围围绕着两三层花瓣和旋涡状曲线的华丽图案,这种图案能够在钟粹宫和长春宫等宫殿见到。

  第三等的苏式彩画,有着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以及风景与宝物等主题,色彩也采用中间色调。在体和殿外檐等后宫十二宫,以及三座花园里的亭子等处,苏式彩画给人带来令人放松的优雅氛围,同时也表明这些区域是远离政治权力的场所。

  《紫禁城》读后感(四):想带孩子游览故宫,学习历史,不妨看看这本全新创意的故宫导游书

  坐落在首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又称“紫禁城”,每一年都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目光,作为中国人,同样也会将游览故宫,作为去北京旅游的首选之地。

故宫博物院

  如今各类的穿越题材的电视剧也吸引了很多孩子们的目光,而以清朝历史为背景的穿越剧更是多不胜举,比如《宫》、《步步惊心》当年的播出,那些戏剧化的情节和历史角色混合到一起,孩子们都觉得特别有趣。虽说,这些电视可以让孩子们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那些内容往往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改编,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那么,如果家长们要带孩子去参观故宫,我们又该如何与孩子们介绍这座中国人引以自豪的著名建筑呢?日本作家入江曜子的这本《紫禁城:清朝历史漫步》就是一本非常适合我们看的通俗读物。

《紫禁城:清朝历史漫步》

  本书是一本具有全新创意的故宫导游,让我们沿着当代的参观路径游览色彩华丽的宫殿群,同时跟随作者一起领略建筑的布局和清廷的权力分布,它从殿宇的变化道出了大清的兴衰历程,既讲述了宫殿的建筑特色,也梳理了发生在此处的历史。

  作者入江曜子,1935年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擅长于非虚构类文学写作,曾获新田次郎文学奖,并提名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

  她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近代历史的热爱者,她的很多作品都与其有关,比如著有《我叫伊丽莎白:伪满洲国皇帝妻子的一生》、《贵妃是被毒害的吗:皇帝溥仪与关东军参谋吉冈之谜》《李玉琴传奇:伪满洲国最后的“皇妃”》、《溥仪:清朝最后的皇帝》等等。

  当说到她对紫禁城的热爱 是始于从研究芥川龙之介为故宫写下的“比夜晚的天空更大的噩梦”这句话的意义。从那时开始,她开始闯入了这个巨大牢笼中所封存的历史,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本书行文轻松易读,阅读尤为流畅,既看到了清朝的历史,也相当于“游览”了一次故宫。

故宫全景图

  01 故宫的建筑有哪些有意思的特点?

  去过故宫的人,都会对那里的雄伟气势所惊叹,但是往往我们游览的时候,因为人多的缘故,就是匆匆地从一座宫殿走到另一座宫殿,时间也不能停留太久。

  如果我们要深度地游览,就需要提前了解一下这么庞大的一座建筑群,那么当我们身临其境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它真正的特点所在。

  首先,一条中轴线支配着时间与空间。

  在今天的北京市区,我们会在地铁站上看到很多类似西单、东直门、西直门等含有东西字样的地名。那么紫禁城也有贯通城郭的东华门、西华门。

  划分这座城市的“东西”的是可以成为北京的子午线的“中轴线”,也就是南端以北京外城的永定门的中央为起点,从内城的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紫禁城正门午门,经过前三殿(三大殿)、后三宫、神武门,穿过鼓楼、钟楼,全长达八公里的直线。

紫禁城概略图

  对王朝而言,重要的建筑物全部在这条中轴线上。皇帝的宝座安放在这些在这些建筑物的中央。中轴线不仅规定东西,左右也以此为准。

  面向太和殿的右侧有左翼门、中左门,左侧有右翼门、中右门。对左右的理解显然与现代社会的通识相反。东左、西右的规定,是根据天子南面统治的传统,以置于中轴线上的、面向南方的皇帝宝座为中心所区分的左右。

  规定着城内的时间的水钟以及发条式的两只大钟所在的交泰殿,安放日晷的太和殿、乾清宫也都在中轴线上。支配紫禁城的空间与时间的事物,全部都安放在这条延长线上。

  其次,看看屋顶上的神秘动物

  在城内的建筑物的屋檐上,一定可以看到一排神秘的吻兽。这些吻兽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吉祥的动物,也和建筑物的等级有密切的关系。

屋檐上的吻兽

  以太和殿为例,以乘凤凰在天空飞翔的仙人打头,共有龙、凤凰、狮子、海马、天马等十种动物。然而十种并列的只有太和殿,至于其他的建筑物上,乾清宫有九种,坤宁宫有七种,东西十二宫有五种,依各个建筑物的级别,除了排在前面的仙人以外,分为九、七、五、三、一等五个等级。看到屋檐上的吻兽,就能了解这栋建筑物等级的高低,从而起到一种标识的作用。

  最后,故宫的颜色有哪些讲究?

  说到对紫禁城的印象,谁都会想起金色的闪闪发光的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和朱红色的高墙。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用这样的颜色呢?

  其实,这里所用的色彩也和数字一样,充满了“阴阳五行说”的意味。黄色属于土,其方为是中央;红色表示强烈的光芒,方位则在南方。

  屋顶的琉璃瓦用的是黄色,这种颜色没有赦许是禁止使用的。墙壁、宫殿的柱子、,门等,都统一使用表示吉祥美满的朱红色。这两种颜色的组合表示紫禁城是天下的中心,住在这里的皇帝高贵而伟大。

冬日的故宫美景

  然而装饰紫禁城的并非全部都是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和朱红色的柱子和墙壁。比如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其屋顶是镶有绿边的黑色琉璃瓦。依据五行思想,黑色象征着水,这里的意义是保护贵重书籍免于火灾。

  还有画在建筑物表面的彩绘的样式也有等级的,琉璃瓦屋顶下的轩、梁和藻井等都由华丽的色彩装饰,其颜色也和样式都表示着建筑的等级。

华丽的故宫建筑物

  02 “正大光明”的牌匾和“军机处”的来源

  紫禁城的主要建筑物的内部都悬挂着匾额,匾额上写有这些建筑物所担负的理念。悬挂在乾清宫的上方的“正大光明”匾,是这一时期雍正创造的制度。乾清宫就是决定清朝命运的重要场所。

正大光明牌匾

  比起宫殿的等级雍正皇帝更加看重便利度。乾清宫是明朝以来皇帝的寝宫,处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因此也就处在世界的中轴线上。然而雍正在服满父丧以后仍不入驻乾清宫,而是将西侧的养心殿改建为居住办公两用的小宫殿,和皇后一起常住在这里。

乾清宫

  表面上的理由说是住在父皇的寝宫里时逾越行为,实际上因为乾清宫在设计上主要从宣扬皇帝权威出发,居住起来有诸多不便。

  这一举措符合以合理为第一原则的雍正的作风,他绝不会忍耐生活上的不便而固执于建筑物“虚构的权威”。

  另外,还有看起来没有任何装饰,非常朴素的“军机处”也是出自雍正之手。

军机处

  由于当时发生了同蒙古族部落准格尔部的战争,雍正为了简化命令系统,保持军事机密和迅速地处理军务,便在距离养心殿只有100米左右的地方设置了军机处。他从大臣、亲王中选拔军机大臣,常驻于此。

  军机处可以说是彻底贯彻皇帝意图的大本营,战后也因其合理性而被继承下来,结果使得内部的机能被架空。

03 九龙壁和乾隆的故事

  紫禁城的东北,有一片地方叫作宁寿宫。这是当年乾隆计划在自己做了台上皇帝以后,在这里把皇帝时代的业绩再品味一遍,这里算得上是紫禁城里的桃花源。

  在这个桃花源的入口处,皇级门的对面,有一面影壁“九龙壁”。影壁的装饰使用了和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上的玻璃瓦一样的彩色琉璃瓦。午门象征着降到地上的五只凤凰,与之相对,影壁上的九条龙的鳞片在深海中闪光,仿佛正要腾空升入天界。

九龙壁

  据说这个琉璃影壁是乾隆亲自设计的,既然是皇帝的设计,那必然要求工匠们具有超越当时水平的技术水准。负责制作的马德春堪称当时制作琉璃瓦的第一人,他和他手下的匠人们,辛苦耗费了49天,终于烧制出了这些琉璃。然而到了要把琉璃安装到墙壁上的时候,一名工匠不慎损坏了左起第三条白龙的一部分。

  虽然工匠们费心思地加以修补,但是破损的痕迹很难掩盖。两天后,乾隆帝前来检查。他先观察了影壁的整体,表示了满意,后来,又反复观察了影壁上的每一条龙,竟然没有发现这个瑕疵,还对工匠的技术表示了赞赏。

  工匠们都在为破损会不会别发现而担心,感到生不如死,当天到皇帝的赞赏后,都松了一口气。实际上,马德春花费了两天两夜制作了一块楠木板,将破损的部分掩盖了起来。

  要不是当年的这些工匠们瞒过了自夸鉴赏力非凡的乾隆帝,或许我们今天就没有办法欣赏到如此巧夺天工的九龙壁了。

  以上内容不过是《紫禁城:清朝历史漫步》这本书的几个小角度,从整本书中我们看到的将是跨越三百多年的故宫历史,它以其结构式的叙述带领我们回味那些尘封的建筑,也讲述了很多民间关于紫禁城里的轶事。

  整体说来,对于喜爱故宫文化的初学者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为一位日本学者,能够从变化的视角来欣赏和辨析紫禁城的文化实属难得。

故宫内景图

  就像作者入江曜子所说的那样,紫禁城从一座代表皇权的地上天宫,成为人民的博物馆,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封建王朝的态度由批判转为宽容。我想,不论这座雄伟的建筑到底代表了什么,它都不失为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于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紫禁城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